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效应及生物监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重金属污染是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体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的环境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以及对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探讨运用生物的敏感性来监测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可行性,生物监测水体重金属污染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重金属废水排放量增加。有毒重金属对环境的严重威胁正逐渐成为全球性问题,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介绍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危害,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主要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水体的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目前研究最多的汞、铬、镉、铅和砷等重金属,详细分析了它们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价态变化、吸附与解吸附作用、吸附和共沉淀作用等动态过程;简要地阐述五种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给人体带来的危害;重点讨论了对水体重金属污染采取控制与消除土壤污染源、含重金属工业废水的排放和生物修复技术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2014年8月~2015年5月对工程蓄水后的湘江长沙段水体中砷、汞、铅、镉4种主要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水质监测,并运用改进后的内梅罗指数法进行水体中的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评价计算结果显示,同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水域的黑石铺和杜甫江阁断面水体中汞含量超标率均达到100%,所有断面总超标率为66.7%。多个断面重金属镉监测浓度超过1ug/L,最高浓度为1.469ug/L。工程蓄水前后,水体重金属镉含量基本持平,砷、汞、铅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汞为湘江长沙段污染最严重的重金属。在各个监测断面中,坪塘、黑石铺和杜甫阁断面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余断面分时段出现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中模拟松花江水体,研究了在表层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存在的条件下,铅、镉和铜3种重金属离子在生物膜上竞争吸附的热力学规律。对重金属在自然水体多相体系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探究,以期为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城市半封闭河道水体重金属污染分配特征,以旴江-南丰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分析了Cu、Zn、Cr、Pb 4种重金属在水-沉积物中的分配系数,结果表明:旴江-南丰段沉积物中Cu、Zn、Cd、Pb 4种重金属的浓度分别为53.17~63.24mg/kg、7.94~8.93mg/kg、26.13~40.13mg/kg、44.56~48.12mg/kg;河道水体中Cu污染水平最低、其他3种重金属浓度均无法满足水功能区划中相应的水质标准。研究结论可为旴江-南丰段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嘉陵江干流(广元段)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对其水中重金属含量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水体温度、pH及DO对重金属(Pb、Zn、Cd、Cu)含量变化相关性和重金属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2012年到2015年重金属Pb、Zn、Cd、Cu总含量变化整体呈现下降趋势,Hg含量呈上升趋势;枯水期重金属含量低于平水期和丰水期;不同水文时期对水体温度、pH及DO对重金属含量变化影响不同;重金属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显著相关性,可能具有一定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青衣江雅安地区流域段,水体中重金属:Pb,Zn,Cu,Hg,Cd,As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初步得出:Pb,Zn,Cu,Hg对水体,特别是底泥污染比较明显,此与该区域内近年来铅、锌、铜矿开采、洗选、冶炼业的兴起有关,为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近几年水体中重金属检出率和超标率变化的分析、重金属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等对河北省地表水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地表水重金属污染虽然总体呈好转趋势,但仍然存在环境健康风险。由此分析了河北省地表水污染原因主要有地表径流少、企业排污等,进一步提出了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加强环境监管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近几年水体中重金属检出率和超标率变化的分析、重金属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等对河北省地表水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地表水重金属污染虽然总体呈好转趋势,但仍然存在环境健康风险。由此分析了河北省地表水污染原因主要有地表径流少、企业排污等,进一步提出了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加强环境监管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环境中铬污染的生态效应及其防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生态效应的角度介绍了重金属铬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重点论及了铬污染对人体健康厦水生生物等其他生物的影响、对水体自净作用的影响,指出Cr^6+的生态效应远比Cr^3+大的多。目前治理含铬工业废水和受铬污染土壤几种有效方法,旨在引起人们对环境中铬污染的生态效应产生足够的重视和防范。  相似文献   

