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牡丹江流域西阁至柴河大桥70公里江段是牡丹江市区、宁安市、海林市3个重要控制单元所在地,也是牡丹江流域水质较差的江段,研究此江段各排污口COD、氨氮总量分配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牡丹江西阁至柴河大桥江段排污口分布及排污情况调查,建立该江段COD、氨氮输入-响应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河网、水下地形、冰盖的影响,并进行预测,对沿江排污口总量进行分配及治理方案优化设计,对治理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为牡丹江总量分配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详细分析了龙岩市新罗区污水处理厂2001年-2005年间的投入和运行成本,在此基础上结合龙岩市新罗区污染物排放量的削减情况对该污水处理厂的环境效益进行分析。本文着重研究了该厂由于COD、氨氮和总磷减排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分析了COD、氨氮和总磷的削减情况,结合总投资计算了它们的效益-投入比并比较它们环境效益的大小。将COD、氨氮和总磷减排量所产生的环境经济效益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2001年-2005年期间龙岩市新罗区污水处理厂所获得的环境效益值;结合各年度的投入成本值,则可以得到该污水处理厂分年度的效益-投入比。最后,本文对九龙江流域污水处理厂的环境效益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针对沈阳市经济发展和污染加剧的特点,为合理充分利用浑河水环境容量,节约投资,建立了浑河沈阳段主要排污口最优化模型,并应用分段线性化对该模型进行了线性化,进而确定排污口最优化线性模型,最后通过M atlab软件求解出各排放口的污水允许排放浓度及最低的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环境资源的日益紧缺,污水处理厂的环境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评价的发展状况并指出每个阶段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对比选择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评价的最优模型,同时还论述印度、北京等污水处理厂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平行因子分析法、熵权物元法以及神经网络等评价模型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最后阐述如何改善现有预测与评价体系,以期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效率,改善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保护我们珍贵的地球生态水资源.  相似文献   

5.
田涛  赵坤  布旻晟  田威 《环境工程》2014,32(6):135-139
定量评估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是科学规划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的基础和前提。采用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对宣城市某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达标排放时,排污口不会对下游取水口水质产生影响。在事故排放时,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时污染团到达和离开下游水厂取水口的时间分别为1.7 d和3.1 d,取水口附近COD最大浓度超Ⅲ类水标准1.96倍,对下游水厂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排污口的设计应考虑事故排放时对下游取水口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巢湖富营养化现状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通过对巢湖富营养化现状、成因以及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治理巢湖富营养化的对策措施:建立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市场化建设、投资和管理机制;强化农业生态管理,重点加强面源削减工作;用价格手段推动流域全面节水工作;管治结合,提高流域治理的管理水平;加强环境立法,强化环境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7.
基于EFDC的港口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及排污口选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樊乔铭  丁志斌 《环境工程》2016,34(12):147-152
污水处理厂的建立可避免污水直排对受纳水体的污染,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集中排放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科学规划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污口及排放标准尤其重要。以黄海北部地区某港口待建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基于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建立水动力及污染物输移扩散模型,定量评估不同排污口位置及排放标准下,尾水对港内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港池内水体自净能力较差,排放口位于A点时,最适宜方案是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德国水体区域和流域的环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德国水体区域和流域的管理一般采用“分流域立体化”的管理模式,这样有利于流域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所有的废水——生活废水、工业废水、行业废水等都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方能排入水域。本文介绍了德国的流域环境管理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对于地处长江边的污水处理厂而言,其建设与运行将直接影响排污口所在江段取水口的水环境安全。结合具体案例(上海通用汽车武汉项目配套基础设施金口污水处理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认为以长江为尾水排放通道的污水处理厂,其环境影响评价应重点关注厂址选择、尾水排放、污水处理方案优化、风险评价、恶臭评价及污泥的处置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最大程度减少污水处理厂的环境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费用模型,应用拉格朗日极值法,以一个城市或一个流域整体处理费用最优为目标,以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削减量之差不大于水环境容量为约束条件,建立费用模型,由计算机求解,求出各污水处理厂的最优去除量、最佳去除费用和整体最优去除费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污水处理厂鼓风曝气阶段的节能降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建成并运行的污水处理厂越来越多,许多污水处理厂因为无法解决巨额的运行费用而不能正常运转,因此对污水处理厂运行进行优化管理,节约能源费用,降低处理成本是保障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城市污水厂中的“最耗能段”一鼓风曝气阶段的节能措施进行能耗分析与评价,提出此工艺段的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0—2013年对浙江舟山2个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邻近海域14个站位的表层海水铜、铅、锌、镉、砷、总铬、总汞、p H值、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化学耗氧量、悬浮物和粪大肠菌群等14项污染因子的调查,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营养指数法对监测海域海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舟山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邻近海域表层海水质量总体良好,基本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悬浮物,其他水质指标则较低;2个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均呈高富营养化状态,并受到一定程度的铅污染。  相似文献   

