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人们以 17 5万英里 ( 2 8万公里 )的时速航行在太空中时 ,将怎样去灭火呢 ?”这是人们一直关注的话题。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依靠自动操作和手工操作来保护人们 ,但在失重的太空 ,烟雾不能上升 ,即使你能决定航舱的哪一边“向上” ,烟雾也不会如你所愿的那样聚集在天花板附近。既然烟雾跟随着空气流走了 ,感烟报警器———包括光电感烟器和离子感烟器———就应该设置在一些通风的重要的位置 ,如通风管道口或人员生活、工作集中的区域。现在 ,同类技术已被广泛地在航行器中采用。火警安全系统使用了感烟报警器和自动…  相似文献   

2.
火灾深测器火灾探测器安装在被监测现场 ,探测环境中与火灾相关的物理量 ,将这些物理量转换并处理成适当的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依据其探测的物理量不同 ,火灾探测器可分为 :感烟探测器感烟探测器分离子感烟和光电感烟两种。离子感烟探测器内部装有电离室 ,电离室内的放射源产生的 粒子将空气分子电离成正负离子。当烟雾进入电离室 ,由于烟雾颗粒的体积较大 ,会阻挡带电离子的运动 ,从宏观上表现为电离电流减小。探测到这种电离电流的变化 ,就相当于探测到了火灾。光电感烟探测器内的光电室里安装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一旦有烟雾进入…  相似文献   

3.
火灾探测器安装在被监测现场 ,探测环境中与火灾相关的物理量 ,将这些物理量转换并处理成适当的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 ,依据其探测的物理量不同 ,火灾探测器可分为 :  感烟探测器  感烟探测器分离子感烟和光电感烟两种。  离子感烟探测器 内部装有电离室 ,电离室内的放射源产生的粒子将空气分子电离成正负离子。当烟雾进入电离室 ,由于烟雾颗粒的体积较大 ,会阻挡带电离子的运动 ,从宏观上表现为电离电流减小。探测到这种电离电流的变化 ,就相当于探测到了火灾。  光电感烟探测器 该探测器内的光电室里安装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  相似文献   

4.
马鲜萌  马良  张征 《安防科技》2010,(9):54-57,73
感烟火灾探测器性能的优劣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响应有效性有着直接影响。而现阶段各种感烟火灾探测器性能检测装置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文章对目前我国常用的感烟火灾探测器性能检测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地铁防灾系统全尺寸热烟检测技术是通过热烟测试方法对地铁防灾系统安全性进行检测,检测地铁车站站台、站厅以及区间隧道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通风排烟系统、站台门系统、事故照明、事故广播、疏散指示、闸机、扶梯的工作效果、可靠性及联动状况,判定防灾系统在火灾事故情况下确保乘客安全疏散的安全性能。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在第一代地铁防灾系统全尺寸热烟测试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自动化、模块化、集成化设计,研发形成新一代地铁防灾系统热烟测试技术和装置。通过模拟真实火灾,并采集各项指标参数,能准确对防灾系统防灾能力进行定  相似文献   

6.
针对火灾探测报警系统重要组成模块—光电感烟探测器-报警控制器,根据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不完全故障数据,改良了前人对该问题的传统研究方法,并提出了分段定时截尾可靠性参数模型。该模型主要考虑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控制器工作时序性和故障处理时间的影响,采用自主提出的原始故障数据筛选统计方法,分别求得光电感烟模块的首次使用寿命与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的参数估计。该方法能够减少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初始使用寿命过长而产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的估计偏差,对于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整体使用寿命的估计和维修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基于序贯思想的动态截尾也克服了定时截尾模型无法准确判断试验停止时间的不足,在保证参数较为精确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和资源。  相似文献   

7.
人类在太空生活,同样会遭受火灾的困扰。但在失重状况下,来灭火情形大不一样,要考虑的因素将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多排烟井隧道内火灾场景下的烟控关键技术参数,以长沙市某城市公路隧道为背景,首先通过对该隧道内的火灾致灾原因及灾害特点等因素进行分析,确定该隧道内的车辆事故下的火灾热释放速率;其次利用基于火灾动力学理论的计算模型分析该隧道内车辆火灾事故,研究火灾事故下隧道内的烟雾分布规律及特性;最终基于各类通风方案下烟雾控制情况制定合理的烟雾控制方案。结果表明,城市隧道内30 MW的火灾场景下仅利用1个排烟井无法将烟气完全抑制在火灾至火灾下游1个排烟井范围内;利用火灾下游两个排烟井排烟时,烟雾能够得到较好地控制,第二个排烟井下游不受烟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目前飞机货舱火灾探测器误报率极高、响应速度慢的问题,开发一种基于烟雾颗粒浓度、温度、CO质量浓度和CO_2质量浓度的多传感器飞机货舱火警探测方法并制定多参数报警算法。选择合适型号探测器构成烟雾、温度、CO和CO_2多传感器探测装置;采用常见火灾材料及干扰源在模拟货舱内进行真假火源试验;根据从试验数据中提取的火灾发生的特征信息制定多参数报警算法。结果表明:真实火灾产生大量的CO和CO_2,其质量浓度变化非常大;假火灾只产生极少量的CO和CO_2,质量浓度基本与环境中持平;用基于多传感器火灾探测装置可以准确区分真假火源,大幅度降低误报警率;多参数报警算法较单参数算法响应更快。  相似文献   

