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CO2的过度排放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各种实现碳捕集和转化的方法中,通过电催化方法将CO2转化为高值附加产品能有效缓解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的压力,提高碳资源的利用率,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相较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实现工业尿素合成,电催化共还原CO2与NO-2/NO-3生产尿素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二次污染小,是一种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CO2利用方式。本论文综述了CO2与NO-2/NO-3电催化合成尿素的研究进展,重点从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以及C—N耦合机制两方面讨论了尿素在不同催化剂上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在机制。设计可以共吸附并还原CO2与NO-3/NO-2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VUV/TiO2/H2O2法去除水中微量硝基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过氧化氢(H2O2)强化的真空紫外光催化(VUV/TiO2/H2O2)方法对水中微量硝基苯(NB)的去除效果,同时考察了H2O2 投加量、NB 初始浓度、重碳酸盐和腐殖酸对NB 降解的影响.采用负载在钛片上的二氧化钛(TiO2)薄膜为光催化剂,以能发射185nm 真空紫外线(VUV)的紫外灯为光源.结果表明,去离子水中50µg/L 的NB 反应60s 后去除率即达到97.9%.随H2O2 投加量的增加, VUV/TiO2/H2O2 对NB的降解速率先增后减;初始浓度低于170µg/L 时,初始浓度对NB 降解影响不大;重碳酸盐和腐殖酸对硝基苯降解有显著的抑制作用.VUV/TiO2/H2O2能快速有效地去除地表水(含碳酸盐和天然有机物)中的微量NB,5min 内初始浓度为90µg/L的NB去除率达到94.1%, UV254在4min 内也降低了53.3%.  相似文献   

3.
张塞  张丽丽  胡春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10):3755-3763
通过热聚合的方法使氮化碳(CN)与Ag/AgI/γ-Al_2O_3发生耦合作用,制备出CN-Ag/AgI/γ-Al_2O_3可见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方法对合成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可见光下甲基橙(MO)的降解实验探究了CN对Ag/AgI/γ-Al_2O_3光催化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N的掺杂改变了Ag纳米颗粒的形状与粒径,且Ag、AgI与CN之间形成强相互作用.与Ag/AgI/γ-Al_2O_3相比较,在可见光波长分别为λ420、450和510 nm时,CN-Ag/AgI/γ-Al_2O_3对MO具有更高的催化降解效率,光反应30 min后,MO的去除率分别为97%、97%和93%.同时,CN的加入显著地增加了Ag/AgI/γ-Al_2O_3的稳定性,抑制了反应过程中Ag~+的释放量,而且反应前后CN-Ag/AgI/γ-Al_2O_3样品的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其活性和稳定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CN加速了电子由MO传递至Ag纳米颗粒的过程,同时Ag颗粒等离子体共振(plasmon)效应的增强也有利于MO的催化降解.不同自由基捕获剂的影响实验表明,O_2~(·-)和h~+是反应体系的主要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4.
许洋  蒲生彦  季雯雯  杨曾 《环境科学研究》2021,34(12):2841-2849
为提高钒酸铋(BiVO4)对盐酸四环素(TC-HCl)在水溶液中的降解效率,以银基材料(Ag/Ag2O)和石墨相氮化碳(g-C3N4)共同改性BiVO4,通过水热法、煅烧法、湿浸渍法、沉淀和热分解法分步制备了Ag/Ag2O/g-C3N4/BiVO4四元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法(UV-vis DRS)等方法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元素分布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①沉积了Ag/Ag2O粒子后,复合材料对TC-HCl的吸附能力显著提高. ②纳米Ag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SPR)以及g-C3N4的协同作用拓宽了光响应范围,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性能. ③相较于BiVO4、g-C3N4及g-C3N4/BiVO4,该复合材料对TC-HCl的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可达89.19%,且经过4次循环使用后仍能保持74.8%的降解率. ④UV-vis及XPS分析证明,该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响应拓展至548 nm,可吸收更多可见光. ⑤体系自由基捕获试验证明,·O2-和h+在光催化降解TC-HCl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且h+的作用大于·O2-. 研究显示,Ag/Ag2O/g-C3N4/BiVO4是一种高效稳定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在处理TC-HCl抗生素废水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UV/草酸铁/H2O2法降解苯系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测定UV/草酸铁/H2O2法、UV/H2O2法和UV/H2O2/Fe2+法的单位电能消耗量(EE/O值)对比了三种方法降解苯系物的能量利用效率,得出UV/草酸铁/H2O2法不仅可以有效地降解苯系物,而且同其两种方法相比它对电能的利用效率最高;并分析了UV/草酸铁/H2O2法降解苯系物的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6.
