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400种有机化合物在水中溶解度的数据,数据的准确度足够在初步设计及评价污水环境影响时应用。有机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对于化学工业,特别是石油化学工业的设计、科研及环保工作者极其重要。在进行初步设计,以及计算在污水中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量,评价污水对环境的影响时,尤其需要这方面的数据。本文汇集了35种文献的数据,组合成在石油化学工业中常见的400种有机化合物在  相似文献   

2.
油田污水是石油的天然伴生物。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 期,采出原油含水率在不断上升,目前现河庄油田采出液综合含水已高达90%以上。而油田 原油在对外销运、炼制之前必须先将水脱出,合格原油的允许含水率为0.5%,由此产生了大 量的污水,我们称这部分污水为油田污水。油田污水中含有不定量的石油、机械杂质、悬浮 物和细菌等组分,需要通过较为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对这部分污水进行处理,才能把有害的 组分降低到标准含量以下,从而实现回注和对外排放。目前各油田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以自然除油罐、混凝沉降罐、粗粒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近岸海域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表明,我国近岸海战环境质量总体上仍呈继续恶化趋势。陆源污染、养殖业污染、围海造地和石油污染等是目前海洋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加强入海河流的全流域综合环境管理,提高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水平,实施环境功能分区管理、对较封闭海域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合理布局海水养殖、科学控制养殖规模、实现海水养殖清洁生产,以及加强海洋石油污染的防治等措施,是控制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外排污水水质波动较大,其主要污染物为COD、油,为准确的监测外排污水水质,2003年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与北京环科环保技术公司共同研制开发了HBCOD-1在线监测技术,并在监测石油化工污水中的应用获得成功,为石油炼制及石油化工企业外排污水的在线监测总结了一条成功经验,开发了一项炼化污水自动监测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在总结分析国内现有转刷产品存在问题并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的特定要求,自行设计一种ZBJ型转刷曝气器,最近由江都环境净化设备厂试制生产成功。目前已在中原石油勘探局及上海、福建、大连等地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使用。  相似文献   

6.
章采用GC,GC/MS对珠江三角洲某市饮用水源水和河涌水中半挥发性、非挥发性微量有机物进行调查分析,共检测出226种有机污染物,其中有14种美国环保局优先控制污染物,6种中国水环境中优先控制污染物,B水厂污染最严重,A水厂水质最好。结果还表明该市饮用水源水及河涌水已经受到了生活污水、石油烃、洗涤剂、塑料增塑剂、有机农药和工厂排放的污水等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炼油厂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大多数炼油厂污水经二级处理工艺进行处理后直接排放,其中的污染物仍会影响环境并消耗大量水。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对石油产品需求的持续增加,加大了炼油企业的污水处理量和工业用水总量。研究适宜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以保证炼油污水循环回用是十分必要的。并结合国内外的实际情况介绍了90年代以来多种炼化污水回用的深度处理技术,可以作为相关污水回用处理方法选择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石油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对降解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有显著影响。为探究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与石油烃污染物分布的关系,文章对某污染场地地下水样品进行分析,测定多种指标并进行微生物高通量测序验证降解机制。研究表明,沿地下水流向,依据石油烃浓度研究区地下水可划分为重度(Ⅰ)、中度(Ⅱ)和轻度(Ⅲ)3个污染带。在石油污染的地下水环境中,变形菌门是主要的石油降解菌门,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高浓度的石油污染会抑制微生物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微生物群落与TPH、COD、DOC、SO42-等环境因子相关性显著,不同分带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不同(Ⅰ带以Pseudomonas、Proteinniphilum为优势菌群,Ⅱ带以Pseudomonas、Sulfuritalea等为主,Ⅲ带微生物种类增多,以Pseudomonas、Hydrogenophaga、Flavobacterium为主)。结合水化学和微生物群落推测Ⅱ带可能发生了以硫酸盐为主的石油烃生物降解机制。该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石油烃在环境中的分布和降解机理,促进生物降解技术在环境修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采用天然沸石去除污水中的氨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抚顺石化分公司石油二厂在研究外排污水深度处理过程中,选用天然沸石去除污水中氨氮取得明显效果。经深度处理的污水回用于循环水场用于补水,杜绝了循环水场“软泥”的产生,为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总结了一条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油污作为公害已经引起人们极大关注,为了防止石油及石油产品对水域,海洋的污染,因此必须对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油污水的深度处理主要是采用重力、聚合、空气浮选(包括电浮)过滤吸附及生物处理等方法。船舶油污水的深度处理主要是采用重力,  相似文献   

11.
油田污水站废泥浆的污染评价及无害化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油田污水站产生的废泥浆的污染问题,选取胜利油田滨一污水站的泥浆进行污染物分析,检测结果的评价结论是:污水站的泥浆不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对土壤的污染因子主要是石油类;浸出液对水环境的污染因子为石油类、COD、BOD、挥发酚;大量可溶性无机盐会加剧周边土壤的盐碱化。简易、经济的处置方法是将污泥直接固化,既可锵决污泥的污染问题,也为污泥再利用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2.
恒定横流底部多孔排放近区污水稀释扩散效果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于人工模型试验,分析了恒定横流底部多孔排放时扩散器设计参数(射流角度、射流速度、喷口个数)、上升管间距)及环境参数(环境水深、环境流速)对污水近区稀释扩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除了环境条件对污水稀释扩散效果影响明显之外,扩散器设计参数对污水的近区稀释扩散也有显著的影响,针对白龙港排放口水域,喷口射流角度宜控制在10°左右,喷口个数取16个  相似文献   

