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为了提高工件的质量(包括外观、硬度等),编制正确的工艺规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使上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准确、可靠地实现。箱式电阻炉(以下简称箱式炉)是一种在生产、科学实验中为工件进行热处理加工、保证实现工艺规范的重要设备。工件在箱式炉中进行热处理时,加热元件、炉内价质、炉壁、工件、仪表等之间进行着热、电交换过程。  相似文献   

2.
此文主要研究了易裂尺寸范围内的45钢工件的超细化热处理。结果表明:45钢工件在易裂尺寸(5mm~11mm)范围内进行循环淬火时,淬火介质直接影响45钢工件的超细化热处理质量,易裂尺寸范围内的45钢工件,采用肥皂水在830℃循环淬火四次加680℃反复回火后,其超细化热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根据非稳定热传导基本方程式积分得到离散化方程式,编写出计算程序,利用计算机求出复合板在热处理过程中各结点随时间而变化的温度,绘出等温线,以研究复合板经升温固化处理后的理想冷却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拉伸性能测试、金相观察、SEM和EDS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Fe-30Mn-3Si-4AlTWIP钢微观组织、拉伸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材料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冷却速度越快,TWIP钢的延伸率和强度越高;热处理后其室温组织为含有退火孪晶的单一奥氏体,冷却速度越小,奥氏体晶粒和退火孪晶的尺寸越大。拉伸时发生典型的延性断裂,在拉伸过程中退火孪晶转变成形变孪晶,使材料的塑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我厂生产的某产品活塞杆,如上图所示:系用φ9冷拉50B钢经镦头,正火后车削而成。生产之初,所用的镦头模完全按常规经过局部镦粗分二道工步。第一次聚积、第二次成形。虽然能生产出合格的锻件,但由于工件细长(l/D=6.7)冷却速度快,一次加热不能完成二道工序。这样,工作效率不高,个别锻件在成形工步前加热到成形工步过程中,由于动作不够快,经聚积后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前言电脉冲加工是利用工艺过程中强电流的脉冲作用对工件产生电蚀而使其成形的一种工艺方法,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极与工件接触表面由于强电流电弧作用,产生高热,热量被用来冷却的煤油所吸收,煤油受热后迅速气化,逸出大量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硫化碳、醛类等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使人恶心、头晕、胸闷、口腔和咽部发炎。为改善劳动环境,我们  相似文献   

7.
废聚氨酯硬泡热处理特性及产物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热重分析仪和管式炉研究了废弃聚氨酯硬泡热处理特性并对热处理产物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废聚氨酯硬泡热处理过程呈单一剧烈失重峰,热失重主要发生在200~440℃之间,600℃热分解基本完成;FTIR谱图初步分析发现加热分解过程中有大量CO和CO2产生,且热处理过程中可能有O-H、C-H、C=O及带有苯环的物质生成。通过GC/MS检测分析结果显示热处理液体产物中检出多元醇以及苯胺、p-苯胺、苯甲腈等多种芳香类化合物,气体产物以低碳的烷烃和烯烃为主,可见FTIR和GC/MS分析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显示,气体产物检测出有机氯化合物,这可能是聚氨酯硬泡生产过程中加入的氟利昂类发泡剂所致。  相似文献   

