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燃煤电厂锅炉烟气PM10排放控制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目前中国燃煤电厂锅炉烟气微细粒子的污染状况,提出了对微细粒子排放采用袋式除尘的控制技术,并在河南焦作电厂220 MW机组上成功运行20000 h.实践表明,直通均流式脉冲袋式除尘器可以有效控制燃煤电厂锅炉烟气PM10、PM2.5的排放,满足环保新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燃煤电厂袋式除尘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袋式除尘器应用于燃煤电厂烟气除尘的主要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了确保袋式除尘器具备高可靠性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是烟气净化的两种主要设备,电袋复合除尘器是一种高效的除尘技术,它结合两种类型除尘器的优点,并成功的应用于燃煤电厂烟气的净化,其排放浓度可长期稳定在30mg/m3以下。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燃煤电厂烟气除尘的特点,提出了燃煤电厂采用袋式除尘器选用滤料时应注意的问题和保征除尘系统可靠运行的措施,并介绍了燃煤电厂袋式除尘系统的运行经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气污染控制要求愈来愈严格,美国用袋式除尘器进行锅炉烟气除尘的逐渐增多。袋式除尘器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型式,按清灰方法分有脉冲清灰、逆气流清灰、机械振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现有花岗岩水膜除尘器的燃煤锅炉烟气净化达标排放,在不更换水膜除尘器的前提下,探讨和比较了后继烟气吸收装置喷淋塔和鼓泡塔的脱硫和除尘机理,提出改进措施。该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建设和运行成本低,适用于由于历史原因仍有相当大数量使用的花岗岩水膜除尘器的烟气净化工艺路线的改造。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力行业燃煤烟气三种主流除尘设施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电袋复合除尘器,研究了其运行过程中主要组件的能源消耗规律及数据监测方法,提出了除尘设施能耗比对的2个参数,即用电率和比电耗。监测数据和统计表明,同级别机组电除尘能耗低于袋式除尘和电袋复合除尘,比电耗随机组容量变化梯度变化值不显著,除尘设施电源侧技术改进有助于降低除尘设施能耗。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电改袋”除尘系统的工艺特征,分析了130t/h煤粉炉烟气除尘器系统改造为长袋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的技术方案。改造后,除尘器已经稳定运行1年多,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GB 13223修订后火电用袋式除尘技术发展状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03)修订后,将进一步推动袋式除尘技术在火力发电行业烟尘治理方面的应用。总结了袋式除尘技术在火电厂燃煤锅炉应用的状况,分析了"十二五"对现有机组改造和新建机组配套的袋式除尘技术投资总额状况,并说明它将是袋式除尘技术实现30%增长率的重要部分;进一步探讨"十二五"期间烟尘排放控制将从重设施建设向重控制效果转变,提出了发展袋式除尘器运营管理服务业设想,预测了袋式除尘器运营管理服务的市场容量。  相似文献   

10.
在燃煤锅炉烟道内喷入吸收剂净化烟气,是一种引人注意的改进现有锅炉的技术。这项技术通常将吸收剂粒子通入经过调湿和/或调温的烟气中(位于空气预热器和除尘器之间的烟道内),在烟道和除尘器中同时除去一部分SO_2。曾在石灰喷雾干燥(Spraydrying)系统作过试验,装电除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河北马头电厂废水处理工艺系统流程、设计及系统调试运行指标。处理后的电厂废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补水,减少了新鲜水用量和污水排放量,对北方地区厂区废水回收利用具有借鉴意义,在火电厂废水资源利用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膜生物反应器及其组合工艺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晓莉  何奕  陈欢林 《化工环保》2002,22(2):105-110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膜与生物反应器相结合的废水处理新工艺。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的种类,特性及其组合工艺。综述了国内外用于有机物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水解-好氧联合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德胜 《电力环境保护》2001,17(3):33-35,38
介绍了水解-好氧工艺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水解和好氧处理工艺各有优缺点,而水解-好氧联合处理工艺可以发挥单一工艺的优点,尤其在难降解污水的处理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试验结果表明:在23-32℃.HRT=15-28h时,该联合处理工艺对中药加工废水的COD去除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半干法脱硫工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半干法LIFAC脱硫工艺的特点及在浙江钱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应用情况。通过对该工艺实际运行状况的分析和提高脱硫效率的试验,提出了将炉前喷射改为四角切圆喷射技术,从而达到较稳定的运行状态,并提高脱硫效率。半干法脱硫工艺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小的优点,运行5年多采,已累计削减SO2 20396t,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燃煤电厂烟气中的汞成为继SO2、NOx和烟尘之后又一公认的大气环境污染物,我国已正式立法控制燃煤电厂汞排放,这使得燃煤电厂汞排放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不同形态汞的理化性质不同,元素态汞( Hg0)较之氧化态汞(Hg2+)和颗粒态汞(Hgp)更难去除,因此,脱汞的前提是提高Hg0的氧化率。介绍并简单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汞排放控制技术:燃烧前控制(清洁燃煤发电技术)、燃烧中控制(煤基添加剂技术和炉膛喷射技术),和燃烧后控制(利用现有的烟气控制设备协同控制),并对我国脱汞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Polymers that can separate toluic acid isomers were synthesized by 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 Molecular imprinting polymers (MIPs) for each isomer of toluic acids (TA) were synthesized using styrene and 4-vinylpyridine (4-Vpy). Th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A isomers, salicylic acid (SA), and benzoic acid (BA) on each MIP were investigated. The materials used for polymerization of TA isomers MIPs were adsorbed relatively well. This verifies that the MIPs which can adsorb template selectively were synthesized. In addition, the quantities of adsorbed TA isomers on the TA isomers MIPs and on the control polymer polymerized without template we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The variation of adsorption ability for MIPs with repeated use was investigated, showing excellent reproducibility.  相似文献   

17.
朱宗敏  杨晏泉  孙杰 《化工环保》2021,40(6):679-683
尾气处理液是柴油车尾气处理SCR技术中所必需的还原剂。本文通过分析柴油车尾气的排放情况及SCR技术应用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柴油车尾气处理液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总结了尾气处理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阐明了后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烟气脱硫工艺方案的模糊决策分析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方案的技术评价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将软科学研究人员与领域专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经验决策与计算机辅助决策融为一体的模糊决策分析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烟气脱硫方案技术评价的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判断准则等,结合对W电厂烟气脱硫工艺的选择,进行了实例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废弃印刷线路板(WPCBs)既有污染环境的一面,又有可资源化回收利用的一面.通过机械物理法、热解、超临界流体氧化和离子液体溶解等方法对其进行分离和回收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初步分选的金属需要进一步提纯以实现高附加值.而非金属材料可以用热解法、微波处理、超临界流体技术、等离子技术等技术进行产气和能量回收,也可以通过制备建筑材料或填料和其它功能村料进行物料回收.总之,对WPCBs进行适当地处理不但可以减轻环境压力,还可以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20.
大坝安全监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大坝安全监测的内涵及意义。分别从大坝安全监测的内容、思维、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四个方面介绍了大坝安全监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指出自动化、数字化、一体化、效益化是大坝安全监测的最终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