13.
高效生活污水净化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无污泥排放、无需专人管理的高效生活污水(含粪便)净化槽.该装置采用了厌氧-好氧流程来处理高浓度生活污水,造价略高于化粪池.试验表明:装置在污水停留时间为18h时(略低于传统化粪池),出水COD<12mg/L,COD去除率>90%,BOD5去除率>95%,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从我国现有国情来看,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分散型高浓度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相似文献   

14.
水源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GC和GC/MS技术对北江潭洲水道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共检出半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183种,其类别有烷烃,烯烃,芳烃,酚类,醇类,酮类,酯类,酸类和其它一些杂环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北江潭洲水道水体受到了石油类,生活污水,塑料增塑剂和工厂排放污水等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实际情况,通过对石油炼制污水重大污染源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对不同高浓度难降解污水实施了原油罐二次脱水、电脱盐切水增加除油设施、碱渣注污水汽提等预处理,同时拓宽净化水回用途径,降低电脱盐水温,优化高含硫含氨污水系统,从原进入含油污水系统改进含硫污水系统,经过污水汽提预处理后,再排入污水处理场。这些措施的实施,既在罐区和装置上游回收了油品,节水减排,又从源头降低了污染,减轻了污水场的负荷,提升了外排污水水质,减少了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6.
人工湿地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黄锦楼  陈琴  许连煌 《环境科学》2013,34(1):401-408
人工湿地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生态处理工程技术,它将污水处理和环境生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有效处理污水的同时也美化了环境,创造了生态景观,带来了环境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人工湿地自发展以来,以其独特的优势广受人们关注,并广泛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矿山及石油开采废水等.但是人工湿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易受气候条件和温度的影响,基质易饱和易堵塞,易受植物种类影响,占地面积较大,管理不合理,设计不规范,生态服务功能单一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缩短了人工湿地的使用寿命,阻碍了人工湿地的推广应用.针对目前人工湿地在应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期望能够为人工湿地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小型河流水质直接净化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和建设跟不上污水排放量的增长速度时,会使城市内或城市周围的河流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城市景观和市民的生活环境。因此,快速有效地直接改善河流的水质是改善环境的重要课题。从水体中去除污染物质,根据处理设施的设置方法不同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污染物发生源对策法,它是在污水流入公共水域以前,把水中污染物减少到公共水域可以承受的负荷范围以内,如集中城市污水进行处理的污水处理厂等。另一种方法是提高河流自净能力以减少水体污染负荷,即污染物直接净化法。本文就在日本已推广应用的几种河流污染物直接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武汉石油化工厂的在正常生产运行条件下的污水场进水氨氮分布平衡,弄清炼油废水氨氮的来源,找出了污水氨氮源头控制的重点是污水汽提装置的脱硫氨净化水和与全厂设备有关的机泵冷却水等,并根据该厂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氨氮源头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伶仃洋石油污染及油品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3月于伶仃洋北四大口门(虎门、蕉门、洪奇沥和横门)和近岸海域布设10个采样点.采集退潮期表、底层样品进行石油污染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域在退潮时石油浓度的垂向分布是表层>底层;其平面分布是,虎门>横门>蕉门>洪奇沥>近岸海域.虎门和横门水域受城市污水和船舶油污水的影响,石油浓度较高(0.105~0.117mg/L),超过Ⅱ类水质标准.蕉门和洪奇沥水体虽然受佛山市和南海市污水的影响,但石油污染程度较轻,处于Ⅱ类水质水平.四大口门出海口水域水质也属Ⅱ类.为了能准确测量水体中石油污染的浓度,采用“指纹”鉴别法对该水体的污染油品进行鉴别.鉴定结果,该调查区内主要受20#重柴油和大庆原油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石油污染对场地中细菌群落的影响及其反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油污染场地细菌群落的组成与分布差异性较大,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石油污染过程如何驱动场地中细菌群落变化仍然不明确,石油污染场地的细菌群落组装过程仍待研究.为了探明石油污染场地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污染物之间的关系,以甘肃省某石化场地为研究区域,调查了油泥、石油污染土壤、未污染土壤及受污染含水层中沉积物的石油浓度、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群落组装过程.结果表明:在好氧环境下,高石油浓度的油泥环境可以选择出具有降解石油能力的基因型(alkB基因和nah基因),油泥环境中好氧降解基因拷贝数高达107 copies/g;而在含水层沉积物等厌氧环境下,好氧降解石油的基因拷贝数仅为106 copies/g,ass和bamA等厌氧降解基因也没有在厌氧环境中得到高效表达.石油污染土壤后,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降低,且与石油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 < 0.05).与未污染土壤相比,油泥和受污染沉积物中细菌群落α-多样性降低了50%左右,而石油污染土壤中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降低了大约33%.在油泥、石油污染土壤和未污染土壤等地表环境中,群落组装主要受多样化和漂变等随机性过程主导,而与污染程度无关.在受污染含水层沉积物等厌氧环境中,微生物的群落组装主要受环境选择、种间竞争等确定性过程主导.研究显示,石油污染场地中的细菌群落多样性主要受石油浓度驱动,但是其对环境的反馈,例如降解基因的选择、群落组装过程等则需要较高的石油浓度才有所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