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进行了化肥、有机肥、生物堆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和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与不施肥处理比较,土壤细菌增加了165.38%,真菌增加了189.47%,放线菌增加了48.72%,总量增加了104.07%,其增加量高于其他处理。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也都有明显提高,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和速效养分的释放。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了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对草莓在有机和无机种植系统内能量流动、物质转化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处理区施用几乎相同氮量的有机肥(175kg/hm ̄2)和无机肥(164kg/hm ̄2),其有机区草莓的生长发育、产量均明显好于无机处理区;有机草莓的光能利用率和氮素产出/投入分别比无机草莓提高了64.24%和57.72%;同时证明,优质有机肥可改善草莓的良用品质,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有机肥是我国肥料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肥料中磷钾和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有机肥的生产和投入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商品有机无机复肥是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有力措施,它将推进有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本文还讨论了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一些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4.
研究有机无机肥料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5年的定位监测结果表明,施无机N、P、K结合冬蔬菜残茎叶还田,不但能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培肥土壤.而无机肥料加猪粪或冬绿肥还田的增产效果及土壤培肥效果与全无机肥相近.稻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一项比较明显的有效措前,这一结论得到了再次验证.施用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比较了三种不同N/K2O的有机无机复肥和进口复肥在赤红壤茶园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肥能促进茶树生长,增大茶芽密度.提高茶叶产量,增加茶叶的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且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平衡土壤养分.有机无机复肥中的N/K2O对其肥效的发挥有重要作用,N/k2O值以4.5为宜.  相似文献   

6.
通过淹水植稻试验,研究了几种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料氮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含不同有机物料(木薯渣、人粪渣、泥炭和花生麸)的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料氮的有效性不同:有机物料能够延缓前期肥料氮的释放,促进中后期水稻氮素的供应;不同有机物料对水稻氮素供应的影响亦有不同;有机物料的组分是影响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料氮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有机物质与土壤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结构是土壤物理学中最本质的部分.而有机物质对土壤结构的形成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有机物质对有机无机复合作的形成及其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改性绿茶对汞的吸附研究——汞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顺兴  黄淦泉 《环境化学》1997,16(4):374-378
试验了用改性绿茶分离,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无机汞,烷基汞和苯基汞的条件。在pH5的溶液中吸附无机汞,与有机汞分离;在pH1的溶液中吸附有机汞,然后分别以1.5,3.0和6.0mol·1^-1盐酸解吸无机汞,烷基汞和苯基汞,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探讨了吸附机理,分析了牡蛎和水样中汞的形态。  相似文献   

9.
(15)N追踪结果显示,熟化上(A)和低肥力土(C)有机、无机肥料配施的氮的残留特征均为随配施有机成分和土壤肥力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肥力制约残留水平,肥料氮总平衡影响残留率一利用率一损失率的关系;配施有机肥是造成氮残留差异的基本因素,相关分析表明,总残留主体为有机肥氮,残留率随有机肥C/N和木质素含量的增减而增减;影响无机肥氮残留的相关因素较复杂.有机氮残留量占总残留量的百分数与无视氮残留量占总残留量的百分数之比,在A,C两种土壤中约为2.肥力对氮残留作用的实质是,肥料氮在低肥力土中具固持优势,而在熟化土中具矿化利用优势.肥力因素对无机氮残留的影响更显著.根据配施组合中有机成分C/N-木质素含量与氮残留/平衡特征的关系.将不同配施组合划分为三大类型。  相似文献   

