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编辑同志: 给氧气瓶配钢帽,为的是防止搬运氧气瓶时碰坏阀芯,保证它的安全使用。但是,不少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或是嫌麻烦,常常在搬运氧气瓶时不给它戴钢帽;更有甚者,还有人把钢帽当作多余物而扔掉。 因为这些举动而碰坏氧气瓶阀芯的不乏其例。本人调查了一家企业的氧气瓶,由于不给氧气瓶戴钢帽而使阀芯碰歪变形的有28.9%,4.4%的氧气瓶因此发生泄漏,给贮存、保管和使用带来了极为不安全的隐患。 为此,想借贵刊一角向有关企业和广大操作者发出呼吁,为保证氧气瓶的安全贮存、保管和使用,在搬运氧气瓶时一定勿忘给它戴钢帽。在保管和使用中,检查…  相似文献   

2.
氧气呼吸器常应用在有毒作业区 ,它对于作业人员起着十分重要的防护作用。使用氧气呼吸器的人员必须事先经过专门培训学习。使用者在每次使用前应检查面罩大小是否适合于使用者 ;氧气瓶的压力是否充足 (瓶内的压力必须在 10 0kg/cm2 以上时方可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呼吸器有异常声音 ,应立即退出有毒作业区 ,及时更换呼吸器 ;如感觉呼吸困难 ,应立即接手动补给以补充更多的新鲜空气。在使用中要随时检查氧气瓶的压力 ,当瓶内压力降至 3.0 4MPa以下时 ,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 ,迅速退出有毒作业区。另外 ,在使用呼吸器时 ,作业…  相似文献   

3.
引起氧气瓶爆炸,主要有以下原因: 1.渗入或沾污油脂,当与被压缩的氧气接触后,便急剧氧化、燃烧,就会引起爆炸。 2.氧气瓶接近明火、热源及在阳光下曝晒。 3.放气速度过快,气流与瓶嘴产生磨擦引起静电火花,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4.在运输钢瓶时,摔打、冲击、强烈震动,使气瓶局部受伤,以及由于长期使用,瓶壁氧化、腐蚀、强度减弱。 5.从钢瓶上拆卸瓶嘴时,操作不当,瓶嘴受高度打击,严重时也会导致爆炸。 6.氧气瓶盛其他易燃爆气体或液体,未经清洗而充氧,产生化学作用引起爆炸。 7.氧气瓶材料不好,使用过期等。氧气瓶为什么会爆炸?…  相似文献   

4.
氧气瓶爆炸和其他一般压力容器的爆炸一样,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从爆炸的威力和伤害程度上来看,化学性爆炸要比物理性爆炸大得多。据有关资料记载,化学性爆炸威力和伤害程度要比物理性爆炸大约大40-100倍,即使在其威力最小时,也相当于物理性爆炸的几倍甚至十几倍。由此可见,防止氧气瓶化学性爆炸是非常必要的。为了防止氧气瓶的化学性爆炸,我们必须做好氧气瓶的判别和鉴定工作。判别的正确方法:一是从气瓶的外表漆包来判别,氧气瓶的外表漆色为天蓝色;二是从瓶阀的连接螺纹来判别,助燃性的气体为正螺纹,氧气瓶就属于…  相似文献   

5.
冯荣会 《劳动保护》2008,(7):113-113
编辑同志:为了防止氧气瓶倾倒,工人用铁丝将其与电焊机捆绑在一起。请问这样处理是否安全?冯荣会先生:来函收悉。你所提的问题属于气瓶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按规定,为防止氧气瓶倾倒,必须将氧气瓶放在独立的架子上。氧气瓶如与电焊机捆绑在一起,一旦氧气泄漏,遇到电火花,周围又有可燃物质将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相似文献   

6.
今年十月十三日凌晨五时许,北京氧气厂检查科质量员王荷琴同志在检查时,发现灌气台上一排已灌注完毕、压力为每平方厘米一五○公斤的氧气瓶有跑气声。她仔细检查,发现一只氧气瓶的瓶体腰部有两处漏气,立即把情况告诉了在场的老工人门如本同志。老门凭着多年经验,果断地用活搬子打开瓶阀,放掉瓶内氧气。避免了一场爆炸事故的发生。 这只漏气的氧气瓶,是意大利一九六七年制造的。根据这一情况,北京氧气厂对意大利的这批钢瓶,采取了降压使用、缩短水压年限等七项紧急安全措施。并对有关岗位的职工加强了劳动纪律教育。厂部表彰了王荷琴、门如本…  相似文献   

