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六个采用了乙醇汽油的地区使用前后空气数据的基础对比,并辅以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的优缺点及使用环境区别比较,分析了采用乙醇汽油的优点及一些局限性。 方法:从乙醇汽油试点城市中,选取黑龙江、辽宁、山东、湖北、河南、广西六省市调研,采集了其某一周期空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用取得数据和上年同期对比,发现使用乙醇汽油的城市,其机动车有害尾气排放量有所降低,从而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空气质量。 结论:乙醇汽油在缓解能源压力和环保方面,较普通汽油相比均有着优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后排气污染物检测结果的浓度大小变化情况,对使用乙醇汽油和无铅汽油的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为车用乙醇汽油全面推广提供实际检测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3.
BTEX在乙醇汽油和传统汽油污染地下水中的衰减行为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燃油储藏罐泄漏造成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BTEX)影响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乙醇汽油的推广使用,乙醇对BTEX修复策略的影响成为需要重视的新问题.为揭示乙醇汽油污染地下水中BTEX的衰减行为,本文通过室内两个独立砂槽投注实验和近3年的监测,对比了乙醇汽油和传统汽油中BTEX自然衰减和基于硫酸盐-硝酸盐补充的增强生物修复行为.结果表明,传统汽油BTEX自然衰减较快,乙醇汽油BTEX自然衰减较慢,一级衰减速率常数分别为0.0055~0.0329 d-1和0.0045~0.0124 d-1;苯衰减最快,其次为甲苯.补充硫酸盐和硝酸盐能促进生物修复,单独补充硫酸盐时其利用率为89.7%~92.9%,同时补充硝酸盐时硫酸盐利用被抑制,硝酸盐利用率为79.9%~87.2%.水位波动会促进BTEX溶解和迁移,增大质量通量.乙醇汽油不仅能消耗更多电子受体,使得BTEX衰减被抑制,而且可能会扩大水位波动引起的增溶效应.  相似文献   

4.
车用乙醇汽油和无铅汽油对电喷汽车排放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春杰  王玮  汤大钢  崔平 《环境科学》2004,25(4):113-116
分别对电喷车长时间燃用乙醇汽油、无铅汽油前后的喷油器流量进行了测试,并采用轻型汽车整车排放测试系统对燃用不同油时的主要污染排放物HC、CO和NOx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无铅汽油相比,乙醇汽油能有效降低发动机排放的CO和HC(均约10%)及经过三元催化转化器作用后HC、CO和NOx的排放,燃用无铅汽油时整车在装有三元催化转化器下的排放达到或接近欧洲1号排放标准,换用乙醇汽油后,CO降低较明显,达30%左右,HC和NOx分别降低约18%、10%,此时排放在欧洲1号排放标准之上或接近欧洲2号排放标准;乙醇汽油还具有优于无铅汽油的其它性能,如对喷油器有轻微的清净作用,发动机排放的CO和HC恶化趋势较慢,延长三元催化转化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乙醇汽油是乙醇与汽油以一定比例混合而形成的混合物。乙醇汽油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是解决当前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主要生产使用乙醇含量为10%的车用乙醇汽油。近几年我国发生了多起乙醇汽油装车过程  相似文献   

6.
选择5台国六直喷汽油车采用3种不同组分的E10乙醇汽油和1种不含含氧化合物的国VI汽油,按照国六排放标准开展了WLTC循环测试,研究乙醇和基础油组分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数国六直喷汽油车的CO、THC和PM排放有所降低,NOx排放无明显差异,PN排放微增,所有样车的CO、THC和PM平均排放降低为6%、7%和14%.E10乙醇汽油中的重质芳香烃含量增高时,PN排放明显增加,PN排放与PMI指数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选择5台国六直喷汽油车采用3种不同组分的E10乙醇汽油和1种不含含氧化合物的国VI汽油,按照国六排放标准开展了WLTC循环测试,研究乙醇和基础油组分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数国六直喷汽油车的CO、THC和PM排放有所降低,NOx排放无明显差异,PN排放微增,所有样车的CO、THC和PM平均排放降低为6%、7%和14%.E10乙醇汽油中的重质芳香烃含量增高时,PN排放明显增加,PN排放与PMI指数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LCA的新能源轿车节能减排效果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在我国目前汽车保有量激增、能耗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大,城市交通对城市空气污染贡献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应用和推广新能源汽车被视为替代传统汽车、减缓环境危害的重要工具,但其生产阶段的能耗及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因此,本研究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选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开发的GREET模型,对混合动力轿车、纯电动轿车、氢燃料电池轿车、E10乙醇汽油轿车4类新能源轿车在车辆制造、燃料及电力生产、行驶、拆解4个阶段的能耗及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与传统汽油轿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同传统汽油轿车相比,4种新能源轿车的全生命周期能耗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纯电动轿车在降低能耗方面最具优势.同时,4种新能源轿车全生命周期综合环境影响均低于传统汽油轿车,其中以氢燃料电池轿车的综合环境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
通过使用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和SIM/SCAN同时扫描的方式对比分析了机动车使用的汽油和柴油的主要成分及主要有机污染物的组成种类及比例。研究结果表明,机动车燃油中检测出多种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中多为中国优先控制的空气有害物质;汽油中含有较多的苯系物类和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柴油中主要含有烷烃类和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  相似文献   

10.
车用乙醇汽油是指按照国家标准,用变性燃料乙醇和组分汽油按照一定的体积比混合形成的清洁型燃料.  相似文献   

11.
汽车尾气对人精子运动能力影响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日]岛津AA-67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四唑氮蓝(Nitro-BT)染色法,及图象分析仪(MIAS-300)分析了交通警察和男性师生两人群精液的精子运动能力参数和血铅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交警组精子活动能力降低(P<0.05),精子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明显抑制(P<0.001)。而且SDH活性与血铅水平呈负相关。认为交警精子活动能力下降可能和铅干扰精子线粒体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2.
延安市石油开采污染治理调查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宁生  周军 《陕西环境》2001,8(1):11-12
延安是我国近代石油工业的发祥地,自延长油矿开凿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以来,延安对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有90多年的历史,经历年地质勘探,已探明延安市境内含油面积734.2平方公里,地质储量4.3亿吨,召集石油工业已是延安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石油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石油开发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突出,已成为延安市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一件重在问题。  相似文献   

13.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7,15(13-14):1295-1301
A system to monitor and to control contamination in the soil, as well as in the aquifer is presented. Specifically, the system is suitable to monitor continuously, remotely, and in real-time the soil surrounding underground storage tank (UST) systems, such as in petrol service stations. The system has also functions for remediation, due to the possibility to be configured as a soil venting system. A prototype has been running for more than three years in a petrol service station in Genova, Italy. Results show that, in daily work, frequent small-medium leakages may occur,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several events, the most frequent of which is the delivery of petrol products to the USTs. In these cases, the system can diagnose the leakage and start remediation by a specific soil venting process. Some considerations on the cost/benefit evalu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and on the utility to insert it as an important step to assure zero emissions to the soil in connection with petrol product storage and manufactur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The impact of unleaded petrol (ULP), and the variation in lead (Pb) content of leaded petrol (LP), on air quality in Perth, Western Australia, has been assessed using correlations between atmospheric Pb concentrations and petrol Pb consumption figures for the period 1982–1987 during which ULP was introduced in 1985. The study underlines the importance of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variability in the Pb content of LP when predicting atmospheric lead concentrations from petrol consumption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