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配套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草案)》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该《条例》出台指日可待。 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新道交法首次提出,在我国建立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强制三者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但时隔近2年这一配套制度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2.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是一类强制责任保险,由法律直接加以规定,所有应当投保的机动车所有人都必须参加的保险,而不是当事人自愿购买的保险。它是对保险领域内契约自由的一种约束和限制。  相似文献   

3.
《安全与健康》2006,(4):34-37
第一条 为了保障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相似文献   

4.
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我国将普遍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这让人记忆犹新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和公安部曾于1992年联合下文,在全国部分行政区域实行“机动车  相似文献   

5.
《安全与健康》2006,(2):38-38
与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配套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草案)》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该《条例》出台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2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已经2006年 3月1日国务院第12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 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 2006年3月2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7.
《安全与健康》2007,(6):20-20
1、交强险采取什么方式“奖优罚劣”费率浮动?交强险实施第一年实行全国统一保险价格,禁止费率浮动。同时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交强险费率水平将与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挂钩,安全驾驶者可以享有优惠的费率,交通肇事者将负担较高保险费。其目的在于利用经济调节手段,提高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督促驾驶人安全行驶,有效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牛。  相似文献   

8.
全国人大正在配合、协调有关部门制订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实施细则,以此来弥补《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存在的漏洞。去年8月19日,四川省高院向最高人民法院发传真指出,《道路交通安全法》存在着"行人不担责可能会纵容行人违法"等三大漏洞,建议相关部门能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新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在通行规范中,重点规定了有助于培养规则意识,保护行人的通行规定;在交通事故处理方面,提出了快速处理、自行协商解决、重点保护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权益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一切为了百姓利益——《道路交通安全法》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法凸显以人为本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碰撞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该条款体现出新法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过程中采纳了过错推定原则,但是又同时规定了:如果机动车一方能够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本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可以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从立法上否定了“撞了白撞”的说法,既体现出法律的尊严,又体现立法者对生命的关爱。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一项政策法规性强、技术含量高的职责,与当事人的权益有重大利害关系。继1991年我国发布第一部交通事故处理行政法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之后,2004年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重新修订发布了《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但是,当前的法律法规规章都只是对交通事故的责任确定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未制定具体的确定规则。  相似文献   

12.
首先按照《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法》等法律的规定,切实抓好道路工程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对新建、改建、扩建的重点公路建设项目开展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安全专项验收工作;第二要加大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社会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第三要加快基层交通安全预防体系的建设,把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落到基层;第四要适应新形势,完善道路交通事故分类和统计方法,提高事故统计的科学性;第五要建立完善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体系和建立健全营运车辆驾驶员和企业交通安全信息公告制度。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行人与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有上升的趋势,体现在行人横穿道路时不守规定,行人把责任推给司机的同时,却把悲伤留给自己。 应该说,法律对作为交通弱势群体的行人是呵护有加的,只要不是行人的过错.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如果机动车与行人都能严格遵守交规,就不容易发生磕磕碰碰的事,这正是法律所寄望的。  相似文献   

14.
《劳动保护》2009,(1):I0001-I0006
第一条为了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保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5.
《安全与健康》2008,(6):9-13
第一条 为规范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工作,促进执法公正,提高执法效率,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相似文献   

16.
消息树     
2004年全国交通安全相对平稳 据公安部发布,2004年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相对平稳,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实行前后口径统计,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分别实现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和三项指标下降、一项指标上升。  相似文献   

17.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安全法》)颁布实施为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处理交通事故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提供了主要法律依据。但由于道路事故造成损害的情形比较复杂,很难对赔偿责任主体作出一致的认定。笔者对这一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正确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和惩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道路交通事故(以下简称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以下简称违章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 第三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生的交通事故,均应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处理。 火车与车辆、行人在铁路道口发生的交通事故,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条 公…  相似文献   

19.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给我国道路交通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但与此同时,在适用这部法律时也出现了许多难以适应的问题。特别是在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第(二)项时出现了种种误区。 误区一:《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第一款第(二)项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对此很多人的理解不一,在这样的事故发生后,是叫机动车驾驶人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呢还是机动车驾驶人负全部民事赔偿责任。笔者经调查,有的在事故处理中就一刀切,一有这样的事故发生,均认定机动车驾驶人负全部责任。  相似文献   

20.
路权冲突是指不同类别的道路交通参与者的路权、或者同类别的道路交通参与者之间的道路通行权在实际行使过程中相互矛盾或相互抵触。我国平面交通、混合交通的特点造成路权冲突广泛存在,并已成为交通事故和交通堵塞的重要原因。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福建省实施办法》对道路优先通行权做了全面的规定,认真学习、全面掌握和严格遵守这些规定,是各类道路交通参与者提高自身交通安全法制素质的迫切要求。本文主要探讨《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福建省实施办法》中关于机动车道路优先通行权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