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口的混合与离散特性是河口污染治理及合理开发其环境容量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工作,对河口混合的成因与特点,研究途径,混合输移方程,离散的机制,离散系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作了概括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今后河口混合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多年来一维纵向离散系数的研究方法.介绍了示踪试验、经验公式、潮汐非恒定流动中离散系数等方法.通过对离散系数影响因素的相似分析,对经验公式进行了概化.  相似文献   

3.
天然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示踪实验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现有的天然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示踪实验计算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出了矩量法和演算法存在的问题并作了改进,本文提出了计算较长河段的纵向离散系数的加权平均方法。本文把非线性逼近法成功地应用于纵向离散系数的计算,其结果与实测数据很好地符合,值得在实际工作中采用。  相似文献   

4.
胶州湾东岸典型河口区COD浓度响应系数分布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胶州湾海域成熟的COD平流-扩散输运模型,对胶州湾东岸典型河(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口区COD响应系数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和分析.结果为: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口区沿河道主流向,离岸方向海水COD的响应系数在潮周期内随着潮波变化而变化,不同空间点出现最大值的时间不同,变化的幅度范围也不同,李村河和海泊河口区海水COD响应系数变化幅度明显,娄山河口区变化微小;三个河口区COD响应系数随离开河口距离的增大呈幂函数形式下降,水体活跃大小次序为:海泊河口>李村河口>娄山河口;胶州湾中部海水COD对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口的响应系数基本上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感潮河网水域(广州河段)纵向离散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感潮河网地区的污染物质混合输移的机制十分复杂,本文结合广州河段1987年枯水期的水文水质同步实测资料,利用理论分析,室内实验及计算机模拟识别等方法,对感潮河网地带的纵向离散系数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天然河流的振荡剪切离散提出了一个实用的解析分析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等效离散系数D*与振荡剪切离散系数D-的关系;利用实测数据分析了典型断面的D*/D-的基本特征,并通过计算机模拟,为广州河段提供了D*的预测公式。   相似文献   

6.
利用二维潮汐流动纵向流速任意分布下离散系数的计算公式,对几种典型的流速分布建立了潮平均离散系数Dus与分时段按恒定流处理所得的潮平均离散系数Ds之间的关系。通过水槽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定性验证。把这种方法应用于珠江,根据实测的流速分布资料,由恒定流的剪切离散结果获得了广州河段潮平均的离散系数。  相似文献   

7.
入海河口区水环境管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入海河口(简称“河口”)既是河流的终端又是海洋的起点,水动力特征、水质特征和水生态特征均既不同于近岸海域也不同于河流,对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至关重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河口海岸管理工作经历了重大发展与变革,各涉海管理部门提供了一定的管理支撑,但也存在多个问题亟待解决.如多个功能区划作用于同一河口水域;咸淡水水质功能类别不一致,水质指标体系存在显著差别;重要河口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长期“一片红”,不能客观反映公众、地区及国家水质目标责任主体需求;未明确河口的管理范围,造成与《环境保护法》相应的管理措施无法相适应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并在详细分析河口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河口水环境管理经验,提出了科学划分河口水体单元并纳入流域管理;以河口为纽带,开展我国重点流域及海域水生态分区工作;协调多个标准在河口区域差异,同步考虑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GB 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修订工作;陆海统筹,河海兼顾,充分发挥从山顶到海洋的营养盐控制策略等相关衔接建议.   相似文献   

8.
Bayes理论在河流水质模型参数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数识别是水环境数学模型建模的重要步骤.在实际模拟过程中,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数据进行模型参数识别.充分利用研究者已有的经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模拟过程的风险.Bayes理论为把研究者的经验或前验信息纳入到水质模拟提供了一个定量手段.采用离散Bayes理论的基本方法,以国内某河段实际监测数据为基础,完成了模型的参数识别过程,并对识别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采用Bayes理论获得的参数识别结果能够达到模型验证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天然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的最优化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计算天然河流纵向离散系数的最优化方法,并用此法对岷江蕨溪段的试验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了该段河流的纵向离散系数。  相似文献   

10.
苏州河纵向离散系数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苏州河水文水质资料的分析,并进行了水槽因子影响试验、非定常潮汐水流的模拟试验以及环境水力学理论分析和相似律推算,得到了比较符合实际的纵向离散系数取值范围:苏州河为单向流时K≈(5-35)m^2/s;苏州河在潮流往复作用下,k=(2-12)m^2/s。运用水质数学模型和苏州河实测的水文水质同步资料对纵向离散系数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1.
<正>河口地区是遭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密集的人口、繁荣的经济使得河口城市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威胁制定相应的适应策略变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和新奥尔良、日本东京、加拿大温哥华等国际重要河口城市已经制定了详尽的适应气候变化策略,其中有很多有益的经验值得我国的河口城市学  相似文献   

