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用Seppak-C_(18)小柱(Waters.Co.)对水中痕量多环芳烃进行富集、洗脱的最佳实验条件,确定了用Zorbaxods柱分离PAH的色谱操作条件。应用紫外(250nm)和荧光(Ex/Em=295nm/427nm)检测器串联的检测系统,大大提高了PAH的检测下限。该方法用于实际水样的测定,其实验结果与用环巴烷萃取法测定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介绍采用过滤、冷凝、吸附剂吸附三级串联的采样装置采集锅炉烟道气中多环芳烃和用超声提取、浓缩器浓缩、高压液相色谱分离、紫外-萤光检测器串联检测的实验方法。此法简单易行,适合于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乙二醇生产废水中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HP-FFAP型毛细管色谱柱,优化的色谱条件为:进样口温度230℃,初始柱温50℃,载气流量1.0mL/min,分流比1∶1。在质量浓度为1.0~150.0mg/L范围内,废水中各组分色谱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89~0.999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63,0.21,0.25mg/L,加标回收率为97.72%~103.52%。  相似文献   

4.
徐林林  张立中 《化工环保》2015,35(2):204-209
采用便携式PM2.5采样器和玻璃纤维滤膜对大气粉尘进行采样,以加压液体萃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3种方法对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进行提取,以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方法进行测定。共检测出16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分别为:萘、苊、苊烯、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和苯并[g,h,i]苝。3种提取方法均可有效提取大气粉尘中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加压液体萃取法的提取效率最高、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次之、微波辅助提取法最低。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连用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大气粉尘中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不低于0.998 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0.80%,检出限不高于0.27 ng/g。  相似文献   

5.
本方法以活性炭采样管采样,于常温下用二硫化碳解吸,在3%PEG-600/上试101白色硅烷化担体(60—80目)柱上,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气相色谱外标法,定量测定大气中的氯乙烯.最小检出量为1×10~(-8)克,采用标准溶液法配制氯乙烯标样.该方法简易可行,重现性好,适用于大气中氯乙烯的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大气中的示踪剂SF_6和CF_2ClBr的方法。对色谱柱的装置,固定相的处理,柱温,载气温流量等条件都进行了试验。SF_6和1211的检测下限分别可达4×10~(-12)(V/V)和1×10~(-10)(V/V)。该法操作简单,分析周期短。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离子阱检测器(GC/ITD)分析技术,对大庆乙烯联合化工厂排污油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了鉴定分析,获得近200个色谱峰,鉴定出109种单个化合物,包括脂肪烃、烯烃、多环芳烃、醇、醛等,其中属于 EPA 指定的优先控制污染物有11种。  相似文献   

8.
采用索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分析了某炼油厂周边土壤中的多环芳烃的种类及含量,考察了6种有机溶剂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浸取效果,探讨了溶剂与溶质溶解度参数差异对浸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试样中含有蒽、荧蒽、芘、 、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和苯并[a]芘8种多环芳烃,其含量分别为4.20,22.05,10.62,4.26,5.54,0.80,0.94,4.18 mg/kg;筛选出二氯甲烷作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浸取溶剂;最佳浸取条件为浸取时间10 min、浸取温度30 ℃、溶剂与土壤的液固比5:1(mL/g)、土壤含水量8%,在此条件下,总多环芳烃浸出率为83.0%,各种多环芳烃的浸出率分别为蒽97.8%、荧蒽78.2%、芘99.9%、 98.5%、苯并[a]蒽81.1%、苯并[b]荧蒽47.6%、苯并[k]荧蒽14.8%、苯并[a]芘58.7%。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微型高压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子计算机组合的分析装置,分离测定了模拟水样中木质素的单体及反应产物。文中,通过实验选择出最佳分离条件,得到满意的定性、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法用活性炭采样管捕集空气中的氧乙烯,二硫化碳作解吸剂,以40—60目上试501有机担体填充1米不锈钢色谱柱,氢火焰检测器测定空气中的氯乙烯含量,最低检测浓度为0.2ppm。为氯乙烯的治理及评价提供了简便、快速、可靠、高灵敏度和样品能保存两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仇欢  李杰  张鹏  刘福强 《化工环保》2019,39(6):628-633
系统深入地分析了Fe-Ce/AC催化臭氧氧化对化工园区污水厂生化尾水中典型有机物的去除特性。与单独臭氧氧化相比,催化臭氧氧化可将TOC去除率从7.89%大幅提升至17.54%。120 min时UV_(254)和特征紫外吸光度(SUVA)的去除率分别高达66.80%和59.73%,证明了催化臭氧氧化可有效去除含共轭结构或芳环结构的不饱和有机物。催化臭氧氧化对生化尾水中腐殖酸类(HA)、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类(SMP)和疏水性腐殖酸类(HOA)3种荧光组分的去除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且由一级动力学速率常数可知,与生化尾水色度直接相关的HA和HOA被优先去除。40 min时HA、SMP和HOA的去除率即高达95.24%、93.21%和92.96%。  相似文献   

