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经济飞速发展进程中,各国普遍面临着能源瓶颈.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在人类消费的能源结构中占比逐渐降低是一种趋势,各国将关注点放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才是谋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正在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方面处在世界前列,很多发达国家也开始转向可再生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开发成本较高,所以政府需要给予支持政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行配额制是比较可行的,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绿色交易、创新融资机制以及进行财政倾斜等相关制度设计,确保可再生能源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当下世界各国正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我国也不例外。然而,可再生能源项目本身并不一定是"绿色"的,其间的环境保护问题不容忽视。文章在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美国相关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呼吁我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过程中应关注此类"绿色冲突",并基于国情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浅析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节约型、友好型社会的先决条件。可再生能源属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逐步增加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促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温室气体向大气在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逐步使清洁能源成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基础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世界能源紧缺的形势下,各主要国家和经济体都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21世纪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2008年,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猛,并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缓解贫困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可再生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经基本具备快速发展的条件,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6.
作为能源绿色化发展的主体,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是实现能源生产革命和能源供应转型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已进入到大范围增量替代、区域性存量替代的发展阶段,但在未来发展空间、能源系统融入、技术进步创新、政策机制保障等方面面临愈加严峻的挑战。"十三五"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需要结合电力体制改革进程,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机制为先导,在法律法规、能源市场、基础设施、技术推进、价格财税、监督管理等诸多方面创新机制,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推进可再生能源成为主力能源之一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重庆市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情况,调查、评估了重庆市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可再生能源GIS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可再生能源资源具有的可再生性和清洁性,使其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能源建设发展方向。根据可再生能源的特殊自然属性,建立了包括:资源监测指标、设备指标、经济评价指标、环境评价指标的一套稳定、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并依照此体系开发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地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GeomediaProfessional平台,基于Client/Server模式,是第一个全国范围的可再生能源资源GIS,它实现了对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中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四种能源资源的空间、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动态监测。同时,利用GIS特有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资源开发评估模型,为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基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深入分析甘肃省的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能源问题: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能源结构不合理,工业耗能比重过大;能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提出今后能源开发建设的基本思路是调整能源结构,重点是转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并就如何实现能源和循环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一系列战略重点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环境影响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再生能源并不是“绝对的”清洁能源,其产业链的部分环节也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环境管理不善是造成可再生能源项目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巨额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导致其环保问题被忽视。未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将持续快速发展,环境影响及生态破坏问题将有可能集中爆发,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避免可再生能源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问题,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全面均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