1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要包括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控制器、减灾装置和灭火装置4部分,从这4部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误报、漏报概率较高的火灾探测系统(包括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状态。其失效的根本原因是在探测器的设计、选型与安装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各类控制器和控制软件出现的问题。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设计、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失效,主要包括硬件故障、系统失误和管理缺陷3类。因此,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软硬件产品质量、选型与安装及维护保养等方面给出了提高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靠性的措施。最后应用系统安全及可靠性理论建立了包括电源系统、触发装置、报警控制装置和警报装置4个指标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靠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1.
米娜 《安防科技》2013,(8):42-42
不管是家宅火灾、大楼火灾还是森林火灾,在澳大利亚,火魔之威胁随处、随时都存在着。为此,我们要在家里安装烟雾报警器、要在大楼里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在树林火灾高发期要打好防火隔离带。(以下列出有关火灾与澳大利亚火灾的若干事实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办公楼小储藏间某处的电子装置短路引发起火。探测到烟雾的烟雾探测器启动火灾报警系统,从而接通通告装置、关闭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HVAC)、向中心站发送信号,并打开出入大门。在消防指挥站,计算机监视器立即提醒操作员这一紧急情况,自动调出该区域的视频摄像机图像,显示说明探测器准确位置的平面图,并提供必须采取行动方面的指示。  相似文献   

13.
陈南 《火灾科学》2012,21(4):216-224
文章依据国家标准《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GB4715-2005)并以标准燃烧实验室中悬空式75mm×75mm格栅吊顶为对象,通过不同遮挡方式,开展等尺寸不同镂空率条件下格栅吊顶上方及下方的火灾烟气模拟和感烟火灾探测器响应特性试验,探讨悬空式格栅吊顶场所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计应用要求.研究表明,悬空式格栅吊顶场所感烟火灾探测器响应特性随镂空率不同而存在差异;当镂空率小于15%时,格栅吊顶下方探测器先报警;当镂空率大于30%时,格栅吊顶上方探测器先报警;当镂空率在15%~30%之间时,格栅吊顶上、下方探测器报警呈现随机性.  相似文献   

14.
杨凯  吕淑然  王超群 《安全》2013,34(2):4-7
针对矿井火灾逃生困难的问题,本文以木成涧煤矿矿井为背景,利用FDS软件建立其通风系统的三维模型,通过在巷道安装探测器来检测温度分布和烟雾浓度的方法来检测火灾情况下烟气的蔓延、能见度以及火灾温度的分布,通过对FDS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烟气、能见度、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火灾对人员逃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矿井火灾时人员逃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花铁森 《安防科技》2003,(6):10-12,38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现状与分类 近年来红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缆式线型定温火灾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等在安防工程中的应用日渐增多,并已有相应的产品标准和设计规范。 红外光束线型感烟探测器是应用烟粒子吸收或散射红外光束,使红外光束强度发生变化的原理工作的。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与光电感烟探测器类似,只  相似文献   

16.
着重阐述了以~(241)Am作为放射源的单源型离子感烟探测器的原理、结构和性能。与双放射源型探测器相比,它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适应温湿度变化的范围大,不改换元器件而灵敏度连续可调、响应速度快、放射源用量少等特点,因此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同时介绍了感烟-感温复合探测器。它是在感烟探测器的电路中加入温度传感器,可在不增加线制的条件下,在同一探测器上实现烟雾报警和温度报警,从而提高了报警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地铁运营期点型探测器受活塞风的影响及其适应性和设置方式,采用碎纸、棉绳和聚氨酯塑料试验火,在地铁站台进行初期火灾探测实体试验。对2种类型点型探测器在模拟运营工况与夜间停运工况的适应性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针对设置镂空格栅吊顶地铁车站,研究点型探测器在吊顶上下不同安装位置时的响应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列车运行产生的活塞风扰乱烟气的上升和扩散运动,对阴燃火源烟气影响显著,有烟明火烟气能较快地通过格栅空隙到达中板;在地铁运营工况条件,烟温复合探测器响应性能表现不理想,不同空间安装的点型感烟探测器报警时间与报警数量均较停运工况发生变化。设置镂空格栅吊顶车站站台层公共区运营期使用点型感烟探测器进行保护时,应当贴中板和贴格栅吊顶双层安装。  相似文献   

18.
潮湿引起感烟火灾探测器误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潮湿现象成为典型的火灾探测误报源 ,在火灾探测综合模拟实验平台中 ,通过收集水沸腾形成的水雾进行加湿 ,研究了冬季与夏季潮湿环境 ,对散射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发生误报影响。通过比较探测器的输出值与其附近湿度变化曲线 ,从原理上分析了误报发生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 :在气温较低的冬季 ,水蒸气较易形成液态小水珠 ,容易导致感烟探测器误报警 ,而在夏季由于气温较高 ,这种情况较难发生。对相对湿度较高或达到饱和湿度 ,以及非火灾因素的雾气或微细水珠 ,对感烟探测器可靠性的影响 ,开展下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准确可靠并且尽早期地发现火灾是火灾探测最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单一量火灾探测器是对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或者火焰温度等单一的火灾参量作出响应,判断是否有火灾发生,容易引起误报。介绍了一种基于激光图像感烟和CO气体的复合式探测器的设计,在设置报警输出时,将烟雾探测结果和气体浓度探测结果进行逻辑"与",只有当两者都达到预先设置的阈值时,整个探测器才报警,从而提高了火灾探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飞机货舱火灾的探测延迟性问题,探讨了光学迷宫对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了点型光电感烟探测器在有、无迷宫两种情况下烟雾探测的响应过程,对比分析了不同烟量时迷宫的作用,并提出探测器迷宫结构的改进设计思路。实验结果表明,在探测器响应过程中,有光学迷宫的探测器烟雾浓度波动幅度较小,迷宫对烟气有滞留作用,提高了探测器的稳定性;但迷宫会使探测腔室的烟雾浓度明显滞后且低于腔外,增大了探测器的迟滞时间,烟雾浓度较低时这种迟滞影响更为明显,严重影响货舱火警探测器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