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进入冬季,部分地方遭遇大范围降雪天气。面对艰巨的除雪任务,撒融雪剂几乎成为大雪过后迅速恢复交通的优先选择。然而,众所周知,融雪剂不但带来高额的经济负担,也可能引发诸多环境问题,那到底该不该用呢?中国每年的融雪剂消耗量高达几十万吨。在哈尔滨、沈阳、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每年都会耗用几千吨甚至万余吨。使用融雪剂固然会给行车安全带来保障,但同时也会产生以下诸多问题:融雪剂中的氯盐渗透到地面后,会使钢筋腐蚀、混凝土冻融破坏。北京原西直门立交桥1979年建成并投入  相似文献   

2.
氯盐类融雪剂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融雪剂是清除道路积雪的有效方法,而氯盐类融雪剂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类融雪剂产品。结合国内外长期使用氯盐类融雪剂后,对城市植物、水体、土壤以及基础设施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环境危害的机理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减轻其环境危害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疆融雪措施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和带动了城市化发展,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城市中,积雪对城市发展和交通安全运营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有关部门引进并使用融雪剂去除冰雪,融雪剂在提高清除积雪效率的同时,也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带来潜在危害。为了正确合理的使用融雪剂,了解融雪剂的特性和它的融雪机理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减轻危害的对策,为今后正确使用融雪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2010,(2):66-66
2009年冬天雪天频频降临我国北方一些地区。除雪过程中使用了大量融雪剂,交通畅通了,出行方便了,但是你可知道融雪剂会对环境造成一定伤害?  相似文献   

5.
学校是以建筑物为主体的空间环境,园林绿化受建筑物的制约,必须与建筑物相协调,形成不同的特点,并为教学活动的需要考虑。校园主要以树木,花草等植物绿化环境,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充分利用绿化来美化建筑立面,弥补建筑及其空间的不足,使绿地同建筑相协调。为学生提供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学习环境。校园是一个人口密集的生活区,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教学楼、实验室、运动场、图书馆、学生宿舍以及花园小道等场所。据有关资料显示:要使空气每天清新宜人,每人必需10平方米树木以调节空气从而实现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使空气保…  相似文献   

6.
<正>"大雪"时节,一场小雪让沈阳的气温骤降。周末上街时,我偶然发现马路边新栽了一些树。冬天栽树本就难以成活,而道旁树木的成活率就更低了,总是出现栽了不活,最后只好重新栽种的情形。从前很多景象又映在眼前,我心中更添了一份担忧:这批树木能活下来多少呢?城市的街道不像乡下的田间山头,马路之下是沙土、石子、水泥块和残缺砖头等建筑垃圾,为了保证树木的成活率,我们的园林工作者想尽办法,  相似文献   

7.
在额尔古纳恩和乡向阳屯,取暖是人们生活中的大事,那里的冬季长达七个月,每年的12月至来年的2月份,气温都在零下40多摄氏度。在2002年之前,老百姓每年都到村子周围的山上“间伐”山林,清理出枯、死、病的树木当柴烧。2002年以后,国家实行“禁伐”政策,一些贫困的老百姓因为烧不起煤就去盗伐树木,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员杨秋莎不久前去额尔古纳考察,亲眼目睹了村民们在环保与生存之间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8.
树木之最     
吕春 《环境教育》2009,(10):61-63
森林是地球的绿色之肺,树木是人类亲密的伙伴。树木在给人类提供氧气和各种用途之外,还装点着我们美丽的家园。人类离不开树木,那么,我们对朝夕相处的树木了解多少?下面的这些树木之最,你都听说过吗?  相似文献   

9.
周钰 《四川环境》2021,(2):214-219
补种树木是森林生态环境修复的有效途径,而我国立法对补种树木责任承担方式的规定未形成体系,亟待完善。在新《森林法》出台的背景下,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新旧《森林法》的修订变化进行阐释和探析,可得出:补种树木责任承担方式在执法与司法领域适用的过程中,遇到原地与异地补种的适用顺位不明、补种树木执法主体的确立不明确、缺乏补种树木执法监督程序等问题。因此,应准确区分原地与异地补种树木的适用、确立补种树木执法主体、以及建立补种树木全过程监督程序。  相似文献   

10.
近日,长白山管委会池北区环保局开展了冬季水环境安全专项检查行动。经检查,池北区4处饮用水源地均无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且周边生态环境较好;无生活垃圾乱倒、建筑垃圾堆置和堆放工业废渣现象。环境监测人  相似文献   

