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蒽醌染整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杨健 《环境工程》2002,20(6):12-14
本研究采用厌氧水解 好氧和单独好氧处理 2种生化方法对蒽醌染整废水进行了平行对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厌氧水解 好氧处理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该废水的可生化程度 ,当进水CODCr浓度为 90 0mg L时 ,处理后出水CODCr可达 12 0~ 170mg L ,明显优于单独好氧处理的出水水质。经进一步混凝处理后 ,上述生化出水CODCr可近一步降低到10 0mg L左右  相似文献   

2.
吴敏  李丹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4):265-268
采用厌氧水解—好氧和单独好氧处理两种生化方法对蒽醌染整废水进行了平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厌氧水解—好氧处理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该废水的可生化程度。当进水CODcr浓度为400mg/L、色度为800倍时,厌氧水解—好氧处理后出水CODcr可达120—170mg/L,CODcr去除率在63%以上,色度降低至150倍,明显优于单一好氧处理的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庆大霉素菌渣的利用率,利用碱、超声以及碱/超声联合处理方法对其进行溶胞处理。通过检测溶胞前后溶液中SCOD和pH值的变化,研究初始pH值、处理时间和超声声能密度对庆大霉素菌渣溶胞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溶胞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碱/超声联合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碱或超声处理,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最佳碱/超声联合处理条件为初始pH值11.0、处理时间60min、超声声能密度2.4 W/m L,此时SCOD增长率可达550%左右,约为单独碱处理和单独超声处理时SCOD增长率的2.6倍和2.9倍。  相似文献   

4.
对比单独使用聚合硫酸铁(PFS)及与活化硅酸(PS)在不同浓度下进行复配使用,对低温低浊悬浊液的除浊效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用PFS+PS复配处理低温低浊悬浊液,其除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PFS,除浊率最高可达97.7%,且不同添加量处理下,其除浊效果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利用盆栽实验,探讨氮沉降与生物炭(BC)施用对杉木幼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和可溶性有机质(DOM)光谱学特征的短期影响.氮沉降处理为0(对照)、40(低氮)和80kgN/(hm2·a)(高氮),在不同氮沉降下BC施用水平分别为0(对照)、12(低量BC)和36t/hm2(高量BC).结果表明:相比对照处理,单独低氮与单独高氮处理3个月后土壤pH值分别下降了0.06和0.09(P<0.05),但单独施用BC和氮沉降背景下施用BC处理的土壤pH值均呈上升趋势,增加了0.32~0.94(P<0.05).与对照处理相比,单独低氮处理的土壤DOC含量显著降低,单独高氮处理的则显著升高且DOM结构趋于简单;单独施用BC和氮沉降背景下施用BC处理中,低量BC处理的土壤DOC含量无明显变化,但高量BC处理的显著提高了30.1%~95.6%,并且DOM结构趋于复杂.冗余分析发现,土壤pH值是导致不同处理DOM存在差异的关键因素.因此,氮沉降背景下施用高量BC短期内可以减缓土壤酸化,提高土壤DOC含量并使DOM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6.
超声-微电解法预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超声-微电解法预处理焦化废水,结果表明,联用处理效果优于超声波法或铁碳微电解法单独处理效果。当反应条件为超声波声功率180 W、曝气量1.5 L/min、投加铁屑量80 g/L、处理时间90 min时,COD去除率可达24%,NH3-N的去除率达30%,挥发酚的去除率达32%。  相似文献   

7.
论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单独采用填埋,堆肥,焚烧法处理时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认为综合处理是MSW处理方法中先进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孚日家纺水厂出现的处理效果不理想这一问题,通过设计烧杯搅拌实验,研究不同混凝剂及与助凝剂PAM联用对低浊水浊度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采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比聚合氯化铝PAC混凝效果好,而与PAM联合使用比单独采用一种混凝剂的处理效果显著。从经济方面,对硫酸铝AS和氯化铁FC进行了试验分析,得出了硫酸铝AS与PAM联用,有可靠的除浊效果。  相似文献   

