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群体性活动,而人员密集场所往往会发生严重的踩踏事故,对踩踏事故的风险分析能实现针对性的管控,从而降低事故的风险。通过事故案例分析,首先引入Haddon矩阵展现了人员密集场所踩踏事故发生的全过程,并从事故发生前、发生时、发生后三个维度分析踩踏事故的致灾因子;然后对Haddon矩阵中涉及的风险因素进行整理,邀请专家采用德尔菲法最终确定了18个造成踩踏事故的风险因素,将其分为宿主因素、媒介物因素、物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四大类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构建邻接矩阵,利用Matlab软件生成可达矩阵,依照布尔运算法则对影响因素进行层级的抽取,构建层次化的解释结构模型(ISM);最后根据ISM划分的层级,将全部影响因素分为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和根本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具体风险管控措施,可为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解释结构模型在航空事故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航空事故分析的有效性,促进飞行安全,运用系统工程中解释结构模型(ISM),以发生的航空事故为例建立ISM并进行了系统分析.将事故的12种原因分为4个层次,明确了不同层次中的要素及其关联影响.该方法能为航空事故预防和分析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对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研究消除废弃电器电子产品(WEEE)闭环供应链低碳绩效影响因素的最优路径,对政府科学制定政策,提高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WEEE)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该文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因素影响力排序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层析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逻辑关系,构建解释结构模型(ISM)框图,将影响因素分为5个层级,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主要因素的综合影响力权重进行排序,得出优先消除影响因素的顺序为第Ⅲ、Ⅴ、Ⅳ、Ⅱ、Ⅰ层,描绘出消除WEEE闭环供应链低碳绩效影响因素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降低生鲜冷链前置仓物流服务质量风险,提高运作效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法,提取生鲜冷链前置仓物流服务质量风险的16个影响因素,集成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ISM),研究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递阶关系及其对生鲜冷链前置仓物流服务质量风险的影响程度,构建了生鲜冷链前置仓物流服务质量风险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在途生鲜农产品货损成本、配送准时性和生鲜农产品物流运作成本是生鲜冷链前置仓物流服务质量风险形成的核心因素。该研究可为生鲜冷链物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流服务质量风险和运作成本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系统研究企业安全投入结构,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方法的特点,从人员投入、安全设备投入、安全管理投入3个维度找出影响企业安全投入的16个主要因素,初步建立企业安全投入的4级多层阶梯ISM模型;根据建立的ISM模型,采用直觉三角模糊数(TIFNs)评估企业安全投入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分别计算直觉模糊数权重和三角模糊数权重,最后计算各影响因素的组合权重,确定正、负理想点,并引入TOPSIS方法计算各影响因素的相对贴近度。结果表明:企业安全投入的3个维度的重要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全管理投入、人员投入、安全设备设施投入,这为合理地确定企业安全投入的结构提供了重要依据,并有效解决了信息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根据工业园区规划布局、入驻项目类型等因素,进行环境风险识别和分析,并对工业园区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以识别环境风险敏感目标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限制因素。提出解决措施和工业园区空间发展格局管控措施,以降低和消除环境风险隐患,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及次生事故的发生,使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对周边环境的风险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7.
借鉴事故系统四要素理论,基于文献综述从人、物、管、环四个方面系统归纳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集成决策实验室评价法(DEMATEL)和解释结构模型法(ISM)的优点,结合专家咨询法确定了影响因素间的层级关系及其对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程度,构建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为5个层次,领导对安全的重视是影响因素体系中的深层次因素,社会规范是根层次影响因素。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不安全行为理论体系的完善,使企业专注于关键影响因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进而提高安全管理的绩效。  相似文献   

8.
