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CALPUFF在大气预测及环境容量核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简要介绍了CALPUFF模型的组成结构、模型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大亚湾区近期规划环评为例,对处于规划指定产业规模下的大亚湾区进行了污染物扩散浓度场模拟的应用,并以此为基础,对使用A值法估算的区域大气环境容量进行核算.使用CALPUFF模型对环境容量进行核算,可以清晰地反映出规划污染源布局、地形特征、大气稳定度、对流条...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问题是全球问题。但是日本地方环境污染问题也还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因此,作者系统地考查了日本行政管理部门,在大气污染环境管理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方面所做的工作。本文主要说明通过行政管理规划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关问题。在日本,大气污染扩散模型常被作为制定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管理规划的一种方法,下文将介绍,设计扩散模型应用了通过监测系统得到的数据。二、建立模型和技术参数的研究为编制环境管理规划,我们使用了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这个模型的制作方法是根据大气扩散理论来预报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这种模型的制作方法很复杂,为了便于理解,作者将介绍1977年到1980年在神奈川县设计的氮氧化物模拟系统。这一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阐明了如何用大气环境规划的方法来最优地利用大气环境容量,给出了大气质量最优控制模型和大气环境规划中的对策模型,并从大气环境容量这一单因子计算了旅游环境容量,可为旅游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线性规划方法在环境容量资源分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王金南  潘向忠 《环境科学》2005,26(6):195-198
分析了最优化数学方法,尤其是线性规划方法在环境容量资源分配规划中的若干种应用类型,提出了相关的目标函数模型和约束条件模型以及建立模型的基本步骤.以大气环境容量资源分配为案例,建立了大气环境容量分配优化线性规划模型及其边界约束条件.计算表明,线性规划最优化方法是解决区域大气环境容量资源分配的科学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孟凡  李时蓓 《环境科学研究》2021,34(7):1583-1591
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在我国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研究和管理实践中一直作为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但长期以来其概念定义和理论模型一直存在模糊之处,也未能建立公认的数学规划模型和算法.基于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发展和应用回顾,对大气环境容量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探讨,并对其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实用性与局限性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基于不同的大气环境容量定义,提出了绝对大气容量、广义大气容量和狭义大气容量3种概念的区分,提出大气环境容量规划的主要理论困难是大气规划空间的开放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空间边界定义和规划区外约束缺失问题,指出除一次空气污染物在局地尺度夜间边界层或山谷特殊地形等条件下可获得广义大气容量解以外,其他大部分情形往往并不能获得确定的广义大气环境容量解;指出因臭氧、二次细粒子复合污染存在二次污染物与前体物排放的非一一对应及非线性关系,传统的单物种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和单目标线性优化规划方法不再适用.空气质量问题,特别是区域尺度空气污染问题并不一定是排放量超出大气容量所致,大气环境容量理论并不是一个普适理论.针对区域性复合空气污染控制问题,建议在全国或大区域尺度,基于排放状况与经济、技术可行性,采用空气质量模式情景分析与影响评估的规划方法,优化确定区域排放总量;长远可探讨建立包含技术、经济、社会变量的多物种和多目标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6.
X 192 9400795城市大气50,治理方案的优化模型及其应用/赵新华一(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3,13(4)一252一255环情X一58 采用数学规划方法,建立了城一市大气二氧化硫(502)治理方案的优化模型。该模型以治理措施费用最小为日标函数,以环境质量要求作为约束条件,综合考虑到不同治理措施对50:削减量、治理费用与治理效果之间的关系。采用了整数规划的数学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并应用该模型对某中型城市,大气50。的治理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分析,提出了最佳决策。此项成果已应用于该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中…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合理地制定牡丹江市总量控制目标和控制战略,使有限的大气环境容量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促进牡丹江市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制度的落实,为“十一五”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对牡丹江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大气污染源、气象条件及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分析,并对目前常用的容量测算模型进行了比较,结合牡丹江市的实际情况,认为A-P值法为目前牡丹江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的适用模型,并对牡丹江市大气环境容量进行了研究,为牡丹江市合理管理和利用大气环境容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宋鹭 《环境科技》1997,10(2):12-15
基于浓度控制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与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的不协调性,探讨了大气总量控制技术支持系统,提出总量控制前提下的大气环评思路,在总量控制区依据A-P值法和窄烟云稀释矩阵反演模型制定城市大气总量控制发展规划;应用多源扩散模型计算总允许排放量。在进行各源允许排放量削减并优化调整的基础上,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给出了允许排放量和排放源强。  相似文献   

