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课题从燃烧机理入手,对各种燃烧方式进行了分析对比,结合我国国情,研制成DHL型导焰式型煤消烟节能系列炉具.该炉具是通过特制的导向器实现的具有正、倒焰两种燃烧方式优点的炉具.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导焰式无烟燃烧技术进行了探讨,认为,这是一种用于解决民用采暖炉烟尘污染,达到消烟节能目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DHL型导焰式烟型煤消烟节能系列炉具各项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被授予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采用下饲式和简易热煤气两种无烟燃煤技术,对手烧式燃煤工业窑炉进行技术改造的同时,采取改变炉型结构;选用新型不定形耐火材料及保温材料等技术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排烟热损失、炉体蓄热和散热损失.进一步提高了节煤效果和控制烟尘的效果.节能型下饲式加热炉的节煤率为20-30%;烟尘浓度为200mg/Nm~3以下;烟气黑度为林格曼0-0.5级;BaP排放浓度为燃煤工业锅炉的0.4%.节能型简易热煤气锻造加热炉的节煤率高达50-78%;排尘浓度为100mg/Nm~3以下;烟气黑度为林格曼0-0.5级;BaP排放浓度不到燃煤工业锅炉的0.4%.该项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其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传统手工加煤锻造加热炉所固有的煤燃烧不充分,烟尘超标排放,能耗大,热效率低的缺陷,从强化煤的燃烧过程着手,通过采用螺旋下饲式反烧燃煤机,并根据该燃煤机的工作特性对炉体结构参数作相应的设计计算,使煤充分燃烧,将黑烟控制在燃烧过程中。在不加设任何除尘设施的情况下保证烟尘达标排放;同时节约能源,提高炉子的热效率。将炉子消烟除尘与节能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燃煤锻造加热炉的消烟节能改造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本市一些企事业单位,将0.5吨的小型立式锅炉炉排下落,增加炉膛容积,从炉排下部鼓风,一次性的加一定量的煤,从煤层上面点火燃烧(即反烧法),收到了消烟、除尘、省煤的良好效果。以重庆火车站为例,从1980年8月将0.5吨立式锅炉改为反烧法后,一直坚持使用。经有关部门测定,烟尘浓度255mg/m~3,烟尘排放量  相似文献   

5.
徐士鸣 《环境工程》1994,12(3):26-29
在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层燃式戒严锅炉,窑炉中,采用无粘结剂自成型型煤燃烧技术来替代烧含大量煤屑的散煤,可以大大降低层燃工业炉,窑的烟尘排放浓度,减轻烟尘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炉,窑的热效率,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6.
在目前使用非常广泛的层燃式工业锅炉、窑炉中,采用无粘结剂自成型型煤燃烧技术来替代烧含大量煤屑的散煤,可以大大降低层燃工业炉、窑的烟尘排放浓度,减轻烟尘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炉、窑的热效率,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重庆第二电机厂研制成功锻工反射炉消烟除尘脱硫装置。经重庆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实测,烟尘排放浓度比规定排放标准低51%,二氧化硫排放量比规定排放标准低93.5%。该装置还具有升温时间短、红铁快、对煤种适应性强、燃烧率高、余热全部得到利用、节约能源等优点。使用这一装置,煤的燃烧率达到90%以上,每天可节煤30%左右,使原日耗  相似文献   

8.
小型燃煤锅炉(<0.7 MW)特别是自然引风、间歇加煤的手烧锅炉,普遍存在烟尘排放超标现象,尤其在加煤后及捅火时,阵发性黑烟明显,烟气黑度往往大于林格曼2级,严重时超过5级,持续时间2-5 min。众所周知,黑烟的主要成分是可燃气体未能充分燃烧而形成的碳黑颗粒,其粒度细微,难以经除尘器去除,只有改善锅炉燃烧效果才能消除。近年来出现的反烧式、埋火式、双层炉排式等锅炉在改进燃烧上有一定效果,但始终未能彻底根治黑烟。  相似文献   

