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酚污染正严重威胁着饮用水源地的供水安全,迫切需要开展挥发酚实时预警监测。从挥发酚在线监测系统构架、监测方法验证、在线监测功能完善、运维周期及成本核算、应急预警功能实现等方面,介绍了挥发酚在线监测技术在苏州市饮用水源地的应用经验,以期进一步完善水源水预警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2.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是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的关键环节,构建水源地水质预警指标体系是水源地监控预警工作的重要基础。系统分析了常规水质在线、生物毒性在线、卫星遥感、人工巡视等水质预警监测技术手段,并分析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以此为基础,遵循水源地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实际需求,统筹兼顾,提出了建立以常规理化-生物毒性在线监测相结合,遥感监测与人工巡查相统筹的一体化水源地水质预警指标体系,为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控工作提供合理的、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以长江口南通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在水源地污染物调查的基础上筛选了预警监测因子,建立了三级联动预警监测系统,突出强调了生物预警系统作为自动监测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内容、作用和优势,最后针对南通市饮用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系统存在的局限提出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境监测》2020,(1):130-130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生态环境部第一时间组织制定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监测方案》。湖北省结合实际,于1月31日组织制定了《湖北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监测方案》。按照方案要求,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迅速响应,全力做好现场监测人员防护,认真做好大气、水环境监测,特别是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监测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全力保障武汉市重点饮用水水源地长江纱帽(左)、长江杨泗港、汉江宗关的自动监测工作,并对其他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开展手工监测。加强重点地区金银潭医院、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周边空气质量监测,对未来3天的空气质量进行预报,为疫情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近年来江苏省几起典型的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及其特点,指出,结构性、布局性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突出,交通运输带来的环境风险仍在凸显,企业非法排污产生的环境风险不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预警手段不足,联合治水模式尚未形成,流域性环境风险防控机制尚未建立。提出,应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健全突发环境事件监控预警网络,健全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技术研究,加快产业机构调整和备用水源地建设。  相似文献   

6.
根据全国饮用水水源地调查和现行政策法规,结合江苏省及泰州市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情况,全面分析了饮用水水源地防控和预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饮用水水源地防控预警的特色做法,阐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饮用水水源防控及预警的十项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太湖饮用水源地蓝藻水华预警监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分工、预警监测时间的确定、预警监测的启动、预警信息的发布、预警监测的终止、预警监测的工作流程等方面,建立了太湖引用水源地蓝藻水华预警监测体系。指出了政府必须在资金、物资、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预警监测体系充足的保障,确保预警监测体系长期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8.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控预警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阐述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控预警体系构建的内容和要素,并介绍了如何建立由风险监控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和预警响应系统等组成的水源地监控预警平台,以实现水源地环境监控预警信息和技术的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为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荧光技术在太湖蓝藻水华预警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湖库蓝藻水华发生日益频繁,加强湖库饮用水水源地藻类监测,已成为环保、水务部门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应用荧光技术分析了蓝藻爆发期苏州太湖三个水源地蓝藻水华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苏州地区太湖水源地蓝藻水牛的产生主要是受水体动力和气象条件的影响;(2)建基于荧光技术的蓝藻传感器能很好地反映蓝藻水华的变化趋势;(3)荧光技术以其快速测定、可比性强和可连续跟踪监测等优点在太湖蓝藻预警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系统评估中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变化情况,根据2009—2018年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综合评价和分析了中国农村地表和地下饮用水达标情况、空间分布和主要超标因子等。监测结果表明:10年来,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不断提高,这主要得益于地表饮用水水质整体改善;地下饮用水水质达标率持续偏低,且略有变差趋势,与城市地区的差距逐年加大。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超标断面和点位在空间上分布较广,主要超标因子相对集中,且表现出与农村和农业面源污染较强的相关性。建议进一步重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特别是地下饮用水)的保护,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加快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11.
水质监测是开展水生态环境评价、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随着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要求的提高,人工水质监测与自动水质监测相结合的模式应用越来越普遍。以船舶为载体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开展巡测,可实现高密度样品采集、检测及信息的实时传输,在长江泸州以下干流水域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系统的应用可弥补常规监测断面间距过大、人工监测频次低、固定站房式水质自动监测站近岸取样等不足,对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形成有效补充;船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定点、定深、定时监测,可以在河流污染带监测、入河排污行为的监管以及偷排行为的溯源、水污染应急动态监测等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既可应用于长江干流等河道较宽且水质可能存在岸别差异的河流,也可应用于滇池、太湖、丹江口等大型湖泊、水库水生态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12.
生物监测可以系统反映污染物对生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和迁移,在水环境监测与生态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中国水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工业废水治理和排放问题仍旧突出.为进一步保障工业废水出水及受纳水体水质安全,迫切需要在工业废水监测中引入生物监测技术.对传统微生物群落监测法、水生生物毒...  相似文献   

13.
关于"生态监测"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生态监测的目的、含义、监测内容及与环境监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中最少监测时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城市主干线为例,对长期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道路交通噪声实施噪声自动监测时应采用的小时最少监测时间、日昼夜最少监测小时、季最少监测天数和年最少监测天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汞、镉、铬、铅和砷的生物毒性剂量效应分析,评估生物毒性监测方法在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中的预警作用,结果显示,几种元素的生物毒性大小依次为:汞〉砷〉铅〉镉〉铬。结合南京上坝饮用水源地的生物毒性监测数据,建立动态报警限,用于评价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6.
CMT监测井在黑河流域地下水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CMT监测井在黑河流域的应用为基础,通过对监测数据和采集的水样进行分析,了解了黑河流域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掌握了黑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垂向分布规律,为合理利用黑河流域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结合我国对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质量保证措施的要求,阐述了影响DASIBI 1000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对环保局所属监测站在污染源监测管理中的作用、监测市场化运作及地位与作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水质自动监测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及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水质自动监测数据与常规监测数据比较,表明了自动监测与常规监测数据的一致性;通过对自动监测数据分析,发现五参数可以更直接地反映水质变化,并且五参数之间以及五参数与其他监测指标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典型污染事故预警监测案例的分析,更加凸显了五参数连续监测在预警监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选择分布在不同流域的15个与自动监测站位置一致性较好的断面,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同时同点位"对比监测.分析数据发现:由于采样时间和位置的偏差,自动监测月均值与常规手工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并不理想.采用以下4种方法评价水质:自动5项、手动5项、手动21项、自动5项+手动16项.比较第1和第2种方法,水质评价类别相同与变化一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