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脱硫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碱性工业废水输入工业锅炉湿法脱硫除尘系统,形成水膜与逆流而上的燃煤烟气充分接触,并与其中的SO2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O3和NaHSO3和水。此技术应用于某化工厂,SO2去除率为82%,除尘率为95%,用作脱硫剂的皂化废水经烟气中微小碳粒吸附,COD降低20-30%。  相似文献   

2.
温度与湿度对氨为添加剂脉冲放电烟气脱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脉冲放电烟气脱硫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表明,SO2的除主要取决于NH3与SO2热化学反应;在单位体积烟气注入能量为0-5W·h/m^,脉冲放电使SO2脱率提高0-25%,脱硫产物的主要组分是(NH2)2SO4,其含量随着单位体积烟气注入能量的增加而增大气光单位体积烟气注入能量为3W·h/m^3,停留时间小于10s工业应用许可的范围内,烟气脱硫最佳温度为60-65℃,最佳含水体积分数为9-11%。  相似文献   

3.
等离子体烟气脱硫技术现状与关键问题讨论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刘书海 《环境科学》1996,17(2):86-89
介绍了SO2的3条去除路径,高能电子的解离还原路径;自由基的氧化路径;以及与氨的热化学反应路径。提出SO2浓度测试要先去氨及NOX测试先去SO2的方案。分析了温度、氨量、烟气组分及供电情况对SO2去除的影响。认为NO2及硫酸气溶胶的存在促进SO2去除的作用和脱硫与除法结合问题。最后提出利用氨与等离子体的协同作用,以热化学反庆为主路径,以等离子体活化反应为补充的脱硫思路。  相似文献   

4.
烟道喷浆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长3.5m,断面积为150mm×150mm的立式反应吕中进行了烟道喷石灰浆和电石渣浆脱除烟气中SO2的模拟试验,得出出口温距,钙硫摩尔比,雾化气液比,SO2入口浓度,烟气入口温度和气体停留时间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5.
活性炭吸附法脱除烟气中SO_2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活性炭脱除烟气中Sib的实验过程.并在实验基础上讨论了O2/SO2、H2O/SO2、活性炭床层温度和空速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提出了影响脱硫效率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6.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脱硫反应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自行研制的超窄脉冲高压电源和等离子体反应器,研究脉冲电晕放电对模拟烟气中SO2的脱除规律,肯定了正脉冲电晕对SO2氧化脱除具有明显效果,并着重对脉冲电晕脱硫效果影响较大的脉冲电压峰值、间隙击穿频率、烟气温度、SO2初始浓度、烟气处理时间和脉冲重复频率等因素进行分析,指出优化反应条件的途径,为该技术的工业实用化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SO2、SO3和H2O对烟气露点温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SO2对空气露点的影响,从而为烟气露点的准确确定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SO2的分压对露点的影响常不超过1K,而SO3的分压是决定含氧化硫的烟气露点的主要因素,烟气脱硫的增湿活化技术的机理看来不是SO2溶于烟气中的水滴,然后被CaO吸收,应作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酸性条件下Fe3+氧化SO2的脱硫反应机理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讨论酸性条件下Fe^3+液相氧化SO2的几何可能反应机理,设计了不同的缓冲和非缓冲Fe^3+溶液脱硫试验。通过对不同反应体系SO2吸收特性的测量,得出了反应符合半导体或过渡态金属的催化机理,液相氧化反应的速率受Fe^3+的老化进程所控制,从而为低浓度Fe^3+溶液烟气脱硫和解释雾水酸化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海水烟气脱硫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海水对电厂烟气进行脱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气SO2浓度为3429~5714mg/m^3,在装有一块塔板的筛板塔中,液气比为25L/m^3时,脱硫率可达80%以上,吸收SO2后的吸收液经30min的空气曝气,SO^2-3转化为SO^2-4的氧化率可达到100%,经氧化后的中吸收液用未吸收的SO2的海水以1:1中和后,PH值可达到7左右,仍可排放海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综述在济南市控制燃煤SO2污染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各自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了济南市燃煤锅炉湿式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前景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等离子体分解SO2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在低温常压条件下,应用等离子体分解有害气体SO2的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总结出SO2浓度,气体流量以及烟气温度SO2分解率的影响规律,比较了脉冲叠加正、负直流电压产生的等离子体分解SO2的能耗和分解量。实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耗能低,SO2分解率高。每消耗1kW·h电能可分解1.61-1.97kgSO2气体,分解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利用连续搅拌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研究氢气(H2)分压,NO3--N,SO42-,SeO42-进水浓度对水中硒酸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2分压是水中氧化态污染物NO3-,SO42-,SeO42-去除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H2分压从0.02MPa上升到0.08MPa,SO42-的去除率从3.5%上升到46.3%,总Se的去除率从60.7%上升到82.1%,NO3-全过程都完全被还原为N2;随着NO3--N进水浓度从5mg/L增加到50mg/L,SO42-,SeO42-的去除率逐渐下降至0,并出现NO2-的积累;SO42-进水浓度的增加对NO3-,SeO42-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去除率分别保持在99.5%和65%以上,三种氧化态污染物得电子的优先级为NO3->SeO42->SO42-.在NO3--N浓度为10mg/L,SO42-浓度为25mg/L的水质条件下,反应器设置H2分压为0.04MPa,进水Se(VI)浓度在0.25~2mg/L的范围内总Se可以取得80%以上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3.
煤渣吸附脱除含硫气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煤渣是煤炭燃烧后的残余物 ,由于其含有多种活性组分 ,且结构松散 ,比表面积大 ,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廉价吸附剂。本文利用重量法测量了在不同温度及压力情况下 ,煤渣对纯 SO2 气体和加入空气后对含硫气体的吸附能力 ;并利用 Freundlich经验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 ,得到了不同温度及压力情况下煤渣对含硫气体吸附能力的预测公式。本文同时还测量了煤渣的动态吸附性能 ,并利用实验数据求出了吸附总传质系数 ,为煤渣吸附脱硫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Oxidation of sulfite and competitive absorption existed in Na2SO3 solution for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NOx and SO2, inhibited the long-term high-efficiency when used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 matching strategy was develop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ntioxidants combination was used to retard the oxidation of antioxidant and enhance inhibition of S(IV)(tetravalent sulfur) oxidation. Hydroquinone(HQ) and sodium thiosulfate(ST) showed a positive syner...  相似文献   

