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跨地,市行政区域河流边界水质达标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使跨行政区域的河流水质达标管理,在跨行政区域河流的边界处设置水质监测控制断面,依据上下水断面控制目标,各行政区行政首先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以控制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总量,做到在下水边界水质达标交接,共同保护河流水质,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以促进社会和经济可持贯续发展。论述了跨行政区河流边界水质达标管理的必要性、达标管理的内容。阐述了边界控制断面设置的原则,水质控制目标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水质达  相似文献   

2.
环境监测的全面质量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一个永恒主题。叙述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概况,论述了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和实施 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指出要实现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这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质量管理规章、程序运行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3.
烟道气现场监测,易出差错。监测人员必须有良好的专业理论水平、丰富的工作经验、高度的敬业精神。本文就现场监测工作易出现问题进行了分析,列举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浅谈企业环保指标考核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企业环境保护总的奋斗目标转化为若干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标,通过PDCA循环,实施环保指标考核管理,对环保指标考核管理的基本模式,实施条件,实施方法,考核结果的分析处理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用实例说明了该管理方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运用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结合监测站的特点与论述了站风建设的重要性,并从监测方针,发展目标,民主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良好站风的建设,指出了站风建设是监测站精神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创新监测科研管理 推进环境监测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在科研管理方面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了以科研推动监测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科研管理工作中不断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激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环境监测科研技术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一批实用型科研成果的应用,全面提升了监测科研水平,为江苏省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阐述了开展施工期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的必要性,介绍了施工期环境管理的实施手段,施工单位的环境管理制度,施工期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及对环境监测部门的要求,建议将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纳入正常的环保管理渠道之中,实现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形势与政策需求,剖析了影响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的5方面因素,提出应增强质量管理工作的计划性,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有效利用质量管理信息平台进行管理,加强部门问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发挥质量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淮阴市环保局加强环境监理工作的主要做法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效,指出,只要不断地深化认为,加强领导,建了队伍,强化职能,努力探索,大胆实践,积极工作,就一定能够充分发挥环境监理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环境监测站在新时期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了人性化管理模式,介绍了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思想及人性化管理模式下的人员特性,指出环境监测站实行人性化管理,应转变观念,确定目标,重视监测人员培训,加强与监测人员的沟通,增强团队意识,着力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发展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水环境质量监测的定义和目的,介绍了构成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6个子网,即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监测网、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水体环境质量监测网和锰三角地区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指出了目前该网络存在的不足,提出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设计技术体系、扩大监测网覆盖面、扩展监测项目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中国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自动监测阶段。完善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区域监测系统、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监测项目,以及实现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等是下一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水质评价是目前水环境质量管理的重要支撑,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已经逐渐由断面评价向流域综合评价进行转变与突破。该文对目前的断面水质评价方法进行了归类综述,并且对流域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在各个国家流域的应用进行了重点评述。分析认为中国在流域评价中所使用的"断面比例法"不够准确,缺乏污染物时空分析以及生物评价等问题,并据此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未来地表水质评价方法的提升以及水环境管理的完善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改进的多目标决策的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解决了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是区间而非点的缺陷。但是在计算监测点到各理想区间向量的距离时,各水环境质量指标权重直接影响综合评价的结果,通常的确定方法是简单的假设各水环境质量指标的权重相等,这与实际情况相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将超标法用于多目标决策法中,利用超标法确定各水环境质量指标的权重,然后将其应用于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来分析水环境质量等级。并将改进后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应用于珠江口及邻近海域的水环境中。基于超标法确定权重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与聚类分析相比更有效,与等权重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相比,更能体现水环境的污染状况,可应用于各种环境因子的综合评价中。  相似文献   

15.
滨海新区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面临水资源紧缺与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基于2020年至2021年滨海新区内15个监测站位的丰水期、枯水期实测数据,通过改进型加拿大水质指数模型对滨海新区地表水进行水质评价,在水质评价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性分析与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地表水水质状况的污染源。15个水质监测站位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丰水期水质指数为32.27~82.80,良好水质站位1个,中等水质站位6个,较差水质站位7个,差等水质站位1个;枯水期水质指数为47.28~81.36,良好水质站位1个,中等水质站位12个,较差水质站位2个。污染源分析结果表明:丰水期中,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养殖尾水点源污染;枯水期中,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养殖尾水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6.
新疆地表水水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8年新疆环保系统的水质例行监测结果为基础,分析了新疆地表水水质现状。结果显示,全疆57条监测河流Ⅰ~Ⅲ类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1.9%,29座监测湖库Ⅰ~Ⅲ类优良水质比例为55.2%,总体上全疆地表水污染尚不严重,水质污染主要集中在少数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河段以及尾间湖和纳污水库,且不同区域间的水体污染程度和比例存在一定差别。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范围预报方法初探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2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预报是环境信息公众服务的重要内容,以城市24 h空气质量指数预报为例,探讨了其范围预报方法,并通过均方差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典型城市每日空气质量指数实况数据的波动范围以及预报与实况偏差,针对不同空气质量级别提出建议性的空气质量指数预报变化幅度修正范围,并对预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对乌鲁木齐市建成3个空气自动监测点位以来的空气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在GDP飞速增长、原煤消耗量逐年递增的情况下,空气质量虽没有进一步恶化,但采暖期空气污染依然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9.
The design of a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network is considered as the main component of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including selection of the water quality variables, location of sampling stations and determination of sampling frequencies. In this study, an entropy-based approach is presented for design of an on-lin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network for the Karoon River, which is the largest and the most important river in Iran. I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f design, the number and location of sampling sites and sampling frequencies are determined by minimizing the redundant information, which is quantified using the entropy theory. A water quality simulation model is also used to generate the time serie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water quality variables at some potential sites along the river. As several water quality variables are usually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of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networks, the pair-wise comparison is used to combin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frequencies calculated for each water quality variable. After selecting the sampling frequencies,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a comprehensive monitoring system such as data acquisition,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are designed for the study area,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onitoring equipment are presented. Finally, the assessment for the human resources needs, as well as training and quality assurance programs are presented considering the existing resources in the study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for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e river monitor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世博会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警联动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陆涛 《中国环境监测》2013,29(1):141-146
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空气质量保障目标,开发了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警联动系统.系统主要由区域数据共享、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联动等4个子系统构成,运用了自动质量控制检查、多模式集合预报、秸秆焚烧火点判定、预警联动机制研究、GIS自动化处理和表达等关键技术.在世博会期间,实时监控了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状况,科学预测了空气质量未来变化趋势,成功发布了5次大气污染预警,启动了应急联动措施,为世博空气质量保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该系统也是一次跨行政区解决区域性空气污染问题的有益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