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基于因子分析法构建因子诊断模型,对大连湾主要污染因子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根据海湾监测站位主要污染因子的优势比值以及不同类型污染源的排污特征分析,诊断目标区域内主要污染来源及不同类型污染源对邻近海域的贡献率。因子诊断结果表明,大连湾主要污染方式有5类,其中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和机械加工废水是主要的污染来源;污染源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臭水套海域各站点生活污水、加工制造和工业废水的贡献率最大值分别为24.7%、44.1%和40.1%。  相似文献   

2.
大连湾沉积物中PAHs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集大连湾附近海域的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探讨了其在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大连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2.70-3558.88ng/g,平均值1152.08ng/g。大连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以油类污染为主。其含量分布,大连港附近海域最高,东北部靠近大连湾煤码头航道测站次之,由西北和东北向南逐步递减,呈现出明显的两点污染源特征。  相似文献   

3.
开发了基于GIS的海湾陆源污染排海总量控制的空间优化分配的方法.并在“大连湾数据库”的支持下,以大连湾为例,研究了陆源污染排海总量控制的空间优化分配问题.为环境空间优化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开发了基于GIS的海湾陆源污染排海总量控制的空间优化分配的方法 .并在“大连湾数据库”的支持下 ,以大连湾为例 ,研究了陆源污染排海总量控制的空间优化分配问题 .为环境空间优化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污染源概念和公路污染源界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总量控制两方面讨论了污染源概念。阐述了公路修筑和使用养护阶段的各种污染物发生源和来源。把公路污染界定为移动污染源,固定污染源,临旱污染源和伴生污染;区别了公路污染源和污染公路的污染源;并分析了各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利用 CALPUFF 大气扩散模式对氟化物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单介绍了CALPUFF大气扩散模式的组成结构及基本原理,以包头市为例,对包头市大气氟化物污染进行现状模拟,准确得到各污染源对各控制点的浓度贡献,并分析其浓度贡献率。为了有效的控制氟污染现象,利用CALPUFF大气扩散模式对包头市城区大气氟污染进行总量控制研究,通过各污染源的浓度贡献率进行排氟削减,给出目标值的允许排放量,达到包头市排氟总量的控制目标。最终计算结果表明:包头市2010年氟化物的允许排放总量为2 074.8t,削减量为581.8 t,削减率为21.9%。  相似文献   

7.
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指导思想,利用ARCGIS 8.1空间分析功能,提出了实施以陆源污染防治为重点的近岸海域水污染控制规划.针对胶州湾东北部污染较为严重的现状,通过污染源现状调查,确定了该海域的污染状况.在划分排污单元的基础上,预测了2015年的污染源排放总量和主要污染物的环境容量.根据环境容量计算结果,从合理利用海...  相似文献   

8.
大连湾海水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大连湾1997年11月水质调查资料,对该湾20世纪90年代末海域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大连湾水域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东部的环境质量好于西部,其中臭水厌附近有机污染及富营养化严重,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与90年代初相比,湾内部分水域无机氮及活性磷酸盐含量有所提高。应根据海域纳污能力,实际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胶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张学庆  孙英兰 《海洋环境科学》2007,26(4):347-350,359
在胶州湾水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计算了各个点源的响应系数,分担率及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胶州湾内COD各入海污染源均有余量,不需要削减.胶州湾东北部N、P污染较严重,污染物入海总量已经超过海域的环境容量.研究结果将为胶州湾污水排海、海域水质管理、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s)作为一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已被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固相萃取前处理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HPLC-MS/MS)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大连湾表层海水中的17种PFASs的含量,并对其污染水平以及分布进行了分析。各站位水样中均有PFASs检出,表明大连湾普遍存在PFASs的污染,∑PFASs浓度介于8.1~13.8 ng/L之间。其中,全氟辛酸(PFOA)、全氟丁酸(PFBA)和全氟丁基磺酸(PFBS)是目前大连湾表层水体中的主要PFASs污染物。短链物质正在逐渐成为主要的PFASs污染物,需引起重视。在污染分布上,受海水稀释扩散和潮流的影响,湾内PFASs污染高于湾外;但三山岛西部PFASs污染相对偏高,潜在污染源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连湾潮流和水质季节变化循环以及分层的特点,采用了三维水动力学和水质模型模拟大连湾污染物长期迁移,转化规律。模型综合考虑了近海水域水动力学,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相互作用,预测了大连湾一年内水体不同深度的水质参数变化,为大连湾的水质污染防治及制订环境管理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减少一种污染源对区域边际的污染总量,使其达标排放所花费的代价必须等于或低于减少区域内其他任何~种污染源对边际的污染总量,使其达标排放所花费的代价,在经济学上被称为边际等量法则。例如:为提高环境质量,减少某区域中某一种污染源对边际的污染要花费2美元,作为同样的效果,减少该区域中另一种污染源对边际的污染只要花1美元。,可以这样来理解:为得到一个相同环境质量,从第一种污染源中多排放的污染物,可以从第二种污染源中扣除,其治理费用是原来的一半。边际等量法则  相似文献   

13.
大连湾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信息系统概念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原理和沿海地区地方政府的经济条件,以大连湾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设计了排放入海湾的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涉及系统建设的原则,数据类型,软件,硬件,用户界面和功能。为我国海湾污染物控制工作提供经济实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离散点插值扩展法评价大连湾水质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利用离散点插值扩展法对大连湾海域的水质污染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环境评价,通过计算污染区域的面积得出各类水质的海域空间分布,克服了以往逐点评价的海域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可将污染源分解成污染要素,再分解为影响因子再分解为次级因子层,构造污染源评价的多层次评价结构模型,根据评价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建立指标体系,再据确定的取值规则,以各因子层构成准则层,以各污染源构成方案层,建立判断矩阵计算总排序权值,进行污染源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忻了当前污染源在线监测的现状,提出了青岛地区污染源远程监控及自动报警系统的设想,有利于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实时掌握和分析污染设施运行及污染物排放情况,为总量控制、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动态的、及时的、全面的数据信息和现代化的统计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7.
费用效益分析是环境经济计量的基础。本文应用市场价值法,提出了海域污染对水产业带来的经济损失的估算方法。利用常规的海水监测资料,进行污染等级划分,根据污染程度确定剂量反应关系,建立以货币形式表示的污染损失的计算模型,同时指出计算参数的获得途径,为海域环境污染损失计量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新方法,并以大连湾为实例给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8.
砷污染是大连湾突出的环境问题。本文从大连湾砷的人为输入,砷的含量与分布,砷的赋存形态与价态、砷的扩散与迁移及其归宿等入手,研究了砷在大连湾的迁移规律,探讨了砷在大连湾的地球化学质量平衡,提出了砷在大连湾的收支平衡关系及数学模式,并介绍了近年来对大连湾砷污染所采取的防治对策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自贡市城区二氧化硫允许排放总量计算为例,探讨了进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时气态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计算以及将该总量分配到单个污染源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简便、实用,可为中小城市气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核发排污许可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90年代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排放物在我国特别是大城市渐渐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在民健康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构成了威胁。因此,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汽车排放污染的控制,制定了一系列治理汽车排放污染的政策法规,本文试图运用数学分析方法建立以汽车排放总量为主变量的汽车工业发展环境效应分析的模型,计算和讨论了治理汽车排放污染物和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实施的潜在效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