8.
废弃重组质粒DNA热处理效率的环境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环境因素对质粒DNA热处理效率的影响以及热处理过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pET-28b质粒为材料,采用定量PCR技术结合质粒转化等方法分析了pH、NaCl、牛血清白蛋白(BSA)及EDTA浓度等因素对质粒DNA热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BSA及EDTA的存在对热处理过程中的质粒DNA具有保护作用,且保护作用依次增强.在纯水中热处理30min后的质粒DNA可扩增的片段数仅是在0.1%的EDTA中热处理30min后质粒DNA可扩增片段数目的1.7%.由于生物实验室废水中通常含有上述有机或无机物质,因此,实际热处理过程中质粒DNA的降解半衰期可能远长于先前报道的2.7~4min,残留的转化活性也可能更高,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但是,研究结果也表明,酸性条件下的热处理能加速质粒DNA的失活和降解,因此建议热处理过程可在弱酸性条件下完成,以强化其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粒径飞灰中重金属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高温熔融管式电炉试验装置,对垃圾焚烧飞灰进行了高温热处理研究,探讨了热处理过程中飞灰减重率和重金属挥发率的变化规律,并对飞灰热处理后的收集物进行XRD实验。结果表明,Cd和Pb在小粒径飞灰中含量较高,Zn和Cu的分布与飞灰的粒径分布相似,Cr富集于相对较大粒径的飞灰中。热处理过程中,1150℃和1350℃时飞灰减重率增长快,而在650~1050℃之间减重率增长缓慢,仅从8%增加至17%。飞灰中重金属经热处理后,挥发率依次为Pb〉Cd〉Cu〉Zn。XRD实验结果表明,Pb主要以双金属氯化物(KPb2Cl5)形式挥发。  相似文献   

10.
铝加工行业冷轧生产工序,冷轧机在轧制过程中需采用全油润滑冷却,在轧制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气,含油废气排放至空气中会有恶臭产生,且在一定条件下经日光照射还能产生光化学烟雾,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1.
生物实验室产生的废弃重组基因片段的排放是造成.基因污染"的途径之一.热处理是目前生物实验室处置废弃重组基因片段、核酸等物质的主要手段.以pET-28b质粒为材料,采用定量PCR技术结合电泳和质粒转化等手段分析了重组基因片段在热处理过程中的降解与失活规律,以及不同离子强度对重组质粒热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100℃热处理过程中质粒 pET28b 的降解随时间变化较为明显,降解半衰期约为2.7min;处理30min后仍存在具有转化活性的质粒;实验结果表明,100℃热处理后的废弃重组基因片段排入自然生态系统后仍存在基因转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典型农药废盐热处理特性及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农药行业的迅速发展,农药废盐的管理和无害化处置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农药废盐热处理适用性的问题,推进废盐热处理工业化进程,选择盐城某企业典型农药废盐开展热重试验和动力学模型研究,分析废盐的热处理特性;基于热重试验和动力模型获取的优化参数,进一步利用管式炉模拟试验研究循环流化床焚烧炉处置废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农药废盐热解和燃烧的失重过程相似,在升温过程中一直处于缓慢失重状态,但均只有一个明显的失重阶段.其中,热解的失重阶段为170~298℃,700℃时减重率达到84.08%,燃烧的失重阶段为194~315℃,700℃时减重率达到81.45%,为了使废盐充分反应,根据热重结果确定热处理温度为350℃.热处理动力学分析表明,燃烧和热解在失重阶段反应机理相同,氧气的存在可以促进废盐的热处理过程,确定了热处理的组分为空气组分,该农药废盐属于低热值成分复杂的固体废物.在上述条件下,利用管式炉模拟试验进一步优化了废盐的热处理条件为温度350℃、停留时间45 min、空气组分、空气流量40 mL/min.对热处理后的残留物及烟气进行GC/MS分析发现,热处理法可有效降低废盐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烟气中有害物质以苯系物为主,含有少量氯苯及氯代烃类有机物.研究显示,经过管式炉热处理试验后,废盐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达82.93%,可以有效降低有机污染物含量,从而验证了该类废盐热处理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废电脑电线热处理特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热重分析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TG-FTIR)联用,测定废电脑电线的热处理特征及其过程产物.结果表明:废电脑电线热处理过程存在2个剧烈失重阶段,第一失重阶段处于250~340 ℃,该温度段失重约45%;第二失重阶段处于420~520 ℃,该温度段失重约10%.加热至600 ℃后样品失重缓慢.废电脑电线热处理产物中既有大量的CO2和CO,也有烷烃类、脂肪族、芳香族等有机化合物,并且还伴随大量HCl的产生.这些热处理产物主要来源于废电脑电线中有机聚合物以及阻燃剂等添加剂的分解.   相似文献   

