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惯性违章作业,就是指那些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有章不循,坚持、固守不良作业方式和工作习惯的行为。违章作业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盲目行为,因而对安全生产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2.
各地、市、县(区)劳动局、经委: 近年来,我省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迅速,但由于有的企业只重视生产和经营,忽视安全,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恶性事故时有发生。有些企业的安全生产无人管,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处于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状态;企业的经理、员工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安全生产基本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不认真执行我国安全法规、标准和规范、从而埋下了事故隐患,有的发生了伤亡事故,甚至重大恶性伤亡事故。如福州马尾一起特大恶性火灾事故 (违反标准、规范,同层库内兼住众多外来工),造成死亡61人、重伤7人和惨重的经  相似文献   

3.
导致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隐患有各种各样,但在诸多隐患中人的隐患是最大的隐患。化工企业尤其是在危险化学品企业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绝大部分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在管理层,安全投入不足、现场监管不力、责任落实不明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生产一线,违反劳动纪律、违反操作规程、业务知识不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培训、教育入手,全面提升化工生产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度。近年来,海安县化工企业实现了“无泄漏、无爆炸、无伤亡”的“三无”监管目标。  相似文献   

4.
工程技术人员常有这样一种观念,安全是专职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技术人员只要做好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就可以了。果真如此吗?我国近50年来所发生的死亡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由于生产工艺流程本身的缺陷、职工违反操作规程和作业环境条件、设备、工具的缺陷造成的伤亡事故,已占所有事故总数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来说,人的不安全行为通常是指从业人员在进行生产操作时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有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行为,或者可以简要概括为可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不安全行为主要反映了在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中,"人"这一方面的原因,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相关人员出现了可能引起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以及应该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而没有遵守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一名青工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因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自己的两根手指受伤。事后,在分析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原因时,大家得出的结论是,这名青工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培训不过硬,对岗位操作规  相似文献   

7.
经验之谈     
最近,北京矿务局木城涧煤矿召开了一次安全生产座谈会,由矿里几位在井下干了十几年、二十几年从未发生过工伤事故的老师傅谈谈他们怎样成为安全生产标兵的。 他们有的是掘进工、回采工,有的是运输工、通风工,尽管工种不同,但有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认真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有位老师傅说:“安全操作规程就象一盏明亮的矿灯,按它办事,心明眼亮,安全有保障;抛开它操作,好比夜里摸黑走路,早晚要碰壁吃苦头。”这确是经验之谈。 有些人生产热情高,却把安全规程置于脑后,结果发生事故。违章之害,确实非浅。 我们一定要提高…  相似文献   

8.
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往往多少都有这样一种观念,施工安全是专职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技术人员只要做好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就可以了。 果真如此吗?根据我国近50年来所发生的死亡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由于生产工艺流程本身的缺陷、职工违反操作规程和作业环境条件、设备、工具的缺陷造成的伤亡事故,已占所有事故总数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9.
正在基层生产一线,有的人看到别人不遵守劳动纪律而没有受到应有的批评教育或处罚,觉得自己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就比较吃亏,于是也跟着违反劳动纪律;有的人看到别人不遵守操作规程而没有被领导或安全监督人员发觉,觉得自己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就要比别人多付出劳动,于是心里就产生不平衡,也学着别人的样子把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0.
“三违”是指企事业单位的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企业中发生的工伤事故,有60%-70%是由“王违”行为引起的。目前,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由于存在着一些误区,因而严重影响了反“三违”的效果,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反“三违”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点:1.反违章操作,无的放矢。有些企业在强调反对违章操作的同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有的把其他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拿来照搬照抄,其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差;有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  相似文献   

11.
冲压事故在机械事故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大,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冲压生产自动化加冲压设备带安全保护装置.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除极少数具备条件的企业外,大部分企业只能投入少量资金进行综合治理。研究认为,人、机、模具和环境是造成冲压事故的主要因素。 1.人的因素及其影响与对策 (1)冲压工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不强。表现在对安全操作规程及条例知之甚少,容易在不自觉中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事故.这就要求冲压工认真学习安全知识并融会贯通,落实在操作上。 (2)冲压工精神状态不佳。冲压工有思想问题时或身体有病时,容易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12.
为了做好职业急性中毒防治工作,我们对蚌埠市26个工厂近10年来所发生的11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做了调查分析,发现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占56.3%。3次硫化氢中毒事故,均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所致。 二、缺乏安全教育和预防措施造成事故占28%。某工厂因密闭熏蚊,造成防空洞内两工人一氧化碳中毒。抢救中,由于人们缺乏防护知识,不仅没有救活2名中毒者,而且断送了7名抢救人员的性命,还有9人重度中毒。 三、更换新工艺,工人不了解生产环境中的毒物,缺乏个人防护和其他防护设备,从而发生中毒事故。 引起119例吸入性急性职业…  相似文献   

13.
安全操作规程必须遵守,各级领导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口中,或许在他们心中,也的的确确认为遵章守纪是每个职工应该做到的,是减少事故,保障安全的基础。但是有I候当所谓的领导自己操作时,他却又忘了操作规程。也许从内心深处他感到安全操作规程是对那些普通职工而设立的。因此在平时他会经常教育职工遵章守纪,而当职工违反操作规程时,他又会严厉地批评。而对于他这个所谓的领导,这个制定操作规程的人来说,规程却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因为他确信以自己的经验,以自己的能力,对普通职工而言是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对他而言毫无价值。可是…  相似文献   

14.
施倚 《劳动保护》2007,(12):109-109
编辑同志:我是乡镇企业的一名安全管理人员,最近我企业的一名员工在从事搬运工作中,违反了操作规程,发生了事故,造成了重伤。这起事故的责任是否应由该职工个人负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说到安全,不少人往往把人的思想、心理以及规章制度抓住不放,认为事故大部分由职工思想麻痹大意、心理急噪或违反制度、管理不当造成的;殊不知,在实际生产中对技术的生疏、忽视和漠不关心也是安全的"死对头".  相似文献   

16.
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规章制度或安全工作规程的长期反复发生的行为方式,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它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的盲目的行为方式。违章是电力安全的大祸害,是人身伤亡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炼油化工企业,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减少职工身体健康伤害和企业财产损失,为生产运行和从业人员提供安全的环境,是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对炼油化工企业大量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出,习惯性违章即违章违纪和违反操作规程,是大部分事故产生的直接原因。探索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原因,对减少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结合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8.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也可作为险性事故或无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19.
《江苏劳动保护》2011,(7):31-31
前不久,一名青工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因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自己的两根手指受伤。事后调查发现,这名青工上岗前参加了企业、车间和班组三级安全教育,而且每一级安全教育培训的考试都是合格的。为什么考试合格却不懂得安全操作规程?说到底还是安全教育培训不认真,考试不严格,考试的标准不过关,最终造成了高分低能现象。  相似文献   

20.
1986年4月26日深夜,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突然发生爆炸,周围500多个居民点、6万幢住宅和其它建筑物以及大片森林和田野遭受核辐射污染,不少人被事故夺去了生命,237人患了急性放射病。对于这次惨祸,苏联原子能动力工作安全监督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西多连科指出:“有关人员玩忽职守,粗暴地违反操作规程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1979年3月28日深夜,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压水堆核电站发生事故,造成程度不同的放射性污染。调查又证明,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有关人员违反操作规程。 在如此重要岗位上的训练有素的人员,竟严重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