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秋季迁徙期和越冬期水鸟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共包括8条样线40个观测点.结果表明:(1)秋季迁徙期共记录水鸟6目14科54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5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8种;越冬期共记录水鸟5目7科31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4种.(2)2个时期雁形目水鸟种类和数量均占优势,豆雁(Anser fabalis)、斑嘴鸭(Anas poecilorhycha)、赤膀鸭(Anas strepera)和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为优势物种,丹顶鹤(Grus japonensi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和大大鹅(Cygnus cygnus)等珍稀水鸟也有一定的种群数量.(3)秋季迁徙期水鸟种数、数量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多于或高于越冬期.(4)5种典型生境之间水鸟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天然水域是水鸟群落的主要分布区.(5)自然生境内的水鸟种数、数量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一般多于或高于人工生境.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自然生境之间水鸟群落结构相似程度高于人工生境.  相似文献   

2.
于2015-2020年每年1月采用样区直数法对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18个样区的水鸟进行1次监测,探讨6年间水鸟数量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共记录水鸟7目12科47种87 433只.雁形目种类占绝对优势,其个体数占水鸟总数量的75.33%.共记录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白鹤Grusleucogeranus、白枕鹤Grusvipio、东方白鹳Ciconiaboyciana和黑鹳Ciconia nigra)以及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水鸟数量和物种数主要由雁形目和鸻形目鸟类组成,雁形目水鸟数量呈上升趋势,鸻形目水鸟数量波动大且呈下降趋势.鸬鹚类、鹳类、??类、鸥类的年际变化曲线类似.鹤类和鸻鹬类的数量高峰与低谷正好与上述4种水鸟类群相反.共记录优势种6种,以雁形目鸟类为主,其中豆雁Anser fabalis是连续6年的优势种.研究期间物种数(31-38种)变化不大,数量(7 313-21 883只)变化明显. 2020年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6年中最低,主要因为豆雁占绝对优势(44.38%).上述结果表明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水鸟资源丰富,在鄱阳湖濒危水鸟和水鸟多样性的保护与维持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鸻鹬类较雁鸭类更难适应水位的变化;鸬鹚类、鹳类、??类、鸥类的生态需求类似,与鹤类和鸻鹬类的生态需求存在较大差异;湖区多样的微生境才能维持较高的水鸟多样性.(图2表3参34)  相似文献   

3.
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对草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主要水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共记录草海主要越冬水鸟30种,隶属于6目10科17属,区系上以古北型与全北型居多;(2)雁形目水鸟种类与数量均占优势,白骨顶(Fulica atra)、赤颈鸭(Anas penelope)、斑头雁(Anser indicus)、赤麻鸭(Tadorna ferruginea)、赤膀鸭(Anas strepera)5种水鸟优势度均达10%以上,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和灰鹤(Grus grus)等珍稀水鸟也具一定的种群数量;(3)5种草海典型生境栖息的水鸟种类与数量存在显著差异(Kruskal-Wallis H Test:n=30,!2=16.1893,P=0.003),浅水区是水鸟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多样性指数(H'=1.079)和均匀性指数(J'=0.804)均最高,而耕地最低(H'=0.345;J'=0.493);(4)群落聚类显示,草海主要水鸟可分为7类伴生群落,不同群落在不同生境中分布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于2015—2019年5月和6月采用样线法结合样点法对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繁殖期鸟类进行实地调查观测,并分析鸟类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年际和月份变化,以确定鸟类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保护区繁殖期鸟类共观测到99种,隶属15目33科,以雁形目(Anseriformes)和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鸟类为数量优势种,大鸨种群动态呈显著时空变化。保护区鸟类物种种数和种群数量呈显著空间差异,鸟类群落多样性呈显著年际差异和空间差异,湿地鸟类多样性高于草地,以农田为主的栖息地最低;保护区鸟类群落多样性平均值为2.39±0.39。鸟类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33±0.05,且存在显著空间差异。关注繁殖期鸟类可确定重点保护时段和保护区域,提高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确保繁殖期鸟类免受人为干扰。同时,应加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为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效评估和保护政策优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5.
2002年4月~2003年6月,利用样线法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群落结构.调查记录到鸟类172种,结合历史文献可知,保护区内有鸟类14目43科223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3种,中国特有种17种.居留型组成为夏候鸟63种、冬候鸟14种、留鸟128种和旅鸟18种.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以针阔叶混交林最高(3.99),落叶阔叶林的最低(1.79);均匀度指数以水域生境的最高(0.87),村落生境的最低(0.61).各生境鸟类群落结构的相似性都很低(<60%),具有明显的差异.表2参16  相似文献   

