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磁场是地球上基本的物理场之一,地球物质的运动和磁场的演化休戚相关。作为研究地磁场特征及演化的古地磁学,近十多年来渗透到地学的许多分支学科中,迅速地推动地学的发展。并且,这一渗透在诸如空间物理、天体演化及生物进化等重大理论领域中,也逐渐显示出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蛋白质以及作为蛋白质结构单元的氨基酸是所有生物的普通成份。恩格斯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氨基酸在生命系统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它们在地球化学领域中的意义。它们在地质体中的产状、来源、以及在地质史中的演化,已成为有机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地质古生物学,天体演化和生命起源等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对地质体中氨基酸的光  相似文献   

3.
地球和类地行星的对比研究表明,地球是类地行星中唯一充满生机的行星:地球表面被大气、水和生物圈所覆盖;地球表层岩石圈以板块运动方式处于活跃而复杂的运动之中。而其他类地行星表面是没有水和生命的干旱世界,其壳的晚期演化远不如地球活跃。为探讨这一差异的形成原因,本文对大量空间探测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从类地行星原始物的含水量、各类地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各类地行星的质量等方面论证了地球是唯一有液态水存在的行星。说明了水在地球壳层演化各阶段的行为。最后,指出了液态水的存在是造成地球壳幔具有复杂演化历史的重要原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正> 最近几年随着宇宙研究工作的进展又获得了月球、火星和金星表面岩石化学成分的资料,再加上已有的地球岩石和陨石成份的资料,可以进一步讨论太阳系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本文只对三个元素,即 K、U、Th 的含量进行分析。地球化学家和行星学家对这些元素是特别感兴趣的。一方面这是因为它们是放射性元素,并被认为是行星演化的主要能源之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探索远距离遥测 K、U、Th 含量的可能性,这在宇宙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球古气候问题近年来颇引人关注,研究工作取得很大进展.2001年4月27日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刊出了关于地球古气候问题的专辑,除一篇引言(题名“过去地球变动的气候”)外,共有7篇文章. 第一篇文章叙述了了解地球过去气候的各种方法.简单地说这些方法的依据有树木年轮;花粉;地貌变化;冰核珊瑚;海洋沉积物. 其余6篇文章的内容是关于热带海洋在古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特别是热带太平洋在地球长期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过去一千年气候的演化;全新世晚期气候变化的文化反应.文章叙述了对长期干旱社会反应的4个实例研究认为这对现代社会对气…  相似文献   

6.
地球环境(大气圈、水圈)的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撞击作用与地内核转变能是地球环境(大气圈、水圈)演化的根本机制。地球吸积形成期,原地球捕获太阳星云大气形成的原始大气经太阳风驱赶和星子撞击而逃逸,早期大规模的撞击过程又可能使地球上的矿物脱去挥发分,形成地球次生大气的一部分,也可使其次生大气部分脱离地球,地球形成期曾经历过撞击生气与气体逃逸的多次旋回,撞击作用决定其环境条件;地球形成之后.撞击作用仍起着使地球矿物脱去挥发分组成大气圈的重要作用,大气中CO2的演化,海水pH值的演化.各类沉积岩间的消长关系与地内核转变能计算所得的“幻数”──3.5×109年、(2.6+0.1)×109年、(1.9+0.1)×109年、(1+0.1)×109年、(0.6+0.1)×109年和(0.2+0.1)×109年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地球内部核转变能的累积、释放过程所导致的构造、岩浆运动(火山喷发、板块运动等)制约着地球的环境演化,其间.显生宙以来,地外物质对地球的撞击作用在小时间尺度上(几千年到几万年)造成地球环境的急剧变化,导致生物演化的突变以致生物灭绝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QS、Us News和ESI地球科学领域排行榜评价指标和结果的分析,发现中国大陆地区高校在地球科学学科领域进步明显,但与地球科学学科领域世界顶尖的高校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有针对性地提高我国大陆地区高校地球科学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指出必须促进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交叉研究,并从规划管理、队伍建设、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引言和重点目前,由于理论和实验方面的重要进展,矿物物理学和涉及熔融矿物性质的有关领域正在茁壮成长。特别是存在着这样一种趋势,即包括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在内的许多学科与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的相应领域之间的相互促进正在增长。这一方面可以从近年来有关高压研究的国际会议论文集(Schilling 和 Shel-ton,1981)、矿物结构和键合(M.O'Keeffe 和Navrotsky,1981)、激波研究(Nellis 等,1982)以及高压研究在地球物理问题上的应用(Aki-moto 和 Manghnani,1982)等一系列著作中  相似文献   

