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敏 《安全与健康》2004,(11):35-36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生产区内的建、构筑物的防雷等级确定为二级,雷电易引起储配站可燃气爆炸并对建筑物造成损害,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雷.通常采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采用避雷针或间距不大于6-10米的屋面避雷网作`接闪器.  相似文献   

2.
谈液化石油气罐区运行的安全技术问题关文久,王梦虎液化石油气的接收、储存、气槽装卸、钢板灌装。残液回收及倒废等运行作业统称为能应运行。罐区运行是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日常生产的主要行为。当我们解决了生产作业区的平面布置、工艺布置、防爆、防雷、防静电及消防设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进行危险分析,得出控制储配站事故的重点部位。分析结果对系统设计和保证安全运行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进行危险分析,得出控制储配站事故的重点部位。分析结果对系统设计和保证安全运行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卢小平 《安全》2014,35(6):46-47
LNG储配站主要由卸车区、贮罐区、气化区以及控制、配电等辅助区组成,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区域,且LNG储配站电气系统安全又是安全管理重中之重;因此,分析LNG储配站电气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保障LNG储配站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1.引言液化石油气做为一个重要能源已在居民生活和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我省各地市普遍建立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以适应供气需要。据统计,全省已有47个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由于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混合物的浓度下限低(05%),这样泄漏少量的液化石油气,即有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最低点燃能量低(仅为外25:]),遇到各种火源,极易引燃:又由于单位气态液化石油气的体积是其液态时的200~300倍,这样有可能形成很大范围的火灾爆炸危险区域。因此,有关部门把液化石油气储配站视为重大事故隐患单位。危险分…  相似文献   

7.
杨磊  何志清 《安全》2014,(5):34-36
在雷电灾害的事故分析中,发现防雷装置年久失修、失效、腐蚀,在建筑物装修改造中造成损坏,电气线路架空或缠绕在防雷装置上等原因是造成防雷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展防雷装置安全定期检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使防雷装置真正起到防雷作用是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所以法律法规赋予了防雷安全管理和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定期检测作为防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很好的履行这些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8.
吴钢 《安防科技》2004,(6):51-52
本文通过对天然气储配站若干消防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消防对策.  相似文献   

9.
小华煤矿办公楼、调度中心计算机网络原有防雷系统能力差,常因雷电造成设备、设施的损坏,严重影响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本文通过分析雷电发生的途径、方式,针对性设计安装防雷系统。2009年3月防雷系统安装后,计算机网络再无受雷电损坏,说明防雷系统发挥了作用,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就革命性产品XP在信息系统防雷中应用的方便性,广州雷迅在近期与防雷相关的行业媒体上有些介绍,但具体详细的应用实例介绍就不是太多,作者就XP系列产品在信息系统防雷应用中选择最常见的一个实例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1.
田宏 《劳动保护》1999,(4):32-33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是接收和储存液化石油气,并灌瓶和装卸槽车的危险场所,在使用过程中因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原因,极易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别是当液化石油气贮罐发生泄漏时,极易酿成恶性火灾爆炸事故,给国家与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搞好液化石油气...  相似文献   

12.
建筑用塔机雷击事件时有发生,而塔机的防雷装置却常被人们忽视,应引起设计、安装、检验,用户等相关单位的重视,以期达到塔机安全防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安装防雷装置的目的是保证建筑物、构筑物在遭受雷电袭击时,保证建筑物、构筑物不遭受破坏或烧毁.可保护建筑物内部的人身安全及设备、财产不受损坏。因此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必须设计合理,正确施工,并需长期维护,使之能确保被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是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之一处理不好,不仅不能得到可靠的保护,反而会使建筑物或构筑物处于危险的状态,特别是矿区有60%都处在多雷区,所以对防雷措施以及防雷的设施的设计、施工、维护就更显重要。 近几年…  相似文献   

14.
《劳动保护》1997,(9):33-34
雷电灾害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自然灾害,就全球而言它虽属小概率事件,但经常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而防雷减灾已成为人类为自身的生存和安全而斗争的组成部分。为减少国家及人民生命财产不应有的损失,我们在京的22名来自不同科研、设计、大学长期从事防雷工作的科技工作者联名撰文,呼吁有关部门从严从快整顿防雷标准、规范和产品市场。一、中国防雷技术的成就应予肯定自从250多年前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以来,经过不断研究和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防雷体系。如今的避雷针系统已非昔日的简单避雷针,它已成为避雷针(网、…  相似文献   

15.
针对供电系统建筑防雷设计问题,着重说明建筑防雷的分级及各级防雷应采用的保护措施,给出年计算雷击次数的计算方法,并提出跨步电压与接地装置埋地深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安全监控系统的防雷保护由于设备的安装环境特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很多情况下都不能保证100%设备不被雷击损环。对安全监控系统的防雷保护设计不仅取决于防雷装置的性能,更重要的是在监控系统的设计施工之前,就要考虑到监控系统所处的地理环境,当地是否雷击高发区,而设计合适的线缆布放方式、屏蔽及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分别签署第10号令、第11号令,发布《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8.
在海口举行的“《建筑物防雷》国家标准审查会暨全国雷电防护标准化委员会第四次年会”通过了《建筑物防雷》国家标准,并决定于今年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9.
文中针对传统防雷系统存在的缺陷,以及智能建筑遭受雷电的途径,提出了智能建筑应建立整体防雷系统,即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技术.最后揭示了发展中的智能建筑的几种防雷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现代建筑中日益密布的计算机网络、电子设备正在成为雷电袭击的主要对象.本文从雷电造成的损失及其原因开始,分析雷击的形式、特点及参数,结合防雷标准,阐述外部防雷与内部防雷、防雷保护区的概念,提出建立综合防雷体系及具体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