6.
鸟类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也被认为是最好的生物指示物种。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白龟湖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4种,隶属于13目34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1种,河南省重点保护鸟类4种。自然保护区内鸟类Shannon-Wiener指数(H)为3.71,均匀度指数(J)为0.57,Simpson指数(D)为0.84,Margalef指数(M)为9.73,优势种为白骨顶(Fulica atra)。IUCN红色名录濒危等级中极危1种,濒危2种,近危2种,易危1种。东洋界、古北界和广布种鸟类分别为9、34和51种。冬候鸟、夏候鸟、留鸟和旅鸟分别为30、9、26和29种。不同生境中多样性指数也有所不同,H、J和D指数均以乡村农田、人工灌木丛和公园生境为较高,以湖泊、河流河汊和石滩滩涂生境为较低;但M指数以湖泊、乡村农田和河流河汊生境为较高,以公园、人工灌木丛和石滩滩涂生境为较低。此次调查不仅丰富了白龟湖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而且为保护该湿地冬季鸟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连云港市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上,是水鸟的重要停歇地和越冬地。分别于2016—2018年冬季,对连云港市临洪河口、青口河口、兴庄河口和埒子河口湿地水鸟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水鸟47种,隶属于8目12科;其中,冬候鸟37种(占总种数的78.72%),留鸟5种(占10.64%),旅鸟5种(占10.64%);有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各1种,累计共有5种水鸟的单次调查数量超过该物种全球种群数量1%的标准。不同年份间水鸟物种数和数量不同,2017年种类和数量均最多,2016年种类最少,2018年数量最少。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以2017年为最高,2018年居中,2016年最低;而2016年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4个河口间水鸟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但水鸟数量和密度差异显著(P均0.001)。河口间水鸟相似性指数(≥0.600)均较高,其中,兴庄河口和埓子河口水鸟相似性指数(0.714)最高。研究结果表明连云港市滨海湿地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地,且不同河口水鸟多样性受各区域的围垦、开发建设和生境改变等因素影响。针对越冬水鸟资源及栖息地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于2015年夏季和冬季,采用样线法对浙江开化县钱江源国家公园及周边区域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12目39科112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两季总体而言留鸟种数最多,占鸟类物种总数的57. 14%,夏候鸟和冬候鸟各占19. 64%。夏季留鸟(67. 90%)比例高于冬季(61. 25%)。区系方面,东洋界最多(57. 14%),其次为古北界(38. 39%),夏季东洋界鸟类(70. 37%)比例高于冬季(52. 50%)。钱江源国家公园的物种数和物种多样性高于周边区域。夏季农田村庄(农田村庄周边分布有丘陵)和城镇用地的多样性指数和物种数较高,次生林优势度指数最高;冬季鸟类多样性指数和物种数最高的生境是农田村庄,物种数最低的生境为天然林。研究结果表明,中度干扰强度的生境(周边有丘陵的农田村庄)对鸟类多样性的保护起重要作用,而天然原生林对保护濒危鸡形目鸟类起重要作用,因此这2种生境均应得到很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汕头市海岸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三大候鸟迁徙路线涉及区之一;分布64种水鸟,约占汕头鸟类总种数的51.2%。汕头海岸湿地自然保护区给鸟类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和丰富的食物来源,每年都有超过了3万只以上的候鸟类在此停留或越冬,是重要的国际候鸟迁徙区及水禽繁衍区。  相似文献   

10.
对广东汕头海岸湿地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00种,隶属15目31科,其中古北界鸟类43种,东洋界鸟类45种,广布种鸟类12种.区系组成呈南北鸟类混杂分布,鸟类的多样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该湿地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中的鸟类43种.对5个湿地样区的主要鸟类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反映汕头海岸湿地是水鸟类重要的越冬栖息场,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以三屿围和六合围两个样区较高,分别为3.2306和3.2283,濠江口的多样性指数较低,为1.981.群落多样性指数的高低主要受物种数量和各物种数量均匀度的影响.本文还提出了对鸟类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建议.表3参9  相似文献   

