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刘景轩  麻兆林 《劳动保护》1993,(4):36-36,40
氧气瓶作为一种承压设备,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爆炸事故。发生爆炸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瓶内混入了可燃气体。 氧气瓶内混入可燃气体的途径有二:一是制氧设备的因素而混入可燃气体;二是在施焊(割)中瓶内的氧气压力耗尽,或者剩余压力过低,加上焊嘴被堵塞,造成压力稍高的可燃气体倒灌入氧气瓶。1991年6月10日上午,大庆油建公司氧气厂往氧气瓶内充装氧气时,十条充氧高压软管爆坏了九条;1992年 6月 25日大庆采油二厂检出数只氧气瓶内含有可燃气体。经分析确认,都是上述原因造成的。 为防止可燃气体倒灌入氧气瓶,原国家劳动总局早在1979年 4月25日就颁布…  相似文献   

2.
分析总结了氧气钢瓶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的原因。针对2009年某市发生的一起氧气瓶内含油脂爆炸事故,系统分析了国内曾经发生的几次因油脂导致气瓶爆炸事故。油脂进入到氧气瓶内大都是由于误操作。油脂与高压纯氧接触会发生剧烈的自燃氧化放热,使瓶内的氧气迅速升温升压,超出气瓶承压极限导致爆炸破裂。分析比较发现由油脂导致的气瓶爆炸,其破坏程度不如混入可燃气体导致的气瓶爆炸剧烈,一般不是粉碎性爆炸。在正常的充氧过程中,氧气瓶温度会升高,采用变质量热力学中的方法,计算说明气瓶在充装过程中氧气温度的具体变化。充氧温度计算为充氧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如发现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地控制和预防。由现场压力表可知氧气瓶在充装至12MPa时发生爆炸,而氧气瓶最小爆炸压力为37.6MPa,油脂燃烧放热,计算可知致使钢瓶爆炸破裂所需要的最小油脂量,为66.4-79.6g。不同的充装压力下发生爆炸,所需要的最小油脂量不同,充装压力越高,爆炸所需要的最小油脂量越少。  相似文献   

3.
一、事故经过 2012年1月5日.某机械厂车间剪板机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爆炸。当日早上约8点.操作工甲某、乙某剪板前发现气缸压力不足.开始为气缸充气.使用气源为瓶装氩气.瓶内气压约为12MPa.气瓶通过软管与气缸相连,一人开冲气阀,一人进行气缸抬升操作,当缸内压力能将上刀架抬起时,关闭充气阀.  相似文献   

4.
今年十月十三日凌晨五时许,北京氧气厂检查科质量员王荷琴同志在检查时,发现灌气台上一排已灌注完毕、压力为每平方厘米一五○公斤的氧气瓶有跑气声。她仔细检查,发现一只氧气瓶的瓶体腰部有两处漏气,立即把情况告诉了在场的老工人门如本同志。老门凭着多年经验,果断地用活搬子打开瓶阀,放掉瓶内氧气。避免了一场爆炸事故的发生。 这只漏气的氧气瓶,是意大利一九六七年制造的。根据这一情况,北京氧气厂对意大利的这批钢瓶,采取了降压使用、缩短水压年限等七项紧急安全措施。并对有关岗位的职工加强了劳动纪律教育。厂部表彰了王荷琴、门如本…  相似文献   

5.
事故经过2004年8月17日12时10分,某公司一制氧站在氧气充装过程中氧气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制氧站充装车间整个厂房倒塌,遭到严重破坏,生产被迫停止,幸未造成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直接原因1.该氧气瓶在使用过程中,留有的压力太低,致使杂质进入气瓶,违反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的第九章第79条之10“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或重量,永久气体气瓶的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之规定,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2.气瓶在充装过程中,操作人员违反  相似文献   