受限空间作业涉及的行业多、危险因素多,发生事故时救援难度大且后果严重。本文在对受限空间作业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安全管理、作业过程、作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该研究对有效控制受限空间作业的风险以及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资源的短缺促进页岩气的开采,导致井喷事故频发。以某地页岩气钻井工程为实例,分析了页岩气钻井井喷事故的各种风险因素,并结合多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页岩气井喷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将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比较,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并从地层环境、井控装备、人员管理及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可为提高页岩气钻井安全作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找寻公路隧道口部滑塌影响因素的潜在结构和关键特征是解决口部滑塌的根本性问题。利用系统工程的解释结构模型方法梳理得到隧道口部滑塌风险的11个影响因素,确定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特性,推理计算口部滑塌风险影响因素的可达特性,并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来解释影响因素之间的支持依赖关系,最终归纳出地下(表)水、地质灾害、爆破扰动和地质勘测为引发公路隧道口部滑塌的关键特征,可为滑塌分析、评价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进入限制空间作业是海洋石油十大高风险作业之一,因受作业场所的限制,作业存在一定的危险有害因素,一旦遇险,施救困难,容易发生群死群伤事故。为了有效遏制海洋石油限制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从限制空间内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入手,针对海洋石油限制空间作业过程中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数智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为降低海洋油气生产平台安全生产风险,保障“一线平台-作业公司-分(子)公司-总部”对风险预警信息获取的即时性、准确性,构建了“风险→隐患→事故”链条式海洋石油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开发了以风险动态监测和分级管控为目的的海洋石油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利用海洋油气生产平台原有监测监控系统对各类安全风险进行监测,通过风险实时计算综合预警模型进行风险的预测预判,实现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监控、风险处理、处理结果反馈的标准化风险闭环管控,有效提升了海洋平台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为保障油气管道的安全高效输送,在对油气管道系统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概述了油气管道事故的致因机理,并归纳了油气管道系统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结合屏障模型和故障树分析,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的油气管道风险体系。首先,改进传统的屏障模型仅考虑人为因素分析的局限性,将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等纳入到油气管道事故的致因分析中,构建更加全面的油气管道作业过程的屏障集;然后,采用故障树确定屏障中的风险因素,并分析屏障失效对油气管道事故产生的影响;最后,根据屏障模型和故障树分析结果,构建了我国油气管道风险体系。该研究结果可为管道公司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提供决策支撑,对预防油气管道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华北油气分公司十大风险之一"LNG回收作业火灾爆炸风险",以J66P9H回收井场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风险管控措施与行动模型(以下简称Bow-tie),分析液化天然气(LNG)发生泄漏和泄漏引发的严重后果,同时制定预防和控制事故后果的各类安全技术措施,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管控;然后结合保护层分析(LOPA)和风险矩阵,对落实管控措施后的剩余风险进行评估,为进一步提高LNG回收现场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为预防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因不安全行为引发的安全事故,着重分析了作业人员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因跌倒发生的事故风险。通过安装在作业区域的视频摄像头获取的图像,对人体跌倒行为进行识别,并利用MATLAB的图像处理功能,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不安全行为图像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应用图像灰度级变换、直方图均衡化、高斯低通滤波平滑和中值滤波去噪对视频采集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然后根据帧间差分法定位人体,并提取HOG特征和人体重心移动特征构建人体跌倒行为特征向量,应用SVM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最后对获取的图像资料进行识别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图像识别算法的平均正确识别率达到了97.84%,能够对有限空间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有效识别,从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某石化分公司HF中毒死亡事故,编制了氢氟酸烷基化装置检修过程HF泄漏中毒事故故障树对故障树分析中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分析及结构重要度进行了分析,得出加强对岗位人员的安全教育,强化作业人员对岗位风险的认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城市燃气管道由于受到腐蚀、外力破坏等原因导致破裂,造成燃气大量泄漏,从而发生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管道泄漏后在空间某点形成的风险场是多个危险源共同作用形成的。基于经典场理论提出城市燃气管道系统泄漏事故的三维风险场概念,借用工程数学经典矢量场理论推导出城市燃气管道系统泄漏事故三维风险场的风险强度公式,并根据爆炸事故风险传播受风速等环境因素影响,在风险强度公式中考虑了环境因素修正系数K,使得理论推导尽可能与实际情况相符。最后通过实例计算表明,利用风险强度公式评估燃气管道泄漏事故在空间某点的风险与实际相符合,该方法将系统风险研究从二维平面转化到三维立体中,使得评估结果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化工企业生产和储运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以及化工园区存在的环境风险,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环境风险防治对策,通过有效的防范,从而降低化工项目风险事故的发生率和对环境的影响,为化工项目风险事故的预防和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陆上石油天然气钻井是一个多工种、多工序、立体交叉、连续作业的系统工程。在钻井施工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中,特殊作业繁多,安令管理难度大,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存在着不同程度、形式各异的风险,是石油行业中的一个高危作业。其中最易发生的事故有: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高处坠落、触电、中毒等人身伤害事故,特别是一旦发生井喷失控和火灾爆炸事故,将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系统复杂程度和耦合程度的提高,基于还原论思想的因果失效律不足以解释复杂系统安全事故的致因,因此必须采用基于复杂性科学和系统科学的事故分析方法.本文在评述现有的事故致因理论及模型后,给出了复杂系统安全事故的五类致因因素及其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并构建了基于致因因子风险状态的风险熵函数,分析了风险熵的涌现过程,同时在构建复杂系统事故致因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形式化地描述了风险熵在事故致因网络上的动力学传播过程.该研究结果可为复杂系统安全事故分析及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