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煤炭开采、运输和使用各个环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外部成本进行核算的基础上,运用GREAT-E模型对煤炭环境成本内部化政策给GDP、居民收入、产业结构和贸易竞争力等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煤炭开采、运输和使用各环节分别进行的环境成本内部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较为有限,GDP的下降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即使是全生命周期的煤炭环境成本完全内部化也只导致GDP出现0.15%左右的轻微下降.煤炭环境成本内部化将促进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从高耗能行业向低耗能特别是技术密集型和现代服务业部门转移,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在煤炭生产、运输和消费环节通过征收环境相关税费能够更直接地刺激生产部门的环境行为调整,降低煤炭的生产和消费量,进而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2.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与能源基金会联合发布的《煤炭环境外部成本核算及内部化方案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煤炭环境外部成本巨大,2010年总成本为5555.4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国公共财政中环保支出的2.3倍。其中,大气污染造成人体健康损失和矿区职工健康损失最大,2010年这两项共计3051亿元,占总环境外部成本的55%。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煤炭开采环境损失的经济核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外部性理论为依据,识别采煤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外部不经济因素,应用环境价值评价法,对这些不经济因素进行量化和货币化,初步建立了省域煤炭开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损失核算体系.以2003年为基准年,核算了山西省煤炭开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量.结果表明:2003年山西省煤炭开采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约为286.746 8×108元,折合每t煤损失63.79元.其中环境污染年损失61.979 4×108元,折合每t煤损失13.78元;生态破坏损失224.767 4×108元,折合每t煤损失50.00元.依据该核算结果,1978─2003年山西省累计采煤约65×108 t,所造成的环境损失约为4 100×108元.   相似文献   

4.
数字     
<正>3亿吨"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取暖举措取得显著成效,京津冀区域的煤炭消耗量已从2013年的3.9亿吨下降到2018年的3亿吨,下降了24%。88.3%2019年3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8.3%,同比上升5.1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1微克/米3,同比下降4.7%。14870份2 0 1 9年1—2月,全国共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14870份,罚款金额为11.92亿元,案件平均罚款金额8.02万元。  相似文献   

5.
煤炭生产和交通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我国本世纪内“四化”建设优先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我国煤产量逐年增加,一九八二年产原煤六亿六千万吨,居世界第三位,到本世纪末原煤产量将达十二亿吨。煤炭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约占整个能源的百分之七十。由于煤炭产地分布不均,“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状况仍将长期存在,因而煤炭运输业必将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正在大连、秦皇岛、天津、石臼所、上海、黄埔和湛江以及长江沿岸的南京、镇江、南通、张家港、枝城等港修建深水泊位,其中五十二个泊位用于煤炭运输。予计八五年沿海煤炭运输量将净增一千多万吨,九○年将净增四千多万吨。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7亿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7亿吨左右,煤炭产量由前10年年均增加2亿多吨,首次降至5000万吨左右。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36.1亿吨左右,煤炭消费增幅由前10年年均增长9%左右大幅回落至2.6%左右。然而企业存煤仍处高位。预计2014年全国煤炭产量仍将呈现小幅增长,市场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7.
《中国ISO14000认证》2004,(4):F002-F002
山西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地处晋东南上党盆地,相传后羿射日的上古神话就发生在这里。潞安是一个以煤为主,煤、电、焦、化、建、路、港综合经营、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现煤炭实际生产能力已达1800万吨,资产总额909亿元,年销售收入40亿元以上,有职工42767人,属山西省五大煤炭企业集团和12户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8.
3 煤炭利用与环境保护 我国煤炭利用广义是指加工、运输和使用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对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较大影响,无论广度或深度都超过了世界主要产煤国家,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3.1 煤炭加工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的煤炭加工分为粗加工、精加工和深度加工,粗加工主要是指筛分、洗煤、配煤和水煤  相似文献   

9.
山西是我国煤炭的主要产地,煤炭的开发已经历了约二千多年的历史。然而,新中国成立时,全省的煤炭产量仅为267万吨,直至1978年,全省的原煤产量才增长为9825万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省的原煤产量达到了2.46亿吨,比十年前增长了1.5倍。十年来,全省累计生产原煤17.6亿吨,比建国以来前29年的原煤产量多5.8亿吨。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山西煤炭采出量的增长,煤炭矿区的环境污染日趋加重,新的污染源还在继续增多。诸如煤矸石的自燃、瓦斯的排空、煤泥水与矿坑水的外排等,严重损坏着山西煤炭矿区的环境质量。总结回顾煤矿十年环保工作发现,这些新增长的污染源与煤矿开采煤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煤炭矿区历史遗留环境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但煤炭矿区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为促使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建生态型煤炭矿区,本文对煤炭矿区现存的环境问题进行剖析,依据其剖析结果确认并核算矿区环境成本支出及环境成本支出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并对煤炭矿区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LCA的稻秸合成甲醇的环境-经济成本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年产5万t甲醇的稻秸气化合成甲醇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了环境-经济成本分析.结果表明,稻秸合成甲醇系统的环境影响成本是284.99元/t(以甲醇计),且主要集中在生产转化过程和下游甲醇燃料消费2个单元阶段.在不同环境影响类型中,温室效应是生命周期最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由于稻秸固碳作用产生的环境成本是-152.79元/t,生产上游温室效应影响负荷为负、总环境影响负荷为负.每t稻秸甲醇的真实成本比煤基甲醇低76.84元.  相似文献   

