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机械厅(局)、汽车办(总公司)及各有关单位:臭氧层被破坏是当今全球环境问题之一。为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于1989年制定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我国于1991年6月加入了《议定书》的伦敦修正案,对国际社会承诺逐渐削减和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受控的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包括:氟氯化碳(CFC-11、CFC-12、CFC-113等)、哈龙、四氯化碳、甲基氯仿等。根据《议定书》要求,这些物质应在2010年之前全部停止生产和消费。为切实履行国际公约,1993年1月,国务院批…  相似文献   

2.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空,有一层脆弱的遮盖物保护着地球生存环境不受太阳紫外线的袭击,这就是臭氧层。然而,本世纪以来,臭氧层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逐渐耗损,甚至在南极和北极出现了臭氧空洞。面对日益严重的臭氧层耗损,国际社会于1985年制定了《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公约》,1987年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90年、1992年、1995和1997年又对《议定书》作了4次重大修正,形成了较为完善而严格的国际臭氧层保护法律体制。很多国家也相继建立起本国的臭氧层保护法律体系。中国分别于1989年和1991…  相似文献   

3.
多边基金     
<正>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署,意味着国际社会已经普遍意识到全球共同行动是保护臭氧层工作取得成功的必由之径。我国政府在1989年召开的《议定书》缔约方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设立保护臭氧层国际基金的建议。1990  相似文献   

4.
今天是第14个国际保护臭氧层日。199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当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旨在纪念1987年9月16日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号召所有缔约国根据“议定书”确定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保护臭氧层、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控制进口以CFC-12为空调制冷工质的汽车及汽车空调压缩机的有关事项”的公告(环发犤2001犦207号),全文如下:为履行保护臭氧层的国际义务,执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根据《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修订稿)》(以下简称《国家方案》)和《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从2002年1月1日起,中国所有新生产的汽车将停止装配以CFC-12为制冷工质的空调器…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2008,(9):5-5
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蓝天,保护地球生命。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要求所有缔约国按照《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个日子。  相似文献   

7.
臭氧层破坏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为尽快解决这一问题 ,国际社会经过多方努力 ,在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合作上已取得了积极进展。1999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 ,第十一次《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是本世纪末在我国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国际环保会议。开幕式上 ,9名小学生代表中国少年儿童宣读了他们向全世界孩子发出的保护环境的倡议。他们号召全世界的少年儿童手拉手 ,用小行动保护大地球。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 ,我国政府对臭氧层的消耗问题始终给予充分的关注 ,并且一直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履…  相似文献   

8.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法律调整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决定对于其带来的不良环境影响也不能做出确切的预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及《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缔结和生效为各国一致行动提供了国际法上的依据。应当加强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制定实施有效的政策法律措施,同时施加我国的大国影响,推动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解决进程。  相似文献   

9.
臭氧层损耗是重要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最早认识到臭氧层危害的美国率先在国内立法控制相关物质,然而另一大经济体——欧共体,在这一方面却行动迟缓。在保护臭氧层的国际谈判中,美欧之间相互妥协,最终达成了对氟氯烃化合物(CFCs)进行限控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美欧之间的分歧来自国内化工业巨头的影响,国际经济变动影响外交决策。国际环境问题背后隐藏的经济关系与大国的领导作用是影响国际环境合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时间9月17日,《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第十九次缔约方大会暨《议定书》签署二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由于在保护臭氧层方面工作卓著,中国国家环保总局、海关总署同来自阿根廷、巴西、印度等国的39个单位或个人一道,被授予"《蒙特利尔议定书》实施奖"。由环保总  相似文献   

11.
臭氧层是保护地球生命的"外衣",保护臭氧层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没有直路更没有退路可走。作为中部大省,近年来,安徽省持续优化顶层制度设计,根据《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明确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工作的时间表与路线图,精准发力,在打造生态强省,建设美好安徽进程中,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2.
<正> 国家环境保护局副局长王扬祖于1992年11月23日出席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第4次部长级会议。他在会议上说,中国不仅极为关注保护臭氧层的问题,而且还在为如何保护臭氧层作积极的准备。他说,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总体上,由于臭氧层的破坏,中国也是受害最大的国家。因此,中国政府对此问题“非常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第一部专门规定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活动的行政法规《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将于6月1日起开始实行,这是中国首次将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转化为专门国内法的一部法规。  相似文献   

14.
环境小知识     
《环境教育》2008,(4):83-83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碳汇”来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15.
前沿动态     
《绿色视野》2012,(1):4-5
国际动态德班大会取得重要成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近日在南非德班举行,通过了"德班一揽子决议"。决议决定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主要负责制定一个适用于所有《公约》缔约方的法律工具或法律成果。  相似文献   

16.
臭氧层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自70年代以来就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1985年3月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通过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该公约从1988年9月生效。在这个公约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对氯氟烃类物质进行控制,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1989年1月1日生效。中国非常关心保护臭氧层这一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1989年7月27B,中国正式加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91年6月,中国正式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  相似文献   

17.
姜诚 《环境教育》2014,(9):8-10
正今年9月16日,是第20个国际臭氧层保护日。在国内对这个重要环境日的反应几乎是悄无声息的气氛中,本刊记者采访了我国臭氧层保护研究专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建信。胡建信是国内最早一批参与臭氧层保护研究的专家。自1990年代初以来,他先后参与了由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  相似文献   

18.
《绿色视野》2011,(1):37-40
臭氧层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然而,随着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大量使用,使得臭氧层遭到破坏,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2010年6月1日,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定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活动的行政法规,  相似文献   

19.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8,18(3):12-12
<正>2008年5月26日,在上海召开了《加强地方履行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能力建设》座谈会,环保局张力军副部长做了重要指示讲话,主要内容如下:1、要进一步提高对保护臭氧层重要意义的认识。(1)加强保护臭氧层工作,是保护地球家园的需要。(2)加强保护臭氧层工作,是进一步树立我国负责任  相似文献   

20.
前沿动态     
国际动态减排需七大领域强有力行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近日发布了它第四份报告的第三部分《气候变化2007:减缓气候变化》。报告从能源供应、建筑、交通等7个领域,提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建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声明指出,减排温室气体的《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2012年到期时,必须有一个新的机制生效,他呼吁各国在今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讨论建立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