9.
<正> 一、上地幔岩石的REE地球化学 地幔约占整个地球质量的2/3,在估价整个地球的成分和地壳—地幔—地核体系的成分演化时,必须了解地幔的成分。了解地幔成分的直接途径只能是研究那些由地质作用过程暴露在地壳内的地幔岩石样品。这些岩石为几种  相似文献   

10.
<正> 宇宙化学是研究太阳系核素的形成,元素和同位素(核素)的组成、分布以及化学演化的科学。它是在研究地球、陨石、月球、太阳和恒星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演化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天体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范围涉及太阳系核素的起源,太阳系历史中的天然核反应,太阳系的化学演化,太阳系中有机化合物的形成和前生期的化学演化,以及自然界新元  相似文献   

11.
封山洞—瑞昌—九江地区中酸性侵入岩为长江中下游钙碱性岩浆岩带的组成部分。这些中酸性侵入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对于阐明长江中下游整个钙碱性岩浆岩带的物质来源、岩浆演化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该区中酸性侵入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重点讨论这些元素的丰度及其变化规律,以及稀土元素型式,并利用岩浆演化过程的定量模式,初步探讨这类岩石可能的岩浆演化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正> REE地球化学研究为岩石成因、成岩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作者曾对REE地球化学研究方法作过概括介绍(《地质地球化学》1982年第1期)。在许多地球化学文献中,为了定量地描述REE地球化学特征,采用了一些特征参数,现择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地球化学意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深部地球化学主要是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及其演化规律,当前则侧重于研究各种幔源物质和地幔物质的相平衡与相转化以及它们处于地壳浅部环境下所发生的退变和与水介质等相互作用的规律。深部地球化学的科学知识和理论对于阐明地球的化学分异、大陆的演化、成矿物质的来源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其基础则是深部实验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动地球物理学科的发展,加速推广地球科学领域的成果到国民经济各个方面,促进祖国经济现代化,推动新技术和高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表彰科技人员多年刻苦钻研的成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技术委员会设立科学技术奖、以鼓励在地球物理学中应用新技术、高技术和在基础科学实验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他们的研究集体。主要包括地球物理观测仪器、观测系统和地球物理模型试验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正> 在过去的四、五年中,对地壳演化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对组成地壳和地幔的岩石也有了比较仔细的研究。取得这些成果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实验技术和理论研究取得了进展;二是由于地球化学的研究资料应用于地质构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正> 主要领域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演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基本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得假定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定律的正确性,并用这些定律去调查、了解和解释这些“圈层”中现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地方相继报道了最老的地球矿物年龄,其最大年龄值可达4276Ma±6Ma。这些在地壳最早期形成时保留下来的信息,为研究早期地壳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 根据所报道的最老矿物的寄主岩石特征,推断地球上有最老的硅铝壳,并且它们在3800Ma以前就存在,从而不支持最早期的地壳都是基性的论点。 根据最老矿物年龄研究,可建立地壳早期演化模式。Krner(1989)根据对南非斯威士兰西北部地质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提出的早太古宙地壳生长、变形和演化史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和典范。世界各地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各具特色,但总体上都不同程度地服从全球演化规律。因此,Krner(1989)建立的模式,对研究世界其它地区前寒武纪地壳的演化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 地球的形成和演化是当今地学研究中的几个重大课题之一。目前普遍接受的地球年龄是45亿年左右,太古代与元古代的时限在25亿年左右。太古代是地球的最早历史阶段,研究这个阶段形成的各类岩石是了解地壳起源与演化的直接途径。太古代花岗岩类包括英云闪长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发展十分迅速,已经成为地球化学的一门独立分支学科,在矿产资源的寻找、岩石的成因、地球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刊1978年第9期曾集中报道过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情况。之后本刊编辑部和作者收到不少读者来信,询问有关这门学科的各种资料及研究方法,国内许多单位和学者都很重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为此,地球化学研究所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室编译了这本《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专辑,在此作为本刊的增刊出版。  相似文献   

20.
正东南极中晚更新世冰川演化历史对于预测未来东南极冰川变化对海平面升降的影响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东南极冰川演化研究的难点之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健及其团队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等单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