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详细介绍了污染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的特点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并评述了水体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污染水体生物修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受污染景观水体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生物刺激剂BIO-E1对受污染的人工景观池水进行生物修复试验。现场试验的结果表明,生物刺激剂BIO-E1能有效地对受污染的景观池水进行生物修复,处理后的池水清澈,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显著提高,CODcr、氨氮、总磷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8%、93%、75%和83%.所用生物刺激剂不含外来微生物,对人体和鱼类无毒性。  相似文献   

3.
受污染景观水体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物刺激剂BIOE1对受污染的人工景观池水进行生物修复试验。现场试验的结果表明,生物刺激剂BIOE1能有效地对受污染的景观池水进行生物修复,处理后的池水清澈,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显著提高,CODCr、氨氮、总磷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8%、93%、75%和83%。所用生物刺激剂不含外来微生物,对人体和鱼类无毒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缓流水体的生物强化净化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缓流水体因其受城市发展的影响大、自身流动性小和自净能力弱的特点,正处于被人为破坏而面临消失之中。而生物净化技术是根据水体自净的原理而设计和开发的污染水体净化技术。本文列举了国内外城市污染水体常用的生物净化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情况,指出了各种生物净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和发展前景,为我国城市水体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缓流水体因其受城市发展的影响大、自身流动性小和自净能力弱的特点 ,正处于被人为破坏而面临消失之中。而生物净化技术是根据水体自净的原理而设计和开发的污染水体净化技术。本文列举了国内外城市污染水体常用的生物净化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情况 ,指出了各种生物净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和发展前景 ,为我国城市水体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受污染水体的水质恢复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水休理,会导致地面水体严重污染。受污染水体的水质恢复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它们能控制水体外源性和内源性污染物的排入量、人工织经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以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提高溶解氧浓度,恢复水生生物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铯对水生植物的生物效应,筛选对铯富集能力强的水生植物,能够为水体铯污染的修复治理提供方法依据。设计铯污染浓度为0、0.5、2.5和10 mg/L,9种水生植物,3次重复,研究铯对不同水生植物生物效应(BE)和不同水生植物对铯的吸收和富集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对水体铯污染有不同的反应。就增加鲜重而言,绿萍、水花生、轮叶狐狸藻、水蓼、水葱增加鲜重大于对照;眼子菜、水葫芦、水稻增加鲜重小于对照;不同植物的铯含量不同。平均铯含量依次为水花生水蓼水稻水葫芦水葱眼子菜轮叶狐狸藻绿萍,其中水花生为935.12 mg/kg DW,水蓼为825.93 mg/kg DW,水稻为723.38 mg/kg DW;不同植物清除水体铯污染的能力不同。收获时水体铯浓度降低最多至最少的依次是水蓼、水花生、水稻、轮叶狐狸藻、水葱、水葫芦、绿萍和眼子菜。根据生物效应、植物铯含量、水体铯减少情况,水花生、水蓼、水葫芦和水稻可以作为铯污染水体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8.
水体沉积物毒性鉴别与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水体沉积物毒性鉴别与评价的主流方法以及研究进展,指出毒性测试和致毒因子鉴别方法是限制水体沉积物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的关键因素,认为发展和应用以生物标记物和生物效应为导向,尤其是各种具有污染专一性指示作用的生物效应标志测试方法的建立和应用,并结合具有选择性的样品分级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将是以生物效应为导向、以化学分析为基础的复杂水体沉积物毒性鉴别与评价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生化黄腐酸(BFA)对污染水体生物修复的强化作用。生化黄腐酸能提高水体中微生物活性,加快微生物对目标污染物的降解。在污染水体生物修复强化作用的试验中,投加生化黄腐酸,CODCr、NH3-N、TP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增加了29.47%、20.61%、35%和19.86%,同时有利于水体DO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氯代有机物是一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并被大量排放到环境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质,一旦进入生态环境,就会在水体、土壤和底质中长期残留,并在食物链中不断积累、富集,从而对生物体产生危害。