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动态     
《绿色视野》2012,(6):4-4
第七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可持续发展市长论坛”目前举行。与会的47位中部城市市长发布联合宣言“低碳交通、绿色出行”,庄严承诺:深化城市间交流合作,完善低碳交通设施,构建低碳交通体系,助推城市交通方式转变i倡导以步行、自行车、城市公交为主的出行方式,让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成为公务用车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近日,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北京公交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简称民促会)绿色出行基金在世贸天阶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3.
正通过环保跳蚤市场、低碳集市开展全民环境教育;以环保小课堂、走进环保现场播下绿色的种子;以"世界无车日""环保公众体验日"活动为载体,提高全民"绿色出行"意识。2017年,郑州市环境保护局通过开设环保跳蚤市场、二手低碳集市进行闲置物品交易,深入开展全民环境教育;举办环保小课堂,组织环保小记者体验环保工作,在孩子心中播下绿色的种子;借助世界无车日和公众体验日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倡导社会公众绿色出行,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全方位、多  相似文献   

4.
李钰 《环境教育》2012,(12):53-53
日前,江苏省连云新城低碳生态建设规划中期成果汇报会正式召开,标志着连云新城向宜居宜业宜游,绿色低碳、智慧集约新城的进程又加快一步。中期成果分析了连云新城的基本情况,在水资源利用、能源系统、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综合性防灾与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为连云新城构建生态共生、舒适宜居、节能低碳、先进智能的城市发展模式提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用科学数据引导公众绿色出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由中国民促会与美国环保协会在北京共同成立了"绿色出行网络",目的是通过不断扩大网络成员,宣传和鼓励公众采取绿色出行的方式,降低交通所造成的碳排放及大气污染,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10年,江苏省环保宣教中心应中国民促会商邀,指导"绿色出行网络江苏链"建设活动,为科学引导公众绿色出行,省环保宣教中心通过在...  相似文献   

6.
正一直以来,我认为生活中只有汽车尾气、煤炭燃烧这些会排放二氧化碳,但暑假中通过"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实践活动,让我对二氧化碳的排放由模糊变得越来越清晰:原来我们每天为地球制造了这么多的负担!低碳生活从"衣食住行"开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我们的用电、用水、用气,包括制造的垃圾都严重影响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相似文献   

7.
景区内部交通构成旅游景区碳排放的主体,创建低碳旅游景区必然要走低碳交通之路。旅游景区的低碳交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低碳景区创建角度出发,对景区内几种典型交通方式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和初步比较,从交通工具的选择与改进、交通站点的合理设置、景区道路的科学规划、运营管理的技术引入等方面构建旅游景区的低碳交通模式,为相关景区选择低碳化的交通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践行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以下简称“ESG”)理念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措施手段之一。ESG是衔接微观企业绿色治理行为和宏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手段,能够推动宏观绿色发展转型要求在微观行业企业层面实施落地,为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和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政策选择。ESG通过信息披露、评价评级以及引导责任投资等方式,将资本市场关注的企业财务信息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9.
《四川环境》2008,27(4):F0004-F0004
得荣滇能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是云南滇能迪庆香格里拉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股东为云南滇能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新华联集团有限公司、迪庆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任务是开发得荣县丰富的水能资源,以“开发绿色电力、服务当地经济”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领公民践行生态环境责任,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公民十条"行为规范主要包括关注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减少污染产生、呵护自然生态、参加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某油田严格遵守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各项要求,紧跟集团公司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战略部署,认真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文章以油田绿色企业创建阶段整体布局、清洁替代、污染治理、生态引领四方面为着力点,从污染防治攻坚、绿色低碳转型、绿色生态文化三方面探索如何提升油田绿色发展水平,并在绿色产品和服务、绿色生产和工艺、绿色文化和责任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建成效。今后油田将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持续深入开展绿色企业创建提升行动,筑牢油田高质量发展绿色根基。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16,(5)
正目前自行车出行还未成为城市交通的主体,尽管推行自行车出行还问题重重,但我们仍然相信,绿色出行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做的是寻找一条达成愿景的出路。包括民间力量在内的各方参与,对自行车交通的落地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也只有社会对自行车交通的关注落到每一个细微处,这一便捷清洁的交通方式才有可能真正回归,才能加快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共享骑行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出行方式,凭其便捷、经济、共享的特点,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出行交通方式。共享骑行作为一种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可替代能源消耗型交通出行方式,具有明显的减污降碳环境效益。然而,目前关于共享骑行环境效益的定量研究,主要集中在“降碳”方面;对于“减污”的研究较少,尚未见公开发布的核算方法学。本文对共享骑行的“降碳”效益方法学进行了梳理并定量核算了“降碳”效益;对于“减污”效益,采用“降碳”核算方法学的思路进行了定量核算的方法探索。在此基础上,结合某大型共享骑行公司的用户骑行数据,对共享骑行“减污降碳”的环境效益按照有地铁城市和无地铁城市进行了分别核算。结果表明:①共享骑行具有显著的“减污”和“降碳”协同环境效益;②共享骑行“减污降碳”环境效益在无地铁城市比有地铁城市更为突出;③共享电单车比共享人力单车具有更高的环境效益。最后,本文对所采用的核算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共享骑行环境效益核算未来的研究探索方向,包括共享骑行激励政策的制定、不同尺度或区域共享骑行环境效益核算以及出行替代率的方法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14.
正在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上,敦煌市加快低碳城市建设,创造敦煌蓝的大气环境。推进新能源示范与推广应用步伐,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扩大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使用规模,鼓励绿色出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敦煌市面对天然林面积锐减、草场退化严重、湿地不断萎缩、土地荒漠化加剧,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莫高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鸣沙山·月牙泉等自然景观受到严重威胁的实际,先后实施了平原绿化县建设、"三北"防护林  相似文献   

15.
正选择低碳出行《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第四条选择低碳出行。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家庭用车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或节能型汽车。  相似文献   

16.
正"垃圾箱,为了谁?不为自己为人类。支持它,爱环卫,要让环境保持美。"为营造"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社会风尚,本期刊登十首低碳环保童谣。绿色出行是选择腊月底,买年货,文明过年记心窝。不高调,不摆阔,不坐自家名牌车。公交车,全家坐,绿色出行是选择。买年货,不耽搁,节能减排全家乐。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6月5日,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领公民践行生态环境责任,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公民十条"行为规范主要包括关注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减少污染产生、呵护自然生态、参加环保实践、参与监督举报、共建美丽中国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漫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说起低碳经济,为了做到文章逻辑简洁,论述循序渐进,论点翔实明确,笔者试图从一般知识模型的Know What、Know Why、Know How、Know Who这个逻辑顺序入手,首先要说明什么是低碳经济(不同角度诠释)?然后再阐释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释疑解惑)?再后详述如何实现低碳经济(路线图,基本内容和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19.
正会议期间,国内外知名专家围绕"提升建筑品质创建绿色学校"这一主题,从绿色学校创建体制机制、可持续校园与课程的创新、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等方面作专题报告。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施,加快创建中国绿色学校,推广优秀校园建筑案例,切实  相似文献   

20.
德国重视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化和城镇发展的影响。首先,推进可持续的低碳城市交通。鼓励减少出行距离,从而减少能量消耗,减少空气污染,采用比较健康的交通模式。同时,可持续交通系统还应该推进经济发展,减少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