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解决高瓦斯工作面隅角封堵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封堵效果不佳易造成隅角瓦斯浓度超限等安全问题,研发设计了矿用阻燃内外胆组合结构的轻型柔性隅角封堵气囊,并相应提出了单体液压支柱配合轻型柔性气囊的隅角封堵新方法。通过实验室测试实验和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选用PVC材料和双抗涂覆布材料的气囊质量小、轻便实用,大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传统封堵方式编织袋装碎煤造成的遗煤浪费;该气囊可适应大变形(变形率可达42.5%)、耐冲击(2×104J的冲击能量不破坏),抗撕扯能力强,且具有阻燃特性,重复使用率高,大大节约了隅角封堵的成本;使用气囊封堵后,采空区内瓦斯浓度显著增大,说明气囊封堵的密闭性增加,安全封堵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
上海世博会供用电系统安全柔性化应急响应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上海世博会供用电系统的安全保障现状,提出了世博会供用电系统数量柔性与时间柔性参数的度量方法.从制定上海世博会供用电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完善输电系统的安全保障措施、构建供用电系统应对突发性安全事故的应急物流体系及相应的应急管理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对建筑基坑工程安全管理有影响。这一结论虽然已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普遍认可,然而一直以来都被默认为是成立的而没有得到任何证实。借鉴已有文献,提出关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与建设基坑工程安全管理这些变量之间路径的基本假设,并构建实证研究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164份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监测对于安全管理影响最大,施工次之,依次为勘察、监理、设计、建设等环节。最后,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得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即动态设计、动态施工、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爆破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全预评价,从设计方案、施工过程、 爆区环境和安全管理4方面因素中选取设计内容的完整性、起爆参数的合理性、设计人员专业水平等12个指标,构建了爆破工程安全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指标具有模糊性且难以确定的特点,采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结合集对分析理论,建立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爆破施工安全预评价模型。以某烟囱拆除爆破为例,对该安全预评价模型进行应用。结果表明: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爆破工程安全预评价模型能够应用于爆破工程的安全预评价,评价结果能够为此类工程施工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关威 《劳动保护》2013,(3):48-50
当前,安全评价机构的业务范围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本文从安全评价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安全评价也称为风险评价或危险评价,是以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造成的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安全评价贯穿于工程、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退役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3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相似文献   

6.
安全仪表系统的开发与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安全仪表系统的发展过程;对其主要组成、特点以及其各自要求进行研讨;给出安全仪表系统开发的简化流程;探讨安全仪表系统的经济性分析和仪表选择方法;对安全仪表系统整体生命周期中的计划编制、设计、实施、运行、维护和确认等各阶段活动的关键要求进行了讨论和研究。该研究对安全仪表系统的深入理解有指导作用,并为安全仪表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运行和维护等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道路行车安全性虚拟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在道路建成之前很难对设计道路进行有效的安全性评价的问题,在介绍运行车速评价法、速度分布评价法、线形指数评价法和驾驶人工作负荷评价法等国外道路安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包括运行车速与设计车速差、相邻路段运行车速差、速度降低因子、横向力系数变化因子以及路段间的加速度值等5个评价因子在内的道路安全评价模型,并确定了相应指标的评价标准.该方法的评价过程包括自行模式和互动模式.自行模式是在驾驶员模糊车速控制模型的基础上预测路段的运行车速,从而进行线形的安全评价;交互模式主要是在虚拟仿真的基础上对道路、隧道、桥梁的交通工程设施、照明等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价.通过该评价方法可以在道路的设计阶段发现存在的行车安全性问题,通过修改设计或进行安全改善,提高道路的运营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安全需求开始,系统完整地介绍了安全系统的设计思路,值得设计院、安防工程企业,特别是终端用户在规划和设计安全防范系统时加以借鉴。 设计前的必要准备——安全总揽 在考虑安装安全系统之前,建议用户先作一个安全总揽,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析自己的需求,真正收到知己知彼的效果。安全总揽中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防止犯罪、风险控制管理、物理安全对策、电子安全对策以及系统维护问题等。 防止犯罪  相似文献   

9.
以系统辨识为基础,系统危险控制为核心,系统综合安全评价的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为评价参照系,运用安全控制论综合安全评价模型开展综合安全评价。 系统危险辨识是运用系统危险分析手段,发掘系统中存在的设计、施工遗留下的以及运行中暴露出的隐患。系统危险控制是提出控制措施,系统综合安全评价是依据系统的危险状况及控制能力,运用控制论评价模型,综合评价装置的安全水平,并提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安全性是许多工程系统设计、研制和运行时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安全分析和风险管理是两项主要的工作。在基于事故场景的安全性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工程系统的安全分析和风险管理技术方法,提出了进行安全分析和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1.
为完善安全系统学理论体系,立足于理论思辨层面,基于韧性科学和安全系统学,提出安全韧性的定义,并解析其内涵,论述其研究意义。基于此,从3个维度构建系统安全韧性塑造体系的概念模型,并对其进行扼要阐释;深入剖析系统安全韧性塑造体系的作用机理,并构建其作用模型。基于系统安全韧性曲线,构建系统安全韧性评估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系统安全韧性曲线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安全系统学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系统安全韧性是安全系统学和韧性科学交叉领域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范式。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韧性安全文化及其指标对建筑企业安全绩效的作用,将安全文化理论与韧性工程理论相结合,对建筑企业韧性安全文化指标进行分析;利用扎根理论和问卷调查方法对建筑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数据收集,采用偏最小二乘估计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高管理层承诺、公正文化、学习文化、意识和不透明性、准备、适应性6个指标可用于评估韧性安全文化,其中公正文化、学习文化、准备及适应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最高管理层承诺、意识和不透明性具有负向作用;研究结果对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The concept of resilience has become very popular, especially in the 21st century. This concept is applicable to many fields, from mechanics to a broad range of social sciences. Resilience has even become part of the national and global policies of the USA,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The concept of resilience has also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area of safety and health based on the criticism of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to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which does not result in a satisfactory level of occupational safety. The concept of resilience was adopted to research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in different fields and thus with different approaches, such as via socio-technical studies, th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aspects of organizational resilience and the link with research on individual or family resilience and its influence on work.  相似文献   