9.
利用辽阳化纤地区的各污染源的排放资料,对这一地区进行了SO2、NOx、非甲烷烃与苯等大气污染物大气容量的规划,建立了相关的模型,并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结果表明:从大气环境质量方面,根据现有的资料,辽化地区除NOx外,其余污染物,大气还存在一定的容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可对城市大气SO_2污染控制与经济发展及节能进行综合分析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给出模型求解的一种简便实用的约束——NISE计算方法.应用该模型对某城市大气SO_2污染控制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在中期(1990年)以集中供热为主的环境——能源规划方案,并对远期(2000年)提出合理的大气环境目标值.  相似文献   

11.
武威市空气质量现状与人群健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依武威市环保局2003年-2010年大气监测数据,对武威市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确定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分析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和措施。方法用空气污染指数评价法,选用API指数划分武威市空气质量等级。结果评价结果显示武威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为PM10,2003年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占到全年的24.38%,之后逐年好转,到2010年全年空气质量均处于优良。结论近年来武威市空气质量逐渐好转,但危害人群健康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需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治理,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质量,保护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12.
档案库房空气质量客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气质量指数评价方法。选定7个测定参数及3个背景测定参数;根据这一方法对天津市4座档案库房库内空气质量进行了测定,取得了大量数据。并据此确定了档案库房内空气质量的等级标准。同时对所测定的档案库房造成的空气质量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比较。对改进库内空气质量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淮安市区2007年实测空气质量日报资料,用空气污染指数法,对淮安市区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并用秩相关系数检验法作污染趋势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淮安市区的空气质量类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好,监测点富华服装公司的空气质量最差,监测点淮阴区监测站的空气质量最好;一年中以8月份的空气质量最好,1月份的空气质量最差;污染物SO2及NO2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明显,而PM10的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多年来重庆市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资料,较全面、系统地对重庆市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太原市2001年-2012年环境空气定点监测数据,采用分时段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太原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太原市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环境空气质量逐步改善,这与太原市积极转变经济结构,加强污染控制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太原市自然气象条件和污染源格局都不利于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太原市空气污染情况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发展目前处于工业化阶段,城市空气质量日趋下降,空气质量问题已经危急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城市空气质量评估越来越受到全球共同嘱目。寻找一种客观科学的评估模式和方法,真实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空气质量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对我国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评估方法进行了宏观分析,对现行的《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污染物年均值代表整体空气环境质量提出改进建议,即用污染物季节标准替代年均值标准。通过对本溪市季节监测统计的案例研究,从微观实测和统计角度,证明年均值与季节标准的频率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理论预测城市大气污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国和 《环境科学》1991,12(2):29-34
本文分析研究地区31个环境,单元中4个环境因子与5个大气污染指标的相关性.通过对聚类中各因子最佳分割点的确定,对各子聚类的合并判断以及对各指标的判别筛选,探索大气污染的发生、发展与环境中诸因子存在状态的定量关系,从而实现对该区大气污染状况的定量化预测.  相似文献   

18.
空气环境质量评价分析的数学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空气污染指数法,进行空气质量评价;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污染因子分析;用秩相关系数检验法作污染趋势分析。并根据淮安市2004-2007年实测空气质量日报资料,说明上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17年春节期间广东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春节假期广东省空气质量等级变化较大.除夕全省空气质量为良;初一,全省以良和轻度污染为主,粤东出现重度污染,粤西和粤北出现中度污染,可能与除夕夜烟花爆竹燃放有关;初二起,全省空气质量逐渐转为优良.首要污染物以PM2.5和O3为主.现有的NAQPMS和CMAQ空气质量预报模型在污染相对严重的初一表现较差,主要是因为数值模型未能考虑到烟花爆竹燃放等排放源的输入.  相似文献   

20.
基于GA-ANN改进的空气质量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宏  刘爱霞  王恺  白志鹏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1):1276-128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空气质量预测模型优于传统的逐步回归模型,但由于性能差异不明显而较少在空气质量预报中应用. 设计了将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相结合的基于GA-ANN的空气质量预测模型,并利用天津市2003—2007年气象和污染物监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验证. 对2007年全年的ρ(SO2),ρ(NO2)和ρ(PM10)进行预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9 6,0.828 3和0.600 0. 与一般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较,GA-ANN模型将空气质量等级预报的准确率从77.57%提高到79.67%. GA-ANN模型可结合其他方法进行日常空气质量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