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6年3月,系统调查研究了天津市引滦沿线浮游植物结构群落组成、密度的分布特征及多样性指数。10个采样点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8种,优势种为梅尼小环藻、尖针杆藻、肾形衣藻、卵形隐藻、多甲藻。各采样点浮游植物密度在0.36×107~20.5×107 ind./L之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在0.38~2.16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J′)在0.13~0.77之间,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在0.19~0.35之间。多样性指数评价显示水体为中污染-重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2.
2016年8月,系统调查研究了独流减河浮游植物结构群落组成、密度的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10个采样点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门45种及变种,优势种以蓝藻门为主,包括皮状席藻、细小隐球藻、阿氏颤藻、螺旋藻、铜绿微囊藻和优美平裂藻。各采样点浮游植物密度变化在(4.15~27.5)×106 ind./L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H′)在0.94~3.17,Pielou指数(J′)在0.24~0.72,Margalef指数(d)在0.69~1.72。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对独流减河浮游植物密度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锰,其相关性系数是0.74。  相似文献   

3.
为了判断陡河水体的营养状态,为水体修复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浮游生物定量方法对陡河水库水体中浮游植物群种类、数量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水体中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有7个门,45种以上,是绿藻+硅藻型的群落结构类型,并有比较稳定的隐藻、金藻和蓝藻种类,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在100万个/L以上。综合来看,陡河水库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系统分析环独墅湖水体污染现状,采用营养指数和污染因子指数法对研究区表层水体污染现状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水质参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总氮(TN)含量均值为3.26 mg/L,属劣Ⅴ类地表水;总磷(TP)含量均值为0.03 mg/L,为Ⅲ类地表水;总Hg含量均值为0.11μg/L,为Ⅳ类地表水;其他水质参数...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2009年4月对龙泉湖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龙泉湖浮游植物共计8门,71属,225种(含变种和变型),种群结构主要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初春以硅藻为主,夏秋季以蓝藻为优势,并将优势从5月持续至10月。龙泉湖浮游植物数量变化在5.26×105个/L~636.77×105个/L之间,标志龙泉湖的水体营养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2015年8月12日至28日于秦皇岛西浴场浒苔暴发区共鉴定浮游植物3门20属26种,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优势种为尖刺拟菱形藻、中肋骨条藻、旋链角毛藻和浮动弯角藻,与历史资料相比,浮游植物种类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调查海域浮游植物平均细胞丰度为40.38×10~4cells/L,多样性指数为1.78,均匀度指数为0.38。浒苔等大型藻类对单细胞浮游植物的化感作用导致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都出现了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
针对唐山南湖富营养化问题,对南湖补给水源及湖体水质进行监测与评价。监测结果表明:春季南湖水体中TN、TP含量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Ⅴ类水质标准;Chla(叶绿素a)浓度呈增长趋势;补给水源对南湖水体营养物质的贡献大。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南湖水体水质在春季期间富营养化程度严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生态修复工程措施对唐山南湖外源和内源加以防控,避免藻华暴发。  相似文献   

8.
王朝  柴夏  万陆军  周超  赵兵  杨坤 《四川环境》2023,(5):128-134
近年来,以生物方法为核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城市湖泊治理工作之中。为了评价兴隆湖水生态综合提升工程对湖区水体水质的修复治理效果,本研究对湖区3个点位开展了持续的水质监测,分析工程实施前后水体中总氮、总磷等指标浓度变化情况,采用富营养化状态指数法对比分析湖区富营养化程度变化情况,并对采样点位和水质指标间的关系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相比于治理前,治理后1号点和3号点的TP、NH3-N、COD浓度值均降至Ⅰ类标准,TN浓度值从Ⅲ类标准降至Ⅱ类,治理效果显著。营养状态评价结果表明,治理后三个点位的营养化等级仍处于“中营养”水平,营养指数变化率分别为15.5%、12.53%、17.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点位间的水质指标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本工程的实施可显著改善水体水质,治理后的水质指标较治理前基本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大型城市人工湖全湖开展水生态修复建立了工程示范,并为日后相关工程的建设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成都市简阳三岔湖湖滨带的生态构建方法,为西南地区具有富营养化趋势的水体及湖滨带生态构建工作提供参考,在三岔湖西南侧新民乡的湖滨带规划设计建设了以内湾湖水循环净化工艺为核心的示范工程,并对其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示范工程建成后,湖滨带的氨氮浓度、总氮浓度、总磷浓度明显下降;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种类明显增多,物种多样性增加,对应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变大,均匀度指数变化不大;湖滨带植被种类、覆盖率也都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资阳老鹰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现状,于2011年9月~2012年9月对资阳老鹰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共检出浮游动物75种,其中原生动物27种,轮虫32种,枝角类10种,桡足类6种。优势种主要为原生动物和轮虫的种类。浮游动物的季节变化以秋季密度最大,冬季最小,水平变化以6#点密度最大,2#点最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明老鹰水库水质处于α-β中污染状态,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c)评价老鹰水库处于轻度富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文萃湖东西南北中5个采样点进行了6项理化指标的检测,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通过6项理化指标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权重值在各个指标中有差异,分别为0.303,0.264,0.142,0.136,0.063,0.053,0.039,文萃湖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1.461,水质较差;通过对东、西、南、北、中五个点的氨氮、总磷等的含量进行对比,发现湖中心地区水质明显好于湖泊周边地区;AHP分析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2.