9.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处理渗滤液的试验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何若  沈东升 《环境科学》2001,22(6):99-102
采用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该系统有助于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进行分相降解,产酸作用主要集中在填埋场,酸化率为40%~50%,产甲烷作用集中在UASB生物反应器中;系统对渗滤液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的卫生填埋场和渗滤液单独处理系统,并且有利于甲烷气体的收集和利用.同时该系统也加速了垃圾的降解和填埋场的稳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工艺,对高COD、高舍盐量、难降解的制药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工艺.当单独使用铁炭微电解和Fenton氧化处理时,COD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46.15%和30%;废水先经铁炭微电解处理出水后再投加H2O2溶液,COD的去除率最高为68.13%;在铁炭反应柱内直接投加H2O2溶液时,COD的去除率可以达到76.92%(此时COD<100mg/L),色度达到16倍,达到了GB8978-96一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改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定龙 《环境工程》2004,22(5):19-21
针对武进夹山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设计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厌氧与SBR 混凝法相结合的渗滤液处理工艺改进方案。研究表明 :SBR及混凝处理的CODCr最大降解率分别达 4 2 5 %、6 3 0 % ,SBR法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是 :曝气时间 30h ,闲置时间 6h ,污泥浓度 5 0mg L ;化学混凝对SBR法处理的出水有较好处理效果 ,其最佳进水pH值应控制在 9 0左右。最后 ,结合填埋场现有的处理工艺及运行现状 ,对处理工艺改进方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品红染料工业废水治理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品红染料废水具有高CODcr、高色度、有机物成份复杂等特点。根据清污分流原则。对品红中和水及结晶水进行分别处理。经混凝、氧化、电解、还原等大量工艺试验,确定治理工艺方案为:中和水用混凝-电解氧化的方法,结晶水用直接电解的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各水质指标达到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兰清  李新颖  黄璐  陈泉源 《环境工程》2012,(Z2):109-112
以常见的CA-70铝酸盐水泥、32.5R硅酸盐水泥、白水泥作为混凝剂,处理活性艳蓝X-BR模拟染料废水。在测定模拟废水在混凝过程中有机物含量以及pH值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以水泥替代传统混凝剂的可行性。依据水泥水化产物的性质,采用高温煅烧方法使混凝剂再生,实现了其循环使用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水泥作为混凝剂,在水化过程中能形成具有良好混凝性能的形态,对模拟染料废水中活性艳蓝X-BR去除率达90%以上,且通过高温再生后,可重复使用10次以上,出水均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混凝污泥的沉淀性能良好,便于稳定化处理。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针对物化混凝+SBR二级处理后的制革废水,采用ABFT+吸附混凝沉淀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其中出水主要污染物平均NH3-N 0.9mg/L,CODcr 133.8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0%和71.7%。通过脱色方案比较,活性炭吸附混凝沉淀法去除色度效果显著,出水色度低于5倍,另外出水回用于制革企业的生产性实验取得了成功,标志着制革废水深度处理与中水回用技术的一次重要突破,对制革废水处理提标减排和中水回用的开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现有中小型燃煤锅炉水膜除水废水回用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试验,选择最佳药剂,给出混凝条件,并推荐处理工艺。使用该工艺可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性能研究生活污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形成絮体速度快、矾花大、除浊效果好等优点。PAC对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去浊、除色效果。研究内容包括:最佳投药量、PH值影响和搅拌速度的影响以及高分子絮凝剂作用机理的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pH值和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与CODcr、浊度去除率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PAC的最佳投药量为750mg/l,pH适宜范围在7.0-9.0之间;在最佳条件下,PAC对生活污水的浊度去除率为98.75%,CODcr的去除率为83.67%。  相似文献   

17.
石灰在煤泥水混凝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石灰在煤泥水混凝中的作用机理:石灰对煤泥水的混凝作用不是补给了OH-,而是提供了大量的Ca2+,Ca2+通过压缩双电层,破坏了煤泥颗粒的稳定性从而使煤泥颗粒发生凝聚,OH-和Ca(OH)2对煤泥水的混凝不直接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混凝沉淀工艺深度处理某煤矿生活污水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高锰酸钾氧化、粉状活性炭吸附对混凝沉淀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单独投加高锰酸钾或粉状活性炭均能起到强化去除污染物的作用,最佳加药量分别为4 mg/L和15 mg/L时,两者对CODcr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1.4%和8.0%,对SS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0.6%和13.5%。高锰酸钾氧化与粉状活性炭吸附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处理效果优于单独投加高锰酸钾或粉状活性炭,其对CODcr的去除率提高了19.0%、对SS的去除率提高了22.4%。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室条件下,选用常用混凝剂对四种水样进行了混凝处理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混凝pH对水中溶解态有机物的去除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pH对混凝处理去除水中溶解态有机物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含腐殖酸类有机物较多的水质,通过将混凝pH控制在酸性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的有机物去除率.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混凝工艺在饮用水除砷中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常规混凝,强化混凝,电解-混凝和混凝-微滤。重点评价了各种混凝工艺的优缺点、应用范围及发展方向。砷一般以As(Ⅲ)与As(Ⅴ)形态存在,As(Ⅲ)比As(Ⅴ)更不稳定,毒性更大。常规混凝简单易行,但去除As(Ⅲ)的效果比As(Ⅴ)差,通常需要进行强化混凝,电解-混凝和混凝微滤作为新的混凝技术已展现出更多的优势。混凝工艺具有低能耗、易操作、高效率等优点,应成为今后饮用水除砷技术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