10.
有机—无机复混肥(以下简称有机复肥)是由单一的N、P、K化肥加入一定量的优质有机物质经造粒制成.颗粒直径大部分>3mm。其性质:在水中比等氮、磷、钾量的无机复肥溶解快,不溶物少,氮的释放量大,密封条件下氨的挥发和在土壤中被水淋洗后氮的损失量均小。对水稻的增产效果比等量的氮、磷、钾单一化肥明显;对玉米的增产效果与进口复肥的相比,若两者的施用量相等,则其产量相当。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建立了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配合施用对水稻产量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有机肥施用量的过多或过少均使水稻产量下降,化肥的施用也有相似的影响;有机肥与氮肥、磷肥、钾肥只有施用量在适宜的范围内,交互作用较大,产量最高.提出了延边地区水稻获得稳产、高产的施肥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施肥及作物生长对田间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分别在节瓜地布设不施肥、无机肥、无机肥+有机肥、有机肥、有机肥+多肽肥、多肽肥等6种施肥处理的小区,并于节瓜生长的初瓜期、盛瓜期、清藤期采用放水浸泡土壤的方法,测试不同施肥及作物生长状态下田间非点源产污强度。研究表明:在节瓜的生长过程中,各试验小区非点源产污强度呈现初瓜期〉清藤期〉盛瓜期的趋势。各营养元素的主要输出时段有所差异,总N、NH4-N的为初瓜期,总P、总K的为清藤期,NO3-N的为盛瓜期。在灌溉水作用下整个作物生长阶段的非点源产污总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有机肥、无机肥+多肽肥、无机肥+有机肥、不施肥、多肽肥、无机肥,试验表明该多肽肥具有一定的减污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小白菜、茶叶和番茄的大田及盆栽试验表明,与无机肥相比,有机复肥对作物的品质有良好的影响。施用有机复肥使小白菜和茶叶的硝酸盐含量下降,番茄的次果率减少而贮藏期延长。推广有机复肥,对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刘洪涛  陈同斌  郑国砥  高定  雷梅 《生态环境》2010,19(4):1000-1003
针对目前国内肥料生产和施用现状,分别从能耗、成本和污染物排放等三个方面对有机肥和化肥进行比较分析。化肥生产呈现高能耗和高污染排放,而有机肥则表现为低能耗、无污染的特点,同时还可消纳废弃物,减轻污染负荷。从投入成本上分析,化肥相对于有机肥具有一定优势,其单位面积和折纯养分投入分别是有机肥的53%和26%。有机肥相对于化肥,其污染物排放负荷很低。从节能减排和降低投入的角度,提出支持基于废弃物资源化的有机肥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市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工艺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哈尔滨太平区粪便无害化处理厂的基本工艺流程和相关设备和构筑物。该厂将粪便进行机械脱水,脱水粪渣添加麦壳或玉米秸经两次好氧堆肥处理,添加无机肥料生产有机复合肥;粪水厌氧消化生产液体肥料的工艺对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产生臭气通过除臭装置吸收。该工程改善了当地的污染状况并创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水肥耦合效应对保护地土壤硝态氮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水肥耦合效应对保护地土壤硝态氮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0—20cm土层硝态氮含量主要受灌水和施氮的影响,且灌水影响程度大于施氮,灌水与0—2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呈负相关,而与施氮呈正相关。20—40cm土层和40—60cm土层硝态氮也主要受灌水和施氮的影响,但施氮影响程度大于灌水。灌水和施氮对0—20cm土层硝态氮含量影响有相互拮抗作用。施磷对3个层次土壤硝态氮含量影响都很小。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化肥施用量及其可能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李军  黄敬峰  程家安 《生态环境》2003,12(2):145-149
近年来,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由化肥污染所引起的环境问题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文章利用我国各省历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化肥用量资料,提出了化肥施用量评价指数。我国总的化肥施用量没有超过适宜施用量;氮肥实际施用量基本接近于适宜施用量,而磷肥、钾肥的实际施用量严重不足。但对全国各省情况的研究表明,东部地区的氮肥施用量普遍超过或接近于适宜施用量,而中西部地区的氮肥施用量普遍小于适宜施用量;各省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普遍严重不足。因此,应降低东部的氮肥用量以减少污染,同时增加中西部的氮肥施用量。全国各省均应增加磷、钾肥施用量,调整氮、磷、钾肥的比例,有计划地安排我国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及合理比例,从化肥污染的源头减少化肥污染。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肥料对虾池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海水池塘围隔生态系中实验研究了施粪肥(鸡粪)、化肥和这两种的混合肥对浮游植物群落构成、生物量、初级生产力和种类多样性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粪肥围隔蓝藻占优势,生物量的动态主要取决于蓝藻的变动;施化肥围隔硅藻和甲藻为优势类群,群落组成的动态主要表现为这两类植物的变动;施混合肥围隔在生物量和优势类群动态方面都表现为两种肥料协同效应的结果.群落的初级生产力与水体氮磷总量正相关.施混合肥围隔中的初级生产力和多样性指数最高,以此为指标评价肥料效果.认为混合施肥优于单施1种粪肥或化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