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机农业与中国传统农业的比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介绍了有机农业的起源与内涵,比较了有机农业与中国传统农业的联系与区别,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有机农业的起源与内涵,比较了有机农业与中国传统农业的联系与区别,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国外有机农业的病虫草害防治原理和技术,这些措施包括选用优良品种,多样化种植,合理轮作。使用微生物制剂及某些无机杀菌剂,物理和生物防治等,为我国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交流亚洲国家有机农业运动的经验,促进亚洲地区有机农业的发展,由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简称为IFOAM)发起、日本有机农业协会(Japan Organic Agri-cultural Association)承办的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亚洲国家会议(IFOAM Asian Countries Conference)于1993年8月19日—22日在日本崎玉县召开。来自孟加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和斯里兰卡的近40位代表和IFOAM的秘书长BernwardGeier先生和IFOAM董事会成员巴西的Tadeu Caldus先生参加了会议。我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李正方研究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对农田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比较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些研究者认为,有机农业不仅在理念上而且在实践上,都有助于促进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保护.为了促进我国科学界对有机农业与农田生物多样性关联性研究的关注,综述了有机农业对农田生态系统内杂草、地表节肢动物、土壤生物以及鸟类等不同生物类群种类、数量及其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荷兰、德国的有机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组成的有机农业与环境考察团一行四人,应荷兰Wa-geningen农业大学生态农业系和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nternational Fa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秘书长Geier先生的邀请,于1993年4月21日至5月4日先后对荷兰和德国的有机农业、有机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加工、销售和贸易等进行了考察访问。  相似文献   

7.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有机农业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阐述了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的必要性,以及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紧迫性、有利条件和光明前景,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亟等排除的认识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8.
今年8月18日至21日,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设在圣克鲁兹的第八分校即环境和社会学院举行第六届国际学术讨论会,因而使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有机会参观该大学的农业生态计划。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是世界各国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生物农业的团体和组织的非官方的学术性联合体,世界上一些有影响的有机或生态农业方面的团体和组织都是该联盟的成员。该联盟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今年的第六届学术会议选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环境和社会学院召开是与该学院农业生态计划近几年的工作在世界有机农业运动中的影响分不开的。为此,特向读者简要介绍一下该学院的农业生态计划。  相似文献   

9.
有机农业是一种在生产中不使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等化学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的无污染农业生产体系。近10年来,有机农业和相应的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国际上生产销售和购买有机食品已成为一种时尚。为规范我国有机食品认证管理,促进有机食品健康、有序发展,防止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2001年6月1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振华局长签发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0号,正式发布实施《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本利刊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振宁同志对该办法所作的具体说明和介绍,对期对该办法的实施起到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UCSC农业生态项目有机农场介绍应StephenGliessman教授邀请,笔者于1994年7~8月访问美国,与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OCSC)农业生态项目组的同行们合作工作,其间被该校所属的有机农场深深吸引。通过仔细观察和深入了解发现。有机农业所遵...  相似文献   

11.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有机农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的必要性 ,以及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紧迫性、有利条件和光明前景 ,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亟待排除的认识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有机肥是我国肥料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肥料中磷钾和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有机肥的生产和投入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商品有机无机复肥是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有力措施,它将推进有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本文还讨论了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一些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江西省最大的引进外资开发农业的吉湖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分析,突出中国有机农业的历史与现实,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有机农业提倡与自然共存不破坏平衡,而自然界的土壤中存在许多可促进植物生长的植物根圈微生物(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此类微生物可分泌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并可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基因,增强植物抗病.PGPR可产生有机物质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可溶性磷及铁,诱发植物抗病、克服逆境、增强营养吸收,固氮或防治病害等,在有机农业上有助于植物增产,改善农业对化学肥料的依赖,生产出健康的作物.参25.  相似文献   

15.
有机农业是一种在生产中不使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等化学物质 ,也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的无污染农业生产体系。近 1 0年来 ,有机农业和相应的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 ,国际上生产销售和购买有机食品已成为一种时尚。为规范我国有机食品认证管理 ,促进有机食品健康、有序发展 ,防止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保障人体健康 ,保护生态环境 ,2 0 0 1年 6月 1 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振华局长签发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1 0号 ,正式发布实施《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本刊刊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振宁同志对该办法所作的具体说明和介绍 ,以期对该办法的实施起到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几种不同农业施肥制度对红壤稻田土壤磷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移耕农业、施化学N肥和NK胆施肥制下,农田系统磷素亏缺量大,7年间达140mg/hm2以上,土壤有效磷降低;(2)有机农业和施化学P肥施肥制可促进农田系统磷素平衡,改善土壤供磷状况,提高稻株含磷量和磷累积量;(3)在有权无机结合施肥制下,农田系统土壤磷素盈余量大,7年间共达200mg/hm2以上,并可改善土壤磷组分,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促进水稻对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由西非洲布基纳法索国(Berkina Faso)农牧部组织召开的第七次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关于农业替代和营养自给的科学讨论会于1989年1月2日至5日在该国首都瓦加道古(Ouagadougou)召开。这是一次空前盛大的会议,也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会议,来自48个国家的600多位代表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18.
超声提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多种有机氯农药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环境化学》2011,30(2):569-570
有机氯农药是一类高毒性、难分解、易残留的化合物,环境样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反映了土壤、水体、植物的农药污染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已禁用有机氯农药,但许多农业土壤中仍有大量残留,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所以测定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对发展我国的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第一节 我国传统有机农业与综合农业生态工程 将上述五类综合性的农业生物群落,即植物综合体、动物综合体、腐食生物综合体、土壤生物综合体和水生生物综合作,按其间的生态关系进行最优配合,从而将农业生态系统的五个子系统系统地组接成综合的农业生态工程系统,使现有的简单的以至单一的农业生态系统逐步转变为复杂的以至既有类似天然顶极生态系统那样的生态结构、功能和效益,又有超过石油农业的经济功能和效益的农业生态系统。这样的农业生态系统再不只是农、林、牧、副、渔五业结合的系统了,而是可以客纳上十种以至无限多种产业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这正如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相似文献   

20.
抗生素作为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世界各国的畜禽养殖,造成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扩散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到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笔者梳理了国内外在兽药抗生素登记、使用、标准以及防控计划等各环节的管理政策,从不同角度分阶段提出了我国兽药抗生素环境风险控制管理政策建议,包括:建立兽药环境监管机制,从源头控制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制定兽药抗生素环境风险评估导则,从登记环节规避环境与健康风险;加快制定粪便和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控制标准,从使用末端消除污染;加强含有抗生素的粪便处置与管理,限制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环境溢出;推广生态有机农业的开展,以期为我国兽药抗生素的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