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主题,而任何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主体都离不开城市。因此,推动城市发展模式向绿色生态城的转变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以建设绿色生态城为例,主要阐述推进绿色生态城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重点分析目前国内绿色生态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破解绿色瓶颈,推进绿色生态城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绿色奥运"承诺各指标已实现中国在承办绿色奥运方面曾向国际社会做出了北京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0%,基本建成山区、平原地区、城市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完成山区绿  相似文献   

3.
东川是依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而兴建起来的城市,其经济结构属于典型的矿业依赖性经济,随着铜资源的耗竭,经济发展停滞,城市散失可持续发展能力。矿业城市的经济发展,关键是将单一的矿业经济转化为矿产业与非矿产业并举的多元型经济结构。现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为例,对其发展特征进行分析,揭示矿业城市的发展对策,为此类城市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位于塞上古城榆林的东山之腰、城墙之脚,依山而建,居高临云,氤氲着学堂古韵,焕发着时代气息。学校始终坚持"培养生态型人才,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贯彻绿色生态价值观,启迪绿色生态创新思维,实现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办学理念;以创建"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  相似文献   

5.
从湛江旅游资源、经济发展及其区位特点等方面,分析了湛江在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同类型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绩效评价对保障土地储备制度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对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绩效评价内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以武汉市为例,对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绩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78.89,取得了良好制度绩效.其中,城市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配置效益明显提高,综合指数分别为80.50和83.16,而公平配置效益得分较低,为70.18.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兼顾"效益"和"公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港口经济对国民经济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辽宁省4个主要沿海港口城市大连、营口、丹东、锦州2000-2009年港口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有效性评价,分析其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辽宁省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生产率退步,而港口经济略有进步;城市经济和港口经济均显现无效性,但城市经济效率略高于港口经济.在趋势方面,城市经济发展呈现暂时退步情况,港口经济则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是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适应性.开发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一种空间形式,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演进有着重大影响.开发区建设成为芜湖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从开发区布局建设对芜湖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即导致城市空间增长、城市形态变化及城市地域结构变化等方面阐述了开发区与芜湖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献梳理,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的经济成效不能用单一的线性模型进行解释,可能受到政策属性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双重影响。通过对城市"十三五"规划文本进行开放性译码,实现了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实施力度的定量化。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包含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不同政策类型的门槛模型,定量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可持续性政策的经济成效。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环境可持续性政策具有不同的经济成效,宜居环境政策、绿色经济政策的经济成效受到城市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总体上,处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城市应略微偏重于绿色经济政策和生态社会政策,处于经济发展高级阶段的城市应偏重于宜居环境政策和生态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10.
刘红  常征 《环境教育》2011,(10):I0010-I0013
龙口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了“大绿化”工程,用大手笔绘绿,靠大动作增绿,下大气力护绿。在龙口随处可见韵味独特的紫薇,“紫薇花香溢满城”,每逢紫薇花开,城乡处处花红叶绿,香飘四溢,成为独有景观,龙口也由此被誉为“紫薇城”,成为龙口独特的绿色生态名片。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政策的依据和原则,以大庆开发建设多年来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例,阐释了资源型城市充分利用资源、资金、文化、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充分保护的紧迫性。进而说明:充分利用好城市的各种资源,充分保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及早发展替代产业完成城市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港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城市为港口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以营口市为研究对象,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营口市1995-2009年以来城市相关产业与港口吞吐量进行关联度分析,其结论为:港口经济与城市工业、建筑业关联度较高,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关联度相对较低;在城市经济的促进下,港口临港工业正在形成,但是港口经济对城市服务业带动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要建成现代化港口城市,必须具备发达的港口经济与和谐的港城关系。从实现上海市港城经济联动发展的目的出发,将港城经济系统划分为城市经济子系统和港口经济子系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2001—2010年间的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保险业、信息业对港口经济的联动性较强,城市基础设施、集疏运体系和金融业对港口经济的支撑不足,且港口经济的外贸依存度不高,因此上海市需加快基础设施、金融业和现代物流业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14.
蚌埠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切实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低碳经济是遏制气候变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在重点分析蚌埠市工农业发展的碳源消耗、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蚌埠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计划,从观念创新、优化结构、科技先导、碳汇农林、园区平台等不同层面提出适合蚌埠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乌鲁木齐城市绿地资源的基础上创建生态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鲁木齐市绿地资源为对象,从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类型、结构及其生态功能入手, 结合乌鲁木齐市绿地的发展现状,提出其绿地资源的合理规划方案及建议,为乌鲁木齐市建设生态城市提供其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南充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对南充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改进对策。采用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等23个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省第二座大城市南充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2010年南充城市的生态质量综合值P为0.67,达到Ⅲ级标准,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状况良好。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和人口激增,南充城市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问题表现为:老城区交通拥堵、绿地面积小、建筑屋间距不够,城市环境指数低,工业园区建设与城市房地产开发占用较多土地,城市原生态的生态-地貌景观被人为过度的破坏与改造,城市经济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吕慧华  柏益尧  左玉辉 《四川环境》2007,26(4):56-59,64
城市环境调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与城市的性质、定位、发展阶段、环境特点等有密切关系。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决定了其城市环境调控的重点在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的提升以及宜居环境的建设。本文以徐州市为例,探寻其城市环境调控对策,从而为中国其他资源型城市进行环境调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In March 2012, a brownfield site in Cologne was transformed into “a green garden on red clay”, when a community garden called NeuLand (new land) was create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in how far NeuLand is typical for a new form of political engagement 2.0, focused on local problems at people's doorstep rather than global critiques of political systems, which finds its expression in direct actions typical for the networked society, e.g. “green flash mobs.” Its potential to provide a blueprint for imagining and enacting alternative futures and new ways for citizens to claim their “right to the city” is being assessed. NeuLand provides an experiment with new forms of (urban) commons and possibly a (re)turn to the “liveable city” to replace the current neoliberal ideal of the “entrepreneurial city” [Harvey, D., 1989. From manageralism to entrepreneuralism: the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governance in late capitalism. 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 Human Geography, 71 (1), 3–17], developing new solutions to problems of urban management and city development that extend beyond the voluntary engagement of citizens within the logic of the neoliberal “big society.” Extending the scope beyond the analysis of urban gardening projects as examples of sustainable food production, or as vehicles for fostering community cohesion, integration or social capital, the NeuLand experiment is linked to wider debates of alternative and more sustainable socio-ecological futures than those currently practised in the newly “neoliberalizing cities” of Germany.  相似文献   

19.
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迁安市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迁安市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较大,采取钢铁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工业副产品、工业固体废物、余压、余热综合利用等节能减排措施后,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城市地域发展空间显得日益紧张,城市市区向周边地区扩展的趋势明显,城市市区扩展必将对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以甘肃省榆中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兰州市市区向东扩展的趋势以及由此可能对榆中旅游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榆中县旅游业应对兰州市市区扩展的边缘-核心响应模式、区域旅游整合发展响应模式和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响应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