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对于一次性发泡餐具,大家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不环保"这个词汇.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曾于1999年、2005年以及201 1年三次被中国政府列入工艺落后或产品落后目录而遭淘汰.这使得一次性发泡餐具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但兜兜转转,一次性发泡餐具又即将"堂而皇之"地走入我们的生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3月28日表示,由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符合国家食品包装用具相关标准以及有利于节能等特点,决定将这种产品从产业结构指导目录淘汰类中删除,允许生产使用.由此,一次性PS发泡餐具被禁14年后又重获"新生".  相似文献   

2.
蒋建华 《沿海环境》2001,(10):22-23
“绿色餐具” 为何难以占据市场 有关部门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一次性绿色餐具,大多数价格比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贵l~5倍,甚至更多。造成其价格偏高的主要原因:一是选用的原料价格偏高,二是生产没有形成规模,有的还在试产过程中。此外,一次性绿色餐具生产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产工艺不稳、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产品性能尚不能完全与发泡塑料餐具竞争等问题。 目前替代性一次性绿色餐具主要有: 纸浆模塑餐具,是以芦苇、麦草等草本植物纸浆为主要原料,目前这种餐具全国已有生产企业几百家,具备30多亿个的年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杨伟利 《环境》2007,(7):47-49
发泡塑料一度被认为是"白色垃圾"的祸首.现在,一些环保专家又提出一些新观点,认为与其他材质的一次性餐具相比,发泡塑料具有更优的环保性能.发泡塑料餐具在国家全面禁绝的8年里,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在舆论压力之下,我们真正要考虑的是这种餐具所引发的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以较高的性价比而风靡一时,后由于人们随意丢弃以及回收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并因此被禁长达14年之久,直至2013年被解禁。为了解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解禁后大学生对其的认知情况及使用情况,本研究组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大学生们日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频率较高,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有基本的了解但不够深入,亟需进行一些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在校大学生关注校园环境和饮食安全问题,提高环境保护和饮食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5.
深圳计划全面推广可降解塑料包装制品、拉萨全面禁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及塑料袋、北京市场上销售的一次性可降解塑料餐盒六成不合格、学校食堂使用的降解塑料餐盒添加剂卫生指标超标、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正在回潮……这是近来媒体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一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6.
当前,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很多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使用,我国台湾省也在使用.我国一些企业生产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还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巴西、澳大利亚、法国、英国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在珠海、深圳、天津等地,企业年出口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约6000吨、约10多亿只. 国外已有抗高温、抗氧化新产品 现今,发达国家的发泡塑料餐具行业已经开发出大量的低发泡、彩膜贴合、淋膜、抗高温、防紫外线、抗氧化的新工艺和新产品,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7.
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原国务院全国包装改进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沛生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广东PS发泡塑料餐具生产企业已有40家,年产量达60亿只,在广东市场的占有率已从过去的70%提高到近乎100%,广州市为此决定建立全面的PS发泡塑料餐具回收系统。  相似文献   

8.
季靖 《环境》2013,(4):1
2013年2月2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1号令,在淘汰类产品目录中删除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定于5月1日起全面解禁。这意味着曾经被列为铁路白色污染罪魁祸首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禁产禁用14年后,将重出江湖。围绕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该不该解禁,以及解禁后涉及的环保和健康问题的利弊得失,多个部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不少地方政府发布公告将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发泡餐具,这无疑是一项从源头遏制白色污染的得力措施,对保护环境改善市容起着重要作用。 所谓“白色污染”,通常是指塑料包装废弃物造成的景观污染和环境污染,尤以一次性微薄薄膜袋和发泡餐盒(包括方便面碗)为甚。这些包装轻盈柔韧,方便卫生,人们用后即弃,一旦疏于处置,便随风飞舞,顺水流荡,严重影响市容;进入自然界,则难以溶解,使土壤劣化,水域变质,给环境带来长期危害。目前,我国已有塑料发泡餐具生产线130余条,发泡餐具年用量在100亿只以上,约合10万吨,体积近200万立方米,遍及城市乡镇,污染后果可想而知。近年来,治理白色污染的呼声愈来愈强烈。有关部门也想方设法改变这种状况,但实践证明,过去采用填埋和焚烧的方法已不符合环保要求。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会污染地下水  相似文献   