9.
<正> 一、引言在开展工业燃煤锅炉烟尘监测工作中,常常由于采样位置不规范、烟道无法开孔等因素的影响,不能进行实地测试。在这种情况下,对烟尘排放浓度进行现场估算,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理论和实践经验,将估算方法归纳如下,供大家参考。二、估算方法1.直接查表法锅炉的燃烧方式不同,其烟尘的排放浓度就有差异。对于各种炉型的锅炉,可按表1来估算其烟尘浓度。2.公式计算法因锅炉排尘浓度与煤的质量、操作运行等因素有关,故可以基于煤中灰份含量的多少、燃烧方式等决定的飞灰占总灰份百分比而推算出烟尘排放量,基于锅炉热力学推算出耗煤量及烟气排放量,进而估算出烟尘的排放浓度,其公式为:  相似文献   

10.
在3.2MW卧式炉中对污泥水煤浆和大同烟煤水煤浆进行对比燃烧试验,研究了煤浆的着火、温度场及燃烧效率等特性,并考察了污泥水煤浆工业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掺混10%污泥的水煤浆着火容易,炉膛主燃烧区域火焰温度可达到1200~1300℃;污泥水煤浆燃烧时炉膛火焰分布均匀,火焰充满度较好;水分析出使颗粒表面分布大量气孔,有...  相似文献   

11.
颗粒化洁净配煤的研究,是从煤炭以一定厚度煤层形式进入链条锅炉燃烧的机理出发,结合洁净配煤技术、煤炭分级燃烧技术、固硫和粘结添加剂技术,配制成一种适合链条锅炉燃烧的低污染洁净煤。通过对颗粒化洁净配煤在链条锅炉上的试烧,及其对试烧的热工测试、烟气排放环保监测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链条锅炉燃烧颗粒化洁净配煤工况稳定,炉膛温度高,热效率高,炉渣含碳量低,烟尘和SO2排放降低,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颗粒化洁净配煤技术是一种加工简便、投资小、收益快的洁净煤技术。  相似文献   

12.
锦西炼化总厂热电公司位于葫芦岛市新老区交界处,以燃煤为原料,进行发电、供汽和城市供暖,是本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大户之一.尽管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都达到了国家和地方的控制规定指标,但由于地处二氧化硫控制区,为了改善环境,满足二氧化硫逐年削减的要求,确定应用先进的煤燃烧技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采用干式石灰石粉炉内燃烧,烟气循环脱硫工艺,并采用可靠的石灰石掺烧设备.通过实际生产应用调试后,系统运行正常,脱硫率达到了90%,实现了二氧化硫污染物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民用固体燃料燃烧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征,研制开发了一套紧凑型稀释采样器,主要由烟气进气部分、稀释空气部分、稀释混合部分及采样部分四部分组成.结果表明,该采样器可测量排放的一次PM_(2.5)、CO_2、CO、SO_2、NO_x等气态污染物排放浓度,并可根据碳平衡法获得各污染物的排放因子.稀释采样器的稀释比在20∶1~30∶1范围内,样气在稀释器内的停留时间为10 s.性能评价表明,稀释器气密性良好,稀释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低于3μg·m~(-3),气流混合均匀,理论稀释比与实际稀释比的偏差均小于2%,细颗粒在采样器内的损失小.利用稀释器测试了两种典型民用炉具和煤种组合的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发现高效反烧炉与无烟煤球组合的PM_(2.5)的排放因子要显著低于传统正烧炉与烟煤组合,且前者CO和NO_x的排放因子也要低于后者,两种CO_2排放因子相当.  相似文献   

14.
常温空气无焰燃烧中NOx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邢献军  林其钊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0):1671-1676
研究了常温空气无焰燃烧中Nox的生成规律.实验研究和计算分析表明,在燃烧器射流对称轴上(300mm×2000mm的空间内),自喷口至炉膛中心处,有一个温度较低的剧烈的燃气与空气扩散混合区,在此区域内,不生成Nox;温度大于1320K的区域,开始生成N2O;在炉膛后部温度大于1810K的高温区,开始生成NO.过量空气系数与容积热负荷对烟气中Nox生成量的影响不大与传统的扩散火焰或预混火焰不同,常温空气无焰燃烧反应发生在一个弥散的宽广区域,在整个炉膛内同时进行,炉膛内高温区面积很小,因而Nox的生成量低,排放稳定.  相似文献   