因此,对受这类难降解有机物污染的环境修复是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基于物理和化学修复方法成本较高易造成二次污染,文中探讨了国内外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难降解氯代有机物污染环境修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由于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复杂多变,联合生物修复技术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竹丝生物膜反应器修复校园景观水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竹丝作为填料而组建的接触氧化生物膜工艺对校园景观水体进行易位修复,通过设置5个不同工况以探明竹丝载体在修复轻度污染水体的特性,研究表明:当进水CODMn、氨氮和浊度分别为7.79~24.32 mg/L、1.36~11 mg/L和0.63~33.11 NTU的情况下,其去除率分别为10.57%~74.34%、-83.33%~57.55%和20.01%~100%,不同的运行工况对修复效果的影响不显著;系统在启动后的8 d内即可形成丰富成熟的生物相,而且竹丝上的细菌主要以短杆菌为主;竹丝生物膜反应器修复后的景观水体中的活细菌数量可减少1个数量级。竹丝上的亲水性基团和良好的生物亲和性以及从竹丝上脱落下来的零散竹丝纤维是竹丝填料生物膜快速形成的基础,宏观和微观"网捕"结构是该系统能在极短时间实现高效去除浊度、有机物和细菌等高分子物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水产养殖自身污染及其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生物修复的概念、水产养殖存在的自身污染问题及其主要生物修复技术。营养物污染、药物污染和底泥富集污染是水产养殖存在的主要自身污染问题;微生物修复、水生植物修复和水生动物修复是污染养殖水域生物修复的3种主要形式;微生物的有效性、生物入侵、二次污染、修复生物的季节性和非水生植物的利用等方面是实施生物修复应注意的主要方面。最后指出,推行清洁生产、实行生态养殖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生物/生态技术协同修复城市景观水体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武汉动物园鹤岛水体的污染状况,结合景观建设,采用生物滤罐和生态型岸边带相结合的生物/生态技术对该水体进行循环净化。实验结果表明,该净化系统对鹤岛水体水质有很大的改善作用,解决了以前水体混浊、夏季水体中藻类浓度高的问题,景观功能明显提高。该系统中生物滤罐起主要作用,夏季净化效果较好,对于总氮(TN)、总磷(TP)、COD、溶解态氮、氨态氮都有很好的净化效果;冬季效果略差,以过滤作用为主,对溶解态污染物去除作用微弱。岸边带在冬季基本没有净化效果,夏季则净化作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生物修复技术是目前高氯酸盐污染环境整治的最具潜力的修复技术之一,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是国内外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亦是仅见的污染控制及修复的环境友好技术。介绍了环境中高氯酸盐污染的来源与分布,阐述了生物修复(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的特点及作用机制,认识到2种类型修复技术各有其优劣势;重点综述了生物修复高氯酸盐污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得出植物根际降解对植物修复高氯酸盐起着十分重要作用,而微生物修复是目前最有希望获得大规模应用的高氯酸盐污染修复技术;最后提出了植物-微生物联合强化修复高氯酸盐污染的技术将更具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的水污染修复技术中,植物修复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绿色”处理技术.选择适合当地生境且具有良好净化效果的植物是开展植物修复的基础,选择当地常见挺水植物——香蒲用以研究对污染缓流水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河南省利用香蒲修复污染缓流水体时,要避免移栽过程中温度过低、日照时数少导致植物萎缩和死亡,注意温度和日照时数等气象参数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香蒲对高锰酸盐指数和TP的去除率较高,而对TN的去除率较低.香蒲植株个体大小会对TN的去除产生差异,但对高锰酸盐指数和TP影响较小.建议河南省可用香蒲净化有机耗氧型污染水体或者由磷引起的富营养化水体.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制剂在城市湖泊水体生物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微生物对富营养化的城市湖泊水体进行生物修复,使水中的污染物降解成H2O、CO2或转化成无害物质。研究表明,该微生物制剂对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叶绿素a、氨氮和提高溶解氧等均有显著效果。为节省运输费用及延长菌液保存期,本试验用惰性粒子流化床对生物制剂进行干燥,固体菌粉末不失活性。  相似文献   

17.
农药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本文综述了土壤农药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重点分析了植物、微生物对土壤农药污染的修复机制以及影响因子,介绍了几种生物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生物修复的概念、水产养殖存在的自身污染问题及其主要生物修复技术.营养物污染、药物污染和底泥富集污染是水产养殖存在的主要自身污染问题;微生物修复、水生植物修复和水生动物修复是污染养殖水域生物修复的3种主要形式;微生物的有效性、生物入侵、二次污染、修复生物的季节性和非水生植物的利用等方面是实施生物修复应注意的主要方面.最后指出,推行清洁生产、实行生态养殖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了土壤农药有机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重点分析了植物、微生物对土壤农药污染的修复机制以及影响因子 ,介绍了几种生物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技术系列:1、生物强化脱氨氮技术:融合了微生物强化与生物载体固定化技术,提高了生物脱氨氮效率。2、磁场强化污水处理技术:将磁性絮凝剂与磁分离技术有机结合,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工业废水预处理及污水脱氮除磷。3、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技术:适用于以工业废水为主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4、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适用于印染、造纸、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5、锅炉烟气脱硝技术:适用于水泥炉窑、垃圾焚烧炉、玻璃炉窑以及燃煤锅炉排放的NO_x气体减排。6、流域污染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技术:适用于湖泊、港湾水体修复以及景观河道污染控制与治理。7、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农村及小城镇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