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8月31日公布的新安全生产法(简称新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从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摆位、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政府安全监管定位和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等四个方面人手,着眼于安全生产现实问题和发展要求,补充完善了相关法律制度规定,主要有十大亮点。  相似文献   

2.
支同祥 《劳动保护》2014,(10):13-19
<正>2014年8月31日公布的《安全生产法(修正案)》(以下简称"新法"),着眼于安全生产现实问题和发展要求,补充完善了相关法律制度规定,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强化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明确安全监管职责和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反映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8月31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安全生产法的决定。新安全生产法(简称新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从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摆位、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政府安全监管定位和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等四个方面人手,着眼于安全生产现实问题和发展要求,补充完善了相关法律制度规定,主要有十大亮点。  相似文献   

4.
安全基础台帐的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具体可概括为5句话,即:安全基础台帐,是一个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安全规章制度的具体反映,是安全监督管理的有力保障,是安全工作实绩的真实记录,是安全责任追究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看,责任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核心和关键,责任明确、责任到位、责任落实,是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进一步确立安全责任制度法律地位的同时,全面强化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作用,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作了具体和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基层干部俱怕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现象,怕承担安全生产责任,怕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更怕发生安全事故时的现场处置,事故后的责任追究。这样的心态可以归纳为安全生产恐惧症。  相似文献   

7.
法律责任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对违反法律规范、不履行法定义务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法律责任是国家管理社会事务所采用的强制当事人依法办事的法律措施。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各类安全生产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履行各自的安全生产法律义务,保障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法》的执法机关将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追究安全生产违法犯罪分子的法律责任,对有关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8.
搞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企业既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特种设备安全质量和运行安全的责任主体。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质量和运行安全全面负责。强化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安全主体地位和落实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是建立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的首要任务.是做好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对企业来讲,“红线”就是“企业的高压线”、“员工的生命线”,红线的两端一头系着企业,一头连着员工。 要使企业树立红线意识,首先政府监管要到位。强化安全监管单位的监管责任,采取多查、严处、重罚的方式促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运用法律、经济等制约手段严格责任追究,提高违法成本,使被监管企业不敢、不能忽视安全。同时,深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促使企业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其次,企业要加强自律。再严格的监督也取代不了企业的自律。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主体责任,实现安全生产工作重心由政府监管向企业管理转变,全面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第三,企业要以严格、科学的安全生产规章或程序为基础,实现在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最大限度地减小事故风险。勇于对保障安全生产和保护员工安全作出承诺并付诸实践,加大隐患排查和监督检查力度,要从任何“不安全因素”中获取经验并改正相关缺陷,减少伤亡,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0.
强化安全生产问责,对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予以严厉追究,是确保政府严格履行安全监管监察职责,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制度保障。然而,任何事情都是把"双刃剑",严格问责只有与科学问责、依法问责有机  相似文献   

11.
《安全》2014,(8):64-65
正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落实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促进交通运输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交通运输部对部属单位及人员和部属单位对所属单位及人员的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适用本办法。第三条交通运输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部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本办法。部属单位依照职责和干部管理权限,负责本系统或者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工作。第四条部属单位应当按职责分工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监管工作,做到职责明晰、责任落实。第五条安全生产事故责任的认定,应当以事故调查为基础作出。第六条安全生产事故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做到程序合法、处理适当、及时公开。  相似文献   

12.
虽然没有发生安全事故,但是发现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单位和个人存在失职、渎职行为,也同样要受到责任追究。浙江省义乌市推出了安全生产“事前问责制”,将“秋后算账”变为事前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13.
构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虽然法律已经明确企业对安全生产负有主体责任,但并不意味着企业已经担负起了这项责任。我国市场经济的历史不长,很多中小型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十分普遍。为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政府需要指导和帮助企业在内部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如何引导企业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也成为安全生产监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通过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内容的透视,提出了构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体系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中央领导同志对安全生产工作作了重要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生产标准,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行为主体和监管主体,建立权责利相对应的法律追究惩治体系,实行行政问责制,  相似文献   

15.
为强化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落实,按照局党组统一安排,围绕“完善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加大安全生产考核权重.实行‘一票否决’,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这一课题,在总结各地目标责任体系建设具体做法的同时,近日,我们专程赴连云港等地进行调研,对全省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6.
《安全与健康》2007,(4):11-11
搞好安全生产要破除畸形发展观政绩观 今年全国两会上,关心安全生产的代表委员呼吁,要加大事故查处工作力度,在依纪依法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责任的同时,要对那些因玩忽职守、失职渎职、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腐败行为酿成事故的政府有关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严肃惩处."畸形的发展观、政绩观是事故频发的温床.为此,各级政府一定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全国政协委员彭磷基直言不讳地指出.  相似文献   

17.
《江苏劳动保护》2014,(1):11-11
金蛇庆丰年。在过去的一年中.面对繁重复杂的安全生产工作,我们始终保持“两个高压态势”.即保持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的高压态势.促进各项工作早落实、快落实、真落实;保持对非法违法的高压打击态势,政府推动、部门联动、行业互动,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实现了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持续“双下降”。  相似文献   

18.
第四十二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人民政府接到事故调查报告后,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组织研究提出处理意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批复结案。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经调查确定为责任事故的,除了应当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还应当查明对安全生产的有关事项负有审查批准和监督职责的行政部门的责任;需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  相似文献   

19.
9月11日,锡山区专题部署“六打六治”专项行动暨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此次专项行动重拳出击,着力在四方面狠下功夫:一是突出重点内容。做到真打真治。把执行“双六条”作为推进“六打六治”的重要抓手,在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执法中逐项按“双六条”进行对照检查,逐项整改落实。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做到严打严治。认真学习贯彻新的《安全生产法》,不断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体系。三是强化督查检查,做到常打常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不断健全“六打六治”长效机制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四是抓好重点工作,做到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20.
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24号令)颁布实施后,各级安监部门都抓紧学习和贯彻落实,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