14.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OHS)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field of exploration for the research community: in spite of the growth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of systems involves critical issues in terms of degradation of the safety levels. In such a situation, new safety management approaches are now mandatory in order to face the safety implications of the current technological evolutions. Along these lines, performing risk-based analysis alone seems not to be enough anymore. The evaluation of robustness, antifragility and resilience of a socio-technical system is now indispensable in order to face unforeseen events.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introduce the topics of Safety I and Safety II, resilience engineering and antifragility engineering, explaining correlations, overlapping aspects and synergies. Secondly, the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applications of those paradigms to a real accident, highlighting how they can challenge, stimulate and inspire research for improving OHS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地铁车站防火安全韧性,以设计方案为切入视角,基于防火安全韧性的吸收、抵抗、恢复和适应能力4个维度,构建基于ANP-熵权法面向设计的地铁防火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逼近理想解法建立地铁车站防火安全韧性设计评价模型,通过3个已建地铁车站(青岛、沈阳、福州某地铁车站)的设计案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应用案例中,沈阳某地铁车站设计防火安全韧性最高,福州某地铁车站设计防火安全韧性最低,需进一步提升防火安全能力。评价结果与各案例的实际运行阶段基本吻合,研究思路和结果对改善地铁车站的防火安全设计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Resilience engineering (RE) has recently emerged as a novel safety management paradigm in socio-technical organizations. It is believed that RE is more compatibl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 socio-technical systems. The multicriteria nature and the presence of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latent factors make RE substantially more complex especially in quantifying and modeling aspects. To address this issue, the present research aims to develop a fuzzy hybrid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MCDM) model for quantifying and evaluating resilience using the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AHP) and fuzzy VIKOR (F-VIKOR) techniques. Initially, an evaluation framework including six resilience indicators and 43 sub-indicators was established. Afterward, the F-AHP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the resilience indicators, while the F-VIKOR method was employed to rank the resilience performance of the different operational units. To present the model capability, we evaluated the resilience of a gas refinery as a typical instance of socio-technical systems. The findings revealed the performance level of resilience indicators in all units of the studied refinery and their ranking based on the computation of the index value (Qi). With respect to the Qi values, the best and worst performance of units from the resilience perspective was specifi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can serve as an effective evaluation approach in complicated systems and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design strategies to improve system safety performance.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hat evaluates the resilience using the VIKOR and AHP in a fuzzy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industry.  相似文献   

17.
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分析地铁运营系统的特点、运营模式、系统故障模式,并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原则,从系统外部因素、系统指挥因素、设备设施因素、运营管理因素4个方面,确立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地铁运营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典型实例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进而证明将模糊数学理论应用于地铁安全综合评价的可行性。通过地铁运营系统安全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对正确评价地铁系统运营安全现状,修正偏差,提高地铁系统安全总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煤矿安全生产能力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6,自引:8,他引:26  
笔者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构建煤矿安全能力AHP(层次分析法)模型,确定煤矿安全生产能力指标体系,将成对比较矩阵的特征向量作为煤矿安全评价因子的权重,确定了相关因子的影响力排序。其结果显示:人因是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能力的首要因素;其次是技术和管理因素;而地质条件等环境因素排序为最后。该排序基本反映了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强化人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监察力度,提高安全技术及安全装备水平,是提高安全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面向土木工程学科的安全工程课程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促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针对土木工程学科高等教育,笔者采用文献检索和相关学科比较研究方法,探讨了建设安全工程课程设置原则与课程内容。分析表明:土木工程学科开设安全工程课程,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培养合格技术人才,是实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条件;课程设置应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是效益"的观念、"建筑安全,百年大计"的思想、防灾、环保、安全宜居的建筑理论、建筑安全工程与安全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实战能力培养为原则;面向土木工程学科的安全工程课程知识点应包括:安全法规,事故致因原理与事故规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筑设计及施工项目的安全性评价,安全监理,事故案例与实践能力教学等。  相似文献   

20.
民航机务维修安全管理水平未确知测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准确判断机务维修安全管理状况,从维修人员、机械设备、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分析和探讨机务维修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基于国内外民航机务维修日常安全管理现状,采用系统工程和安全科学理论,结合现场调研结果,提出机务维修安全管理水平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体系中的安全管理水平分级标准。针对民航维修安全管理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机务维修安全管理水平分析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某维修单位安全管理测度向量值,利用置信度准则判定其安全等级。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所得分析结果与航空公司机务维修实际安全管理水平相符,该单位今后应重点加强维修人员引进、新机型培训和老龄飞机维护等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