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污泥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ATAD)具有反应速率快,停留时间短,病原微生物灭活效果好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小规模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在北美和欧洲已有较多的应用实例.系统总结了ATAD系统各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AT-AD系统中微生物的种类与特性,ATAD污泥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细胞、有机碳以及氮磷的转化规律,ATAD反应器运行控制参数,以及改善ATAD处理后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并介绍了基于ATAD技术的新型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研究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2.
污泥自热式高温好氧消化(ATAD)具有反应速率快,停留时间短,病原微生物灭活效果好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小规模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在北美和欧洲已有较多的应用实例.系统总结了ATAD系统各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AT-AD系统中微生物的种类与特性,ATAD污泥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细胞、有机碳以及氮磷的转化规律,ATAD反应器运行控制参数,以及改善ATAD处理后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并介绍了基于ATAD技术的新型污水及污泥处理工艺研究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3.
指示水体病原污染的微生物及其检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受粪便污染的水体可能含有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致病微生物,由于病原微生物在水环境中往往数量较少、检测比较困难,通常采用检测与病原微生物具有密切关系的指示微生物来指示和估计病原污染.指示微生物包括总大肠菌群及其替代微生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体污染程度检测等方面.总结了各种指示微生物的特性、应用范围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初步介绍了指示微生物和水环境之间的关系,着重介绍了判断病原微生物污染来源的指示微生物及其最新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序 言 废水在排放到自然环境之前,一般要经过几级处理。即使在采用二级处理之后,仍会有某些污染物存在,而且正如人们所知的,病原微生物的排放也可以造成对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污水是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重要介质之一.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后,极少进行消毒就直接排放至自然水体,这是否会造成农村地区污水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尚不明确.为此,以未开消毒设施的一体化污水净化槽为研究对象,在其稳定运行阶段,分析了不同处理单元、尤其是出水中细菌种群及潜在致病性细菌种类的特征.结果表明,与进水相比,净化槽各单元均包含一定量的潜在致病细菌,尤其是出水中,检出了20种潜在致病细菌,以Flavobacterium、Pseudomonas等为主.其中部分潜在致病菌随着污水处理流程其丰度呈现上升趋势.例如,Aeromonas、Klebsiella、Arcobacter和Bacteroides在进水中几乎未检出,其相对丰度分别为0%、0%、0.01%和0.21%,但其在出水中检出的相对丰度则为1.26%、0.70%、0.24%和2.63%.以上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在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生物处理设施各工段中,均存在一定的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不进行消毒的状态下,出水中也包含多种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其排放对周边环境及人体健康可能存在一定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村镇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过程自动控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是利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清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有效方法 ,是当前世界上处理工业有机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主要途径。本文综述了污水处理过程中自动控制所面临的困难、研究现状以及发展方向 ,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污水处理过程自动化水平落后而仍采用人工控制的原因 ,阐述了污水处理过程的传统控制策略和智能控制策略 ,并指出智能控制作为污水生化处理过程控制的未来发展方向 ,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7.
针对医院污水的特点和处理原则,综述了医院污水处理流程、目前可采用的技术(包括有机物的去除)、污水消毒及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活性污染法污水处理过程自动控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是利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清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当前世界上处理工业有机污水和城市生活的主要途径。本文综述了污水处理过程自动控制所面临的困难,研究现状以及发展方向,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污水处理过程自动化水平落后而仍采用人工控制的原因,阐述了污水处理过程的传统控制策略和智能控制策略,并指出智能控制作为污水生化处理过程控制的未来发展方向,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9.
宁波市传染病医院每天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粪便内含有大量的各种病菌、病毒、芽孢菌、结核菌及微生物、寄生虫卵等,细菌总数在80万个/1毫升,大肠菌数多于23800个/1毫升。收集和杀灭这些病菌、病毒,对污水进行消毒与处理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采取的治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前 ,含油污水的处理多以回注地下作为处理目标。然而随着油田产生的含油污水日益增多 ,仅回注地下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大量处理后的水不得不向地表水体排放。研究了如何处理含油污水并使之达到排放标准。采用PAC、Al2 (SO4 ) 3、PAM等絮凝剂对油田含油污水进行混凝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PAC与PAM复配比单独使用处理效果更好 ,尤其对COD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混凝后含油污水再经过过滤吸附处理 ,完全可以达到GB 8978 1996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新型高效污水处理设备--集成一体化生物转筒反应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效污水处理设备--集成一体化生物转筒反应器(IBDR).IBDR具有微生物浓度高、活性强、生物相分级明显、耐冲击负荷、污泥沉降性能好和不产生污泥膨胀、操作简单灵活、运行成本低等显著特点;并成功地运用于处理餐饮污水和深圳某厂洗涤剂生产废水.在处理餐饮污水时,IBDR比传统的生物转盘处理效果高出20%.  相似文献   

12.