11.
沿着老城区狭窄而不失整洁的小巷,走进芜湖市绿影小学,真有一种别有洞天的感受。精致的校园,冬季里都呈现出一片盎然春意,四季长青的树木、争红吐艳的花卉拥簇环绕着别致的教学楼和小巧的操场。芜湖市绿影小学是安徽省省级绿色学校,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该校在有效完成基本教学功能的基础上,十分注重对师生环境意识、环保行为的培养,从价值观上提高环保责任感,使师生形成对自然、社会的良好态度,养成节约的行为模式,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南充市冬季大气PM_(2.5)污染特征,于2017年1月对南充市大气PM_(2.5)进行采样,分析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和碳质组分的组成、浓度水平和来源。结果表明,二次无机离子SO_4~(2-)、NO_3~-、NH_4~+是南充市冬季大气PM_(2.5)水溶性离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总离子的86.7%;NH_4~+与NO_3~-和SO_4~(2-)主要是以NH_4NO_3和(NH_4)_2SO_4形式存在,SOR和NOR平均值分别为0.51和0.23,SOR高于NOR,说明南充市冬季硫氧转化速度比氮氧转化速度快且二次离子污染较为严重;NO_3~-/SO_4~(2-)比值为1.11,表明移动源是南充冬季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并且南充市冬季大气PM_(2.5)偏酸性。OC、EC是大气PM_(2.5)重要组成部分,OC/EC比值大于2,SOC对OC的贡献率较大(65.3%),南充市冬季大气PM_(2.5)中OC主要来源于二次污染。OC、EC之间相关性较好(R=0.84),二者具有共同的来源。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南充市冬季PM_(2.5)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燃煤、二次污染、生物质燃烧、土壤及建筑扬尘。  相似文献   

13.
树木把外来的影响刻成年轮,美国的A·E·达古拉斯曾从树木的年轮幅度的宽窄,来推测美国亚利桑那州过去的降雨量,日本铃木哲先生的研究课题是从年轮证实环境污染的历史。铃木先生认为环境污染给树木一定影响,其影响必然被遗留于年轮,所以我们可以从年  相似文献   

14.
树木去哪了     
<正>2014年3月23日,在新疆富蕴县额尔齐斯河附近的老年公园,我被这样一幕所震惊:公园里原来那些翠绿浓荫的高大树木都没了踪影,现今到处是断枝残木。树木去哪了?如今大家都在寻找着什么,"爸爸去哪了?""时间去哪了?""飞机去哪了?"但现在最让我们伤心的是:树木去哪了?  相似文献   

15.
碧绿的草,巍峨的山,秀丽的河,五颜六色的花朵,洁白的云朵。与我们同行,与我们同住。怎么才能留住身边的美丽呢?首先,我们要植树造林。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起来,就开始砍伐树木,盖高大的楼房。楼房虽然高大美丽,但还是不如树木重要,树为我们遮荫,为我们净化空气,为我们绿化世界。众所周知,以前翠绿的树林是鸟儿们安心的小窝,可这几年的树木越来越少,鸟儿也越来越少,新鲜的空气一去不复返了。  相似文献   

16.
正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心小学地处麻涌镇中心。河道环绕,蕉林密布,满目青翠、绿树成荫,树木、花坛与草坪的相互映衬,石头、连廊布局合理,人工建筑和自然美景得以巧妙结合、相得益彰,学校环境优雅、舒适,充满生态人文底蕴。近年来,麻涌中心小学重视从绿色教育到生态文明教育的提升,加大经费投入,师生共同创造美丽、绿色、生态、和谐的学习、工作环境;用"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把生态文明教育拓展延伸到社会,提高师生及家长的环保意识、生态文明意识,扩大教育的  相似文献   

17.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植树节,不但是植树的大好季节,也是对幼儿进行热爱大自然,爱护树木教育的极好机会。我们组织幼儿和家长共同在小区内种植树木,以一家人领养一棵树的方式;促使大家经常去关心小树,培护小树,并通过领养牌上的内容教育影响小区内的其它居民,从而形成全社会都来爱树、护树的良好风气。活动目标:·认识几种常见的树种,知道树对环境的作用。·学习种树的方法,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能主动关注树木的生活情况,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活动一:认识小树苗准备:用于种植的树苗、图片。过程:(1)教师让每个孩子领…  相似文献   

18.
时值冬日,合肥市包河公园内还是草木葱郁、生机盎然。走在水波荡漾的湖边,能感受到它脉搏的跳动和体温;穿梭在树木丛中,尤如走进小兴安岭,有种特别的快乐和温馨。虽然一场大雪对树木是种灾难,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它那自然生态的生命力,以及人们对绿色的情有独钟和休闲最佳去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三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在与同时代思想家告子辩论人性善恶的时候,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齐国的牛山,曾经是一个树木繁茂的地方,有日月雨露的滋润,山上的草木生长十分旺盛。但是,由于牛山地处国都临淄附近,临淄的老百姓常常进山伐木,放牧牛羊,最终竟然使得山中树木被砍伐干  相似文献   

20.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使人赏心悦目:鸟类、花类、树木,给人绚丽多彩的景色。所有的这些,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最大的恩赐。可现在人类却大量砍伐树木,土壤就因为森林植物被的消失使土地变得更脆弱,无法长期抵御风雨的剥蚀。小花小草被狂风吹得无法停止身子,空气中,弥漫着黄沙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