12.
根据长江次级河流临江河回水段的实际情况,建立一维水质模型,模型中的各变化项采用有限差分法(FDM)进行离散,以回水段水体中COD和NH3-N的实测资料为基础,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AGA)对2种污染物的纵向离散系数及一级降解系数进行反演计算,得出回水段COD和NH3-N的纵向离散系数分别为0.5227,0.5196km2/h,一级降解系数分别为0.0342,0.0367h-1;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FDM-AGA方法能较好地运用于次级河流回水段水质模型的多参数识别.  相似文献   

13.
闽江口溶解态锌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元素在河口区的化学行为,有助于认识元素在河口区的质量平衡,因而有助于地球化学模式的发展。因此,探讨元素的河口行为非常重要,国内外通常利用组分-盐度(或氯度)关系图法来进行研究。对于锌等元素而言,由于还参与生物的循环过程,因而受到较多因素的制约,常在不同的河口呈不同的行为。 溶解态锌在一些河口呈保守行为,在另一些河口呈非保守行为,而有一些文献则报道了在同一河口中所观测到的保守和非保守行为。这些研究大都基于一次观测或少量观测而得到,只有少数研究报道了同一河口多年观测的结果。本文利用1986年我所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可变模糊数学模型的大河口水库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科学客观准确地评价大河口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对大河口水库布设的18个水质监测点位进行了23个月的水质分析检测工作,并选取COD、Chl-a、TP、TN共4项水质指标,运用模糊可变集理论和方法,构建了用于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的模糊可变模型,结合等权法、熵值法和单纯阈值法3种主客观赋权法,对大河口水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可变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应用于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具有合理性和客观性,3种权重下取得评价结果一致,大河口水库各监测点水质呈现富营养化状态,B_1、B_2和L监测点水质属于重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5.
河流离散系数是衡量河流对污染物质混合输移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在水质控制方案的制定和水环境容量的研究中都是很重要的。一般河流的离散系数,可以根据河道断面流速分布和表观水力学参数来估算,但更可靠的方法是根据现场示踪实验的结果来确定。  相似文献   

16.
珠江口海域污染物迁移扩散和转化基本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陆源污染物大多经由河口入海,故在研究河口区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和转化时,可把河口当作“总排污口”(污染源)。 从河口进入海洋中的污染物有油类、重金属和农药等。它们多以悬浮态或粘附在悬浮物质上进入海洋。从河口到海洋,环境条件不断改变,温度、盐度、酸碱度、氧化还原状况、  相似文献   

17.
以大辽河为例分析中小河流入海通量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目前河流入海通量估算方法的比较分析,针对我国北方的大部分河流属中小河流,监测频率不高,潮周径流量与进潮量之比很小的情况,指出了估算河流人海通量的技术障碍,分析各种河流、河口通量估算方法的误差来源、应用条件,比较潮时通量法、水期加权法、年平均法、概率分布法以及对流-扩散模式法等各种时段通量的估算方法.从河口上游水文站时段通量、河口段流达率、区间排放量的关系出发,提出实用化的河流人海通量的计算方法,并用于水质监测频率较低的感潮河流人海通量的估算和分析.通过对2003年大辽河人海通量进行实例计算,全面考虑时段离散通量,验证了方法估算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未来盐水入侵对河口淡水潮汐湿地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本研究将河口淡水潮汐湿地土壤移置到半咸水潮汐湿地,研究土壤移置30、180和510 d后,河口淡水潮汐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LOC)组分和碳获取酶活性(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水解酶、过氧化氢酶与酚氧化酶)对盐分增强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盐分增强对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显著,盐分增强促进土壤MBC和DOC的含量增加,土壤EOC的含量减少.植物地上生物量随着土壤盐分的增强而降低,而地下生物量随着盐分的增强而增加.细菌丰度随着土壤盐分增强而减少,真菌丰度随着土壤盐分增强而增加.随着土壤盐分的增强,4种碳获取酶的活性增加.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碳获取酶的活性受土壤Fe(III)/Fe(II)比值、土壤C/N比值及土壤真菌/细菌(F/B)比值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河口淡水潮汐湿地由淡水潮汐湿地转变为半咸水潮汐湿地,植物的根系泌氧和有机物分泌都会相应增加,土壤有机质质量变差,故而土壤碳获取酶的活性会相应增加,而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大量减少.因此,未来海平面上升后,河口淡水潮汐沼泽湿地土壤碳储量减少,并进一步加剧海平面上升对河口淡水潮汐湿地生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及理论分析,提出高浓度尘源可选用二台或多台除尘器串联组合的除尘工艺,介绍了串联组合工艺的原则及其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长江南通段污染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应用贴体坐标系和有限体积法求解的二维水流-水质方程的模型,对潮汐河口南通段污染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揭示了水深、水面比降、纵向及横向混合系数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时段与污染带范围的相关关系,并进行了各影响因素的灵敏度分析,对灵敏度大小进行了排序:水深>水面比降>横向混合系数>纵向混合系数>排放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