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省泥石流风险评价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刘希林 《灾害学》2000,15(3):7-11
以地州市为基本区域单元,给出了四川省泥石流危险度、易损度和风险度的定量评价结果。其中凉山州、阿坝州、甘孜州、雅安地区和攀枝花市为泥石流高风险区,与以上四个地州市具有泥石流高危险度密切相关。风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与危险度和易损度的相互关系亦在文中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灾害学》2016,(2)
在既有的泥石流危险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加入易损度因子,首次建立了泥石流风险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使用该模型对神农架林区内的5条泥石流沟进行风险评价,得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用于泥石流风险评价"的结论。针对"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计算结果能反映风险大小,不能表现风险特点"的问题,将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平面坐标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泥石流风险评价法:模糊坐标法。该方法对泥石流的危险度及易损度分别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用评价结果组成坐标点,并定义坐标点到原点的距离为风险度,利用平面坐标的二维属性使得评价结果既能表现危险度又能表现易损度,泥石流风险的具体特点也得以表达。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模糊坐标法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计算结果偏安全"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灾害学》2016,(2)
地震扰动区小流域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风险区划研究主要涉及两方面的问题:1地震扰动区小流域滑坡泥石流与一般地区的滑坡泥石流有什么差异?2这种特定环境的滑坡泥石流风险区划与一般地区风险区划有什么不同?根据这两个关键命题讨论了汶川地震灾区都江堰白沙河小流域滑坡泥石流风险区划问题,认为在地震扰动区的一个独立地貌单元小流域中,滑坡泥石流比非地震区小流域的分布数量更多,范围更广,规模更大。尤其在后期降雨条件下发生频率更高,潜在危险性更高。所以在危险度区划阶段必须结合地震因子,评价与地震动因素的相关性,突出地震动的破坏作用。易损度区划阶段应该考虑承载体的抗震因子。风险区划模型与一般地区模型基本一致,而差别在危险度区划阶段结合了地震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区域泥石流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46,自引:5,他引:41  
风险评价是对潜灾害进行预评估的重要手段。风险评价不仅涉及到致灾体的自然属性,而且 与承文体的社会经济属性密切相关,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科学问题。本文提出了“风险度一危险度 X易损度”的评价模式,并对区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方法作了改进,使区域泥石流危险度具有横向 可比性。最后,将风险度分为5级,并以四川凉山州为例,对该地区泥石流风险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泥石流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当前泥石流灾害评价研究中的问题,论述了引入风险概念的重要性。简要介绍了泥石流危险度的研究方法。根据人的价值理论改进了泥石流灾害易损度评价体系,提出了社会易损度的定量化方法。将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在风险评价的成果中单列出来,解决了对人的社会价值评价难题。改进了泥石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对今后泥石流灾害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是泥石流灾害预测预报和减灾防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决策基础。以泸定县为例,利用RS、GIS技术,以流域范围为评价单元,选取影响泥石流发育和形成的因子,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因子对泥石流的敏感系数和权重,最后建立县级区域泥石流危险度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从而实现区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和贡献权重迭加方法的区域滑坡灾害易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莉莉  乔建平 《灾害学》2009,24(3):46-50
区域滑坡易损性是指特定区域对滑坡灾害的破坏和损害的敏感性.根据易损性指标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可定量化等基本选取依据和研究区的区域特点,选择了人口密度、道路密度、建筑密度、林地密度、耕地密度、滑坡灾害密度6个指标.探讨了贡献率方法评价区域滑坡易损性的建模过程和数学表达.区域滑坡易损性定量表达为各指标的自权重与互权重以及指标的归一化值的乘积.以四川米易县为研究实例,对此评价方法进行了应用,在GIS系统中运用自然断点法进行了易损度区划和区划制图,结果显示,高易损度区、中易损度区、低易损度区分别占研究区域的7.13%、21.19%、71.68%,易损性分布基本上与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和道路密度分布相一致,反应了基于贡献率的区域滑坡灾害易损性区划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灾害学》2016,(2)
