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为研究赣江吉安段近年来水质时空变化特征,以期为河流污染治理提供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依据。以2014~2021年主要污染指标:氨氮、硝酸盐氮、总磷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分析赣江吉安段氮磷含量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1)氮磷含量逐年下降,水质总体呈由劣转优趋势;(2)2019年之后,氮磷污染有了质的改善,说明“河长制”推行取得一定的成效;(3)氨氮受工业污水排放点源和农业肥水面源双重影响;硝酸盐氮主要来源于水体内源污染;总磷主要来源于降水淋滤的面源污染。后期应注意控制人为因素的影响,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水体保持与修复,控制点源与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拉萨河流域拉萨市段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拉萨河流域拉萨市段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研究指出,化肥、农膜、农药的广泛使用,禽畜粪便的随意排放等是造成拉萨河流域拉萨市段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流域人们环境意识,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同时配合经济手段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有效控制拉萨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为保护拉萨河流域水体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引江济淮巢湖调水区水污染特性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引江济淮工程巢湖调水区的水质现状和污染源现状进行调查,开展了污染源特性分析,总结和探讨了调水区的水环境问题,并得到结论:巢湖调水区主要污染原因是城镇污水处理水平落后、工业结构性污染严重、农业面源和城市面源污染较为突出、潜在内源污染威胁。同时,结合相关研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改善巢湖水质的建议,以期削减入湖污染物总量,改善生态环境,以达到确保区域内调水水质要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以李子口小流域为例,研究川中丘陵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业面源污染状况,调查发现该流域农业生产用肥以农家肥为主,耕地类型以早地为主,畜禽养殖以散养为主,该流域水质各项指标状况较好,但是总氮严重超标。分析认为,肥料施用结构和用量的不合理、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耕作作物以小麦蔬菜等旱作植物为主、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是造成李子口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陈平  杨娟 《四川环境》2019,(4):56-62
通过2014~2018年西溪河水质断面监测数据,利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分析了西溪河流域的水质情况,并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该河流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分析了2018年西溪河流域的空间分布差异和时间变化,总结了流域水污染特征和水质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西溪河来水受上游城镇影响水质较差,中游水体经过自净作用有所好转,下游城区段污染上升明显。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城镇生活源和上游农业面源污染,中下游农业面源及畜禽养殖污染受到了较好的抑制。  相似文献   