6.
1981年10月10日,南京市东郊社办五金厂发生了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厂房炸塌,多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南京市劳动局请有关方面专家对氧气瓶中充装的气体进行了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氧中含氢为14.92%,混合气体中可燃气的百分比已超过了爆炸下限(氧气中氢含量4.65—93.7%即形成爆鸣性气体)。当焊工在关闭焊枪时,氢氧混合气体流速降低,火焰迅速顺着皮管进入气瓶引起激烈燃烧,使气瓶内压力突然升高,导致气瓶爆炸。 鉴于这次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气体制造厂的气体不纯。事后,南京市劳动局和公安局组织了气瓶安全检查小组对全市气体制造厂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贵刊1982 年第4期刊登 的《多一分小 心少一分祸》 一文中提到林同举 同志用手锯把旧氧 气瓶锯开,没有动 火切割,从而防止 了一起氧气瓶爆炸 伤人事故。我认为 用手锯锯旧氧气瓶 也是极危险的。 以我市去年9 月9日发生的一起 事故为例:太平巷 居民许某从无锡县 西漳公社某厂买来 旧氧气瓶,想取出 瓶中铝皮作热水锅 用。当他用手锯锯 氧气瓶时,因磨擦 产生了高温和肉眼很难见到的火花,引起瓶中残存的余气发生爆炸,许某当场被炸伤。《无锡日报》曾登载此事。可见,用手铅锯旧氧气瓶不能说是一个“安全”措施,不宜在刊物上介绍。 无锡…  相似文献   

8.
"抱"着液化气罐吃火锅几成行业普遍现象2012年11月23日19时52分,山西寿阳喜羊羊火锅店发生爆炸燃烧事故,目前包括火锅店老板在内共造成14人死亡,47人受伤。据调查,这起事故的原因是液化气罐发生泄漏,遇明火后发生爆炸燃烧。"一个气罐就是一个定时炸弹。"这场突如其来的火锅店爆炸燃烧事故,不仅震惊了全国,也为餐饮行业,特别是使  相似文献   

9.
吉林市液化石油气厂,在1979年12月18日下午2时许,发生了一起液化石油气贮罐的特大爆炸燃烧事故。 该厂共有容积为400立方米的球罐和50立方米的卧罐各6个,在事故中爆炸燃烧了各4个,3,000多只装液量为15公斤的民用液化气钢瓶也同时爆炸燃烧,共烧掉液化石油气600多吨,大火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被扑灭。 经初步调查分析,这起爆炸事故是由于2号球罐发生脆性破坏,即沿上温带环焊缝热影响区与熔合线发生断裂所引起的。2号球罐的破裂,使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气化,随风飘散,遇明火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发生后,消防队赶到现场奋勇扑救,但因火势猛烈。加以高压…  相似文献   

10.
氢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所以在制取和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燃烧和爆炸事故。现仅就我厂1958~7982年中较大的氢气爆炸事故选择几例浅析如下。事故案例 1.1970年3月15日,某车间氧气站正在往氧气瓶内充氧时,发生严重爆炸事故。1人受重伤,4人受轻伤。设备和氧气管路  相似文献   

11.
罗海生 《劳动保护》2010,(8):106-107
近期广西相继发生2起氧气爆炸引起火灾的事故。通过对事故现场、氧气瓶爆炸燃烧等原因的分析,提出消防应急处置此类事故的措施及预防对策。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压力容器,它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其瓶体外部有2个防震胶圈,瓶体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两字,用以区别其他气瓶。在压力容器燃爆事故中,氧气瓶的燃爆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且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2.
我厂在一次对盛碳铵添加剂的空罐动火时,约4小时后发生爆炸事故,罐体被撕裂成两段飞出10多米远。幸未伤人。根据分析,动火之前罐内虽经置换合格,但由于内壁附着一层添加剂垢物,燃烧时产生的气体,与罐内空气混合达到了爆炸极限范围,遂造成这次爆炸事故。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动火之前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违章违纪必然引起事故,这是个客观规律。今年5月底,化工部生产综合司召开的12起多人伤亡事故分析会的结论,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现以事故发生时间先后为序,对事故发生的原因作简要分析。 1.今月1月16日13时05分,南京化学工业公司氮肥厂发生了一起蒸汽和炉灰烫伤6名工人、其中造成2人死亡的多人伤亡事故。事故发生前,该厂造气车间9#煤气炉停炉检修,因耐火砖脱落堵塞燃烧室下灰口,给清灰排渣工作带来困难。在燃烧室内温度很高的情况下,操作者违背下灰岗位关于“水力排灰……防止跑气和漫水”的有关安全操作规定,错误地向室内大量充水。由于充…  相似文献   