12.
无锡市滨湖河网不同时空下重金属分布规律不一,探究并掌握此种分布规律对精准治理、防控无锡滨湖河网重金属污染有着重要作用。以无锡市滨湖河网水体重金属污染作为研究基点,通过野外监测、主成分分析及水环境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析河网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汞含量超标严重,其余重金属浓度均达标。除铬、砷以外其他重金属浓度均表现为枯季大于洪季,铬含量随着与泵站距离的增加呈升高趋势,重金属峰值主要出现在梁韵大桥。河网东南部非调控区河流受重金属污染总体优于其余区域。致癌重金属健康风险远大于非致癌重金属,主要健康风险物质为砷。铜、锌、铅、镉、镍来源于相同的污染源。调水对重金属分布影响较小,调水对铬浓度起改善作用。本研究揭示了河网部分重金属污染现状,为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亚平 《四川环境》2012,(Z1):201-202
重金属污染正在被人们关注,重金属污染引发的社会环境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隆昌县作为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域,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是湘江流域居民的重要饮用水的水源地,也是不同污水的汇聚地。资料表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湘江流域内的水体、土壤和农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严重污染,其中镉和砷的污染较为突出。与湘江流域内其他江段相比,衡阳水口山段和株洲清水塘段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了流域内居民的正常生活供水,而且还造成了流域内居民重金属中毒、鱼类资源大幅度减少、大量的农田被荒弃等,甚至造成相当地域的鱼类、粮食和蔬菜不能食用。  相似文献   

15.
戴秀丽  戚文炜  过伟 《青海环境》2002,12(4):139-143
依据沉积学原理和水体沉积物重金属的环境地球化学特性,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改进多变量Chernoff脸谱图,对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和支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以及不同重金属的地积累程度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及支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可划分为3个区域:锡北运河、古运河综合重污染区;京杭大运河无锡市段、京杭大运河无锡上游段、下游段及梁溪河综合中等污染区;锡澄运河相对较轻污染区。(2)京杭大运河(无锡段)及支流沉积物中重金属Cu、Zn的污染严重;Pb、As的污染中等;Cr的污染分布较均匀;Hg和Cd的污染程度较其它金属弱一些;Ni基本无污染。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损害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直接危害着水体、空气、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其服务功能下降,而且以环境为媒介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发现的受污染场地类型多样,既有仅含某种重金属污染物或某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性质较为单一的污染场地,也有多种污染物并存的复合型污染场地。  相似文献   

17.
水体底泥对污染物的吸附-解吸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郗晓丹 《四川环境》2014,(2):117-121
水体底泥污染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其污染物主要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雨水淋溶冲刷等进入水体,最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使底泥受到严重污染。吸附-解吸是底泥污染的重要过程,为了控制水体底泥污染,对底泥对各种污染物的吸附-解吸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显得极其重要。本文总结了底泥中氮、磷和重金属等的吸附-解吸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对今后水体底泥污染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液体有机菌肥在矿区周边农田污染土壤重金属去除效果,以重金属污染为研究对象,开展液体有机菌肥吸附混合液重金属试验和土壤重金属浸出毒性吸附实验,分析液体有机菌肥对重金属离子去除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液体有机菌肥用量的增加,水体重金属铅、镉和锌含量浓度呈显著下降,液体有机菌肥容易吸附铅,吸附量高达到1667mg/kg,其次是镉和锌。在1%质量比添加量下,经过液体有机菌肥修复后的土壤镉、锌和铅含量下降率分别是29.62%、23.94%和11.66%,土壤重金属TCLP浸出毒性去除率效果显著。有机菌肥处理可改善土壤环境,对土壤和水体的铅、镉、锌重金属有一定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城市河涌黑臭水治理是新时代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以深圳前海铁石片区沿江河涌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及电化学氧化技术对河涌水体、底泥进行微观测试与分析,研究影响河涌水体及底泥污染的主要因素,探索快速降低河涌水体氨氮指标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铁石片区河涌水体黑臭主要指标是氨氮、总磷等有机类污染物,无机重金属离子含量较低;河涌底泥中有机质及重金属含量低于建设用地限制值,通过添加改性材料可提升底泥利用性能;电化学氧化技术能够快速降低黑臭水中氨氮含量,试验结果显示在氧化反应一小时后黑臭水体氨氮降解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20.
水体黑臭及表观污染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水体表观污染的概念,指出水体的表观污染就是水体的某些表观特征引起人们感官不悦的现象。综述了前人对水体黑臭的表征方法,总结出了判别水体黑臭的各种阈值和指数关系式,并做了比较指出不足。明确了建立一套科学的、客观的、稳定的水体表观污染表征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