四川三台鲁班水库属于大型湖库,多年来除具有特色景观作为旅游景点外,主要用于发展水产养殖业。随着时间的延续,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湖库的自净能力越来越差,使有机物污染不断加重,水质越来越差,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对水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近年来,为了改变湖库水环境质量,调整转化湖库功能,恢复水环境质量,加强了对其水质的监测,其中的营养状态指标是湖库水环境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评价结果,除秋季和冬季个别月份外,其余各月均有测点达到轻度富营养化及中度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3.
在2年内分季度调查滆湖浮游植物种群和水环境因子,分析藻密度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按时间序列的藻密度变化和浮游植物优势种群变化,分别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和"偏相关系数法"进行藻密度驱动因子识别。结果表明,滆湖藻密度空间分布趋势为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年际间季节差异极显著。浮游植物的演替规律为冬、春季节以绿藻和硅藻为主,夏、秋季节蓝藻占绝对优势。通过比较2种统计方法的计算结果,确定全湖及中、南部湖区藻密度的驱动因子是温度和高锰酸盐指数,北部湖区藻密度的驱动因子是温度和硝酸盐氮,所有驱动因子对滆湖藻密度的影响均为正效应。在富营养化严重的滆湖,N,P营养盐已经不再是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驱动因子,从统计方法的角度解释了部分环境因子没有入选为驱动因子的原因,并推断了其他可能的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4.
2016年7月—12月对神龙湖开展了水质调查,并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内梅罗指数对神龙湖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期间TN和T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71mg/L和0.07 mg/L,分别是GB 3838—2002Ⅲ类标准的1.71倍和1.4倍。富营养化状态为中营养,各营养指标对富营养化贡献依次为TPTNSDchlaCODMn。重金属指标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为轻度污染,重金属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15.
据2016年胶州湾水质自动监测的数据结果,分析了水质变化趋势,并统计和评价其水质超标情况。结果表明:2016-04—11水质自动站海域溶解氧质量浓度和pH 的日均值均达到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达标率为100%;活性磷酸盐年均值为0.023mg/L,无机氮年均值为0.154mg/L,以硝酸盐为主(64.9%);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率均为16.7%,而且集中在降雨量较大的8月、9月,营养盐指标超标基本与海泊河的淡水输入有关;叶绿素a质量浓度与溶解氧、pH 和浊度呈显著正相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对该海域表层海水的水质参数影响较大;自动站监测和人工监测的营养盐在年际变化上呈现较一致的趋势,说明运用水质自动站监测该海域的营养盐变化趋势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6.
丁雪卿 《四川环境》2010,29(2):47-51
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基础,选取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CODC r等20项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改进方法对内江市5处饮用水源地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单因子评价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内江市5处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较好;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论比单因子评价法的评价结论更科学、合理和全面的反映综合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7.
基于梅湾水库2016年水质逐月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库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评价,并对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水库污染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梅湾水库总体水质为Ⅳ类,超标污染物为总磷,属轻度污染。水库水质除11月符合Ⅲ类标准外,其余月份稳定在Ⅳ类。而总氮全年处于劣Ⅴ类水平。水库冬春季为中营养状态,夏秋季为轻度富营养状态,总体上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叶绿素a与水温、高锰酸盐指数之间两两正相关,相关性极显著,但与N、P相关性不显著。总氮与高锰酸盐指数、水温之间显著正相关。同时,针对库区污染源提出了相应的环境整治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4年8月~2015年5月对工程蓄水后的湘江长沙段水体中砷、汞、铅、镉4种主要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水质监测,并运用改进后的内梅罗指数法进行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评价计算结果显示,同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水域的黑石铺和杜甫江阁断面水体中汞含量超标率均达到100%,所有断面总超标率为66.7%。多个断面重金属镉监测浓度超过1ug/L,最高浓度为1.469ug/L。工程蓄水前后,水体重金属镉含量基本持平,砷、汞、铅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汞为湘江长沙段污染最严重的重金属。在各个监测断面中,坪塘、黑石铺和杜甫阁断面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余断面分时段出现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9.
依据西溪湿地水质监测资料及水体检测数据,对其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阐述了水体污染特征和程度,同时,根据西溪湿地的水质状况和城市湿地的功能要求,提出了人工湿地、健康养殖、生态浮岛等生物一生态治理对策,并在其区域内鱼塘进行了相应试验。从监测结果分析,处理水体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净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涪江流域遂宁段生态环境监测与水质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涪江遂宁段河流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现状,对水体中基本理化指标和细菌总数、粪大肠茵群数、浮游藻类组成等生物指标进行了监测和综合分析,并采用了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水质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流域境内香山和郭江属地表水Ⅳ类中度污染,污染指标总氮、总磷和BOD;超标倍数分别为0.76、0.26、0.02和0.39、0.24、0.03;跑马滩属地表水Ⅳ类中度污染,总氮和BOD,超标倍数为0.08、0.13;米家桥和老池属于Ⅲ类轻度污染;总氮、总磷和BOD,断面超标率分别为60%、40%、60%。此外,各监测断面水体中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及藻类组成均差异明显,变化趋势与水质理化指标基本吻合。细菌总数变化趋势为郭江〉跑马滩〉香山〉米家桥〉老池,郭江细菌总数2.36×10^7cfu/mL,比跑马滩、香山高、米家桥和老池分别高23.7%和41.5%.56.25倍和65.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