以四川汶川县七盘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综合刘希林模型中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因子并总结因子提取方法,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进行灾区评价因子信息提取,并采用经典的风险性评价模型,设计了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的风险评价流程,开展了风险性评价与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评估出此次泥石流危险度、易损度和风险度分别为0.66、0.73和0.48,均属于高度危险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进行了七盘沟泥石流风险评估,可为泥石流灾害的应急决策、风险评估和预警治理提供重要及时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飞水岩泥石流位于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乡,是一条中频中等规模的泥石流沟。该泥石流沟严重威胁着沟口附近的医院、办公楼和民居等安全。在对该沟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综合评判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其严重性进行了分析。综合评判结果显示飞水岩沟属中等严重的泥石流沟。运用泥石流风险评价理论,结合泥石流的危险度评价和易损度评价,综合飞水岩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H单=0.52)和灾害的易损度评价(V单=0.59),运用自然灾害风险度模型,得出了飞水岩沟泥石流的风险度为0.31,为中度风险泥石流沟。针对飞水岩沟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
昆明市东川区农业旱灾风险区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昆明市东川区是云南省农业旱灾危害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利用2000-2007年东川区各乡镇历史灾情等数据资料,应用风险分析理论、效用理论、因子-成份分析方法等理论方法,在分别研究致灾风险度、承灾体易损性及地域人群对农业旱灾心理反响等基础上,构建了东川区农业旱灾风险评价模型。初步揭示出东川区农业旱灾风险度呈现出自南向北、自西向东逐渐增强的空间态势;识别出极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等4个农业旱灾风险区;发现东川区各地农业旱灾综合风险度、致灾风险度、承灾体易损度以及地域人群对旱灾的心理响应值等指数之间普遍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提出雷电灾害的潜在易损性和现实易损性概念,利用黑龙江省1959-2008年的雷暴日资料及1999-2008年的雷电灾害资料,结合黑龙江省的经济和人口密度特征,提出了雷暴日数、雷电灾害频度、生命易损模数及经济易损模数作为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4级区分法对各指标进行了分级,并赋予各等级如下定值:极高级为1.0,高级为0.8,中级为0.5,低级为0.2。对黑龙江省各地市4个评估指标的等级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权重平均值作为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的综合评价指数。最后通过对黑龙江省各地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进行综合评估,形成黑龙江省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结果表明:哈尔滨、齐齐哈尔和绥化潜在易损度和现实易损度皆高,综合易损度为极高易损区。伊春、大兴安岭、黑河潜在易损度很高,而现实易损度最低,故综合易损度为高易损区。鹤岗、鸡西潜在易损度较低,现实易损度较高,综合易损度为中易损区;七台河潜在易损度最低,但现实易损度高,综合易损度同样为中易损区。佳木斯、双鸭山、牡丹江潜在易损度和现实易损度皆低,综合易损度为低易损区。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果洛地区雪灾频发,以青海省果洛州5县40个乡镇为评价单元,选取3个气象指标、12个社会经济统计指标,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方法,结合GIS和RS工具,分别对各乡镇的雪灾致灾危险性、人口与牲畜承险体脆弱性(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雪灾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果洛州乡镇雪灾风险总体较高,其中雪灾人口牲畜综合风险高的有久治县的智青松多等3个乡镇,雪灾风险较高的有甘德县青珍等21个乡镇,风险中级的有班玛县吉卡等8个乡镇,风险较低的有玛沁县下大武等8个乡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构建区域雪灾风险管理模式、建立雪灾应对体系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对凉山州安宁河流域5个县市的泥石流灾害进行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乡镇为单元的小区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研究区129个乡镇中,31个乡镇处于泥石流极高危险区,60个乡镇处于泥石流高度危险区,34个乡镇处于泥石流中度危险区,4个乡处于泥石流低度危险区;其中喜德县泥石流危险性最大,德昌县和西昌市次之,然后是冕宁县和会理县。  相似文献   

14.
