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我进电厂的时候,老严已经是一个干了20年的老安监员。老严,其实不姓严,他叫王酪岩,只因他秉公执法、细致认真,凭借着一双"慧眼"严查隐患、严抓"三违",久而久之,厂里的人都爱这么叫,他的真实姓名反而很少有人提起了。或许是职业的缘故,老严无论春夏秋冬,每天进厂后的头一件事,就是把安全帽往脑袋上一戴,便在厂里到处转悠。首先要去的地方就是作业现场,谁没戴安全帽、没系安全带,谁违章作业,他都要管。你要不理不睬,不马上改正,他就掏出个小本记你一笔,然后找你部  相似文献   

2.
老严教子     
“老严您来啦!”“老严您上班去!”“老严您好!”工友们只要见到老严都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  相似文献   

3.
说的是,华北南部一矿山,有位安全员叫袁川。他工作责任心特别强,从严、从实抓安全。查“三违”,查隐患,坚持原则紧把关。处理问题钉是钉来铆是铆,一身正气似法官。大伙儿又是佩服又是怕,不叫他老袁称“老严”。  相似文献   

4.
王乃春 《劳动保护》2008,(11):88-88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号不名。“倔梆头”这个绰号跟了李玉生30来年,确实让他在凌山矿名扬四方。有些老伙计干脆叫他“老倔”,新来的年轻人不明个中三昧,跟着叫他“倔师傅”,他也不生气,乐呵呵地应着。天常日久,知道他叫李玉生的人越来越少,这倒没关系,工资大账上写得明明白白,可《百家姓》里哪儿去找这个“倔”姓呀?  相似文献   

5.
厂门口换上了一位姓马的新门卫.大伙叫他马师傅,他忙摆手,我这样的人还能为人师表?别人向我学就惨了!叫他老马,他也忙摆手。老马能识途,我没经验只有教训,不敢当!叫他马伯。他纠正说。才五十岁什么伯呀爷的?叫“马跛”还差不多!“马跛?”对。反正他脚瘸走路跛。“伯”和“跛”又同音韵,“马伯”音重点不就“马跛”了?但新门卫的脚为何瘸?为何他乐意大伙叫他马跛?不知道。  相似文献   

6.
老严     
"老严您来啦!""老严您上班去!"工友们只要见到老严都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工友所喊的老严其实不姓严,姓陈名国庆。上世纪六十年代,陈国庆初中毕业后就到大山煤矿当了一名矿工。进矿后,他先在采煤队当采煤工,后因工作需要,调到掘进队,又成为一名掘进工,因有初中文化底子,加之业余时间钻研一些电学知识,于是成了大山矿小有名气的全才。平日,他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矿领导决定将其调到安全科工作,成为一名安监员。  相似文献   

7.
生死瞬间     
安心 《安全与健康》2009,(10):50-50
厂未了一位姓马的新门卫,大伙叫他马师傅,他忙摆手,“我这样的人还能为人师表?别人向我学就惨了!”叫他老马,他也忙摆手,“老马能识途,我没经验只有教训,不敢当!”叫他马伯,他纠正说,“才五十来岁什么伯呀爷的?叫‘马跛’还差不多!”“马跛”?对,反正他脚有点跛,“伯”和“跛”又同音韵,“马伯”音重点不就“马跛”了!新门卫的脚为何跛?为何他乐意大伙叫他马跛?不知道。  相似文献   

8.
在兴安驾校,学员都亲切地管黄盟叫“黄直率”。当兵出身的他,碰到问题不是当面“指责”,就是以身说法,直率的性格,让人感到他说的话有些难听甚至带有责备,但总的出发点只有一个:你在我手下学车,没有达到我的标准,你就出不了驾校这个门,更别说拿到“本”。就说那天.他看到学员李明从驾驶室脚踏板不小心摔倒下来,就急忙来到跟前道:“你看看,你看看,我说了多少次脚踏板严禁站人,你怎么就记不住?”“你昨天不也站了吗?怎么也不说说自己”。  相似文献   

9.
关节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闽北尤溪县有个大军阀,曾任福建国民政府的要职(孙中山给他题写过“天下为公”横匾)。他从不到福州议事,总叫他弟弟参加,而且还叫他弟弟从福州弄了一部汽车,由闽江航运到沙溪口,然后,上了岸,抬到尤溪县去。山路嶙峋,一路可叫做艰难。这就是闽北交通史上的第一部汽车,没有路可供它行驶,而是专门让人抬着进行“交通”的。想象人抬汽车的“壮观”场面,就可以理解图中这位当年酷哥一族的脸上按捺不住的洋洋得意的样子。  相似文献   

10.
老李科长     
说起老李科长,周口地区味精厂1.5万多名干部职工没有不认识他的,即使叫不上他的名字,也知道那老头儿是抓安全的。叫他老李科长,一是大家对他的尊称,二是因为他工作踏实,面相又老的缘故。其实李科长满掐满算今年才48岁,叫李从勋,是味精厂安全技术科长。要问他为啥有恁高的知名度,那还得从他抓安全工作说起。红被带和小喇叭194)年秋,组织上安排老李到安全科工作,从此,一向闲不住的他真正成了一个忙人,又是下车间检查,又是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措施,并建立了各种记录台帐和档案。可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如何起到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1.
“车把式”是啥东西?说白了就是如今耍自行车玩的人,这不过是街坊老李头的一个“戏说”。 退休赋闲在家的老李头,某一天在街上溜达时发现,有几个骑自行车的,竟结伴从大街的机动车道上大大咧咧地迎面骑来。他远远就看见这几个骑车的年青人,彼此间在眉飞色舞地“说”话。老李头知道他们“在说话”,是因为他们的姿势。他们的手不是在车把上,而是在不断比划着一种手势。起初老李头很纳闷,后来还是旁边的人让他回过神来——那是一群哑吧在打“手语”。  相似文献   