新型高效污水处理设备——集成一体化生物转筒反应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效污水处理设备--集成一体化生物转筒反应器(IBDR)。IBDR具有微生物浓度高、活性强、生物相分级明显、耐冲击负荷、污泥沉降性能好和不产生污泥膨胀、操作简单灵活、运行成本低等显著特点;并成功地运用于处理餐饮污水和深圳某厂洗涤剂生产废水。在处理餐饮污水时,IBDR比传统的生物转盘处理效率高出20%。  相似文献   

13.
混凝法处理油田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含油污水的处理多以回注地下作为处理目标。然而随着油田产生的含油污水日益增多,仅回注地下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大量处理后的水不得不向地表水体排放。研究了如何处理含油污水并使之达到排放标准。采用PAC、Al2(SO4)3、PAM等絮凝剂对油田含油污水进行混凝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PAC与PAM复配比单独使用处理效果更好,尤其对COD具有很好的去除作用。混凝后含油污水再经过过滤吸附处理,完全可以达到GB8978—1996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炭化紫茎泽兰吸附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茎泽兰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排在第一位。为达到有效防控紫茎泽兰扩散的目的,对紫茎泽兰进行资源化利用是相对较佳的途径。通过对紫茎泽兰炭化处理后用于处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实现以害制废。采用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炭化紫茎泽兰用作吸附剂吸附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特性,并讨论了炭化紫茎泽兰吸附生活污水中COD的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吸附剂投加量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炭化紫茎泽兰的投加量为0.05 g,吸附接触时间为2 h,吸附温度为20℃,180 r/min,生活污水中进水COD浓度大于1 000 mg/L时,去除率可达62.9%。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用胶土处理污水的机理,主要是污水中的胶体和络离子在胶土阴、阳离子作用下发生沉淀。胶土还有吸附作用,较适合微生物生长,可使pH值变得正常,胶土处理污水易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小型景观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病原微生物在景观水体中的分布特性,采用定量PCR方法,监测了校园景观湖水中指示微生物(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病原性细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和病毒(肠道病毒、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等典型肠道微生物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粪大肠菌群未在景观水体中检出,而其他微生物均可检出,表明该水体未受到来自粪便源的污染,其他病原微生物来源于非粪便来源的面源污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肠道病毒的检出率(50%)比其他病原微生物的高;细菌和病毒的浓度分别分布在10~(-2)~10~1copies/m L和10~0~10~2copies/m L。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各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无显著相关性。而肠道病毒与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在0.05置信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4和0.609。进一步分析病原微生物在景观水体中一年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降雨的汇入病原微生物的浓度明显增大,在高温和日光照射可致使病原微生物检出率和浓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污水处理的高能耗和新能源利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太阳光照强度的周期变化和农村污水昼夜排放量悬殊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利用无蓄电池太阳能光伏系统驱动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可有效降低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成本。生物反应器是一个双沟式一体化氧化沟。按照启动的用电设备的数量,一体化氧化沟具有5种运行方式。在不同的运行方式下,一体化氧化沟的内沟和外沟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运行方式3到运行方式5对污染物去除效率最高。采用阶梯型电量输出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并保障一体化氧化沟的高效运行时间。在160 d的连续运行实验中,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8%、98.4%、68.7%和80.3%。证明无蓄电池太阳能光伏系统驱动污水生物反应器处理农村分散污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混凝、活性炭吸附及其组合工艺对内蒙古某制药废水二级生化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同时采用荧光光谱和凝胶色谱分析了不同技术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影响。研究显示,污水中主要的有机物为微生物代谢产物、腐殖酸和富里酸,分子量在800~1 250。混凝与吸附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表现出不同的去除特征,混凝无法有效去除溶解性有机物,而活性炭吸附对3种物质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采用混凝和吸附组合处理后,总COD去除率达到76%,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填料-生物转盘处理有机模拟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生物转盘启动慢、挂膜性能差、水力停留时间长等缺点,采用英国某生物技术公司研制的新型填料复合式生物转盘处理有机模拟污水,考察水力停留时间、转盘转速、有机负荷等因素对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生物转盘启动快,微生物相变化明显,微生物量大,挂膜效率高;抗负荷冲击能力强,有机负荷大幅度变化对其影响较小;二级转笼处有机负荷相对较低,溶解氧高,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均比一级转笼多;该转盘处理有机模拟污水的最优水力停留时间为1.5 h,最佳转速为12.4 r/min,较传统生物转盘污水处理量大,且污水COD去除率高达97%,大大降低运行能耗,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20.
炼化污水中污染源以难降解有机物为主,降低污水生物毒性,提高其可生化性是炼化污水达标排放的关键环节。为降低工艺运行成本及产泥量,同时为后续好氧生化处理提供优质水源,实验采用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处理炼化污水,探讨炼化污水厌氧处理过程中的COD去除率、能源转化效能、微生物菌群变化、可生化性及有机污染物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对炼化污水COD平均去除率达70.01%,出水中大分子复杂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以小分子有机酸类为主的有机物,可生化性明显提高,为后续生物处理提供良好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