四川色达县切都柯沟"7·8"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2004年7月8日,四川甘孜州色达县歌乐沱乡切都柯沟暴发泥石流.由于前期断断续续一个多月的降雨,使得切都柯沟多处发生崩塌,大量松散固体物质含水量趋于饱和,致使在7月8日一场不大降雨的情况下触发了泥石流.这次泥石流灾害造成的损失虽不十分严重,但泥石流过程比较典型.我们将考察结果整理成文,并用已有的泥石流风险评价模型对其危险度、易损度和风险度作了分类评价,以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和防灾减灾实践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泥石流分布密度是区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主要指标。泥石流分布密度分为点密度和面密度,前者是指每103km内泥石流沟的数量;后者是指每103km内泥石流沟的流域面积。以川西山区60个县市区为研究样本,分别以泥石流点密度和面密度作为区域泥石流危险度的主要评价指标,结合7个相同的区域泥石流危险度的次要评价指标,对研究区以县市区为基本单元的区域泥石流危险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各县市区面积加权平均后的泥石流危险度分别为0.51(面密度)和0.52(点密度),差别甚微,整体上均属于泥石流中度危险区。两者的平均绝对差值0.04,远小于0.2这一危险度等级差值,平均相对差值为6.49%,小于10%这一允许的均方差范围。由此可知,用泥石流面密度来评价区域泥石流危险度,并非优于点密度;相反地,由于泥石流点密度具有获取资料相对容易、计算比较简便、工作量较小等优点,因而具有更为便利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提出“积雪单元”概念的基础上,将雪崩危险度评价分为区域雪崩危险度评价和点位雪崩危险度评价。从发生学角度,论证、筛选出发生危险度评价的4个主导因素,即气候、积雪厚度、坡度和植被类型与覆盖度,并提出了明确的指标体系。详细论证了两类评价各自的特征、操作性评价程序和方法。区域雪崩危险度评价是在划分积雪单元的基础上,评定各单元的等级高低并进行制图;点位雪崩危险度评价则涉及到雪崩发生点位和可能的承灾点位,分为发生危险度评价和到达危险度评价,可根据已有的统计资料来预测其概率。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时空尺度旱灾风险评价数字平台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以降水量为主要致灾因子,结合我国的干旱分区和主要农业类型,构建了干旱区-旱地农业、半干旱区-农牧交错雨养农业、半湿润区-黄淮海平原灌溉农业、湿润区-湖南水田农业的匹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拟搭建全球-国家-区域不同尺度的旱灾基础数据平台。基于灾害系统理论和风险评价理论,针对三个典型区,构建了横向以灾害系统的组成: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灾情,纵向以不同的评价单元:县域-乡镇-农户-地块等多级尺度多种类型的农业旱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地处黄土沟壑区的皋兰县部分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了高程、坡度、坡向、平面曲率、岩性、河流、水流强度指数和建筑物作为滑坡的评价因子,基于GIS的数据分析技术,利用频率比和信息量模型对其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并对结果进行等级划分。最后,通过ROC曲线和密度法,对2种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精度检验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信息量模型的评价结果优于频率比模型的评价结果,其更适合于该区域滑坡易发性的定量评估;研究区滑坡的分布主要受控于高程和建筑设施;高、极高易发区域集中分布于低高程区域和距建筑物250m范围内。所得到的滑坡易发性分区结果可为该区域的滑坡灾害防治和土地规划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滑坡危险度制图进行精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对滑坡危险度制图进行评价的研究多集中于评价指标的建立和应用,而评价指标能否有效地度量滑坡危险度图的精度、区分不同质量的滑坡危险度图尚值得研究。针对只使用正样本的评价指标,选择其中3种常用的非阈值依赖性评价指标——预报效率曲线及曲线下面积、P/E曲线及连续Boyce指数和空间聚集度作为精度评价标准,以甘肃省油坊沟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正样本和不同的负样本,基于随机森林模型推测生成不同质量的滑坡危险度图,应用3个评价指标对其进行精度评价,验证了各评价指标的有效性。结果发现,预报效率曲线与P/E曲线的分布可以体现不同质量的滑坡危险度图的差异,但是预报效率曲线下的面积只适宜于滑坡危险度高估时的制图精度评价,而连续Boyce指数与空间聚集度只适宜于滑坡危险度低估时的制图精度评价。  相似文献   

20.
基于AHP法的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是赤潮灾害减灾防灾的重要内容之一。评估指标体系对赤潮灾害风险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权重的确定是建立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是提高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可信度的关键。运用德尔斐(Delph i)法、层次分析法(AHP)定量确定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中赤潮灾害危险度、承灾体易损度的各个层次、各个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在赤潮灾害危险度评估的所有指标中,光照强度的权重为0.094 77,氮磷比值、硝氮、铵氮和磷均占0.044 78等;在承灾体易损度评估的所有指标中,不同类型赤潮对承灾体因子易损度是不一样的,总体趋势是无毒赤潮对承灾体易损度的影响最小,有害赤潮的影响居中,有毒赤潮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