以自制的g-C3N4和氧化石墨烯(GO)及TiO2为原料,通过静电吸附组装、水热还原等反应过程制备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光生电子传输介质的g-C3N4/rGO/TiO2光催化材料,并通过冷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光谱(XRD)、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Vis-DRS)、光电流密度测试等方法对催化剂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选择含氮浓度为50mg/L的氨氮溶液作为模拟原水,调节氨氮溶液的pH值至9~10,研究了该光催化材料在氙灯照射下的氨氮去除效果.结果表明,g-C3N4/rGO/TiO2光催化材料的SEM照片显示其为TiO2包覆结构,复合材料的XRD图谱同时出现了TiO2和g-C3N4的衍射峰,DRS光谱则体现出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能力明显增强;对氨氮的去除实验表明原材料GO:g-C3N4=1:10的复合光催化材料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氨氮的性能,氨氮平均去除率为97%.通过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测定反应过程中的活性自由基,推测降解机理为:复合光催化剂在氙灯照射下生成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直接在材料表面对吸附的NH3进行氧化,而rGO则作为光催化材料的传输介质起到了传导光生电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自制的g-C3N4和氧化石墨烯(GO)及TiO2为原料,通过静电吸附组装、水热还原等反应过程制备以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为光生电子传输介质的g-C3N4/rGO/TiO2光催化材料,并通过冷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光谱(XRD)、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UV-Vis-DRS)、光电流密度测试等方法对催化剂形貌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选择含氮浓度为50mg/L的氨氮溶液作为模拟原水,调节氨氮溶液的pH值至9~10,研究了该光催化材料在氙灯照射下的氨氮去除效果.结果表明,g-C3N4/rGO/TiO2光催化材料的SEM照片显示其为TiO2包覆结构,复合材料的XRD图谱同时出现了TiO2和g-C3N4的衍射峰,DRS光谱则体现出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能力明显增强;对氨氮的去除实验表明原材料GO:g-C3N4=1:10的复合光催化材料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氨氮的性能,氨氮平均去除率为97%.通过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测定反应过程中的活性自由基,推测降解机理为:复合光催化剂在氙灯照射下生成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直接在材料表面对吸附的NH3进行氧化,而rGO则作为光催化材料的传输介质起到了传导光生电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C-SiC-ZrB_2复合材料表面SiC/ZrB_2-SiC/SiC涂层的制备、抗氧化烧蚀性能与机理。方法选择ZrB_2和SiC改性的C/C复合材料为基体,通过包埋-刷涂法在C/C-SiC-ZrB_2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SiC/ZrB_2-SiC/SiC多重抗氧化涂层,并对复合材料的微结构、抗氧化烧蚀性能与机理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制备了一种三层结构的SiC/ZrB_2-SiC/SiC超高温陶瓷复合涂层,获得了风洞考核试验下的复合材料微结构变化、线烧蚀率等试验数据,并得到了C/C-SiC-ZrB_2复合材料的氧化烧蚀机理。结论 SiC/ZrB_2-SiC/SiC涂层对C/C-SiC-ZrB_2复合材料的抗氧化和耐烧蚀性能具有明显提升,有效提高了C/C-SiC-ZrB_2复合材料的综合热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9.
张聪  王灿  赵欣  潘爽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185-191
采用原位生长法制备V2O5,并将其与Ag2O/g-C3N4水热复合制备V2O5-Ag2O/g-C3N4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FT-IR、SEM和UV-Vis DRS等方法对样品的形貌结构及光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V2O5成功掺杂在Ag2O/g-C3N4上,与Ag2O/g-C3N4相比,复合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增大;在可见光照射180min后,V2O5掺杂量为15%的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MB)的降解率达到99.10%.经过3次循环降解后,复合材料对MB的降解率保持85%以上,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掩蔽实验推测,空穴(h+)是光催化体系中主要的活性物质,其光催化性能增强的机理是Ag2O与g-C3N4复合界面形成p-n异质结,并与V2O5之间的复合过程符合Z-scheme可见光驱动机制,有效阻碍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促进活性物质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UV/H2O2氧化对硝基酚实验表明,H2O2光解产生·OH自由基是对硝基酚降解的直接原因,12min内25mg/L的对硝基酚去除率达到98%以上.溶液中TOC变化与对硝基酚的去除并不同步,说明对硝基酚的降解中生成了一系列的中间产物,然后再达到完全矿化的.体系中H2O2浓度变化显示产生的中间产物对H2O2光解没有明显影响.研究中还对对硝基酚起始质量浓度、H2O2浓度及pH影响进行了考察.研究认为UV/H2O2是对硝基酚脱毒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特点和框架,阐明了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对HSE管理的作用,指出了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重大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化与信息化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目前重大交通建设工程中交通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全体系化管理和安全信息化管理的方法.通过安全体系化管理,可将各参建单位的安全工作纳入系统化、科学化管理,规范各参建单位的安全职责,明确安全管理程序,有效地解决建设单位安全监督层面和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安全信息...  相似文献   

13.
结合镇海炼化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践,阐述了实施一体化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体系建立和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制度、工程设计和绩效考核4个方面阐述了企业QHSE管理在企业中独立运作的困难,尝试给出了企业QHSE管理与企业其他管理融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传统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以我国石油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为实例,从五个方面阐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为现代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带来的技术优势和发挥的作用,并强调管理信息系统与现代健康安全管理方法的结合是解决目前健康安全环境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应用现代管理学原理,对环境管理八项制度的职能,管理目标、计划、制度闻的功能联系,进行剖析,并由此提出地方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流域水资源及其管理现状,辨析出其主要矛盾为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矛盾。按行政区划为单元的分级分部门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系统内部流域管理机构与地方水利部门管理职能的交叉、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受本级政府行政领导而仅在业务上接受上级部门指导的制度,以及地方发展经济的压力,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两者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该流域水资源管理的若干建议,以确保中线调水的成功和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QHSE管理体系在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QHSE管理体系的相关概念出发,分析了如何建立QHSE管理体系和项目的QHSE管理制度,结合工程公司总承包项目的特点,对QHSE管理体系在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项目实施各阶段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结合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的运作管理,分析了医疗废物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流程,进行了系统设计,最终建立了长春市医疗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并阐述了该系统实现的主要技术特点。该系统利用条形码技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在线监测等信息技术实现了对医疗废物的装载、运送、核实、焚烧、残渣处理的全程数字化跟踪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有的环境管理法律体系十分庞大,但因系统的目的性、外适应性和内协调性都存在着许多不足,配套的管理制度滞后,在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和多样的条件下,社会要求对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十分强烈。文章根据中国环境管理体系现状,通过对现有法律体系的地位、效力、目的性、适用性和8项管理制度的管理模式、权限、手段等方面进行剖析,并从环境法律和管理的制度、机制、模式和权属设置等方面提出了环境管理体系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