14.
危险废物焚烧飞灰(以下简称“飞灰”)在热处理过程中,挥发性重金属铅(Pb)的释放对环境的潜在风险备受关注.本文研究了飞灰在600~1200 ℃热处理过程中,常见添加剂CaO对飞灰中Pb的浸出及挥发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超过1000 ℃且CaO含量为38.7%时可有效抑制飞灰中Pb的浸出,促使其转移至稳定的残渣态.而CaO的含量为47.9%时,在飞灰热处理过程中可促使飞灰中Pb转移至Ca3PbSiO6矿物相,进而抑制飞灰中Pb的释放,这对精准控制飞灰热处理过程的重金属二次污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厂钢壳电泳涂漆生产已有十四年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件水洗带入电泳漆槽的电解质、磷化膜溶解下来的无机盐离子和漆液中不断增加的游离胺无法分离,严重地影响漆膜质量(产生针孔、发粗和阴阳面等疵病),同时粘附在工件表而上的浮漆,也被自来水冲入下水道,源源不断地流入长江,据初步统计,每年随冲洗水流入长江的电泳原漆,就有10吨左右,这样,不但在经济上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漆液废水严重地污染长江水质,影响沿岸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波加热技术对深度干化含聚油泥的热处理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作用下深度干化含聚油泥的热处理过程分为4个阶段:快速升温干化区,烃类物质微波蒸发区,微波热解区和微波焚烧区。深度干化含聚油泥的质量对微波热处理过程特征没有影响。随着含水率增多,含聚油泥在100℃左右存在明显的水蒸发过程,其热处理过程特征发生变化。增大微波功率,可以加快深度干化含聚油泥的微波热处理过程,热解温度相应提高。在微波热处理过程中,回收的液相油品的主要成分为汽油、柴油和重油三部分组成,回收油的品质较好。微波加热至800℃时的残渣完全符合排放标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含聚油泥在微波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不凝气为可燃性烷烃、烯烃类物质,可以进行焚烧利用。对于微波加热技术处理油泥,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工业生产用水中一般冷却用水占很大比重,如炼油工业用水的82~97%为冷却用水。因此循环使用冷却水,和经过必要处理后的工业污水回用作冷却水,既可节约用水,支援工农业生产,又可防止环境污染,确是综合利用水资源、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但由于冷却水中藻类、悬浮物和油类等杂质在循环使用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农药废盐热处理适宜性,采用热重分析法结合动力学模型分别对3种典型农药废盐--咪鲜胺、烟嘧磺隆和草甘膦废盐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废盐仅有一个明显失重阶段,温度高于600℃后质量基本不发生变化,烟嘧磺隆和草甘膦废盐有两个明显失重阶段,温度分别高于300℃和450℃后失重速率明显变缓,三种废盐的明显失重温度和减重率均不相同,说明不同类型废盐的热解/燃烧特性存在明显差异;3种废盐各自的燃烧和热解的失重过程均较为相似,说明氧气的存在不会对热处理过程产生影响.并结合热处理动力学参数可知,废盐的热处理是复杂的反应过程,烟嘧磺隆废盐燃烧和热解所需活化能相近为0.297~5.894kJ/mol,热处理过程最容易发生,咪鲜胺和草甘膦废盐燃烧的活化能低于热解活化能,说明氧气会促进咪鲜胺和草甘膦废盐的热处理过程,废盐的热处理在空气气氛下即可.  相似文献   

19.
正压不置换动火的应用湖北宜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吴林近年来,我们对正压动火的危险性、可靠性、安全性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正压补焊适用于我厂正常生产过程中设备管道发生的泄漏和裂缝。我厂先后运用正压补焊新技术对高压机1~4级缓冲器、油水分离器、冷却排管、二...  相似文献   

20.
利用搓丝原理 ,在自动搓丝机上 ,对热处理后的高强度螺栓毛坯进行矫直处理 ,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