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浙江省金华地区新垦植的红壤幼龄桔园及盛产成龄桔园进行了间作试验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桔园间作黑麦草或紫云英,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具有延缓秋冬土壤降温和春季土壤升温、减小土壤日温差幅度和冬季保暖、降低水土流失量等生态效应,但对夏梢生长具有不良的影响;成龄桔园长期间作紫云英也具有提高光能利用率,维持较高的肥料养分效率,明显改善土壤肥力,提高产量和改善柑桔外观品质等多种效益。桔园间作牧草应结合柑桔生产的要求,抓住适时拌肥播种、及时收割施肥和适时适量归还土壤3个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碳法滤坭可明显地提高土壤的pH值和土壤的速效磷含量;适量滤坭配施钾肥可比单施钾肥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柑桔的产量,明显地提高柑桔果汁的Vc和柠檬酸含量,柑桔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部分和果汁含量也有提高;单施滤坭对提高柑桔产量和改善柑桔品质也有一定的效果.滤坭配施钾肥对提高柑桔产质的效果优于与其等当量的石灰配施钾肥,故认为碳法滤坭可代替石灰应用于改良赤红壤的酸性.  相似文献   

3.
桔园间作牧草的生态效益及其管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浙江省金华地区新垦植的红壤幼龄桔园及盛产成龄桔园进行了间作试验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幼龄结园间作黑麦草或紫云英,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具有延缓秋冬土壤降温和春季土壤升温、减小土壤日温差幅度和冬季保暖、降低水土流失量等生态效应,但对夏梢生长具有不良的影响;成龄桔园长期间作紫云英也具有提高光能利用率,维持较高的肥料养分效率,明显改善土壤肥力,提高产量和改善柑桔外观品质等多种效益。桔园间作牧草应结合柑桔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柘溪水库库区梯级桔园生草覆盖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梯级桔园生草覆盖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能,达到了保土保水保肥的目的;还可调节桔园小气候,为桔园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柑桔的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5.
叶细养  汤建东 《生态环境》2003,12(2):248-249
根据农业部的布置,广东省选择佛山市高明区开展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试点工作。查清了高明区耕地等级及其分布、土壤肥力状况、土壤及水源受污染的背景,建立了高明区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为高明区土壤合理利用和改良、作物布局调整、肥料合理生产和正确施用、土地有偿使用、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生产等提供了指导,也为今后全省各地开展该项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崇明岛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上海崇明岛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以及酶活性的影响,对冬小麦地、蔬菜地、柑桔地和冬绿肥地4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进行了调查、样品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有机碳和4种酶活性的影响极显著。冬小麦地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均最高,分别为19.23g·kg^-1和2.26mg·g^-1,柑桔地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等4种酶活性均高于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表明采用秸秆还田式的冬小麦地,可以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常年处于免耕状态的柑桔地可以使土壤酶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在滨海沙滩营造木麻黄防护林,林带老化后进行更新,部分林地改种潮州柑或芒果而成为果园,并于其间套种农作物或牧卓;结果表明,人为耕作活动对土壤的热化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造林种果的同时,大量肥料的施入及优质客土改良了土壤,使>1.0mm的砂粒比例明显减少,<0.01mm的粉粘粒及土壤养分含量明显增加,其中沙草地、防护林及果园,0—40cm土壤粉粘粒含量分别为56.4g/kg、59.6g/kg和108.9g/kg,土壤有机质为0.71g/kg、2.02g/kg和4.11g/kg;土壤氮素含量随有机质提高而提高,柑园速效磷和钾含量是沙草地的37倍和3.5倍,然而防护林的种植对土壤速效磷和钾的影响却不明显;由于雨水淋洗,土壤盐分减少;又由于酸性化学肥料的大量施入,土壤pH值由8.3下降为5.3.果园的营建,明显改善了土壤的肥力状况及其保水保肥性能,提高了沙滩地的利用价值及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柚园的土壤、作物营养与施肥试验研究,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总结出梅州金柚种植实现高产优质的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和施肥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苏南稻田土壤持续生产力与种植制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了苏南稻田不同种植制度与土壤持生产斩关系。维持土壤持续生产斩实质是土壤和,多熟种植制度发产出增加,加大了土壤养分的消耗,但有机物质生产增加,有利于有机物质归还和土壤有机质平均。在多熟种植制度中间套插种绿肥等豆等养地作物和油菜、蔬菜等培肥作物,结合秸村还田力轮作。将能维持稻田多熟制的土壤持续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探明南雄县烟区三种土壤类型氮、磷、钾养分的供应特性,烤烟在各生育期吸收养分的规律,不同土壤类型氮、磷、钾肥的不同配比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根据三年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提出优质适产烤烟因土施肥技术方法,为南雄烤烟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施肥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不同经营年限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和分解的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碳平衡。果园是我国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果园面积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1.15%。