14.
"抱"着液化气罐吃火锅几成行业普遍现象2012年11月23日19时52分,山西寿阳喜羊羊火锅店发生爆炸燃烧事故,目前包括火锅店老板在内共造成14人死亡,47人受伤。据调查,这起事故的原因是液化气罐发生泄漏,遇明火后发生爆炸燃烧。"一个气罐就是一个定时炸弹。"这场突如其来的火锅店爆炸燃烧事故,不仅震惊了全国,也为餐饮行业,特别是使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今年以来,压力容器发生爆炸造成重大伤亡的事故屡有发生,现通报如下:1月8日沈阳市一家个体牛肉大饼小吃店发生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造成8人死亡,12人受伤;。3月28日保定市定州氧气厂一只氧气瓶发生爆炸,击穿5只空瓶和一只实瓶,实瓶也爆炸,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3月29日甘肃省某厂一台光气储槽发生爆炸,导致光气泄漏,造成7人死亡,多人中毒;6月27日北京市东方化工厂贮罐区发生大火,导致多台球罐破裂,造成9人死亡,37人受伤;7月18日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化工总厂一台甲醇分离器在…  相似文献   

16.
压缩氧气在加压充瓶或在管道输送的过程中时常发生燃烧和爆炸事故。据湖南地区不完全统计,仅1978年4月26日至5月21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连续出现3起。某厂从1960年7月28日至1970年3月15日的近10年中发生4起。笔者对湖南省9个单位发生此类燃爆事故进行过调查与分析,参阅国内26起此类燃爆事故分析资料,从中得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大家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锂离子电池过充爆炸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充是导致电池爆炸的一种常见原因,分析过充与电池爆炸的关系及过充所导致的电池爆炸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程度极其重要.以10 Ah三元材料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倍率过充方式刺激锂离子电池,利用高速摄影仪、红外热像仪和压力传感器来记录该锂离子电池爆炸、燃烧的图像、温度和压力.结果表明:电池在过充的过程中,其温度变化分为3个阶段;发生爆炸后,电池的能量主要以燃烧的形式释放,燃烧的火球面积高达770.64 cm2;距电池爆炸15 cm处,最大压强为0.03 MPa,可见电池爆炸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破坏.  相似文献   

18.
<正>1月15日晚9时许,广西宁明县一处消夜摊突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当场死亡,另有3人在送到县人民医院后因伤势严重抢救无效死亡,此外还有18人不同程度受伤。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同一天,15日傍晚6时许,位于广西柳州市柳南区西鹅乡一处养鳖基地的农家乐突然发生火灾,并引发煤气罐爆炸。该起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原因也在进一步调查中。1月15日晚,宁明夜宵摊爆炸事件发生后,记者连  相似文献   

19.
液化石油气以其使用方便、燃烧干净、热效率高、节省时间等优良特性,已逐渐普及到城镇绝大部分家庭。液化石油气届甲类火灾危险性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火灾的发生和发展都很快,如何处理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泄漏或失火事故,避免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是广大群众应掌握的基本消防安全知识。液化石油气钢瓶属耐压容器,一般有10公斤、15公斤、50公斤三种容量型号,设计压力一般为1.6兆帕,要求保证在一40摄氏度至60摄氏度范围内使用。用户在使用钢瓶的过程中,万一出现泄漏事故,应迅速将漏气钢瓶移到室外安全空旷处,或及早打开门窗,加强…  相似文献   

20.
一、事故经过 1997年5月8日1时50分,我国西部某石化工厂的一个2000m3沥青罐突然发生爆炸燃烧,后经27名消防队员的奋力扑救,于3时10分将大火扑灭。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了详尽的调查。调查发现,事故前两天,即5月6日8时,根据调度人员的安排,操作工将生产出的80号沥青注入已装有72m390号沥青的 2号沥青罐,该罐容积2000m3。至 7日 12时,停止进沥青,此时罐中液位3.4m。2号罐在停止进沥青后约14小时突然发生爆炸,造成罐顶约二分之一破损,顶圈板不同程度变形。 二、现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