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芳  张兵  吴华 《环境化学》2014,(11):2009-2010
非甲烷总烃(NMHC)指除甲烷以外挥发性碳氢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C8)的总合,长期以来一直是环境空气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927—1996规定非甲烷总烃的厂界浓度标准为4 mg·m-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38—1999描述了具体的检测方法[1].本文考察了安捷伦双阀双柱气相系统的使用效果,实现了环境空气及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的快速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2.
太原地区大气飘尘中部分有机污染物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弹性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太原地区大气飘尘中的部分有机污染物的化学组成。在饱和烃部分分析和测定了从C_(14)-C_(34)的21种正构烷烃的含量。在多环芳香烃部分共得到约180个色谱峰,用保留指数的方法鉴定出约100种从二环到五环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其中具有致癌活性的物质约20种,这种剧毒物质的总含量高达1.5—20μg/m~3空气。大大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应尽快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控制太原地区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毛细管柱-双氢火焰检测器测定非甲烷总烃的方法,经优化色谱条件,获得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并根据氢火焰检测器(FID)的原理探讨氧及非烃类等含碳化合物的响应及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测定总烃的标准曲线为0.9994,当色谱进样量为0.25 m L时,方法精密度为0.12%、方法检出限为0.016 mg·m-3(以碳计)等均符合HJ/T38—1999性能指标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含Cl、O、S类的挥发性化合物在测定非甲烷总烃时,也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值,对计算总烃浓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对大气中挥发性碳氢化合物C_2—C_6进行了测定,用填充Chromosorb-102(60~80目)的U型管在干冰(-75℃)冷冻下吸附采样。流速0.5~1.01/min。样品管直接与六通阀连接,油溶(85℃)热解吸3分钟切换六通阀进样。2.6m×3.0mm(I.D)玻璃柱内填HDG—202A(80~100目)作色谱分离柱,柱温50℃,氧火焰检蔼器,在该条件下分离效果良好。实测大气中碳氢化合物浓度可达PPb级。由于本方法是采用同一样品管进行吸附采样、解吸进样。避免了中间步骤可能带来的测定误差,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使用Agilent Intuvo 9000 GC进行水和土壤样品中柴油类总石油烃的快速分段检测方法.在实验条件下,C_(10)—C_(14)、C_(15)—C_(28)和C_(29)—C_(36)所得曲线线性良好,r~2均大于0.999,且最低检出限分别9.9、29.2、13.3 mg·L~(-1),峰面积的重复性RSD均小于0.6%.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分析速度快(3.2 min)、稳定性好,与常规方法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同时Intuvo 9000 GC的独特保护柱芯片设计能够有效提升仪器的抗污染能力,可以有效减少分析时间,大大提高分析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一种简易的方法,测定了大气的烟雾系数(COH)。根据测定结果,研究了杭州市流动大气中总悬浮微粒(TSP)的重量浓度与COH之间的相关关系,求得相关系数为0.955,直线回归方程式为:y=20.50x+1.65。对COH测定误差所作的分析,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9%。  相似文献   

7.
Dario A. Levaggi等用1%NaHSO_3溶液作吸收剂,结合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醛和丙烯醛,可以一次采样测定大气中全部C_1—C_5醛。这个方法在国外已被广泛采用。我们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法的操作条件和选择适合国内条件的色谱柱,做了一些试验,并在现场作了试测。  相似文献   