12.
2001—2013年我国稀土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成本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评估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是我国稀土资源可持续开发战略制定和稀土市场定价机制改革的客观要求。论文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数据、污染源普查数据、污染源动态更新数据、稀土统计数据等多种数据源,考虑“北轻南重”的稀土资源特性,构建了我国稀土资源采选和冶炼的生态破坏损失和环境污染损失核算框架,定量评估了2001—2013年我国北方包头白云鄂博氟碳铈-独居石混合型稀土矿、四川和山东微山氟碳铈矿、南方七省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等三大稀土生产基地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结果表明:1)2001—2013年我国稀土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成本为761.7亿元,其中,采选导致的生态破坏损失为721.8亿元,冶炼导致的环境治理成本为39.9亿元;2)我国三大类稀土矿中,北方包头白云鄂博氟碳铈-独居石混合型稀土矿稀土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失以环境污染损失为主,环境污染治理成本为25.5亿元,占包头矿生态环境总成本的74.3%,四川和山东微山氟碳铈矿和南方七省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生态破坏损失为主,分别为54.3亿元和658.6亿元,占各自生态环境总成本的89.5%和98.8%;3)南方七省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采选单位稀土氧化物生态环境成本大,是四川和山东微山氟碳铈矿的9.6倍,包头白云鄂博氟碳铈-独居石混合型稀土矿的41.4倍;4)我国稀土开发生态环境成本占其价格的45%以上,在现有的市场价格下,扣除生态环境成本,我国稀土产业利润为负。  相似文献   

13.
煤与秸秆成型燃料的复合生命周期对比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复合生命周期对比评价方法,引入能量返还率、资源耗竭系数、环境影响负荷和生命周期成本4个参数,对煤和秸秆成型燃料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环境影响和经济性做了对比分析.同时,为了平衡能源、环境与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EEE (Energy, Environment, Economic)综合指标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与煤相比,秸秆成型燃料的能量返还率低、资源耗竭系数小.秸秆成型燃料的全球变暖潜值、酸化潜值、富营养化潜值、工业烟尘、粉尘潜值及固体废弃物潜值均比煤小,因此,秸秆成型燃料的环境影响负荷比煤小.秸秆成型燃料的EEE指标值比煤小79.8%,所以,从平衡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环境排放和经济性角度出发,秸秆成型燃料具有替代煤的潜力.但是,秸秆成型燃料的生命周期成本比煤高,其大力推广需要政府的财政补贴.  相似文献   

14.
我国SO2减排构想与经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未来燃煤SO2排放数量进行了测算,设计了一个SO2减排方案,并对减排成本进行了经济分析。据测算,2000年燃煤SO2排放量将达到2163万t,减排44万t,减排成本为12.99亿元;2010年燃煤SO2排放量将达到2613万t,减排1448万t,减排成本为285.10亿元。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农田生产的负外部效应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京郊农田生产作为一项经济活动,采用多种生态、环境经济学的评价方法,评价了北京郊区农田生产的负外部效应价值.结果表明,2002年因不合理利用所导致的负外部效应价值为1.57亿元,约占当年农业增加值的3.2%,环境总成本平均到耕地面积上约为631.77元/hm2.在已定量化的负外部影响中,污灌造成的环境代价大约为888.5元/hm2,约占环境污染总成本的45.1%;滥施氮肥的地下水环境代价为803元/hm2,约占环境污染总成本的42.4%.两者合计占外部负效应总价值的87.5%.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化石能源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丁宁  杨建新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5):1592-1600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建立了我国化石能源的生命周期清单模型,详述了模型相关因子的确定方法,计算了原煤、原油、天然气等初级能源及汽油、焦炭等几类主要次级能源的生命周期清单,揭示了我国能源生产的环境负荷,为工业系统分析和材料、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清单分析表明我国化石能源清单的主要特点为能源消耗的97%以上主要来自生产过程,运输占到3%左右的比例;通过与2002年清单相比,我国化石能源生产的总能耗和排放出现不同程度变化;通过与国外能源清单相比,我国能源投入及排放整体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选用合适的民用清洁煤技术是提高居民生活用煤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利用笔者提出的清洁煤技术定量评价方法对民用清洁煤技术进行了定量评价与筛选,评价结果表明,在标准状态下各种民用适用清洁煤技术的单位综合成本分别为选煤48元/GJ,民用型煤45.73元/GJ,炼焦制气28.53元/GJ,加压气化联产甲醇54.73元/GJ,加压气化联产油蜡50.71元/GJ,两段炉气化88.66元/GJ,直立炉气化38.84元/GJ,其中炼焦制气是单位综合成本最小的民用清洁煤技术.敏感度分析表明,煤气化将是民用清洁煤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废弃餐饮油脂的资源化利用是关乎公众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废弃餐饮油脂炼制生物柴油的环境效益尚不明晰、国家政策模糊,相关产业发展滞缓.本研究以国内废弃餐饮油脂炼制生物柴油的典型企业为例,利用GaBi软件对废弃餐饮油脂的收集、预处理、酯化和运输等过程全生命周期阶段的资源环境影响进行系统核算,评估其环境效益,以期为国家生物柴油行业发展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酯化阶段的环境影响最大,各指标占比为52.91%~96.05%,其环境影响主要是由燃煤、用电和甲醇消耗引起;②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燃煤、用电、甲醇消耗和收集距离的变化对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结果有着较大影响;③废弃餐饮油脂炼制的生物柴油生命周期化石能源消耗16406 MJ·t~(-1)、温室气体排放815 kg CO_2 eq·t~(-1),与石化柴油相比,具有较好的节能和温室气体减排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