10.
一次性之痛     
自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于1986年最初在火车上使用,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而就在这二十几年中,一次性餐具也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占据着密切相关的地位.上午,有客人来访,拿出一次性纸杯给他们斟茶倒水;中午,点一份快餐,使用的是一次性的筷子和勺子;晚上,和朋友聚餐,享受不完的美味便用一次性餐盒打包带走……  相似文献   

11.
杨伟利 《环境》2007,(2):80-82
1993年中国内地从台湾省引进了第一套发泡塑料餐具生产线,从而引发了中国快餐包装业的巨大变革.由于不可降解的发泡塑料餐具导致白色污染问题较严重,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发文禁止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速览     
《环境保护》2013,(7):6
近海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环保部将建土壤污染控制中心环境责任险立法正在协商中全国铺开须法定程序官方正研究消费税扩围严重污染环境产品等在列北京天津两地签署协议共享环境预警信息欧盟:少一些气候谈判多一些市场行动发改委解禁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称毒性符合国标  相似文献   

13.
国内信息     
《一次性降解餐具》地方标准即将实施 近几年来,由聚苯乙烯塑料为主的一次性餐具被大量使用,“白色污染”困扰着我们的生存发展环境。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经贸委均明确提出,要禁止使用、淘汰发泡塑料制造的一次性餐用具,彻底取缔“白色污染”已势在必行。日前,由上海市经委节能办、市技监局、市标准化协会、市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等有关部门及团体共同制定的强制性技术标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塑料发泡制品和城市生活垃圾与日俱增,白色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严重问题。自从EPS发泡塑料制品问世,白色污染就逐年加重,EPS发泡塑料制品尤其是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急剧上升,使白色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痼疾。白色污染主要有以?..  相似文献   

15.
所谓“白色污染”是指应用广泛的一次性熟料包装物,包括废弃的熟料袋、农用熟料薄膜及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等等。其中,一次性餐盒虽小,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引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方面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自1999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曾经三次发布文件,明令禁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如今,我国的一次性快餐具是一种什么状况?该如何发展?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政策进行引导和规范?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国包装业发展循环经济,治理“白色污染”,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经国务院批准,日前国家经贸委发布了1999年第6号令,公布了第一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目录),其中“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01,(11)
有媒体报道说,发泡塑料餐饮用具中含有有毒物质,当温度超过65℃以上时,一些毒素和二恶英就会析出。这条消息在一些市民中引发心理恐慌。不久前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紧急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论证,专家一致表示,说发泡餐具会析出二恶英纯属无稽之谈,市民尽可放心使用。  相似文献   

18.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1):32-32
据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司长刘治介绍,根据国家目前发布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新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399类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将被限期淘汰.国有煤矿矿区范围内的各类小煤矿、单机容量5万kW及以下的常规小火电机组、安全环保达不到标准的成品油生产装置、100m3及以下高炉、铝自焙电解槽等一批落后的生产工艺装备,以及毒鼠强、热轧硅钢片、汞电池、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直排式燃气热水器等一批落后产品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9.
1引言 民以食为天,与食有关的一次性餐具也就当然不会受到冷眼相待。但是经济的高速发展,经常伴随着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及其给人类生存构成的严重威胁,使得当今世界掀起了一个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绿色浪潮。绿色包装则是这股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包装是指能够循环利用,再生利用或自然降解,并在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中对人体和环境不造成危害的适度包装。世界发达国家对发展绿色包装提出了“3R1D”,即Reduce(减量化)、Reuse(重复使用)、Recycle(再循环)、Degradable(可降解),因此,绿色包装实际上是包装材料的绿色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来受人欢迎的,快速便捷的不可降解一次性发泡餐具(PS餐具)被国家有关部门列为限期淘汰产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一次性塑料是指生产生活中使用一次或几乎不重复利用的塑料,约占塑料总消费量的50%,是塑料制品的重要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一次性塑料的生产和消费量迅速增长.随着人们对塑料以及由此引起的微塑料污染危害的认识不断提高,国际社会对削减一次性塑料污染的呼声日益高涨,迫切需要开发可持续、环境友好的替代品以减少一次性塑料的消费量.从全球范围来看,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主要包括非塑料材料替代和可生物降解塑料材料替代两大类.建议我国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和标准,鼓励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并加强替代产品的质量监管;为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提供差别化的产业政策,提高环境友好替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应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环境治理成本纳入其价格成本;鼓励科技创新,研发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替代材料和产品;最后,还要唤起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主动选择替代产品并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塑料垃圾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