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鹏 《青海环境》2015,25(2):72-74,96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的是持久存在于环境中,具有很长的半衰期,且能通过食物网积聚,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有机化学物质,尤其以二噁英影响最大。文章通过对青海省2011年至2013年间二噁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状况进行分析,从行业对二噁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特点进行了论述,并提出相关防治对策,为青海省的二噁英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腐殖质是一种大分子有机混合物,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和沉积物中,其能与进入环境的有机农药发生相互作用,并改变这些有机农药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形态、迁移转化、生态毒性和生物有效性等。对腐殖质吸附有机农药的机理以及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了总结,包括离子键、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配位体交换、疏水性分配和电子转移等多种吸附作用力的特性、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和受控因素。最后,对两者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张芹  郭志顺  周谐 《四川环境》2007,26(2):14-16
为了了解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情况,对该水体部分鱼类样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三峡库区重庆段水体中的部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经在鲶鱼和鲤鱼体内形成富集,其检出浓度较之水体中对应浓度要高出2~4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4.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17(3):44-44
<正>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正式生效3周年之际,为期两天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7暨第二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近日在辽宁省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青海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十二五"环境保护及青海省环境保护"十一五"中期评估结果,预测青海省"十二五"期间环境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防治对策及建议,以求从管理层面制订和实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政策,力求使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更好地推动青海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国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场地的来源及修复现状,从污染场地的监管体系、政策法规、修复技术、修复资金筹集等方面分析了国内现有管理体系及其存在的问题。我国曾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产和使用大国,在生产和流通等环节都曾产生大量的污染场地,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结构的调整,大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产和使用企业停产或搬迁后留下了大量受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7.
DDT废弃处理与环境修复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DT是首批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一,我国在20世纪60~80年代曾大量生产和使用。本文阐述了国内外有关DDT的废弃处理技术与环境修复技术,并按原理将其概括为物理法、高温热解法、化学还原脱氯法、化学氧化法、机械化学法、生物法等几类,介绍每项技术的机理及应用情况。本文还对DDT的废弃处理技术和环境修复技术目前需要研究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刘斌 《青海环境》2014,(1):36-39
近年来,冰川中可持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简要介绍了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的科学意义及现状,着重阐述了POPs中PAHs在极地和高海拔高山地区雪冰中的环境化学行为及其研究现状。全文后面我们综述了冰雪中多环芳烃的预处理及分析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绿叶》2011,(10):65-66
本刊讯几年前人们普遍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个名词还比较陌生,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POPs的防治与人类健康问题,乃至此类化学物质的来源、控制工作。日前,一项针对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公众意识认知程度的调查显示,有57%以上的居民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的环境风险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达到了初步了解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二恶英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为国际社会所关注。本文就二恶英的基本情况、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环境、人类的危害等方面进行介绍,简要说明二恶英的基本特征和毒性效应,提出应对二恶英污染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损害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直接危害着水体、空气、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其服务功能下降,而且以环境为媒介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发现的受污染场地类型多样,既有仅含某种重金属污染物或某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性质较为单一的污染场地,也有多种污染物并存的复合型污染场地。  相似文献   

12.
土壤和沉积物对多环芳烃吸附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亚平  石辉 《四川环境》2007,26(5):102-106
多环芳烃在土壤和沉积物上的吸附作用是影响其持留、分布、迁移转化及最终归趋的关键过程。本文阐述了土壤和沉积物对多环芳烃的吸附作用机理,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及吸附作用对其他降解过程的影响,并探讨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土壤/沉积物是一个复杂的多介质多界面体系,具有复杂的吸附活性中心,多环芳烃在其上的吸附是矿物成分和有机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一的表面吸附过程或分配过程,因此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吸附等温线。在吸附过程中,土壤和沉积物的粒度、有机质含量与组成、温度、pH以及被吸附多环芳烃的性质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多环芳烃吸附过程中,如何结合其定量结构性质、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界面结构以及环境化学特征认识吸附机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3.
胡科  李崇瑛  蒋霞  余朝琦 《四川环境》2009,28(6):101-104
冰雪是地球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环境组分,它们不仅直接影响着全球的水循环,而且也直接影响着一些物质在不同纬度和海拔上的分布。随着气候的变化,在中低纬度使用和排放的POPs能够挥发到大气中,并伴随着大气的运动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迁移,这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主要介绍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历史排放数据,并详细阐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冰雪中POPs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秀美巢湖何时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31日,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在全省环保工作会议上宣布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从今年起,全面禁止新上向巢湖排放氮、磷污染物的项目,明年起,全面停批向河流排放重金属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项目。众所周知,巢湖是  相似文献   

15.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量控制计划或方案实施过程中,当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将出现新的污染源,区域内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一步增加,如果超过环境容量,根据总量控制原理,则必须对原有的总量控制计划或方案进行调整,保持总量平衡。由此可见,建设项目污染物的排放,打破了总量控制区域内各污染源允许排放量之间的平衡,必须对各单源允许排放量进行再分配。因此,建立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模式,实施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对保证区域总量控制计划的稳定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建…  相似文献   

16.
土壤对钻井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吸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钻井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吸附的机理,对吸附量和有机负荷的关系进行了阐述;针对钻井废水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钻井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吸附量与土壤有机负荷的关系符合初始质量等温线;土壤中天然有机质含量越高,对钻井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吸附能力越强;土壤对钻井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持久吸附作用;天然有机质含量越高的土壤对钻井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持久吸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7.
声化学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中微量、痕量有机污染物的环境与生态效应一直是环境化学中研究的热点内容。199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之列为重大课题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而对饮用水,深度处理的目标是采用高效的方法去除污染物。在已经推广的方法中主要有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光化学催化和超滤法等。其中以臭氧氧化法最具有推广价值。但其处理成本较高,对具有强烈环境毒理学效应的芳香族、杂环类化合物的氧化降解率较低。因此,水体中微量,痕量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方法是水处理技术中的难题。80年代以来,声  相似文献   

18.
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对藻类毒理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并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藻类作为初级生产者,是整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因此研究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对藻类的毒理性,对于环境污染的监测具有深远的意义。就有机污染物对藻类的毒性机理、藻类对有机污染物的敏感度等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藻类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正渤海湾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实验室以渤海湿地"水体-土壤-生物"生态环境系统为主体研究对象,围绕该环境中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蓄积、代谢和转化过程,借助现代分析表征手段和方法,研究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以及土壤微生物在转化过程中的响应及作用。实验室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01244)及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以研究污染物在海洋-河流-土壤-生物等介质间的传输和转化途径及由此导致的生态环境危害机制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向和相关内容如下:(一)滨海湿地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的环境生物化学  相似文献   

20.
耿亮  陆光华 《四川环境》2006,25(1):70-73,105
氯代芳烃及其衍生物是一类毒性强、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化合物。在我国江河水体中检出率高,其中许多是优先监测污染物。水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可能通过几种微生物的一系列共代谢作用得到大部分,甚至是彻底的降解。本文针对水环境中的氟代芳烃污染物,分析了共代谢的类型、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对利用共代谢机制修复水中氯代芳烃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本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