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美国白头鹰的数量在1963年降至谷底,全美48个州记录在册的白头鹰仅有417对,而且只有在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才有它们的踪迹。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自然灾害呈现显著的时代变化与阶段差异。1900~1949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减灾近于空白,多种巨灾频发,造成巨大人口伤亡和严重饥荒,加剧人民贫困和社会动荡。1950—1979年,新中国建立初期,减灾能力较低,自然灾害频繁,巨灾仍常有发生,不仅造成严重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1980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减灾能力不断提高。在这种背景下,自然灾害出现新的特点:受灾人口增加,但死亡人口显著减少,且基本杜绝了饥荒;自然灾害的破坏作用与影响范围越来越广,造成的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越来越大,但相对损失越来越小;自然灾害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深远。  相似文献   

3.
依元 《防灾博览》2009,(5):80-80
金秋季节,秋高气爽,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变化无规律,是各种病病的多发季节。北方雨水稀少,形式天气干燥,易出现口干,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自2003年8月16日发生5.9级地震后,阿旗地震台作为监测地震活动的重点台站,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于2006年修订短临跟踪方案,科学细化相关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建立群测群防有效预防的新机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地域优势,进一步完善了观测人员岗位责任制,以岗定责,以责定奖,以奖促效,努力构筑全社会科学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5.
吉元 《防灾博览》2009,(1):86-87
春季是生发的季节,天气由寒转暖,自然界各种生物萌生发育,弃故从新。中医认为,受四季之气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会随之发生变化。春季阳气始生,气血渐趋于表,毛孔初开,血气稍减,所以有“困”的感觉。夏季阳气流溢,气血通达于表,毛孔开,汗大泄,所以常有“昏昏欲睡”的感觉。而秋季阳气始衰,阴气始生,气血渐趋于里,但充而不实,所以仍有“乏”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生物载体包括暴露的致病性微生物,毒素和生物活性物质的传播过程或现象,可能造成的生命死亡,损伤,疾病或其他对健康的影响,也包括财产损失,丧失生计和社会服务,以及对经济和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7.
文戈 《民防苑》2009,(3):25-26
春节是中国人团圆的节日,但拥挤的旅途除了会让我们归家的企盼施得冗长外,更增加了许多疾病隐患。人们在长途旅行中,由于环境拥挤,互相干扰等多种因素,易导致种种“急症”,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据了,解,在发达国家,“空巢家庭”出现较早,现在十分普遍,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只占10%-30%,除了日本,大多数老年人均与子女分居。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52%的老年人与子女同住,到了20世纪80年代,与子女同住的只有百分之十几,在比利时、丹麦、法国和英国,65岁以上独居者家庭占全部家庭户11%;  相似文献   

9.
植物源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的固化技术因其环境友好且经济高效,能够在荒漠风积沙表面形成固化层,起到防风固沙作用,逐渐被应用于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治理。然而,碳酸钙在土体表面的快速沉积,产生孔喉效应,使碳酸钙积淀在土体表面,造成固化深度浅、固化效果不均匀。为此,使用脲酶抑制剂延缓尿素水解,实现对碳酸钙沉淀生成速率的调控,进而优化土体表面固化效果,提高其防风固沙能力。结果表明,NBPT 的添加能有效延缓尿素水解速率,降低初期碳酸钙的生成速率,但不影响碳酸钙最终生成量。NBPT 的抑制效果与浓度、混合时间关系密切,浓度越高,混合时间越短,其抑制效果就越好。与未处理试样相比,无论是否添加 NBPT,经 EICP 处理的试样抗风蚀性均明显提高。向 EICP 溶液中添加 NBPT 能有效改善土体固化层表面强度、厚度和碳酸钙分布,浓度为 0.1 g/L 固化效果最佳。SEM 和 XRD 试验结果显示,添加 NBPT 后,碳酸钙晶体形貌多为球状和针簇状,而这种针簇状晶体之间的相互交织与嵌套可提高 EICP 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历史上黄河下游的决溢频率为泥沙灾害的代用指标;研究了黄河下游历史泥沙灾害的宏观特征.研 究表明,气候因素对黄河下游决溢频率有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前,天然植被尚未遭到显著破坏,当湿润指标 增大时,有利于植被的生长,故黄河下游决溢频率减小.10世纪以后,二者的关系与此相反,当湿润指标增 大时,决溢频率也增大,反之亦然.每世纪大旱年颁次与每世纪决溢频次之间呈明显正相关,说明目前受到 各方面广泛关注的黄河下游“小水大灾”现象,在历史上已经存在.干旱时期中,河槽萎缩,一旦大水来 临,很容易发生决溢.以华山松树木年轮指数为气温的代用指标,研究了气温变化与决溢频率变化的关系, 结果表明,在50a的尺度上,当气温降低时,决溢频率增大,反之亦然.人类活动是影响黄河下游泥沙灾害 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