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深化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大会战活动,全力遏制因酒后驾驶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7月6日晚,泉港区交警大队联合边防所、派出所等警种组成联合整治大队,开展整治酒后驾车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水运事业和船舶大型化的快速发展,内河尤其是水网地区航道低等级与船舶大型化的矛盾日益突显,造成航道上屡发船与船相撞和船舶撞桥事故,其中船员酒后驾驶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36%。据专家介绍,船员酒后驾驶船舶与没喝酒驾驶船舶的相比,发生水上交通事故的比率要高16倍。  相似文献   

3.
整治酒后驾驶特别是醉酒驾驶交通违法行动,实为一次爱民活动。这一整治行动到底救了多少人的命?这个问题已有答案。8月15日起的一个月来,全国共查处酒后驾驶违法行为65397起,其中醉酒驾驶10711起。因酒后驾驶引发交通事故320起,死亡118人,受伤351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7.5%、36.2%和31.0%。  相似文献   

4.
法国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汽车。但因交通管理措施得力,法国交通事故率相对较低,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不足 5000人。法国政府和交管部门降低交通事故有“五大法宝”,即严格的驾照考试制度、良好的道路状况、完备的交通标志和交通信息提示、对酒后驾驶等违章行为  相似文献   

5.
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从2011年6月30日的统计数据看,公安机关查处酒后驾驶机动车数量、醉酒驾驶机动车数量、因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妒因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等4项数据与2010年同期相比,均出现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全部超过三成,特别是酒驾数较2010年同期下降39%。  相似文献   

6.
《安全与健康》2006,(5S):9-9
山东省沂南县交警大队最近印制了3000张交通安全警示卡,送到辖区各大酒店,餐馆的餐桌外上,以此劝阻驾驶员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随着国产汽车升级换代,大量引进技术生产新车和进口汽车的增加,特别是桥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道路畅通,加强交通安全,人、车、路和交通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以寻求道路的最大通行能力,交通事故最少,运输效率最高,运输费用最省,交通公害最低,从而达到安全、经济、迅速、便利的目的。为了加强交通安全首先要把人为的交通事故隐患,酒后驾驶车辆彻底消灭。为什么要严禁酒后开车?汽车是一种速度较快,重力较大的交通工具,汽车驾驶员在道路上行驶,会遇到非常复杂的交通情况。驾驶员必须有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8.
法国汽车普及率很高,几乎每个家庭都拥有汽车。但因交通管理措施得力,法国交通事故率相对较低,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不足5000人。总体来说,法国政府和交管部门降低交通事故有"五大法宝",即严格的驾照考试制度、良好的道路状况、完备的交通标志和交通信息提示、对酒后驾驶等违章行为的严厉惩处、对提高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林晖 《安全与健康》2007,(12):54-55
据统计我国汽车保有量不到全世界2%,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则占全球的比例达到20%。目前,交通安全管理已成为各级安全管理的重点之一。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原因众多,其中,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普遍比较淡薄,没有养成正确的驾驶习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不多是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意识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从2011年6月30日的统计数据看,公安机关查处酒后驾驶机动车数量、醉酒驾驶机动车数量、因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因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等4项数据与2010年同期相比,均出现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全部超过三成,特别是酒驾数较2010年同期下降39%。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世界范围每年约有60多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中,通过对事故的分析和交通安全工程师对人车安全系统的研究,发现驾驶人的生理素质对事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因此,要想安全驾驶一生,就必须了解驾驶员生理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克服驾驶员生理对安全不利因素的方法。影响驾驶安全的生理因素主要有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听觉特性、人体感觉特性、驾驶疲劳特性以及酒后驾车等对安全行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最近,全国公安机关全力整治酒后驾驶的违法行为,对醉酒驾车者一律予以治安拘留15日的处罚,致使好酒驾车者“闻风丧胆”,交通事故大大减少,避免了无数家庭悲剧的发生,给社会带来了和谐稳定,收效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3.
智能监测系统,杜绝酒后驾车行驶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调查显示,酒后驾车和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为此,科学家们推出了酒精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在汽车的方向盘上安装一个成分分析仪,如果司机呼出气体的酒精含量超过限量,系统就会通知车载电脑将车自动锁住,让人无法开动,从而避免酒后驾驶。  相似文献   

14.
1、防瞌睡。夏季驾驶室温度高,驾驶员体力消耗大,易疲劳打瞌睡。如感到困倦即应停车休息或用冷水洗脸、活动四肢,等精力恢复、头脑清醒后再继续开车。 2、防酒后驾驶。热天就餐易饮酒。可驾驶员酒后开车不仅道路交通法规明令禁止,而且是行车安全之大忌。驾驶员必须做到开车不喝酒。  相似文献   

15.
大量事故统计表明:驾驶员信息的可靠性对交通安全起决定性的影响.大约90%以上交通事故是由驾驶员的信息处理故障或缺乏警觉等行为引起的。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驾驶员应密切注视周围环境的变化,当发现外界刺激信息——突变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调节驾驶操作,使车辆正常行驶,否则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从根本上来讲,交通事故往往发生在突变时刻。驾驶员正确地掌握突变信息的先兆是预防交通事故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根据录音节选)一、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略)二、交通事故致因分析(略)三、减少交通事故的对策从人、车辆和环境的主动安全技术、被动安全技术及ITS在交通安全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探讨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交通安全的对策。(一)主动安全技术1、人的主动安全性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教育和宣传以及交通安全的解释;交通医学(感知交通环境信息);交通的法律安全(血液酒精浓度检验、吸毒检验及法律裁决)。2、车辆的主动安全主要内容为:行驶安全(避免因驾驶不当或驾驶行为不当,例如,违反交通法规而引起交通事故等);工作环境安全(降低汽车驾…  相似文献   

17.
交通事故致因中的人为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交通安全状况,减少交通事故,从最主要的因素——人为因素出发,分析其影响。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驾驶员处理交通事件的能力(包括新手、老年、酒精、药物、疲劳、压力等),驾驶员在驾驶时采取冒险行为(包括不正确使用安全带、超速、犯罪、自杀等)。结果表明:新手驾驶、饮酒驾驶、疲劳驾驶、不正确使用安全带驾驶等仍是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配合渣土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提高渣土车驾驶员的文明行车意识,确保群众出行安全,3月17日下午,福州市建新派出所交巡警与社区民警一同深入辖区汽车维修厂等企业,开展渣土车驾驶员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民警们通过《人车路》杂志上真实的渣土车交通事故案例,向渣土车驾驶员宣传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超载及保持车牌清洁、严禁滴洒漏等方面注意事项,受到了广大驾驶员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一是一些人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比较淡漠,违章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车辆驾驶人员超载、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车、无证驾驶等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大量存在。二是道路交通工具构成复杂,到2002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一亿余辆,其中,汽车2141万辆、摩托车5037万辆、拖拉机1573万辆、农用运输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从公安部有关部门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04554起,死亡25952人,伤67032人,直接经济损失27213万元,一次死亡5人以上恶性死亡事故58起。这一系列数字显示,今年3月公安部交通安全紧急电话会议后,交通安全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虽一度得到遏制,但恶性事故仍接连不断,总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全国道路交通运输和人员流动量大幅度增长,加上驾驶员超载、超速、酒后开车及无证驾驶等违章现象严重,不安全因素显著增多。另一方面,山区道路交通管理失控,极不适应交通运输增长的需要,5月份发生的6起死亡5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