12.
桂兰嫂子     
工棚烟雾缭绕,呛得二狗直咳嗽。 猛不丁,二狗吼了一声,“都把烟给我掐了,开会了。”他打开花名册,叫着走窑汉的名字:石头、虎子、三胖…… “李大狗。”蓦然,耳畔飞来一个嘶哑的声音。他抬眼一看,原来是他嫂子桂兰横在他面前,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像打架似的。 桂兰身着一件肥大的工作服,头没梳,脸没洗,两眼木木的,俏媳妇的形象荡然无存了,活脱脱一个“疯子”。 三胖坐在前排,看桂兰很好玩,“扑哧”一声笑了。 桂兰走到他跟前,帮他戴好安全帽,温和地说:“小弟弟,你是新来的吧!没见过我家大狗吧,他长得粗粗壮壮,像窑里的一根矿柱,饭量贼大,一顿…  相似文献   

13.
赖老头     
A厂门卫室新近换了门卫。有人说是厂长专门从B厂请来的 ,也有人说是这人央求厂长来的 ,无论怎么说 ,反正是换了人。门卫是个老头 ,姓赖 ,大伙当面叫他赖大爷、赖师傅 ,背地称他赖老头。由于老赖冷天热天都戴着帽子 ,大伙儿怀疑他是癞头 ,所以时间久了 ,又戏称他“癞大爷”、“癞师傅”或“癞老头”。大伙儿想 ,“赖”与“癞”从字音上辨不出意思———他不知道也就不会在意。其实老赖从人们的眼神、口气中明白几分 ,他也是个爱说笑话的人。老赖一上任 ,就在厂门口室写了几条 ,其中一条 ,任何人进厂都要戴上安全帽 ,否则免进。这几条 ,厂长…  相似文献   

14.
在松溪驾驶英队伍中,有这样一位一生平平淡淡的“老兵”.在他的身上既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闪光”事迹,也没有被人树彤象立典型的一面.但是.他却凭着良好的个人修养、过硬的驾驶技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功创造了行车150万公里无事故的“神话”。他.就是被人们尊称“老杨师傅”的扬水贞。  相似文献   

15.
位于黄海之滨的江苏省灌东盐场.有一位担任32年班组安全员的老盐工叫吴端。他以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班组安全生产.实现了班组32年安全生产无事故。他从1967年担任生产组长后.他的班组以安全、优质、高产连续16年被省盐业公司评为“先进班组”。1996年吴端被全国总工会和  相似文献   

16.
在十字路口,总有一排交通指示灯,红灯、黄灯和绿灯。在太湖之滨的长湖建筑材料厂也有一排灯。红灯、黄灯和绿灯。这排灯正是安全科里的三位同志:老周,小李和王工。 老周,安全科的一把手,五十岁左右。熟悉他的人都爱叫他“大兴鬼”(浙江方言,脾气怪癖的意思)。“大兴鬼”与其说是老周的绰号,倒不如说是对老周的尊称。不论是到矿山还是到水泥厂,查到不对劲的事儿老周的大兴就要发。 “你看你,安全帽都不戴,头上砸个洞叫你哭都来不及。” “窑上的防护栏杆都断了,太危险了,快焊起来。” “西大门指挥车辆的人到哪里去了,拉水泥的汽车进进出出没…  相似文献   

17.
《孟子》中有个小故事,说的是孟子劝齐宣王施“仁政”。齐宣王推说无法实行。孟子说:“如果叫一个人挟着泰山跨越北海,他说,‘我不能’,这是实在不能做到的。如果叫他为老年人折一根树枝,他也说,‘我不能’,这是不肯去做,而不是做不到了。” 目前,工矿企业劳动保护存在的问题甚多,如果要企业领导在一个早晨把问题全部解决,那是“挟泰山以超北海”,强人所难。可是,有的问题只需花少量经费和人力,就可圆满解决,这种为“长者折枝”之事都连声喊难,不肯去做,那就说不过去了。 我们希望各级领导认真负起责任来,为工人“折枝”、造福。为工人“折…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到常熟市出差,晚上住在旅馆里,和我住在同一个房间的.是一位来自江西南昌的小伙子。他问我:“常熟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到沙家浜去吧!”他有点惊奇:“为什么叫沙家浜?”我看见他困惑的表情,也有点惊讶:“你连沙家浜都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19.
石瑛 《劳动保护》2009,(5):82-83
旧伤复发 1996年8月,宏图物业公司来了一位复转军人,他的名字叫徐伟,1.8m的个头,满脸黝黑,一副老成、能吃苦的样子,大家都称他“老徐”。十多年来,老徐工作兢兢业业,干起活儿来劲头十足,谁也看不出老徐有病。老徐凭着肯干和工作热情,2007年1月当上了部门经理,每天更是忙个不停,不是到这个小区查看情况,就是到那个小区处理问题,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相似文献   

20.
上了年纪的中国人都会记得:1970年11月8日,湖南长沙贺龙体育场.一名中国跳高运动员,一跃跳过了2.29米.打破当时世界男子跳高纪录。 这也是中国运动员首次打破的田径世界纪录。他叫倪志钦.他的名字是那个时代中国体育史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