6.
濑溪河流域泸县段水污染源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输出系数模型、等标污染负荷等方法,以研究区实测数据为基础,评价濑溪河泸县段水质现状,结合基于水文水质资料和文献数据的方法确定输出系数取值,估算了濑溪河泸县段COD、氨氮、总磷污染负荷并分析主要来源。结果表明,濑溪河泸县段水质现状较差,总磷为全流域首要污染物;濑溪河泸县段COD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于城镇生活、工业生产,累计占总入河量的60%;氨氮污染负荷主要来自于城镇生活、农业面源,累计占总入河量的64%;总磷污染负荷主要来自农业面源、分散畜禽养殖,累计占总入河量的75%。建议进一步加快城镇生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完善农村农业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7.
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以铜陵市义安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主要治理措施及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污染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提出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科学管理措施,以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农村饮用水源污染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村饮用水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对漳浦县农村饮用水源地的调查,分析了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现状,指出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的主要因素是畜禽养殖、农村生活面源和农业生产面源的污染,并针对这些污染因素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对策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农业面源问题日益严重,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成因、危害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污染现状与面源污染的特点,提出了用各种技术手段和经济、法律手段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主要思路有:对农业面源污染这一复杂过程进行分析模拟.积极推广“末端”治理方法,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发展循环农业,改善农村目前脏、乱、差现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辽宁省新宾县下房子村开展了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是针对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和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以及资源浪费严重等状况,结合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和资源节约利用,有重点、分类型、分步骤地开展建设,重点建设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等主体工程及配套工程。实践证明,乡村清洁工程是解决农业废弃物资源浪费严重、农业面源污染突出,提高村民生活环境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典型的民心工程,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社会效益明显的特点,其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全面阐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指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污染源是农药化肥、畜禽养殖、农膜、秸秆和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固体废弃物,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危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南充市蓬安县为例,采用了单因子评价法、主要污染物水质标识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统计分析了2017~2019年嘉陵江一级支流蓬安数据,综合分析嘉陵江一级支流县域河流水污染特征及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蓬安县域内嘉陵江一级支流水环境有机污染较为严重,污染物主要源于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高风险因子为CODCr和TP。(2)水质受水期影响大,变化特征为: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上半年水质优于下半年,1~3月水质最差。(3)蓬安县域内嘉陵江支流年均值评价水质逐年改善,达标率逐年增加,污染程度依次为清溪河河舒河大泥溪长塘河金溪河。就蓬安县的水质评价结果进行问题剖析,为嘉陵江流域污染防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生活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一些河流水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深入分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基础上,对南京市秦淮河流域生活源和农业面源对水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研究,对潜在的水质污染问题进行了研讨,并据此提出了该河流污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罗刚  周欢  解兵  韩啸 《四川环境》2014,(1):55-60
利用2010~2012年例行监测数据和2011年实地补充监测数据对苏南运河镇江段水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并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该区域污染源数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苏南运河镇江段在2010~2012年期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其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氮、氨氮、总磷、COD Cr,总氮项目超标2.706~2.998倍,显示污染类型以氮磷类和有机类为主。研究区域内污染负荷以生活污水的排放所造成的污染的贡献率最大(占56.8%),农业面源排放所造成的污染居第2位(占32.3%),表明苏南运河镇江段的治理重点在于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的控制上。在此结论基础上,提出一整套有针对性的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是国务院决策的一项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宏伟工程。这项工程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让缺水地区人民喝上优质、洁净的丹江水。农业面源的污染与水质保护和环境保护关系十分密切。按照国家提出的"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生态后用水"的总体方针,必须加大库区水源地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杜绝水质污染,确保京津冀地区饮用上放心水。笔者对南阳市水源地面源污染现状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7条治理对策,旨在对综合治理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以个体生活资源基本需求为计算单位,探讨陕西生态总资源承载人口能力,预测陕西人口发展与生态资源的关系。根据本文给出的计算方式,陕西耕地资源与人口数量35年后基本饱和;草场资源严重超载畜牧,人均草场资源远低于实际需求;森林资源已经供不应求;水资源对于人口数量严重紧缺,渭河水质污染严重。面对这一现实,陕西需要坚持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加强土地综合管理;提高草原保护意识,加大草原建设力度;依法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扩大用材林营造面积;加强节约用水意识,充分保护和合理开发水资源。  相似文献   

17.
陈晓红 《绿色视野》2014,(12):42-46
传统农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传统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近几年,农业面源污染愈演愈烈,成为严重制约生态建设、人居环境水平提高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18.
欧盟六国(德国、荷兰、法国、丹麦、意大利、瑞士)水资源状况如下:———虽然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欧共体提出了要达到的水质目标,但是河流水质并没有完全改善。据统计,目前仍有20%的地表水受到严重污染。然而,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那些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得到了改善。———因农业生产排放硝酸盐所引起的河流、湖泊、水库、海岸和海水的富营养面源污染还在不断增长,同时,对其所产生的危害性估计不足。———在过去的五年中,由于在工业方面、在污水处理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并且在家庭中采用无磷的洗涤剂,因而,磷化合物的排放量已减少了40%~…  相似文献   

19.
从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的诱因出发,结合当前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了洞庭湖潜在蓝藻爆发的可能性。针对洞庭湖区农业生产和自然生态特点,从源端控制、中端拦截和末端治理3个阶段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策略与措施,为有效地防控洞庭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提供了参考,也为今后洞庭湖进行综合开发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建湖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以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意义,并提出了治理对策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