因此,研究果园土壤有机碳库的演变规律,对于准确评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利用时空替代和物理、化学分组的方法比较研究不同经营年限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组分的影响,旨为果园土壤固碳增汇机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时空替代法和物理化学分组的方法比较研究经营年限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50年代柑橘果园0~20 cm和20~40 cm土层颗粒有机碳和轻组有机碳含量分别比80年代柑橘果园提高了9.6%和23.60%、2.57%和3.63%,其中对0~20 cm土层的影响显著高于20~40 cm,说明果园经营干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50年代柑橘果园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比80年代果园提高27.2%,可溶性有机碳提高20.1%,微生物生物量碳提高5.3%;50年代柑橘园0~10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比80年代柑橘园提高30.3%,但50年代柑橘园的土壤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占总有机碳的比率均低于80年代柑橘园,说明当种植年限超过30年后,随着种植年限增加,果园土壤有机碳质量存在退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对西南喀斯特地区2种不同建园方式柑橘园水土流失情况进行连续3a的定位监测,并研究了4种类型柑橘园土壤含水量的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种不同建园方式柑橘园的土壤流失量逐年减少,坡地柑橘园的年径流系数大于梯地柑橘园;不同类型柑橘园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层次、建园方式及柑橘园成土母质有关;柑橘园土壤含水量与月降雨量呈正相关,应在不同月份对柑橘园采取不同水分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Nematodentest     
For the assessment of contaminated and remediated soils and substrates, and the estimation of chronic toxicity of soil contaminations, an ecotoxicological test was developed using the terrestrial nematodePanagrellus redivivus.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expressed by the reproduction factor (VF) allows an estimation of soil quality within seven days. Due to the rapid generation time ofPanagrellus (< 5 d), the short test dura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sufficient. The suitability of this test dura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sufficient. The suitability of this test was evaluated by investigating soils which had been contaminated using applications of specific pollutants (lindane and PCB 52).  相似文献   

14.
根据适宜性分析方法,以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为例,提出了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适宜性分析的自然状况、环境感应和环境质量3方面8个评价因子,通过网格调查法,从单因子和多因子两方面评价了它的旅游环境适宜性。结果表明,景区内部生态环境优良,尤其是声环境、绿地覆盖率和大气质量,但水环境和垃圾问题不可忽视,同时大部分土地不宜再开发利用,景区外围局部和紫金山登山路径沿线生态环境相对较差。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通过土地置换、清洁生产、循环旅游等措施改善景区的旅游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不同利用方式下吴江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影响着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文章采用了2003年江苏省吴江市耕地质量监测中资料,分析了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及Pb、Cr、Hg、As、Cd等5种重金属元素全量的变化,并采用土壤质量综合指数(SQI)法计算不同利用下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数。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吴江市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本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影响。在稻田、林地、桑园、菜地、果园、旱地六种吴江常见的土地利用方式中,稻田土壤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利用下,而其他五种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的差别不明显。可见稻田不仅是一种太湖地区传统的利用方式,更是保持环境质量相对最佳的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6.
徐州地区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徐州地区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土壤进行了采样监测 ,对照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环境质量标准 ,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 11个基地土壤的 7项污染指标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 ,该地区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 ,完全能满足目前国家所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京郊菜田的分布和土壤养分、土壤环境质量特点选择了监测点,按照各个指标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程度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并据此建立了无公害菜田土壤环境评价系统。系统采用分层体系结构,在目前基于J2EE架构开发Web应用的基础上,采用J2EE中的JSP,Servlet,JavaBean以及JDBC技术来构建该平台的基础组件框架,结合MVC结构的方式来构建Web应用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根据过去3年的监测结果对于系统进行了初步应用,对各个监测点的菜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表明该评价系统对菜田环境质量管理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及垃圾专用肥对柑桔增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及垃圾堆肥配制的专用肥对柑桔的肥效实验结果表明,垃圾堆肥作为基肥使用比常规施肥能使柑桔增产12.4%-14.5%,比空白对照增产74.7%,施用垃圾专用肥的柑桔产量比常规施肥增产4.2%-50.3%,比空白对照增产58.4%-129.0%。施垃圾肥柑桔的营养成份(如维C,还原糖等)和常规施肥没有明显差异,也未发现重金属对桔子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