15.
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当前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氧化剂液相吸收法极有可能率先实现产业化。文章理论上首次提出了次氯酸钙溶液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利用热力学函数计算分析了脱硫脱硝反应的方向和限度,通过SO2和NO平衡分压计算推导了污染物的脱除效率,考察标准吉布斯函数变分析了该技术的优势。结果表明:脱硫脱硝反应的标准吉布斯函数变分别为-614.55和-888.21 kJ/mol,热力学角度上完全可行,反应限度极深,优于文献中介绍的尿素、NaClO2、KMnO4/NaOH溶液吸收法和臭氧结合氨水吸收法。同时,SO2和NO平衡分压很小,说明次氯酸钙溶液几乎可以完全脱除烟气中的SO2和NOX。  相似文献   

16.
雷电过程中SO2产生COS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火花放电的方法研究大气对流层中雷电反应产生COS的可能,以气相色谱、红外光谱为主要分析手段,对SO2-CH4-O2体系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在火花放电条件下会生成COS。原料气的初始强、放电时间和外加气体对COS的生成量都有影响。生成的COS也会在放电条件下分解。基于此,对该放电反应的机理作了探讨,并估算了清洁及污染大气中可能生成的COS的浓度。  相似文献   

17.
白银市二氧化硫目标控制点选择与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白银市SO2空气污染较严重并日益加重的情况,笔者引入总量控制方法,谋求从总体上控制白银市SO2大气污染,达到该区空气质量的改善.研究分析表明,点源占总排放量的88.65%,在44个点源中,只需对20个点源进行削减;为了实行质量目标总量控制,应以控制点源排放为主,并且在点源中,只需要控制部分重点点源,就可以从根本上控制SO2污染.   相似文献   

18.
考虑未来多种污染物排污收费情景及区域电力需求的固有随机特性,建立了2阶段电源规划优化模型,分析了不同排污收费情景、不同电力需求水平下的区域电力结构变化以及污染物和CO2减排策略.在同时征收SO2排污费和CO2排放费的情景(情景3)下,清洁能源发电在发电系统中的比重增加,以煤电为主的火电比重下降;系统减排CO2 8.438′106t,同时协同减排SO2 5202t、NOx 7854t、颗粒物17.42t,但系统费用会显著增加.在同时征收SO2、NOx排污费和CO2排放费的情景下,系统减排SO2 8515t、NOx 13878t、颗粒物23.52t、CO2 12.988′106t,同时系统费用也会进一步增加.在目前征收SO2排污费的基础上征收CO2排放费或同时征收NOx排放费和CO2排放费,可以提高清洁发电方式在发电系统中的比重,降低SO2、NOx和CO2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9.
济南市秋末冬初大气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污染水平及来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9年11月23日─12月7日在济南市区对PM2.5、BC(黑碳)和污染物(SO2、NOx、NO、NO2和CO)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观测期间ρ(PM2.5)、φ(SO2)和φ(NOx)分别为171μg/m3、54.3×10-9和107×10-9.其中,φ(SO2)与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标准值相当,φ(NOx)是标准的2.2倍,ρ(PM2.5)是美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5μg/m3)的4.89倍.污染事件期间ρ(PM2.5)、φ(SO2)和φ(NOx)分别达到222μg/m3、74.4×10-9和158×10-9,是非污染期间的1.78、1.67和1.77倍.观测期间SO2主要来源于燃煤排放.在11月25─26日的污染事件中,NOx、BC和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除局地源外,东北风经过济南东北部工业区时也将污染物传输到采样点;而在12月1─2日的污染事件中,以静风为主,污染物积聚,NOx和BC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PM2.5除了一次污染物,很可能包含一定比例的二次污染物.在非污染事件中,NOx和BC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部分NOx很可能来源于燃煤排放,而PM2.5主要来源于一次源排放.  相似文献   

20.
南京城区与郊区秋季大气PM_(10)中水溶性离子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对南京市城区与郊区秋季PM10中水溶性离子的浓度水平,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离子是南京市PM10的重要组成部分,占PM10总量的26.8%~49.5%;NO3-、SO24-为南京PM10中离子的主要成分同时SO24-与PM10的相关性高,在郊区与城区相关系数分别为0.97与0.98;土壤源对Mg2+的贡献多于海洋气溶胶。郊区与城区非海盐Mg2+和Ca2+的比值分别为0.0308~0.0557与0.0314~0.0558,与中国北方沙漠地区相异,说明观测期间南京大气PM10主要受局地源影响;南京城、郊NO3-/SO24-均值分别为0.74和0.80,说明南京市城郊PM10中NO3-与SO24-更多地来自于机动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