8.
热解析-GC/MS方法测定大气中的羰基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发展了五氟化苯肼(PFPH)衍生化.热解析-GC/MS方法,质谱采用SIM扫描方式,可实现对大气中23种羰基化合物的测定,并建立了方法相应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QA/QC)程序.采用美国环保局TO-15标准气体测量了这些羰基化合物衍生化采集测定的相对误差.方法检测限为0.01-0.25nmol,对大气样品采集测定的相对误差为-7.8%-40.2%.在2007年"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的机动车限行前后和限行期间对大气中的羰基化合物进行实际观测,测得的羰基化合物的总平均浓度为31.47±11.53μg·m-3,主要组分为2,5-二甲苯苯甲醛、乙二醛、乙醛、正癸醛和苯甲醛.结果表明,2007年车辆限行期间,大气中羰基化合物浓度水平较2005年观测有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对大气颗粒物的四氯化碳萃取溶液以红外光谱仪分析,以测定大气颗粒物上的总碳氢化合物,是一个简单、方便、不破坏样品的方法。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7—101%,最低检出量为4×10~(-4)毫克/米~3,以经纯制并浓缩的溶剂作参比,消除了萃取剂杂质的干扰,以此方法测定了北京和天津的若干样品,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物上的总碳氢化合物浓度与大气污染源和气象条件有—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东湖水中有毒有机物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自制的聚硅氧烷负载氮杂18冠6(PUAC-18-C-6)和OV-101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对东湖水及排污口废水进行了分析,分离出78个有机化合物,并对其中的石油烃(C_9—C_(28))和有机氯农药六六六进行了定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东湖的污染程度受水的流向、水生生物的分布及污染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石油烃是环境中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研究石化废水中石油烃对底泥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以及选择典型监测参数。以黄河三角洲地区石化厂区为典型研究区,通过野外现场采集代表性石化废水排放处底泥样品,室内测定底泥理化性质和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总石油烃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1.98—13.13 g·kg~(-1),其组分构成以饱和烃为主。不同石油烃质量分数分组之间总石油烃和饱和烃差异显著,芳香烃、沥青和胶质则差异不显著,并且底泥中饱和烃相对容易发生降解作用。底泥的pH、比表面积、总氮、铵氮、硝态氮、总磷、有效磷和有机质质量分数,以及淀粉酶、脱氢酶、脂肪酶和硝酸还原酶)均未受在1.98—7.21 g·kg~(-1)的质量分数范围内石油烃的显著影响,而过氧化氢酶和脲酶则被显著影响。石油烃高质量分数(13.13 g·kg~(-1))的底泥中总氮、总磷、有效磷、有机质质量分数最高,且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性最高,而淀粉酶、脂肪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为最低值。脲酶活性特征表明石油烃降解过程中微生物以铵态氮作为主要氮源。高质量分数石油烃污染提高了过氧化氢酶活性,高酶活也表明微生物降解性能较高。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测定有利于判断石油烃污染及其降解特征。总石油烃及不同组分之间的显著相关表明选择的石油烃参数具有代表性。总氮、总磷与总石油烃及各组分之间均显著相关,而电导率、铵氮、硝态氮和有效磷则均与石油烃及组分无显著相关;有机质与除饱和烃之外的石油组分、以及总氮、总磷均为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与饱和烃和芳香烃为显著正相关,脂肪酶与芳香烃为显著正相关,表明微生物降解代谢活动为以饱和烃和芳香烃为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供了分析测定大气中超痕量C_6—C_8苯系物的简便方法:用碳分子筛TDX-01作吸附剂,在流速为0.5—1L/min的条件下采样几小时到24h,用二硫化碳作淋洗剂,使用含有机皂土的固定液的填充色谱柱,用FID-GC法,能很容易地测出城市居民区的大气苯系物,最小检出浓度可达10ppt,方法简单可靠,合乎常规监测使用。  相似文献   

13.
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总量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供了一种测定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PAHs)总量的简易方法,包括样品采集、样品预处理、标样制备、真空升华提取和紫外光度法测定等步骤。在PAHs浓度为10μg/ml(n=24)时,方法的回收率为90—100%,变异系数为2.82%。采用本法对天津市采暖期(1984年12月)和非采暖期(1985年4月)大气气溶胶中PAHs的浓度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4.
在碱性介质中用Mn(Ⅱ)催化KIO_4氧化酸性铬蓝K褪色的反应测定痕量锰,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研究了反应机理,发现褪色反应的速率方程是-dC_(ACBK)/dt=KC_(ACBK)C_(IO_4~-)C_(OH~2)-C_(Mn(Ⅱ)),表观活化能为70.42kJ/mol。本法测定Mn(Ⅱ)的检测限是0.05ng/ml,测定范围是0.05—5ng/ml。方法已用于人发、面粉、黄豆、河水中痕量锰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作物地上部氨排放及对大气氮沉降的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作物地上部分氨排放以及对大气氮沉淀的吸收情况,以水稻(Oryza saliva L.)品种武运粳7号和小麦(Triticumaestivum L.)品种扬麦15为例.在盆栽条件下,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采用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初步分析了水稻成熟期植株NH_3排放和小麦植株直接吸收的大气沉降氮.结果表明,土培的水稻品种武运粳7号地上部植株成熟期排放氨氮(NH_3-N)量约占当季总施氮(N)量的(0.50±0.21)%;收获后水稻植株不同部位~(15)N丰度值以根部最高,茎叶次之,籽粒最低,这与植株体内养分的运移顺序变化一致;贫化~(15)N小麦砂培试验测定的包括植株直接吸收在内的大气氮沉降数量为N(14.8±4.3)kg·hm~(-2),低于国外类似方法以其它作物作为研究对象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6.
配合经过改装的、具有两路同时进样装置的气相色谱仪,用氢气作载气,镍催化剂既作为一氧化碳甲烷化的催化剂,又作为总烃氢化降解为甲烷的催化剂,生成的甲烷在氢焰离子化鉴定器上进行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在一分钟内,即可同时完成一氧化碳和总烃的分离测定。  相似文献   

