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转机之七:安全生产新体制 2004年1月9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决定》对中国安全生产管理新体制的提法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在此之前,1993年7月12日,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对我国安全生产体制的表述为:“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随后几年中央负责同志又加上了“劳动者遵章守纪”。1983年5月18日,国务院批转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的通知中对当时的安全生产体制的表述是:国家监察、企业管理、群众监督。而在这之前大量的表述又是: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  相似文献   

2.
吴瑞祥 《安全》2000,21(2):45-47
1993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决定,对全国安全生产领导体制进行变动,由劳动部代表国务院综合管理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行使国家监察的职权。并确立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即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并且明确指出:企业负责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和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江苏劳动保护》2011,(5):20-21
2011年,南通市港闸区安监局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为主线,深入推进全区安监系统机关作风(政风行风)建设,按照“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着力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对各级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作了规范明确的法律要求,我局2001年9月组建以来,对全市的安全生产工作强化了监督检查、隐患整改,对违反安全生产的重大违法行为严厉处罚,有力地遏制了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工商贸企业人员伤亡数持续下降,但在职业安全卫生方面,  相似文献   

5.
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负责任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始阶段,国家确立了"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这一新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新体制把企业放在安全生产主体和基础的位置上,加重了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责任,要求企业负责安全生产,并明确规定了企业...  相似文献   

6.
老板们别忘了你的责任本刊记者黄昕1993年7月12日,国务院以国发〔1993〕50号文发出了《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强化搞好安全生产的职责,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的安...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规范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管理,保证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5]918号),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8.
建筑企业改制后 ,安全管理的基本模式可描述为 :以外部环境为约束 ,企业自主管理 ,法人代表全面负责 ,有健全的安全管理网络和规章制度 ,设有安全保证基金 ,强化安全管理建设 ,实施安全科学管理。同时 ,按照“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依据《劳动法》、《工会法》、《建筑法》的有关规定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实施劳动保护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1、确立法人代表全面负责和安全责任制网络体系。改制后建筑公司法人代表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承担着安全生产的法律责任。在确立…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生产管理新体制,把“企业负责”摆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首位,并强调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不管经济体制怎么改,安全生产只能加强不能减弱,不存在“松绑”问题。在这一新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下,松江河林业局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同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潜心探索新的管理方法,从“企业负责”这一新的安全管理要求出发,建立了全面落实“企业负责”的安全管理新机制。1完善新的安全管理体制和责任制企业安全…  相似文献   

10.
石少华 《劳动保护》2012,(10):19-21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高度重视修法工作,明确了顶层设计,即在确保《安全生产法》的框架和基本法律制度总体稳定的前提下,认真总结法律实施10年来的经验,结合当前全国安全生产领域的新情况、新特点,将近年来中央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决策、举措法制化,抓住事关全局的体制性、制度性和普遍性问题,修订完善《安全生产法》,以增强法律的时效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大家知道,建筑业是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大。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国家自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来。从2003年起,又相继颁布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两大法规,为规范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提供了法律保障。国家到地方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使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有效好转。  相似文献   

12.
行业管理,在经济工作中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连接点。行业劳动安全管理,它不仅是“国家监察”的延伸和补充,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行业劳动安全管理的职能和作用,搞好行业或者本系统的劳动安全管理工作,应当引起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各级领导和广大劳动者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在国发[1993]50号文《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职责。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  相似文献   

13.
倪明 《劳动保护》2008,(9):115-115
编辑同志:《安全生产法》中规定,企业负责人应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但企业中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的任务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1月1日,全国人大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这是我国历史上一部对安全生产管理全面指导性的重要法律件。其法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与义务、政府对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以及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等都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安全生产法》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完善配套法规,加强机构建设。依法加大事故查处力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我国法律对企业的安全监督检查要求 企业的安全监督检查,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已有体现,例如在《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及一些相关的安全法律和法规等对企业的安全监督检查均有一些要求,其中《安全生产法》特别对政府部门和企业内部实施企业级的监督检查提出具体要求。如《安全生产法》中第十七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有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职责。《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1月2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带领有关司负责人到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调研中日两国政府合作项目《加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计划》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活动情况,听取了日方首席顾问以及中日项目办负责人分别就中日合作项目三年来实施状况、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活动方面工作情况的汇报。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相继实施,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也由原来的"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升华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已经过去的2004年,是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得到加强和改进的一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政策措施;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为加强源头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全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的建立,强化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广泛开展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推动了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群众性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9.
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我国1999年国家经贸委颁发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并发布了《关于开展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通知》。本文介绍了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历史背景,中国的现状和规范认证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严格规范危险性较大的高危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2004年1月13日温家宝总理签发第397号国务院令,公布实施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是专门设定高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事项的行政法规。国家以法律形式确立并实行安全生产准入制度,填补了我国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空白,对于加强安全生产准入的监督管理,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