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果 《环境教育》2014,(10):15-17
2014年1年1月,湖北省政府召开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会,同时调整了环境保护委员会职能,将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职能纳入其中,全面推动生态省建设。湖北省环保宣教中心紧紧围绕建设"两型"社会和构建"生态湖北"目标,以环境教育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整合社区、基地、学校环境教育资源优势,营造该省环境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
结合对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情况的调查结果,论述了吉林省开展生态省建设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论上都进行了创新,指出生态省建设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改革,是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全新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新方略,是环境管理的新思路和建设生态人的文明变革。  相似文献   

3.
他山之石     
让生态文明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浙江的生态省建设理念已融入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如制定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规划,加大生态省建设投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及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绿色CDP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4.
潘骞 《绿色视野》2009,(3):17-19
安微生态省建设启动5年多来,围绕构建生态省的五大体系,在管理制度创新、节能减排、生态工业、生态文化、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基础工作,促进了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成果在本次世界金融危机中得到了检验。  相似文献   

5.
熊敏桢 《环境教育》2013,(Z1):92-94
论述了中小学校在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中环境教育工作的概况及其现状,针对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中环境教育工作的强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党的十八大报告独辟专章集中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环境友好型学校正是福建生态省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构建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保护参与能力的有效途径,环境友好型学校是在原绿色学校创建基础上的延续、提  相似文献   

6.
1984年12月底,国务院环境委员会顾问、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主任、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国际生态学会执行委员、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马世骏教授应四川省生态学会和四川省环境学会邀请,在成都作了题为“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学术报告,现根据录音整理刊载于后。  相似文献   

7.
孙俊  袁洁 《绿色视野》2008,(9):17-19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等,这些卓有成就的名号,是六安市这几年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安徽生态省建设"、大力推进"六安生态市建设"所取得的骄人成绩。  相似文献   

8.
海南特区生态省建设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末,作为我国第一个省域生态建设规划纲要──《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在北京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和海南省政府联合主持的专家评审并已颁布实施。《纲要》提出,海南将用3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生态省。中心任务是创建优良生态环境和发达的生态型经济,包括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发展生态产业、普及生态文化、改善人居环境,最终把海南建设成一个只有良好的热带海洋生态系统、发达的生态产业、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一流生活环境的省份。建设生态省现已成为海南特区本世纪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当然也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2008,(10):25-25
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全民环境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和齐心协力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安徽省环保局日前印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安徽省首届十佳环境优美县和十佳环境友好型企业”评选活动,表彰开展生态省建设五年来在生态建设、污染减排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级政府、各类企业,以促进安徽省“十一五”环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往纵深方向发展需要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设具备政治支持、实践基础和制度铺垫等条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领导,突出问题导向,充分发扬民主。应当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生态环境部及其区域督察局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主体制度,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享有检查权、处置权、请求协助权、交办权、督察情况述评权、问责建议权等。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应当对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党政领导干部落实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执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等开展督察。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可以采取集中督察、"回头看"督察、专项督察、常态督察等形式。除常态督察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主要包括督察准备、督察进驻和进行、督察意见和整改、督察结束、督察后处理等环节。  相似文献   

11.
《环境教育》2009,(12):78-78
黑龙江省政府表彰2008年度生态省建设及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先进单位 黑龙江省政府发出通知,经认真考核,评选伊春市政府等15个单位为2008年度生态省建设目标考核先进单位,评选哈尔滨市政府等5个单位为2008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生态省建设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包括: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和飞跃的40年。自1972年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围绕着解决不同发展阶段突出环境问题的需要,每10年左右实现一次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大跨跃",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与模式。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逐步构建了符合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包括完备的生态环境规划政策体系、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应瞄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坚持绿色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新格局,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0月21日—22日,环境保护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8年生态文明暨第五届生态省建设论坛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会上指出,要切实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生态省建设为主体,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环境教育需求的产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2012年,党的"十八大"更是将环境保护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在国家层面奠定了追求绿色发  相似文献   

15.
潘骞 《环境教育》2008,(11):49-50
2008年10月21日—22日,环境保护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8年生态文明暨第五届生态省建设论坛”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会上指出,要切实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生态省建设为主体,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推进多元化的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浙江省开展的"五水共治"成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当前行政处罚为主、司法保护为辅的制度是我国落实环境保护的基调,但其缺乏前瞻性、科学性、长效性,并且打击力度不够,且此类弊端频发。因此,以司法手段介入加强环境保护尤其是落实推进浙江省的"五水共治"迫在眉睫。司法职能的提高、"五水共治"相关案件的审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作用、环境司法专门化试点的突破创新,从司法保障机制的角度解决了"五水共治"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等为我国政府生态服务职能转变提出了迫切要求.为此,政府生态职能应实现从"环境"到"生态",从"管制"到"服务"两个转变,在自然、经济、社会三个领域发挥应有的生态服务职能.加快相关立法、整合政府生态服务职能、完善组织机构体系、建立健全政府生态服务职能规范、转变实现职能的方式、发挥职能替代效应等是新时期我国政府有效发挥生态服务职能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08,(12):F0002-F0002
人类要发展,社会需和谐。没有和谐生态,就不可能有和谐社会,更不会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到实践,从政策到措施,从规划到目标,从城市到农村,付之以具体行动。生态省(市、县)建设,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把辖区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扳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推动,分步实施,在区域内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潘骞 《绿色视野》2008,(5):14-14
近年来,跨淮河、巢湖两个流域的安徽省六安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做出了建设"生态六安"的战略决策。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按照安徽生态省建设工作统一部署,生态六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2008,(10):F0003-F0003
人类要发展,社会需和谐。没有和谐生态,就不可能有和谐社会,更不会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到实践,从政策到措施,从规划到目标,从城市到农村,付之以具体行动。生态省(市、县)建设,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把辖区内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推动,分步实施,在区域内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