7.
(1)在高处焊接,下面的可燃物不移走又不盖住是不符合安全规定的。 (2)搬运氧气瓶时应轻拿轻放,不能滚动、撞击。 (3)乙炔发生器或回火防止器内的水结冰时,只能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融化,绝对不能用明火或红铁烘烤。 (4)氧气瓶及附件不能沾油脂,以免发生燃烧或爆炸。 (5)不该任意涂改氧气瓶色标。 (6)搬运电石桶要轻拿轻放,不能滚动、撞击。 (7)氧气瓶和乙炔发生器不符合离明火10米以外的要求;在乙炔发生器旁吸烟也不符合安全规定。《错在哪里》答案@袁栋梁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电炉厂梅耐霜同 志来信询问,使用氧气瓶应 留多大的剩余压力? 氧气充 装单位要求留20公斤力/厘 米2的剩余压力对不对?根 据本人所知,现简单答复如 下: 为保证氧气瓶安全使 用,《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 34条(6)款规定:“瓶内气 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 压力。”留有剩余压  相似文献   

9.
铁道部贵阳车辆工厂设备科田发光同志来信,询问氧气瓶是否有使用年限。现答复如下: 根据原国家劳动总局颁布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对氧气瓶没有规定使用年限。但由于氧气瓶属高压容器,有爆炸危险,规程中作了每三年进行一次技术检验的规定。根据检验结果,由技术检验者判定气瓶的安全可靠性。如能保证安全使用三年,即可打上检验钢印和下次检验日期,继续使用,到期再验,如此延续。定期技术检验不合格的气瓶,应作判废处理,不准再用。技术检验及其判定结果,由检验者负责;到期不检而继续使用;由充装单位和用户负责;使用不当由用户负责。 目前,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较为少见的充装台充装过程中氧气瓶爆炸事故,描述了事故爆炸后的现场。对爆炸气瓶碎片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机械性能、金相试验、内壁附着物化学成分分析和能谱分析。通过分析认定,由于误操作油脂混进氧气瓶,高压氧气和油脂接触发生剧烈的自燃氧化放热,使瓶内的氧气迅速升温升压,超出气瓶承压极限导致气瓶爆炸。结合工作经验,提出要严格气瓶充装前的检验,加强气瓶使用和经销单位的安全监管等防范措施和建议,对氧气瓶的安全管理具有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有些驾驶员,都习惯于将一次性打火机放在汽车仪表台(驾驶台)上,要晓得这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夏季在烈日的照射下更容易爆炸,引起事故。如:  相似文献   

12.
最近,发现有的同志由于工作不慎或缺乏这方面的安全知识,把氧气瓶嘴上弄上了油,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氧气瓶里装有高压的氧气,如果在瓶嘴和减压器上触上油脂,当瓶内的高压氧气流出时,因流速很快,能引起油质迅速氧化分解造成自燃,致使氧气瓶有爆炸的危险。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氧气瓶嘴和减压器不准接触任何油质。 2.不许用带油抹布擦氧气瓶、瓶嘴和减压器。 3.不许用机油试验氧气压力表。 4.氧气瓶不准放在转动设备附近,以防触上机油。 5.在场内的氧气瓶不应随地乱放,应放在固定支架上。为什么氧气瓶不能触油?$大连化工…  相似文献   

13.
氧气瓶帽是氧气瓶的重要部件,但长期以来,在充气、运输和使用中常将瓶帽卸掉而弃置不用,既易造成铜嘴损坏,又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我矿为确保氧气瓶的使用安全,对瓶帽及其管理采取了以下措施:(1)将瓶帽开口的下端扩大五分之一,以方便气压表的安装;(2)采用特制螺栓将瓶帽固定在气瓶  相似文献   

14.
首先,要安全使用。空转或空烧会加快电器的磨损和老化,因此对于大部分厨房电器丽言。在使用时避免空转(如榨汁机)、空烧(如微波炉、电饭煲)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正确的做法是,在使用完毕后马上关闭电器、切断电源,这样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了。  相似文献   