15.
通过粘结剂筛选,成型工艺及防水措施研究,提出了褐煤粘结剂低压成型成套工艺及相应的粘结防水剂,并经验证放大后,进行了中试,中试型球各项性能指标超过攻关目标,和国外同类研究相比,达到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经工业锅炉试烧,节煤10.6%,烟尘减少62.86%。另外还开发了导焰式无烟炉具,热效率70%,属国内外首创.开发了两种无烟燃烧窑炉,节煤30-78%,排烟浓度<200mg/m~3。还进行了热压成型小试,提出3种单组份褐煤的成型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手烧工业窑炉烟气的除尘一直是个老大难,较为有效的方法是“明火反烧法”。由于这种方法不是对已产生的含尘烟气进行净化,而是使燃料在燃烧时很少产生烟尘,因而比较经济有效。目前,“明火反烧法”有两种;一种是“螺旋加煤连续反烧法”;一种是“一次性加煤原煤层反烧法”。前一种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由于炉篦面积、黑芯、操作条件差等缺点,发展较慢。后一种反烧法进展很大,但由于只能一次性加煤,煤种要求严,出渣不方便等,出只适用于燃煤量低的炉窑。为了寻找一条适合我厂条件的新途径,进一步扩大反烧法的应用范围,我们开始在面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电厂UG-35/39-M型工业锅炉分别燃烧原煤和型煤时排放烟尘的径和多环芳烃的分布及其直接致突变特性.按粒径的大小将烟尘分成降尘、飘尘和烟气三部分收集,结果表明,多环芳烃主要分布在飘尘和烟气中,其中飘尘内集中了大部分高环的多环芳烃,烟气内集中了大部分低环的多环芳烃;飘尘和烟气的Ames试验致突变性之和比降尘高5—6倍,锅炉燃烧型煤排放烟尘的总量比烧原煤低50—60%,而且直接致突变性也比较低,由此看来,型煤燃烧技术是目前防治煤烟型大气污染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工业“煤制气”副产的重质渣油,在使用一般的燃烧技术时,其燃烧过程会排放大量的 BaP 等多环芳烃环境污染物.至今这种工业有毒有害废弃物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目前已成为严重的环境公害之一.本技术利用渣油为粘结剂以多组分粉煤为原料,经冷成型加工,可生产出渣油工业型煤.该种工业型煤具有较高的强度、较高的热值和较好的防水防潮性能.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将其用在配备了无烟燃烧技术的工业窑炉上使用,可以达到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控制烟尘浓度和烟气黑度达标排放;有效地削减烟气中 BaP 排放浓度;具有较显著的节能效果等技术经济环境指标.开拓了废渣油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生物质燃烧源颗粒物与气态污染物的排放特征,设计了可用于生物质燃烧排放实验室模拟研究的烟尘罩稀释采样系统.该系统可模拟生物质燃烧释放的高温高浓烟气排放到大气中的冷却、稀释、生长等理化过程,捕集燃烧排放的细颗粒物和多种痕量气态污染物.通过更换不同内径采样嘴等方法,系统稀释倍数可在10~70倍之间调节.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原理及结构,并对系统可靠性进行了检验.整个采样系统通过了气密性测试,分级采样系统平行性良好,细颗粒物损失在可接受范围,对燃烧状态扰动低,燃烧状态可实时评估.应用该系统测定了我国南方地区典型生物质燃烧源含碳污染物种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其适于模拟各种类型的生物质燃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民用燃煤在不同燃烧阶段排放PM2.5的质量浓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散煤与正烧炉在旺火阶段排放颗粒物粒径主要集中在0.2μm以下(d50=0.15μm),加煤和封火阶段在0.2~0.5μm (d50=0.38mm),质量占比46.6%~68.97%.型煤与正烧炉在各阶段排放的颗粒物均以0.2μm以下颗粒物为主,质量占比44.64%~56.24%.扫描电镜(SEM)观察到燃煤排放PM2.5为大量超细颗粒物聚集形成的簇团状结构.用碳平衡法计算得到散煤加煤阶段的PM2.5排放因子为4.72g/kg,分别是旺火和封火阶段的12和11倍.将散煤更换为型煤,能够使得加煤阶段的PM2.5排放因子减少90.9%,从而显著降低PM2.5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