12.
王平 《化工环保》1989,9(6):352-355,368
用甲苯-乙醚(1:2)为萃取剂,国产上试102酸洗白色担体涂渍15%SF96不锈钢柱,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气液色谱法测定苯酐生产废水中4种有机污染物,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准确、快速。  相似文献   

13.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的甲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莫文生 《化工环保》1990,10(3):154-156
当前国内测定废水中甲醛的方法有酚试剂比色法、乙酰丙酮比色法和变色酸比色法等。这些比色法通常受酚类及其它醛类化合物的干扰,选择性和稳定性都不太理想,并且不适宜有色废水中甲醛的测定。由于甲醛与水在色谱中分离不够好,并且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上响应值不大。所以用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废水中的甲醛,效果也不理想。本方法是使废水中的甲醛与当量的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相应的腙,用三氯甲烷萃取,萃取液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此法操作方便、准确,所用仪器、试剂全为国产,  相似文献   

14.
高闯  张全  王继锋 《化工环保》2015,35(1):17-20
从柴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出一株萘降解菌N-3,进行了菌种鉴定及萘双加氧酶基因(nah)验证,并考察了该菌对不同种类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能力及降解过程中脱氢酶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菌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含有nah基因;当分别对液体培养基中质量浓度为50 mg/L的萘、菲、蒽、芘、芴降解84 h时,菌株N-3对萘、菲、蒽、芘、芴的降解率分别为28.81%,34.83%,36.65%,27.50%,23.47%。菌株N-3的脱氢酶活性与其对不同PAHs的降解率呈一定的正相关性。该菌不仅能有效降解萘,且对其他种类PAHs也有一定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环己酮生产废水(以下简称废水)为溶剂,以木质素、三乙烯四胺及甲醛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制备了阳离子沥青乳化剂木质素胺。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木质素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5 h,n(甲醛):n(三乙烯四胺)=3.0。经FTIR表征,以废水为溶剂和以去离子水为溶剂所制备的木质素胺结构相同。以实验制备的木质素胺为乳化剂制成的乳化沥青的性能指标达到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液上色谱方法测定水中苯系物。在100毫升注射器内,35℃下摇动15秒钟后,水样即达到平衡,上部空间气体用PEG 20M柱进行色谱分离,以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15.最低检出浓度小于6微克/升,该法适用于石油化工废水和地面水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 4.3 防水密封材料 4.3.1 胶粉沥青嵌缝油膏 在沥青油膏中加入胶粉改性,可以提高沥青油膏的软化点,增加低温下的延伸性.胶粉在沥青油膏中的用量一般在15%~30%,如果用量过大,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膏的粘结性能.此外,胶粉的粒度大小,混合工艺对油膏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胶粉沥青油膏中,还掺混有硫化剂、促进剂及成膜催干剂等组分,以使油膏获得良好的使用性能.表47为常用的三种胶粉沥青嵌缝油膏的配方与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环己酮生产废水(以下简称废水)为溶剂,以木质素、三乙烯四胺及甲醛为原料,通过Mannich反应制备了阳离子沥青乳化剂木质素胺.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木质素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5h,n(甲醛)∶n(三乙烯四胺)=3.0.经FTIR表征,以废水为溶剂和以去离子水为溶剂所制备的木质素胺结构相同.以实验制备的木质素胺为乳化剂制成的乳化沥青的性能指标达到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蒽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下2种品系黄孢原毛平革菌对蒽的降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各样品中蒽的降解率为75%~99%;动培养方式比静培养方式对蒽的降解效果好;OGC101菌优于BDM-F-1767菌;对菌进行50℃~99%;动培养方式比静培养方式对蒽的降解效果好;OGC101菌优于BKM-F-1767菌;对菌进行50℃、24h的 预处理,降解系统的主要酶仍保持一定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以多水期污染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Pn)法对某在役炼化场地的特征污染物进行识别,并对识别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炼化场地土壤中优先控制的特征污染物有砷、钴、苯、苯并[a]芘、乙苯和石油烃(C10~C40),一般特征污染物有铊、铍、铅、钒、镍、间/对-二甲苯和二苯并[a,h]蒽等;地下水中优先控制的特征污染物有钒、铊、钼、苯乙烯、苯并[a]芘、石油烃(C10~C40)、苯、硫化物、氨氮、耗氧量、硫酸盐、挥发酚和氯化物,一般特征污染物有钴、砷、镍、铍、铅、甲苯、1,2-二氯丙烷、乙苯、间/对-二甲苯、二苯并[a,h]蒽、氟化物、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本工作构建的特定场地特征污染物识别方法简捷有效、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