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药用植物的数值区划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根据药用植物的地理分布,运用计算机以组平均法做聚类分析研究中药区划,将全国为4个区和8个亚区,并探讨了各区和亚区的生态环境条件,植物区系和植被特征,为中药区划和药用植物的引种栽培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新疆环境保护》2012,34(2):2+51-F0002,F0003
现有的自然地理区划、综合自然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社会经济区划、水环境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对划分国土空间的分异状况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面临着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资源开发,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日益突显,亟需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不同区域的主导环境功能,规避新的布局性污染,确保生态安全,维护人居健康。  相似文献   

3.
易乐  欧阳晔 《四川环境》2004,23(1):70-74,77
海洋容纳和消化污染物是有限的,而我们继续排放污染却是长久的,为了子孙后代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从现在就在海洋能够自净的基础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并且要认识到污染物在海洋中会损害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也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安全。大海是人类最后的退路,保护海洋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大海不是没有被污染,而是正在被加速地污染。  相似文献   

4.
皖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是安徽省血吸虫病害的主要区域。本文通过对血吸虫病害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的分析,探讨了血吸虫病害的区划指标,并进行了病害度分区。  相似文献   

5.
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及控制区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环境保护》1992,14(3):19-24
1 水环境控制区划分乌鲁木齐地处天山盆谷地中,地表河流发源于市区南部及东部山区,向北穿过或流经市区,市区的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地域相连,结合较为紧密,但地形上南北坡降较大。东山区、头屯河区、南山矿区与市中心区相距较远,各自都有独自的地形和汇水范围,未与其它区域混容。城市中心区现有西条城市排水管网体系,卡子湾排水管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水环境功能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IS技术和方法,以1:25万数字地图为基础,通过对重庆市环境现状的调查,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的原则、工作程序和技术路线,科学地划分了重庆市水环境功能区,并对水环境功能区划中的几个问题作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对加强环境管理,保护河流水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广州海洋观测网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对海洋观测网建设在海洋防灾减灾、海岸工程建设及海水养殖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说明。总结广州市海洋观测网建设现状和成果,并利用已有观测数据对2017年台风天鸽帕卡期间广州海域水文气象特征、2015—2017年枯水期咸潮入侵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现有观测数据对台风和咸潮活动均具有较明显的反应,且对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更有效地利用已有观测数据,将观测数据价值最大化,对观测网建设及运行过程中观测工作机制及业务化流程、数据质量控制、观测站布设合理性以及数据应用分析这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广州海洋观测网的优化、改进措施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9.
实施生态经济功能区划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目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生态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壤生产力下降,系统结构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衰退枯竭,景观质量下降等。而造成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就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与调控,实行一种有效的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机制,即农村生态经济管理。而功能区划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必要手段和基础,因此实施农村生态经济功能区划…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产资源经济区划是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依据经典的区位理论和地域分工理论,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矿产资源经济区划的一般程序,并归纳了定量分析中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路线。  相似文献   

11.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充分开发海洋碳汇的潜力。海洋施肥、人工海洋上升流、海洋碱化是三种旨在提升海洋碳汇的地球工程技术。本文从海洋地球工程活动合法性、海洋环境保护义务和气候变化公约体系三个方面论述海洋地球工程的国际法框架。首先,《伦敦倾倒公约》和《伦敦议定书》中关于“倾倒”的定义不适用于海洋地球工程活动涉及的以吸收二氧化碳为目的投放铁或碱性物粉末或放置管道的行为。《关于规制以海洋施肥和其他以海洋地球工程活动为目的投放物质的伦敦议定书修正案》将海洋施肥活动限制在通过了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合理科学研究”范围内。目前这一限制不适用于其他海洋地球工程技术,但随着对其他技术研究的深入,修正案限制范围有可能会扩大。其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有关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保护的公约条款适用于海洋地球工程活动,其中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义务与海洋地球工程的发展密切相关。再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巴黎协定》中关于国家自主贡献的规定为实施海洋地球工程提供了鼓励性规则。最后,本文就中国关于该技术的实验活动以及未来应用该技术的场景下涉及的遵约和治理问题进行展望。当前不与国际法冲突的发展模式是进行小规模试验研究、建立海洋碳汇方法学标准、核算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推动海洋碳汇换算核证自愿减排量进入碳市场交易;在实践中鼓励将开发海洋碳汇与低碳渔业养殖、陆海统筹增汇等方法相结合。未来能否大规模实施海洋地球工程技术取决于对海洋生态环境相关影响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海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世界食品供应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不可避免地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如何实现海洋渔业经济和海洋生态和谐发展,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以山东海域底播养殖与筏式藻类混合养殖为例,通过对山东沿海开放式海水养殖项目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及采取的对策措施的研究,为我国近海海域海水养殖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应对措施提供了可参考的思路,对促进近海海域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诗雨 《绿叶》2012,(4):29-34
中国海洋产业在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海洋自然灾害海洋权益冲突海洋市场波动等诸多方面的风险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危及海洋产业安全;随着中国参与全球海洋管理与合作的力度不断深化,海洋产业安全形势有望逐步改善,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海洋开发实力完善海洋产业管理体系仍然是海洋产业应对国际风险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4.
环境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同时省级环境功能区划与国家级、县(市)级环境功能区划之间还存在上下衔接的关系.生态功能区划是环境功能区划的基础;主体功能区规划是环境功能区划的上位规划;新疆环境功能区划是从环境功能的角度对主体功能区进行空间上的细化.科学认识省级环境功能区划与多个区划之间的关系,对明确省级环境功能区划的定位、类型划分以及管理要求的深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1961~2017年格尔木6个国家站沙尘暴逐日观测资料以及格尔木市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GDP、植被覆盖率、交通里程数、历年沙尘暴灾情等,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基于Excel和GIS进行图形处理。再利用GIS中自然断点法把格尔木沙尘暴灾害风险度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为: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高风险区。针对风险区区分出不同防御区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6.
秦皇岛市已发现崩塌、泥石流、滑坡、采空塌陷等各类地质灾害点204处,已发生地质灾害111处,占54%。其中,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与地质灾害形成发展关系密切。保护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可采取加强地灾防治宣传,制止无序群采,禁止山区放牧,科学合理开采地下水,防止海水入侵,在群测群防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了三峡库区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的区划原则。根据确立的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丰缺的指标,运用等值线图法,采用微机处理,最后将库区划分为八个土壤亚区。  相似文献   

18.
新疆森林病虫生态地理区划及主要病虫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森林病虫生态地理区划,把新疆分为7个省级区,14个亚区,生态差异很大。新疆森林昆虫共计413种。分属12目97科,其中常造成严重危害的30多种.天敌昆虫80多种,森林植物病原真菌2O3种,分属5个亚门10纲17目,类菌质体3种,蝉螨6种,其中常造成严重危害的病害20多种。新疆与内地相比森林病虫害种类少,但种群数量大,易爆发成灾。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地下水污染防治迫在眉睫。根据铁岭市地下水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结果,从水文地质单元因素、自然和人为因素、水资源量和行政分区因素以及地下水水质因素4个方面,初步构建了铁岭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体系,进而提出了地下水污染的预防、治理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对主体功能区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研究中主体功能区划存在定位与理论基础不明、技术方法不统一、实证研究空间相对集中等问题,提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通过主体功能区分类,建立统一的面积比例指标、开发强度指标和基础数据库来规范主体功能区划,完善我国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