17.
国内新型柴油机尾气净化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挤压成型堇青石蜂窝载体,制成含有铂、钯的催化剂。研究了第二载体活性氧化铝晶形结构、涂载最对载体比表面和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添加稀土元素有利于改进催化剂的耐高温性能。用165型柴油机尾气进行净化试验,说明催化剂对CO和总烃净化效果较好,当空速为36000小时~(-1),在载Pt(2克/升)催化剂上,CO起燃温度180℃,总烃200℃;CO转化率达90%的温度为210℃,总烃为250℃; 250℃下,当空速增加到10万小时~(-1),CO转化率为97%,总烃转化率83%。催化剂的活性与国外同类型催化剂相接近。  相似文献   

18.
在长沙市一个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站附近采用罐采样方法采集环境全空气样品,利用三级冷阱预浓缩-GC/Dean-switch/FID/FID技术分析59种非甲烷碳氢化合物,同步采用2,4-二硝基苯肼(DNPH)-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醛酮类化合物,研究非甲烷碳氢化合物及醛酮类化合物的组成与来源.结果表明,大气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总平均体积分数为(43.31±33.86)×10~(-9),其中异戊烷的体积分数最大;醛酮类化合物总浓度为(9.17±3.16)μg·m~(-3),主要为丙酮、甲醛和乙醛且其贡献了总浓度的90%以上.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分析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来源,结果表明,汽油挥发、尾气排放及溶剂使用是大气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分别对总浓度贡献了16.65%、16.61%、22.65%;进一步利用比值分析法表明苯系物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放,醛酮类化合物符合城区的比值特征.  相似文献   

19.
燃烧及碳纳米材料的生产和处置过程中,均有可能产生富勒烯(C_(60))等纳米颗粒物.这些纳米颗粒物进入大气后,主要存在于气溶胶中.由于本身的共轭结构C_(60)可以吸收紫外可见光发生光氧化转化,研究C_(60)在气溶胶中的光转化对于评价其环境归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环己烷、甲苯和二氯甲烷等溶剂模拟气溶胶表面液体层,采用模拟日光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C_(60)在3种溶剂中的光化学转化.实验结果表明,C_(60)在环己烷、甲苯和二氯甲烷中的光降解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光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80±0.01)×10~(-3)、(3.80±0.02)×10~(-3)、(14.80±0.20)×10~(-3)min~(-1).DFT计算结果表明,C_(60)在3种溶剂中均可以通过光致产生1O_2发生氧化反应.然而,仅在二氯甲烷中C_(60)可以通过电子转移生成O_2~(·-)来促进C_(60)的光转化.甲苯溶剂中激发态甲苯分子可以敏化C_(60)产生C·-60从而加快C_(60)的降解.理论计算结果有助于解释实验中C_(60)在二氯甲烷中光解速率最快,在甲苯中光解速率比在环己烷中快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贵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采用罐采样方法在贵阳市采集了环境空气样品,利用三级冷阱预浓缩-GC/Dean-switch/FID/FID技术,分析了59种大气光化学活性挥发性有机物,并计算了各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及羟基自由基消耗速率.结果表明,贵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平均体积分数为(23.06±17. 85)×10~(-9),其中丙烷的体积分数最大.贵阳市不同类别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占比为:烷烃(58.77%)苯系物(16.41%)人为源烯烃(10.84%)炔烃(8.86%)植物源排放VOCs(BVOC)(5.12%),不同功能区大气VOCs的组成特征存在一定差异.贵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总臭氧生成潜势为91.51×10-9(体积分数),其中苯系物对总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最大(约占38%);贵阳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总的羟基自由基消耗速率为6.15 s-1,烯烃类对总的羟基自由基消耗速率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