13.
入河排污口是流域、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节点,也是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的有力抓手。对点多面广、种类复杂的排污口实施监督管理难度巨大,从源头规范排污口管理,避免无序开发对环境造成破坏已成为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从排污口监督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以惠州市为例,建立区域入河排污口布局规划体系,规范排污口监督管理,以期指导解决监管中的问题,在排污口达标整治、设置审批和日常监管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寻找河流流域污水处理厂最优布点的局部优化方法。该法系根据图论,综合考虑一组处理厂的布点、处理水平和污水运输管系,在满足河流流域各点的水质标准要求的同时,求取以最低成本处理来自各污染源污水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5.
根据渭河流域关中段污染状况及《(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12-2014年)》实际需求,采用资料搜集、实地调查、问卷发放、数理统计等方式对该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资源化企业(工程)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同时,提出了污水资源化企业(工程)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结合该流域实际情况提出了若干措施,期望能对该流域中水回用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并对其隶属课题(2011KTZB 03-03-03)的基础性内容提供直接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结合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经验,探讨通过优化工艺控制、科学合理的生产调度、强化设备管理、加强安全管理和成本管理控制等措施,来实现优化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从而有利于污水处理厂实现安全生产、稳定达标、高效运行。通过优化和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污水治理的环境效益,在国家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污水处理厂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开源节流,实现污水处理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兴山县污水处理厂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处理城镇污水,水厂自运行以来存在水量处理不足、运行费用过高、污泥污染等问题。本文综合考虑该水厂的现状,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水厂的运行机制提出了优化方案,可为国内经济欠发达地区及运行成本较高的污水处理厂的运行优化及污泥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渭河流域关中段的污染状况及《(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12-2014年)》对科技攻关的实际需求,采用资料搜集、实地调查、问卷发放、数理统计等方式对渭河流域关中段5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渭河流域关中段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该流域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建议,期望能够对该流域污泥处理技术的良性发展提供"第一手"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污水处理厂COD和氨氮总量削减的成本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内12个城市污水处理厂COD和氨氮总量削减所需单位成本的调研结果显示,根据污水处理量确定运行费用的传统方法不能直接反映污染物总量削减的成本.在处理能力范围内,COD和氨氮总量削减所需的单位电耗随着其去除负荷增加而降低,并逐渐趋向定值.因此本研究以COD和氨氮总量削减所需电耗为基础,建立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模型,其影响因素包括进水和出水浓度、设计规模、水量负荷率等,根据该计算模型确定运行成本可以有效激励污水处理厂削减更多的COD和氨氮总量.  相似文献   

20.
污水处理成本的高低,是污水处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之一。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投资及运行费用较高,因此在满足污水处理达标的前提下如何降低运行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工业污水处理厂运行可持续性的首要问题。文章选取湖北省一代表性化工园区的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作为案例,通过对污水处理厂的各项成本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识别影响运行成本的重要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运行成本,以保证污水处理厂在高效运行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