15.
分析总结了氧气钢瓶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的原因。针对2009年某市发生的一起氧气瓶内含油脂爆炸事故,系统分析了国内曾经发生的几次因油脂导致气瓶爆炸事故。油脂进入到氧气瓶内大都是由于误操作。油脂与高压纯氧接触会发生剧烈的自燃氧化放热,使瓶内的氧气迅速升温升压,超出气瓶承压极限导致爆炸破裂。分析比较发现由油脂导致的气瓶爆炸,其破坏程度不如混入可燃气体导致的气瓶爆炸剧烈,一般不是粉碎性爆炸。在正常的充氧过程中,氧气瓶温度会升高,采用变质量热力学中的方法,计算说明气瓶在充装过程中氧气温度的具体变化。充氧温度计算为充氧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如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地控制和预防。由现场压力表可知氧气瓶在充装至12MPa时发生爆炸,而氧气瓶最小爆炸压力为37.6MPa,油脂燃烧放热,计算可知致使钢瓶爆炸破裂所需要的最小油脂量,为66.4-79.6g。不同的充装压力下发生爆炸,所需要的最小油脂量不同,充装压力越高,爆炸所需要的最小油脂量越少。  相似文献   

16.
热线咨询     
骑车上班被氧气瓶撞伤能定为工伤吗?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安全管理人员,特向您请教一个问题。我单位一名职工于2003年3月5日8时10分下零点班骑自行车回家,当行驶至炼铁厂2号高炉现场时,河北省安装工程公司两名职工正在搬运氧气瓶,氧气瓶掉在马路上,瓶嘴摔坏,气瓶在内压作用下在地面旋转,撞在这名职工所骑的自行车上,使该职工摔倒在马路上,颜面受伤,住院治疗22天,已痊愈。去年6月3日,经辽宁省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调解,由河北省安装工程公司赔偿该职工医疗费、残疾生活补助费、误工费、护理费、伙食补助费等合计3万元人民币。现该职工提出…  相似文献   

17.
我厂现有周转氧气瓶两万余个,供应鞍钢和辽南部分地方企业三百多个单位,每天空、实瓶周转量达三千瓶以上。为了做到氧气瓶的安全使用,我们主要坚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充填前的安全检查 来我厂充气的氧气瓶虽然多数是我厂对外的租用瓶,并经过厂有关部门的安全检查,但是由于存在用户混串的情况,为防止充氧时发生着火爆炸事故,我们坚持做充填前的安全检查。 1.不论我厂的租用瓶或外单位的自用瓶,凡来我厂充氧的,均经检查员检查,发现有撞砸伤、凹陷、烧伤、划伤,以及瓶身腐损、油浸碱泡和充填过其他气体的氧气瓶;瓶咀退扣或损坏、瓶座脱落的…  相似文献   

18.
氧气瓶属压力容器类的特种设备。为确保安全,从充装、运输到使用、贮存等方面,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则。氧气瓶不得挪用,对来历不明,充过其他气体或检验期已过的氧气瓶,未经处理一律不可充装氧气。氧气瓶应关紧瓶阀,拧紧帽盖,轻移轻放,不得碰撞、滑滚、抛掷;不得与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同车载运,以免由于撞击而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19.
1993年4月9日,江西省宜春钽铌矿运矿车间焊割工在卸矿仓进行气割作业,中途因氧气胶管中间接头漏气而中断,重新绑扎接头后,打开氧气瓶开关检查接头是否漏气时,接头处窜出了火焰。幸亏迅速关闭了氧气瓶开关,避免了回火引起氧气瓶爆炸。矿长心有余悸地说:“当时现场有30多人作业,万一氧气瓶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一起充装台氧气瓶爆炸事故,通过对爆炸气瓶残骸进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观察、内壁附着物光谱和能谱分析着重阐述了气瓶爆炸事故的起因。分析认为,由于氮气瓶错装氧气,导致气瓶内部残存烃类油被高压氧气迅速氧化分解放出热量,使瓶内的氧气迅速升温升压,超出气瓶承压极限引起气瓶爆炸。结合实际应用与工作经验,提出了氧气瓶安全使用的建议以及相关措施,对氧气瓶的安全管理具有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