11.
广东汕头海岸湿地鸟类群落与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何克军  常弘 《生态环境》2005,14(5):746-751
对广东汕头海岸湿地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00种,隶属15日31科,其中古北界鸟类43种,东洋界鸟类45种,广布种鸟类12种。区系组成呈南北鸟类混杂分布,鸟类的多样性表现出明显季节性。该湿地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名录中的鸟类43种。5个湿地样区主要鸟类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结果表明,汕头海岸湿地是水鸟类重要的越冬栖息场,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以三屿围和六合围两个样区较高,分别为3.2306和3.2283;濠江口的多样性指数较低,为1.98l。群落多样性指数的高低主要受物种数量和各物种数量均匀度的影响。文章还提出了对鸟类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甘肃玉门地区繁殖期鸟类多样性及年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4月至2019年6月,采用样线法对玉门地区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17目36科97种,其中水鸟46种,国家Ⅰ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0种。就居留型而言,夏候鸟(53种)和留鸟种数(23种)分别占鸟类总种数的54.64%和23.71%。各年度鸟类居留型组成略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F_(2,20)=1.385,P=0.296)。4种生境中,湿地生境鸟类物种多样性最高,村落生境最低;农田疏林和村落生境相似性指数最高,湿地和村落生境最低。湿地和荒漠生境鸟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与其他生境之间均呈显著差异(P0.05);农田疏林生境鸟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与村落生境之间无显著差异(P=0.065)。相关性分析发现,4—5月玉门地区平均降水量与鸟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之间相关不显著(r=0.02,P0.05;r=-0.070,P0.05),而4—5月均温与鸟类多样性指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79,P0.05)。玉门地区繁殖期鸟类群落变化总体平稳,年间波动幅度小。  相似文献   

13.
鸟类作为生命系统的一个重要类群,对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天祝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带,植被群落多样,为鸟类提供了多样的栖息环境。为了解栖息于该地的夏季繁殖鸟类多样性状况,于2014—2019年6—7月采用固定样线法对甘肃省天祝县夏玛地区鸟类进行观测。共记录到鸟类77种,隶属于8目26科。其中,留鸟48种,夏候鸟29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中的易危(VU)等级1种。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结构在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上均以林地生境(59种,3.940 58,0.694 69)为最高,高山裸岩生境(9种,2.598 06,0.458 02)最低。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对天祝地区不同生境不同海拔观测到的鸟种数和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鸟种数显著下降(P0.001)。由于人类活动对该区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鸟类栖息地质量和面积受到不利影响,鸟类观测与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鸟类对环境条件与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开展鸟类多样性监测对于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动态具有现实意义。基于以往调查,2019年通过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法,对北京市云蒙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代表性的北部区域鸟类多样性开展调查,了解10年间鸟类物种变化。调查记录到鸟类16目43科157种,占北京市野生鸟类(493种)的31.8%;在区系组成上,古北界成分占比最大(109种);本区有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北京市重点保护鸟类54种;与2010年第一次科学考察对比(169种),鸟类物种组成出现变化,其中未见物种52种,新增加物种40种,鸟类居留型存在变化,新增东洋界起源繁殖种类;结合密云区近10年气温升高的趋势,鸟类组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此影响。研究结果为后续进一步开展鸟类多样性监测提供了阶段性参考信息,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多样性长期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并为提升本区鸟类物种保护成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江苏东台条子泥和如东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节点,是水鸟重要中转停歇地和越冬地。分别于2017—2020年冬季采用样点法对东台条子泥和如东湿地越冬水鸟种类、数量及生境类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处湿地共记录水鸟52种,隶属于8目13科;其中,东台条子泥湿地记录到水鸟8目12科42种,累计有5种水鸟单次调查数量超过该物种全球种群数量1%的标准;如东湿地记录到水鸟6目11科43种,累计有3种越冬水鸟数量达到该物种全球数量1%的标准。不同年份间2处湿地水鸟物种数、数量和多样性指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东台条子泥湿地水鸟密度显著大于如东湿地。水塘和滩涂是湿地越冬水鸟分布的主要生境,东台条子泥和如东湿地在这2种生境中的水鸟类群组成、群落相似性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东台条子泥和如东湿地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地,两地间水鸟多样性差异与生境利用和人为干扰等因素有关。针对水鸟及栖息地保护和管理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贡嘎山鸟类的多样性、分布及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类是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开展鸟类多样性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格局,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2011-2018年采用固定样线法并辅以红外相机拍摄法,对贡嘎山东坡和西坡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259种,隶属14目52科.其中非雀形目13目15科63种,雀形目37科196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0种,中国特有鸟类15种.贡嘎山区域以留鸟为主,达179种(占69.1%),夏候鸟63种,冬候鸟9种,旅鸟8种;鸟类多样性整体上呈现中锋分布模式,即以中海拔带鸟类的多样性最为丰富.东西坡鸟类的多样性和区系差异较大,东坡鸟类多样性高于西坡,虽均以东洋界物种为主,但古北界鸟种在西坡所占的比例高于东坡.本研究为贡嘎山自然保护区增加鸟类新纪录11种.(图1表4参28)  相似文献   

17.
于2018年12月—2019年11月对江苏东台进行了8次鸟类野外调查,结果显示,东台记录到180种鸟类,隶属于14目46科,其中分布型以古北界鸟类居多,共计80种(44.44%);居留型以留鸟、冬候鸟和夏候鸟为主,共计134种(74.44%)。国家Ⅰ级保护鸟类5种,为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勺嘴鹬(Eurynorhynchus pygmeus)、小青脚鹬(Tringa guttifer)和黑嘴鸥(Saundersilarus saundersi);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2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CR)1种,濒危(EN)3种,易危(VU)2种,近危(NT)5种,多分布于沿海滩涂生境。故应优先保护研究区内的湿地滩涂生境,可通过建设人工潮沟和近海浅水塘,维持关键光滩及制定长效监测方案等方法进行保护。研究结果可为世界遗产保护地条子泥湿地的管理以及该区域未来的鸟类监测提供本底数据。  相似文献   

18.
了解鸟类资源状况、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是后续开展长期鸟类监测的工作基础.通过样线和网捕环志调查并综合之前的访问调查记录,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发现鸟类313种,分属于16目57科.从居留型看,留鸟182种,候鸟109种(其中夏候鸟90种、冬候鸟19种),旅鸟及迷鸟22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二级保护鸟类42种.鸟类分布型共有13种,以东洋型(76种鸟)和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68种鸟)为主.各类生境中的鸟类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农田,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与高山草甸.总体上,唐家河保护区鸟类特有种和受保护物种较多,群落结构与生境关系密切,生物多样性随着海拔的上升而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9.
广州南沙湿地鸟类群落组成、多样性和保护策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常弘  彭友贵 《生态环境》2005,14(2):242-246
采用系统抽样技术和样带法,对广州南沙地区湿地鸟类群落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95种,隶属15目34科68属。国家Ⅱ类保护种类11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鸟类16种。东洋界鸟类44种,古北界种类41种,广布型种类10种。鸟类群落多样性以近岸及海岸湿地最高,多样性指数3.4250,均匀性指数0.8711。南沙地区湿地鸟类资源丰富,分析了鸟类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开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湿地鸟类保护的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并提出厂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16—2019年对甘肃省碌曲县夏季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目38科125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6种。有4种调查鸟类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等级,6种被列为近危(NT)等级。依据居留型可将调查鸟类划分为留鸟(56种)、夏候鸟(51种)、旅鸟(14种)和冬候鸟(4种)。根据《中国动物地理》,繁殖鸟类中以古北界鸟类为主,兼有东洋界鸟类,种数居于前列的几种类型分别为古北型(23种)、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18种)、不易归类的分布型(13种)、全北型(17种)、高地型(12种)和东洋型(10种)。该结果与碌曲处于东洋界和古北界过渡地带有关,充分体现了碌曲动物区系属古北界青藏高原区青海藏南亚区的基本特征。不同生境群落结构中,草原生境鸟类物种数最多,为71种,其次为乔木林生境,为61种,物种数最少的是河流生境,为39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最高的生境是乔木林生境,其次是湖泊生境,灌丛生境最低。Simpson多样性最高的生境是湖泊生境,其次是乔木林生境,灌丛生境最低。G-F指数表明2016—2019年,整个调查区鸟类在科、属水平上的多样性较高。今后应加强对尕海湿地生态系统和则岔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以维护碌曲鸟类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